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从鸡场建设的角度跟大家一起交流怎样从工程上来保障蛋鸡健康养殖。目前,我国养殖业正处于转型期,所以,我们应了解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具体怎么做的?目前国内新建鸡场环境控制方面应该怎么做?主要从这几个角度来探讨一下。
1我国蛋鸡规模化养殖的转型发展
最近几年,畜禽养殖业普遍进入转型期。一是小规模养殖户快速减少。由过去的小农户、散养为主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主转型;二是养殖单元规模逐渐扩大;三是饲养与管理人员短缺,劳动力成本倍增;四是鸡场建设的设施设备投资不断加大;五是鸡场生物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尽管建场时投资很高,但生物安全水平的保障建设做的还不够;六是对标准化养殖新技术需求提高。目前,农业部在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养殖的支撑技术需求在不断地提高。
1.1我国蛋鸡养殖规模变化
近几年,蛋鸡养殖规模在2000只以下的养殖户一直在下降,1万~5万只养殖规模的在不断提升。尽管现在规模场建设的速度比较快,但是规模场在全国占的总体比例相对较低,现在正在往规模化、集约化这个方向去变化、去发展。
1.2对养殖装备自动化的需求迫切
对养殖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最近这几年,外来资本纷纷投入养殖业。他们的进入带来了资金多元化的理念,对整个养殖业产业提升是有好处的。因为他们从理念上舍得往设施设备上投入,而且要建就希望建一个现代化的养殖场。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这些场比较缺专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跟不上。这些场需要大量的饲养员,但合适的饲养员也是难找的。能长期、稳定工作的饲养员每个场都比较少,人员更换速度很快。那么,设备怎么样能够真正利用用人去管设备,设备去养鸡。装备如何自动化如何使自动化水平更高以降低对饲养员的要求。国外目前在减少对管理人员需求这方面做的已经很到位了,我们现在也正在往这个方面努力。在这次家禽交易会上,我们看到设备企业已经越来越多,往现代化方面去发展,应该说我们在设施装备的投入上发展也是很快的。
2发达国家蛋鸡养殖与环境控制新趋势
2.1美国蛋鸡养殖设施与通风系统
美国过去的蛋鸡养殖主要是高床笼养模式。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国外的蛋鸡养殖基本上就转化成密闭养殖,开放式养殖越来越少。过去通常情况下鸡粪都在下层,风从屋顶顺着鸡笼吹到鸡粪上,再从鸡舍两头横向排风,这是一种传统模式。现代新建的场基本上都是叠层笼养,叠层笼养在我圈一般有6~8层,美国最高可以达到12层。国外叠层笼养通风设备系统是不可缺少的。每个鸡舍都有一个大型的风机用管道模式送风,在鸡笼之间又有小的管道送风,所有的鸡笼都在传送带上层。国外所有的叠层笼养哪怕是4层笼养也必然有这个系统,而我国的设备厂都把这个系统给忽略了,这是通风系统存在的环境控制问题。
2.2笼放结合蛋鸡养殖系统
最近,欧美国家出现一些新的养殖方式,即所谓的福利养殖。从2012年开始欧盟国家就禁止采用传统的笼养方式,而是采用一种笼放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原本是由可以放开的鸡笼组成。鸡笼向上,鸡进到笼子里头,上午大概在11点左右,下边这块是可以放开的,在这两个笼子之间鸡可以下来,中间有个走道,鸡可以在这两笼子之间的地面上跑,这种模式又叫“Kebrei模式”。
2.3欧盟的蛋鸡栖架饲养模式
最近欧洲又开发了很多新的模式,一种是在舍内多层散养,产蛋有专门的自动产蛋箱;另外一种模式是立体饲养方式,把舍内的空间充分利用,有很多铁杆悬挂在半空中,晚上鸡可以抓住一个铁杆卧在上面休息;还有一种方式自动化程度也很高,是散养方式,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清粪,包括拣蛋都是自动进入产蛋箱。
2.4荷兰家庭牧场蛋鸡有机养殖模式
欧洲个别的家庭农场模式,尤其在荷兰一些小规模的一家一户养l000~10000只鸡的模式跟我国目前的现状比较类似。所谓的有机养殖即在舍外有个运动场可以出来活动,但这种模式对防病等方面就不是很好了。
荷兰最先做的两种散养模式也是适合家庭农场的鸡场。这种方式鸡舍不是一栋挨着一栋排列的,而是上边是圆形建筑,下边建造一个类似船形的建筑,两建筑中间有铁架和一个舍内运动场,运动场的草是人工草皮,鸡可以到室外走动,这个模式我们暂时把它称做“圆形鸡场”。另外一种模式是鸡舍上边有一个遮阳网,下雨的时候把上边的遮阳网铺开,雨就不会直接淋到鸡的身上,也不会有鸡粪被雨冲刷。采用机械通风,在每一个栖架的地方也有一
个通风的管道,热风可以往里送,所有有传送带的地方都有这个送风系统,能够保证每只鸡都呼吸到新鲜空气。这种设施国内很显然从环境控制的角度没有跟上,舍内的通风系统做不到,会有很大的问题,很多病都是跟通风有关系的。
3蛋鸡生产环境控制技术进展
3.1养鸡生产的环境控制技术
在蛋鸡舍的环境控制方面,国外已经实现了精细化的凋控。从环境问题入手可归纳成三类:一类是光环境调控技术;一类是温度环境调控技术;一类是粉尘等舍内空气质量控制技术。传统的养鸡环境调控技术主要包括对光环境、空气环境和水环境的调控。广义的环境因素包括饲养方式等福利环境,笼具设施等空间环境,饲养密度等群体环境。
3.2光环境的调控
3.3鸡舍空气环境的调控
3.4鸡舍通风设备及其效能关系
