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的时候,他去山上割草养家。16岁独自去宜昌学做饭,20岁在武汉一家饭店当厨师。
他自己创业,在水产养殖上历尽艰辛。三十多岁的他成为伍家岗乃至宜昌家喻户晓的“乌鸡王”成为家乡的致富带头人。
1987年,刘文涛出生在利川建南镇联合村。他父亲患病多年,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一家四口的生活仅靠他母亲在外打工维持,生活十分艰难。
年轻有为的厨师
刘文涛的童年记忆无非是吃红薯,而是受苦。从小,他的梦想就是努力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
年仅16岁的刘文涛渴望学习一门能赚钱的手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是厨师的学徒,学完一个月至少能赚3000。他毅然决定去宜昌学做饭。
为了尽快赚钱,贴补家用,他每天早起,做饭,练刀功。下班休息的时候,同事都去网吧了,他就用酒店大厨丢弃的食材照着书练雕刻,经常练到半夜三四点钟。
就这样,经过无数的努力和汗水,刘文涛成功转型为一名熟练的厨师。
他终于有能力改变家里的困局,年轻时就已经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2008年,刘文涛去神农架深山寻找食材,农家院的一碗黑鸡汤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种鸡全身黑,皮黑,毛黑,爪黑,甚至骨头也是黑的,它的蛋还是绿色的。
他马上带回20只乌鸡,做成乌鸡汤和火锅。一经推出,立刻成为酒店的爆款菜品。他赶紧安排继续采购食材,却遇到了困难。
这个量根本满足不了酒店的需求。市场缺货,这道菜最后被迫停售。
刘文涛不甘心。他在想能不能大规模养黑鸡卖给酒店?他越想越兴奋。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他养黑鸡的决定遭到了所有朋友的反对,他过着安稳的生活。但是,要做艰苦的农活,一场禽流感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但是他妈妈很支持。
2008年底,刘文涛在宜昌郊区租了一块地空用来养黑鸡。
就这样,他的养鸡生涯开始了。因为他有一份酒店的工作,所以他必须兼顾两者。晚上在酒店做饭,白天在养鸡场养黑鸡。
刘文涛算了一笔账。他每天能收集80多个鸡蛋,一个月有2400多个。两个月能孵出几千只鸡。如果一只黑鸡100元屠宰,一年就能赚几十万元。之后,他会很高兴的。
刘文涛急了,咨询多方后才知道黑鸡打架是因为混养雌雄比例不均。他的配种比例是15只雄性和85只雌性。这些黑鸡出生在山里,是野生的。
刘文涛单独饲养黑鸡。对于战斗力特别强的黑鸡,戴上遮挡视线的眼镜,攻击性就没那么强了。
但是一场自然灾害,把这一切都扑灭了。
母子俩来不及救黑鸡了。洪水退去后,他们设法救起了50多只鸡。
获救的50多只已经奄奄一息的黑鸡,很快恢复了能吃能喝能打的良好状态。看着黑鸡旺盛的生命力,刘文涛重新燃起了希望。
这一次,他换了一个更高的地方,重建鸡舍。经过一年的饲养,黑鸡的数量已经增加到3000多只。
2013年,刘文涛的乌鸡开始上市。
来自厨师圈朋友的口口相传,很快,他的黑鸡进入了宜昌当地30多家餐厅。到2014年,总供应量达到1万只以上,每斤35元的乌鸡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
酒店购买在三到六个月内结算。长期现金收入不足意味着养鸡场再次陷入资金链困境。
他正面临一场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口袋里只剩下700块钱。一个朋友用结婚的7万块钱暂时救了他一命。
如何靠手艺生存
2014年底,在武汉有举办了一场新年庆典。他拿出卤汁的配方,那是他学做菜的时候师傅给他的。
年货节短短七天,他就卖了一百多万。刘文涛还了他朋友的钱后,他还有很多余额。
渐渐地,刘文涛的黑鸡满足不了需求。他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号召周围的养殖户一起养黑鸡。
2019年,他的企业形成了“养殖+销售+餐饮+屠宰+深加工”的一体化产业链模式,实现年产40万只黑鸡,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线下餐饮、线上卤制品销售额1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