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妙安:在浙西南高山上培育富民产业

一个乡镇既然需要科技特派员,肯定有困难要解决。克服这些困难,帮助农民致富,正是科技特派员的使命所在。

舒妙安浙江省科技特派员、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员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番场景并非平原丘陵地区独有,在海拔900米的山上也可以看到。这是舒妙安担任科技特派员18年以来,为派驻地方培育的山区特色产业之一。

谈及初次作为科技特派员去往屏南镇的经历,舒妙安记忆犹新:2005年4月28日从杭州出发,经过几次换乘,辗转近9个小时后,次日终于抵达了浙江海拔最高的乡镇——屏南镇。从40多岁开始从事科技特派员工作,舒妙安早已习惯星夜赶路,坐长途车往返两地,如今年过花甲,状态依然年轻,在山间小路行走照样步伐稳健。

“刚到屏南镇,我真有点不知所措——超过一半的村庄海拔在800米以上,全镇的工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也没有一家农业企业,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舒妙安回忆道,起初他担心自己学的水产养殖专业没有用武之地,但转念一想,一个乡镇既然需要科技特派员,肯定有困难需要解决。克服这些困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正是科技特派员的使命所在。

白纸作画:绘出高山蔬菜缤纷景致

8月上旬,记者走访屏南镇周岱村,只见挂满四季豆的藤蔓连片成荫,村民们提着竹篮、塑料桶采摘,游客接待中心内刚收来的四季豆垒起成堆,几位老妇人熟练地分拣打包……

多年来,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当地高山四季豆采摘季,也是周岱村留守农民一年中最忙的时段之一。

如今的屏南镇是长三角高山蔬菜主产区,高山四季豆、高山螺旋椒、高山西红柿等蔬菜种植总面积为3200多亩。但万事开头难,让农民愿意种、坚持种高山蔬菜,要费很大工夫。

当地曾尝试过种植西芹、西瓜、萝卜等蔬果,但由于蔬果品质不好、运输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原因均效果不佳。

“到底能种什么?”接过这个问题,舒妙安思索良久,偶然看到同事在金华市武义县推广的高山四季豆效益较好的消息,随即实地考察,了解情况。与乡镇干部商量后,他们最终决定用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为农户保底,在屏南镇试种高山四季豆。

“除了当年即可收获这一优点外,它更能利用高海拔气候优势,与低海拔地区种植的四季豆错峰上市。”舒妙安解释说,当地农民原先没怎么种过四季豆,心里没底。前期推广工作从选取田块试点到种植成功,历时约3年。

时任屏南镇党委书记吴照培回忆道:“我和舒教授考察田块时,有村民直接说‘不信他们能把四季豆种起来’。我们也能理解,得用实效使人信服。”

令吴照培欣慰的是,通过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组织农户外出学习等方式,高山四季豆在屏南镇终于种植成功并推广开来,成了山区农民的致富“金豆”。

“多年来,屏南镇的高山四季豆亩产量一般在4000多斤,亩均利润保持在1万元左右,高山蔬菜产业已累计增加经济效益5亿多元,主要销往长三角地区。”舒妙安说,山高路远的资源劣势终于转变成了经济优势。

学以致用:催生国内首个“石蛙之乡”

“2009年,我开始尝试养蛙,在技术细节方面却是门外汉。”在屏南镇百步村,龙泉市青源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主任何金海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舒妙安主动上门对接,在蛙场建设、病害防控等方面给予指导。多年来,合作社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吸纳若干村民在山上就业。

作为瓯江、闽江、钱塘江“三江”之源的龙泉,溪流纵横,水质洁净,污染源少,曾是浙江省野生棘胸蛙主产地。驱车穿越在山道之间,时不时能望见汩汩溪流,乃至石缝间迸溅而出的山泉。

“棘胸蛙俗称石蛙,对生长环境尤为挑剔。”舒妙安介绍,石蛙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价格较高。当地野生石蛙由于被过度抓捕,数量锐减。如今,养殖石蛙每斤价格为100多元。

发展石蛙养殖这个念头,舒妙安刚到龙泉时就有过,但时机、条件尚不成熟,只得暂时搁置。2008年,在听闻龙泉市龙南乡有农民在试养石蛙后,他马上就前往农户家了解养殖情况。

“那时,适逢高山四季豆试种初见成效,我想结合专业所长,扩大服务范围,培育新的产业。”舒妙安说,养石蛙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而且通常养3年才能上市。当时农户的养殖设施都很简陋,且缺乏技术指导,成效很低。以此为契机,他在龙泉逐步开展石蛙养殖技术帮扶。

龙泉市科技局科技发展中心科长胡建伟介绍,当地选育适合养殖的石蛙新品系,筛选隔热降温的蛙棚建造材料、适合蛙卵吸附且孵化率高的材料……随着一个个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石蛙养殖户获益。

“按照养殖周期算,到明后年,道太乡的石蛙年产量有望突破10万斤。”龙泉市道太乡党委书记林琪表示,这项产业也成为吸引农户返乡创业就业、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

2015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龙泉市国内首个“中国棘胸蛙之乡”称号。目前,龙泉市的11个乡镇街道都分布着石蛙养殖产业。龙泉市已经成为浙江省石蛙养殖规模最大的县市,全市该产业年产值正朝着亿元目标迈进。