从通风系统来说,现在鸡场基本采用大型农用风机。国外用于畜禽舍通风风机一般都用外边带一个风罩,带一个帽子出来,我们用国际标准界大型风机通风设备性能检测系统来测,它的通风效率至少提高15%以上,也就是说每一栋舍风机至少可以减少安装15%,所以从省电的角度这种改造会有一定的好处。
3.5空气环境净化与高效消毒技术研发
4我国现代蛋鸡场建设的思考
4.1传统集约化养殖模式受到挑战
传统的集约化养殖]二艺以工:业化生产为前提,注重生产效率多,考虑动物行为需求少。这就造成动物自身体质和抵抗力不断下降,对种畜禽的健康养殖重视不够,多看重受精率、孵化率,不太注意下一代的活力。现代畜禽品种选育多注重高生产性能,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弱,对环境控制技术要求高。
4.2我国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
我国的气候条件大多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秋换季气温变幅大,极端气候条件频繁}H现。鸡舍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考虑不够,环境调控能力有限。
4.3其他因素的影响
能源制约和气候变化对畜禽生产的节能减排技术提小新的要求。对畜产品健康和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药残的控制将愈加严格。畜禽产业进入转型发展期,亟需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畜禽产业发展模式,发展配套的工程支撑技术体系。
4.4提升蛋鸡健康水平的工程措施
4.4.1生物安全措施保障
现代化新建场一定不要把育雏舍与产蛋舍放在一起,我们希望一个场是一个区全进全出,按区来全进全出,区与区之间拉开距离,相互影响就会很小,也就有利于疾病防控。
在通风方式上,目前国外普遍采用带通风孔的屋顶天花板。风能均匀下来再加上每一个笼子中间都有个管道往里送风。这个设备端部排出去的粉尘比较多,造成风机口的粉尘浓度很高,在风机外面设了一个围墙罩住造成一个涡流区,让粉尘能够就地降下来。如果在上边安装一个喷淋装置,至少不会影响周围,排出去的空气跟舍内的空气实际上都在场区,相邻舍之间都是有影响的。所以生物安全的措施在鸡场设计的时候如果不去考虑好的话,自然会出现好多新的问题,病原控制非常难。
我国的规模化养殖、集约化养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但最近新建的场有很多没有正规的设计。发达国家如美国最近也在做新的健康养殖模式,就是大笼饲养。过去我们叠层笼养是一个小笼挨着一个小笼,大笼饲养中一架笼子长2.4m,中间甚至放一些栖架进去,鸡的活动空间加大以后健康状况会适当提高,甚至会明显降低死淘率。所以,怎么样从设备设计方面来提高动物自身的抵抗力是一个关键问题。
4.4.2高效隔离、安全消毒、适度免疫
畜牧装备企业不能完全仿造国外的设备,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模式,福利化的工艺水平能够让国外认可。鸡场应建设生物安全措施的保障,如高效隔离、安全消毒、适度免疫。我们提倡免疫再优化一下,根据检测的抗体水平需要
来适度免疫,这些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4.4.3提升房舍保温隔热性能,有效组织舍内气流
我国很多蛋鸡场建场时候对选址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布局的时候就不是太考虑当地的风向问题,水流问题等。怎么样布局更合适要做到按区周转,区内可以一体化,区与区之间保持隔离。提高畜禽舍建筑保温隔热性能,有效组织舍内的气流状况是很关键的。同外鸡舍保温隔热定温板厚15~16cm,有的20cm,我国的也就10cm,两个板之间的拼接缝是不允许直接对缝的,两个板之间加上木板之后才算完好,上下都用木板来对应,所以没有一
条缝是可以从外头直接进到里头的。我国的技术漏缝很严重,现在Ac2000的控制系统有一个气压传感器,通过气压来控制开风大小,在国内很多鸡舍都不能用,因为漏缝很严重,气压变化特别大。所以,在建筑上怎么去改造这些方面是很关键的。
4.4.4设立有效防鼠带,料塔封闭式供料
蛋鸡场要将防鼠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国外的鸡场几乎都在鸡场周围铺设一条石子路,这是防老鼠最好的措施,这种鹅卵石或者沸石老鼠爬不过去。国内一些场知道了以后也在鸡场周围铺设石子路防鼠,这个事是很容易做到的。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很多都来自饲料,饲料一撒出来以后,就会引来各种鸟。所以,建议用料塔来供料。如果自配饲料,也可通过管道进入料槽里,尽量不使饲料漏出来,以防止病原微生物产生。
4.4.5及时清整粪便
4.4.6合理设计通风系统
从通风系统来说,现在建议采用能使风由侧墙直接进到天花板的模式。国外现在有的采用纤维压制的板,风的渗透能力很强,通过这种板时可以均匀送进冷空气,结合笼子中间的管道送风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排下来的空气国外在考虑怎么样用生物过滤的方式净化处理,尤其是冬天通风系统通风量比较少,舍内的粉尘浓度会更高,用生物制剂来过滤排出的气体和粉尘,通过过滤净化处理排出的气体基本没有味道,这个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我们现在也鼓励排m来的空气要有效地消毒过滤,对持续保障场区环境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