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9.03.30
1、远离村落
养殖业,一定要远离人群集聚地。也就是村庄或交通熙攘的地方。这是从疫病的传播和影响他人生活的角度上来考虑的。
第一,养殖最重要的环节是防疫。防疫在管理好自身场地的同时,更要避免外部带来的病菌。村庄都是人畜杂处,流通频繁,如果村庄里的禽畜发病,养殖场距离较近,很可能就会传播到养殖场的鸡群。像鸡瘟之类的传染病,逢年过节,村民习惯从市场购鸡,购买带病鸡只的几率比较高,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或听说某人买来一只瘟鸡,结果整个村子里的鸡都传染死掉了。村民零散养鸡,以只计算,遭受损失不大。但如果传染到批量养殖的鸡场,毁灭性的损失是难以承受的。
第二,养殖业难免会有多多少少的污染。控制好了粪便污水污染,但很难控制废气污染。污浊的气味会随风飘到村庄,鸡只的噪音也会影响村民的生活,引起村民的反感甚至投诉,协商不好,场地就要搬迁,折腾不说,前期的场地硬投入就打了水漂了。
所以选择恰当的场地,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背风向阳。
我开始在老廖屋场养第一批鸡的时候,那地方是个小山窝,三面环抱,只有南面向阳,且场地内大树遮挡,当时冬季进入,根本没有受到大风惊扰。搭建的塑料薄膜竹棚也安然无恙。等搬上鸡公垭,我还记得2013年4月13日晚搬迁,4月18日就遭遇大风,竹棚就摇摇欲坠。原因是鸡公垭是个大山上的南北垭口,是过岭山风的必然通道,秋冬季的北风,春夏季的南风,只要一起风,必然就胆战心惊。5678月,搭建的简易鸡棚被大风摧毁多次,鸡只的损失不小。所以后来,在朋友们的建议和帮助下,建筑了砖瓦固定鸡舍,才告别一夕数惊的日子。
但是通风的场地也是有好处的,就是空气流通得快,浊气不郁积,对减少发生疫情是有帮助的。我上蛮山5年来,传染性的疫情没有发生过一次。但前提是建设好巩固的固定鸡舍,避免大风大雨大雪等造成的自然灾害。
一般的养殖者在养殖初期,对养鸡知识一穷二白,几乎都是抱着摸石头过河的心态。鸡舍建设不宜投资过大,采用简易为要。所以选址一定要避风及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
万物生长靠太阳,散养鸡的健康成长一样离不开充足的阳光。阳光促进鸡只的个体成长,有效祛除鸡只身体上的寄生虫。还可以干燥被雨水浸湿的场地,尽快避免鸡只与污水及稀湿粪便的接触,有效减少传染病的群体发生。所以鸡场不要选择阴冷潮湿的地方。
3、稀疏树木的坡地
首先是选择坡地。
因为散养鸡,做好了及时防疫,可以有效控制空气呼吸类传染病的传播,比如鸡瘟新城疫、禽流感、鸡痘、马力克、法氏囊等等,都是可以通过疫苗来控制的。但除此之外,还有通过食道感染的传染性疾病,比如球虫、大肠杆菌、霍乱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场地郁积的污水和稀湿粪便等传播的。所以有的朋友说,我都做好了必要的防疫,为什么我的鸡还会死亡呢?那就是因为你的场地环境卫生不行。
如果场地内有积水,带菌鸡的粪便到了积水里,病菌就会在水里生长。鸡是没有卫生知识的,脏水也是照样喝的,那么,健康的鸡只喝了带病菌的脏水,很可能就会感染。本来只有零星的带病鸡,往往一场大雨引起的积水,会引起大规模的群体发病。
