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原为一种仓储害虫。因为黄粉虫是一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昆虫,适应环境能力强,养殖容易,可作为养鸡的饲料。自然界黄粉虫1年发生1~2代,以幼虫越冬。黄粉虫属于全变态昆虫,生长过程分为成虫、卵、.幼虫、蛹4个虫态。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的虫态,黄粉虫脂肪与蛋白质的含量上下浮动可达20%以上。进人越冬态的老熟幼虫和蛹的脂肪含量最高;处于生长活跃期的幼虫,蛋白质含量较高。
黄粉虫成虫体长12~20毫米,长椭圆形,黑褐色,有光泽。复眼红褐色,触角念珠状。成虫后翅退化,不能飞行,靠爬行运动。卵长1~1.5毫米,长圆形,乳白色。卵壳薄而软,极易破裂。卵外层有黏液,能黏附饲料和虫粪,有保护作用。幼虫一般体长29~35毫米,虫体为黄褐色,体壁较硬,有光泽,节间和腹面为黄白色,头壳较硬,深褐色,靠爬行运动。蛹长15~19毫米,乳白色或黄褐色,有光泽。
黄粉虫成虫寿命一般为60~90天,成虫期有繁殖能力,繁殖时雌雄虫比例为1:1。刚羽化的成虫为乳白色,2天后逐渐变为黑褐色。羽化后2~3天的黄粉虫开始取食、交配、产卵。雌虫产卵高峰期为羽化后10~30天,平均产卵量约为260粒,80%以上的卵在成虫羽化后的1个月内产出。
黄粉虫虫体含蛋白质56%(在幼虫时期,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47.7%~54.25%,蛹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55.23%58.70%,成虫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63.19%~64.29%)、脂肪28%(黄粉虫在不同发育期的脂肪含量变化较大,幼虫期含量最高,达33.27%,其次是幼虫时期为28.61%,成虫时期脂肪含量最低,但也达到18.2%),还含布磷、铁、钾、钠、钙等常量元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和动物生长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
黄粉虫的饲养管理
(1)养殖工具黄粉虫喜群居,可高密度饲养,最佳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000~7000只老龄幼虫或成虫。黄粉虫在室内养殖或在大棚养殖都可以,适合多层分盘饲养,以充分利用空间。
养鸡的规模小、黄粉虫需要量不大的,可利用盆、箱少量饲养。黄粉虫需要量大,需有专人饲养黄粉虫。小规模养殖黄粉虫,一般不需要专人饲养,也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旧脸盆、木箱、塑料盆等,均可用于养殖黄粉虫。如果容器内壁不光滑,可在内壁贴一圈宽3厘米的胶带纸,以防黄粉虫外逃。另外还要准备40目、60目的筛子各一个,用于筛除虫粪。
规模养殖黄粉虫的工具有饲养盘、筛子,饲养架。
①饲养盘。养殖盘规格为80厘米长、40厘米宽、8厘米高。饲养盘的材料用原木木板或压合板,也可两者结合。木板厚度在1.5厘米,压合板四框采用9厘米板,底部用标准5厘米板。加工养殖盘前,须先在四框的内侧粘贴宽胶带,胶带与上边缘平齐,以防虫子沿壁爬出。
②筛盘。筛盘可分产卵筛、粪筛、分级筛3种。筛盘规格33厘米X75厘米左右,制作过程是先做好四框,然后再在底部将一定孔目的筛网固定好。筛盘框四周也要粘上胶带。卵筛采用10目筛网,供成虫下卵的时候用;粪筛采用50目和40目两种规格,40目的用以大龄幼虫,50目用以小龄幼虫;分级筛可以用6目筛网。
③饲养架。饲养架用以放置饲养盒,前后宽为60厘米,一般采取木架,规格根据饲养量、养殖空间而定,可根据实际场地灵活掌握。
(2)饲料黄粉虫耐粗饲,小麦、玉米、高粱、大米、大豆等五谷杂粮均可作为饲养黄粉虫的主料,可将以上作物打碎成面或者直接将其糠麸作为主料,也可将豆腐渣、酒糟等通过简单加工作为黄粉虫主料。黄粉虫主要饲喂麦麸,也可辅以糠麸等。青菜主要是白菜、萝卜、甘蓝等叶菜。为加快繁殖生长,可在饲料中添加少量葡萄糖粉、鱼粉等。以下为黄粉虫的饲料配方供参考。
