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场综合防疫技术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2018-05-15作者:樊立超

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防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把疫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综合防疫就是采取一系列有效方法,切断疫病流行中的一个或数个环节,从而有效阻止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进而控制甚至扑灭传染病。

一、把“预防为主”的原则落实到建场前的建设中

(一)选址时实行“防疫一票否决制”。场址必须有利于防疫,否则另行选址。根据《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农业部令2010年第7号)的规定,养殖场(孵化场)选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

2、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

3、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养殖场养殖小区投资相当大,一经建成,短期内不可能搬迁。因此,选址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务必高度重视。近10年来,多数养猪场都发生过疫情,甚至是重大动物疫情,不少场因此停产或者转产,蒙受了重大经济损失。但是,离县城几公里有一个养猪场,几年来一直太平无事,效益可观。重要原因是选址较好,避开了人口密集区和主要交通线,离主干公路虽然只有200米。

(二)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的布局上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么

1、场区周围建有围墙;

2、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3、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4、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圈舍(栋)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

5、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

6、生产区内各养殖圈舍(栋)之间距离在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

禽类饲养场、养殖小区内的孵化间与养殖区之间应当设置隔离设施,并配备种蛋熏蒸消毒设施,孵化间的流程应当单向,不得交叉或者回流。

(三)动物饲养场和养殖小区中应当具有下列防疫设施设备

1、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

2、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

3、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以便清洗消毒;

4、配备疫苗冷冻(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

5、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

6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

7、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有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执业兽医或者乡村兽医。

8、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按规定建立免疫、用药、检疫申报、疫情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畜禽标识等制度及养殖档案。

二、把预防措施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呢?

2、提倡动物福利,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提高机体抵抗力,如饲喂全价饲料,不喂霉变、有毒、有害饲料,做好断奶工作,防暑保温,保持空气清新流通等。

3、改进设施,防止鼠、鸟、兽类进入。

4、不从场外带入未经熟制的肉、蛋、奶、活畜禽、宠物等,禁止人员随意往来,特别是严禁饲养场、养殖小区内不同区域的员工互相往来。谢绝参观,杜绝畜禽贩子进入生产区和隔离区。

5、建立并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如平时搞好卫生,清扫圈舍,每周消毒一次,周围或本场有疫情时每天消毒一次,一定时期(如1个月至2个月)更换一类消毒药品。

6、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7、定期驱虫。

9、育肥畜禽或蛋禽全进全出,至少同一栋圈舍内的畜禽要做到全进全出。

在现代化养殖场中,兽医工作者最主要的工作是消毒;其次是疫苗接种;最后才是治疗。如果本末倒置,一定会出大问题。

三、迅速果断、科学地扑灭疫情

动物传染病也是一种天灾,防范难度极大,由于各种原因,传染病仍在一定范围内流行。在不幸发生了传染病后,要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果断行事,迅速扑灭。

2、业务部门诊断。

3、隔离。按病畜禽群、可疑感染畜禽群,假定健康群进行隔离。

4、封锁。由县级以上农牧部门划定范围,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在最后一头病畜治愈或死亡、或捕杀后,经一个潜伏期后,再无疫情发生时,经终末消毒后,解除封锁,程序同封锁。

5、捕杀。对患烈性传染病或无治疗价值的病畜禽一律捕杀。

6、对患传染病的畜禽采用“四禁止(禁止销售、禁止屠宰、禁止食用、禁止移动)、一处理(尸体无害化处理,多用深埋法、焚毁法)”原则处置。

7、消毒。病畜禽粪尿、污染物须彻底消除,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或深埋,或生物发酵)。疫点疫区应进行多次全面彻底的消毒;

8、紧急预防接种。在发生疫情时,用相应的疫苗在疫点周围进行突击性的接种,建立5~10公里宽的免疫带。

9、治疗。发生传染病后一般不予治疗,如果治疗,用药必须用够疗程,彻底治愈,比如猪丹毒等病。

THE END
1.养殖场场址选择科普文章科技服务近年来,人们对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及养殖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重视。因此,我们进行养殖场选址时,必须要对地形、地势、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饲料和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与工厂和居民点的相对位置、产品的销售、养殖场废弃物的就地处理等社会条件进行全面考虑。 https://nync.zgqingyang.gov.cn/kjfw/kpwz/content_228793
2.预防人畜共患参件.pptx04养殖场人畜共患病防控措施 养殖场选址及布局要求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良好的自然环境选择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的地方,有利于保持养殖场的干燥和清洁。合理的布局养殖场内部应合理布局,将不同用途的区域分隔开来,如生产区、生活区、饲料加工区等,以减少交叉污染。定期对养殖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5503592.html
3.标准化规模养殖12篇(全文)各实施与推广, 达到“六化”, 即:畜禽良种化, 养殖设施化, 生产规范化, 防疫制度化, 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要因地制宜, 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 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 实现畜禽品种良种化;养殖场选址布局应科学合理, 符合防疫要求, 畜禽圈舍、饲养与环境控制设备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ht2atr4.html
4.养猪人分享:猪场选址与办证实战经验!猪场建设5.养殖场管理制度、疫情报告制度、防疫制度、检疫申报制度、用药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引入猪及病猪隔离制度、消毒制度、猪场各功能区平面图、免疫程序等各做成一块制度牌上墙公示。 6.各种登记台帐齐全。台帐每项一本,具体有以下几项: 生产记录; 销售记录; http://www.pigscience.com/index.php?a=show&catid=16&id=3157
5.公民科学素质46.畜禽养殖场选址和规划布局有哪些要求?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畜禽养殖场选址要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和动物防疫条件;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区等人口集中区域,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建设畜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
6.(1)中国水科院发布的《淡水池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技术手册》全文一、系统模式 根据水产养殖场的规划目的、要求、规模、生产特点、投资大小、管理水平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养殖场的建设可分为经济型池塘养殖模式、标准化池塘养殖模式、生态节水型池塘养殖模式、循环水池塘养殖模式等四种类型。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养殖场具体情况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848562.html
7.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公告3.3.2从业人员具备食品安全和质量意识,加工制作行为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 4建筑场所与布局 4.1选址与环境 4.1.1应选择与经营的餐食相适应的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清洁。 4.1.2不得选择易受到污染的区域。应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位于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https://www.cswu.cn/hqc/2021/0104/c2086a48574/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