延续梦想:高山之上发展稻蛙种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养殖棚内引流的天然山泉仅供石蛙活动之用,投喂的饲料以黄粉虫为主。”舒妙安说,科学养蛙保持水质清澈,是“两山”转化的有效途径。

然而,随着山乡常住人口减少、土地使用日益规范等实际情况,高山蔬菜种植面临用工紧张、原有石蛙养殖方式受到空间制约等新的难题。

“一种产业模式不可能一劳永逸,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舒妙安表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开发新的石蛙养殖模式——稻蛙种养,打造新的特色富民产业,或许能让山乡的年轻人在就业创业时多一种选择。

“横溪村的稻蛙种养基地正是其中的一项尝试。”龙泉市三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颜泉介绍,去年8月,基地试养初步成功后,又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20亩稻蛙种养基地,于今年春季插秧时试点投放了10万只蛙苗,秋收时稻蛙将一并收获。

颜泉给记者大致算了一笔账:一亩稻田投放6500只蛙苗的成本约为5.2万元,预计亩产成蛙1500斤,除去饲料、损耗以及人工费用等,仅石蛙部分,每年亩均利润可达5万元。

“基地现阶段重点就蛙苗放养密度、规格等方面继续完善试验,从0到1虽然难,但试验出成熟的模式,推广起来就比较容易。”舒妙安憧憬道,这既是对当初在龙泉养殖石蛙这一梦想的延续,也是对解决山乡发展难题这一初衷的坚持。

“十多年前,道路条件还不如现在,舒教授不嫌偏远,与龙泉结缘,从最初服务浙江最高海拔的乡镇开始,逐步辐射龙泉全市,多年来劳心劳力,投入到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中。”龙泉市科技局副局长李平表示,他们对此非常感激,将继续通过项目支持,培育新的特色产业,点燃山乡经济活力。

THE END
1.科技特派员储张杰专注溪流性鱼类养殖助农增收奔波山海间,养好“搞溪流性鱼类养殖,一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采访中,57岁的储张杰在鱼塘间穿梭了一阵,很快从塘基上跳了下来,笑呵呵地说。 担任科技特派员12年,从泥鳅育苗到光唇鱼生态养殖,风吹塘水、鱼群密密,储张杰真正把服务做到了渔民的心坎上。 一条鱼,联结山和海 http://news.zjou.edu.cn/info/1042/58349.htm
2.鸡公山,画矿人的图腾祥忠同学用自己种养的食材为同学们准备的丰盛家宴 祥忠家门前合影 通往鸡公山的路有很多条。当年,矿里家家户户烧柴火的时候,住在不同片区的砍柴队伍从不同方向出发,殊途同归都来到鸡公山脚下,因为那里有很多“羊各杈”“青栗古”等好烧的木柴,还有“八月拿”、“牛卵坨”、“野菠萝”、“藤李子”等好吃的野果https://www.meipian.cn/2k69c4tn
3.挑战你智商的100个冷笑话(史上最全)25.我要感谢小泽圆、朝河兰、长濑爱、美竹凉子、高树玛莉亚、川本舞、忧木瞳、夏木美夕、芹尺直美、白石、工藤葵、小山内真由、岸川美穗、西田友纪、泽井牙衣、藤崎彩花、叶山みづき、井上千寻,松村、yuki和泉静香等等这些我知道名字和不知道名字的、曾经出现在我电脑中现在已经被删除或者仍然在电脑中的异国友人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242819/article/details/92485330
4.山茱萸好养吗山茱萸好养吗江灏 温度:二十至三十度最适宜,别超过三十五度。光照:提供充足的光,会促进它的长势。浇水:需水不多,保持土壤半干或半湿都可。施肥:也不用太多,可一两个月一次。繁殖:可用扦插法。换盆:如果是盆栽,可两年左右换一下土。 专家简介 江灏 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园林植物专家。任职于青岛园林局-https://wenda.huabaike.com/hywd/11346.html
5.爱Pia戏(戏鲸),Pia戏剧本网,广播剧,剧情歌,CV配音,配音秀金凤凰,银凤凰, 凤凰山上画凤凰; 金凤凰画红凤凰, 银凤凰画黄凤凰; 金凤凰不让银凤凰画黄凤凰, 银凤凰不让金凤凰画红凤凰; 金凤凰只好画花凤凰, 银凤凰只好画粉凤凰。 6、舌部练习 调到敌岛打特盗, 特盗太刁投短刀, 挡推顶打短刀掉, 踏盗得刀盗打倒。 白石塔,白石搭, 白石搭白塔, 白塔白https://m.aipiaxi.com/xj-web/h5/article/490261
6.深度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肉牛养殖场:巴中肉牛育肥场建设集种源、生产、加工、配送于一体的“牛链网”大数据平台;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战略,实行“有机+绿色”品牌路线,通江县火炬镇肉牛屠宰场开始试运行,支持四川大巴山牛牧业集团做大肉牛交易中心,建设“巴山牛”餐饮连锁体验店。 在探索“牛”机制方面,试点“托管代养”机制,探索“母牛分户饲养、犊牛http://www.bznews.org/newpc/content_link.html?id=461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