知道了这些常识,大家就会知道为什么平坦地形对养鸡来说不理想了。因为平地不容易排除积水,鸡们觅食时喜欢刨来刨去,很容易在平地上刨出一个又一个的土坑,下雨天,坑洼中一定会积水,鸡们喝了脏水,增加了患病的可能。
所以,斜坡地形容易使积水及时排除,并能通过大雨带走地面粪便所造成的部分污染,是选择作为散养鸡场的必须地形。
如果是光秃秃的地面也不行,夏天太阳直射,天气炎热,鸡们需要一定数量的树木避阴。所以稀疏树丛的场地是最合适的。
如果场址其它指标都合适,只是没有稀疏树木,那么可以在场地内搭建一定数量的遮阳棚,另外尽快种植一些速生的树苗,两三年就能达到理想效果了。
4、水电路三通
这是最最重要的条件。
水,场地内一定要有清洁水源,山泉水和深井水最为合适,不要用池塘水和小溪水,水质差,菌落指数超标,鸡只容易患病。
电,育雏、照明、粉碎饲料以及养鸡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电。没有电是无法养鸡的。
路,一定要通车路。每只鸡每天至少二两粮食,2000只鸡每天就是400斤,不要盲目相信自己肩挑背扛的毅力,年长日久,下雨落雪,鸡们的伙食每天都不能少。还有雏鸡进场,成鸡出栏。如果迷信人力,一定会累到让你怀疑人生。
5、鸡舍的建造
对于鸡舍的建造,初学者最好就地取材,搭建简易的鸡棚。就像老蛮刚开始养鸡的时候,在背风的老廖屋场搭建的简易竹棚。
这种竹棚用楠竹和塑料膜建成,竹柱和竹片用铁丝捆扎,造价很低,合工价,当时每个棚才750元。竹棚长10米,宽4米,门高2米,穹高2.8米。40个平方,搭好栖架,可以养500只成鸡。
但是塑料鸡棚的遮光性不好,所以后来在棚顶加盖遮阳网,避免阳光直晒,使棚里保持昏暗状态,有利于鸡们安静生活,不易受到外界干扰。
这是给初学者建议的一种鸡舍形式。因为初学养鸡,前途未卜,有些朋友养了一两批,觉得不赚钱,可能就放弃了。那前期投入就打水漂了。所以在生产和销售都没有进入常态化以前,建议朋友们以最低的成本来试探着进行这件事情。
搭建棚舍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老蛮原来所采用塑料膜和彩条布,材质较差,不耐风吹日晒。建议朋友们选择结实耐用的篷布材料。
当然,在生产和销售都稳定之后,也有了足够的信心来以散养鸡做为自己的事业,则一定要建造固定鸡舍的。
以砖瓦结构的固定鸡舍,稳固、安定,风雨无忧。保证鸡只不受外界气候或其它干扰,有利于鸡只的健康成长。
像老蛮在蛮山建设的固定鸡舍,鸡舍空间长16米、宽6米,高3米,建好足够数量的栖架,每批次可以容纳散养鸡2000只完全没问题。自从建了固定鸡舍,再大的风雨也安然无忧了。
固定鸡舍的地面需要硬化,这样方便清理鸡粪。鸡粪一定要及时清理干净,不然对鸡只的健康影响很大。因为积粪产生的氨气对鸡只的心肺功能影响较大,鸡粪里面的球虫病菌等被鸡只再食用之后会引起规模化扩展。所以鸡舍地面一定要尽量保持干净。最好是每天清理一次。
不管是简易鸡舍还是固定鸡舍,在设计时,均要考虑处理空间的密闭性和通气性之间的矛盾。因为出于安全和秋冬季保温,鸡舍需要严实紧密,但春夏季炎热以及为排散鸡舍的废气氨气等有害气体,又一定要考虑到空气通畅。所以一定数量的门窗是需要的。秋冬季关严,春夏季适时开放。