一般饲料配方:麦麸80%,豆粉10%,玉米粉8%~9%,鱼粉1%~2%,0.05%复合维生素。
幼虫配方:麦麸70%,玉米粉24%,大豆5%,食盐0.5%,饲用复合维生素0.5%。
成虫及幼虫兼用配方:麦麸40%,玉米粉40%,豆饼18%,食盐1.5%,饲用复合维生素0.5%。
产卵期的成虫配方:麦麸75%,鱼粉4%,玉米粉15%,食糖4%,饲用复合维生素0.8%,食盐1.2%。
种虫配方:小麦粉95%,食糖2%,蜂王浆0.2%,饲用复合维生素0.4%,混合盐2.4%。
黄粉虫食性较杂,除饲喂上述饲料外,需补充蔬菜或瓜果皮,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促进其生长。
(3)设备黄粉虫的饲养房要透光、通风、保暧,温度在15~25°C,空气湿度60%~70%。面积大小根据黄粉虫的养殖规模确定。一般一间20平方米的饲养房每房能养300~500盘。用于饲养黄粉虫的抽屉状木质饲养盘规格为50厘米X40厘米X8厘米,板厚1.5厘米。筛盘规格为45厘米X35厘米X6厘米,板厚为1.5厘米,底部为12目铁筛网,放于饲养盘中。饲养盘要放在木架上。用方木将木架连接起来固定好,按顺序把饲养盘排放上架。应准备几种不问目数的铁筛网,12目大孔的可筛虫卵,30目中孔的筛虫粪,60目的小孔筛网筛1~2龄幼虫。
(4)饲养技术
①种虫养殖。饲养的成龄幼虫、蛹、成虫,经过挑选后都可作种虫繁殖。最好用成龄幼虫作种虫。将成龄幼虫放入盛有麦麸的木盘中喂养,待蛹羽化成成虫。
②成虫期。蛹羽化成虫需3~7天。成熟雌、雄成虫群集交尾都在暗处,雌虫尾部插在筛孔中产卵,不要随意搅动。筛盘底部附着一层卵粒时,将成虫筛出后放在盛有饲料的另一盘中,每5~7天换1次卵盘。产卵期的成虫要添加麦麸和鲜菜。
③卵期。换下的卵盘上架,可自然孵化出幼虫。孵化时不要翻动,防止损失卵粒或伤害正在孵化中的幼虫。当饲料表层出现幼虫皮时,1龄虫已孵化。
④幼虫期。孵化7~9天后,虫体长0.5厘米以上时,再在木盘中添加麦麸和鲜菜。每个木盘中放幼虫1千克,幼虫长大时应分盘。盘中饲料减少,用筛子筛掉虫粪,再添加新饲料。1~2龄幼虫筛粪,应选用60目筛网。黄粉虫幼虫平均9天蜕1次皮,生长期要蜕7次皮。
⑤蛹期。化蛹前,幼虫爬到饲料表层静卧,在最后1次蜕皮过程中完成化蛹。化成的蛹从白黄色逐渐变暗黄色,蛹体逐渐缩短。挑蛹时,将在2天内化的蛹放在盛有饲料的同一筛盘中,坚持同步繁殖,集中羽化为成虫。
(5)黄粉虫的釆收黄粉虫的采收非常简单,用12目的筛子将饲料筛除,剩下的便是黄粉虫。
(6)常见病虫害防治
①黄粉虫干枯病。
a.病因。空气干燥,气温偏高,饲料含水量过低,是使黄粉虫体内严重缺水发病的主要原因。一般在冬天用煤炉加温或者在炎夏连续数日高温(超过39。C)无雨时易出现。
b.症状。黄粉虫先从头尾部发生干枯,再发展到整体干枯,僵硬而死。
c.防治。夏季应将饲养盒放至凉爽通风的场所或打开门窗通风,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在地上洒水降温。冬季用煤炉加温,饲养室空气湿度低于55%,要向地上洒水增湿,或加大饲料中的水分,或多给青饲料。
②黄粉虫腐烂病。
a.病因。多发生于湿度大、温度低的多雨季节。因饲养场所空气潮湿,难筛而用力幅度过大造成虫体受伤,管理不好,粪便及饲料受到污染而发病。
b.症状。病虫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产仔少、排黑便,重者虫体变黑、变软、腐烂而死亡。
c.防治。发现状况后应立即减少或停喂青菜饲料,及时清理病虫粪便,开门窗通风排潮,及时挑出变软变黑的病虫。
药物防治措施:每盒可用0.25克土霉素拌250克豆面或玉米面投喂,情况转好后改为麦麸拌青料投喂。
黄粉虫养鸡的使用方法
黄粉虫幼虫可鲜喂,也可晒干或烘干后研成粉拌入日粮中饲喂。研究表明,用3%~6%鲜黄粉虫替代等量国产鱼粉饲喂肉鸡,效果良好,增重率提高13%,饲料报酬提高23%;用黄粉虫虫粉代替鱼粉饲养肉仔鸡,在饲料中添加3%的黄粉虫虫粉,肉仔鸡生长性能与添加鱼粉的效果接近,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