因为散养鸡舍都是建在郊外或野外,为了鸡只夜晚栖息的安全,无论是鸡舍还是鸡棚,其安全严实是一定要考虑的。夜晚祸害鸡只的动物有猫、老鼠、黄鼠狼、猫头鹰等,所以鸡舍的通风部位一定要用铁丝网等材料加固,做好防范这些害兽的准备。
6、栖架的建造
为什么散养鸡要建栖架?一来因为鸡是禽类,禽类的脚爪是天生树栖的,鸡在栖架上有利于其安稳睡眠,提高了睡眠质量,有助于其健康成长。但最主要的是,散养鸡不是关在笼子里的笼养鸡,如果散居在地上,出栏时抓鸡,一只鸡动了,旁边的鸡都会动,惊扰几下,整个鸡舍的鸡只全部骚动,甚至发生打堆挤压的情况,压死鸡的情况也会发生。
我最开始养鸡的时候,因为不懂,以为栖架是为了鸡只隔离潮湿的地面,或者是让鸡粪不沾染在鸡身上,是用竹条钉的平板栖架。事实证明那根本不管用,抓鸡的时候鸡们一动荡,有的鸡甚至压在竹板中间出不来,踩压致死的情况时有发生。
后来建了固定鸡舍,为方便移动栖架打扫鸡粪,又尝试用木条钉制四方栖架,但四方栖架稳定性不好,一只鸡不重,很多鸡上去就很重了,四方栖架经常被压倒压塌,也因此有鸡只受伤。
最后依靠鸡舍的大梁,搭建人字形栖架。这种栖架稳定性好,鸡只栖息在上面,因为每层有自然错开距离,上一层的鸡粪也落不到下一层鸡的身上。所以这种栖架一直保持到如今,最简单最古老的办法也是最科学的,以前都是瞎折腾。
7、鸡窝的设计
最后是鸡窝。很多朋友抱怨他的散养鸡到处下蛋,有的满山都是,没办法控制。晴天还好,到下雨天,鸡蛋沾了水,过几天就坏了,应该怎么样设计鸡窝,才能让鸡们在窝里下蛋?
首先要了解鸡的习性。鸡下蛋不是为了人们吃的,而是为了自己繁衍后代,所以一般都会找一个比较隐蔽的,自认为相对安全的地方来产蛋。所以鸡窝不要建在明亮的地方,稍微阴暗些的地方比较好。
老蛮最开始的鸡窝是自己用竹子编织的,先放在屋檐下,后来放在鸡舍里,因为竹编鸡窝是单个的,放在地面占用空间,所以数量较少,一栋鸡舍养殖2000只鸡,产蛋旺季的时候每天能达到1000枚蛋,二三十个鸡窝占了很大的地方,可是平均一个鸡窝要产几十枚蛋,几乎每天鸡窝前都是母鸡们排队下蛋的奇观,有的鸡等不了,就跑到野外去下了,这也是损失。再说,每个鸡窝的鸡蛋多了,蛋碰蛋容易坏,一窝蛋坏一个,蛋液就会沾满整个鸡窝的鸡蛋,更严重的是母鸡会啄食破损的鸡蛋,就养成了啄蛋的恶癖。这种恶癖一但养成,每天会损失不少鸡蛋,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于是后来,我在靠鸡舍的后墙,钉制木板鸡窝。规格是30厘米宽、40厘米长、50厘米高的空间,上下三层,每个鸡舍60-90个鸡窝,这样平摊下来,即使在产蛋旺季,每个鸡窝也就十来个鸡蛋样子,加上每天捡两回,就比较合理了。做到产蛋者有其窝,也是给母鸡们的一项福利啊!
尽管合理安排,有的母鸡还是会要生野蛋的。但合理安排以后,生野蛋的母鸡会很少。我现在每批2000只,生野蛋的也就那么几只。有的朋友问那怎么办?不要紧。鸡下蛋了会唱歌,你听见野外有下蛋母鸡唱歌,就找过去,找到它下蛋的野窝,不要惊扰它,也不要急着拿那个蛋,你可以把这个窝修理一下,修理的意思就是利用野外的天然材料给它搭个顶棚,使太阳晒不了,雨也淋不到。然后每次窝里都留一个蛋,让母鸡产生没被发觉的错觉。于是,它每天偷着乐下蛋,你每天偷着乐捡蛋,各得其所,其实养鸡也是一件很乐趣的事情。
好啦,老蛮养鸡的第一章就讲到这里了。这一章讲了鸡场选址的重要性,鸡舍的建造,内置结构的完善。下一章,就教朋友们怎么育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