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是动物疫病高发期,特别是洪涝灾害后,畜禽尸体随河流漂浮,疫源地土壤中的病原体暴露,都极易造成疫病扩散。高温高湿导致畜禽抵抗力下降,更易受病原体侵袭,如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炭疽等多种人畜共患病的感染风险增大。结合奶牛养殖场的生产特点,中国农业科学院奶产业专家团制定强降雨天气奶牛养殖防疫指南。
一、雨季前做好充足准备
二、雨季牛场防疫要点
(一)青贮及饲料储备
青贮和各类饲料被雨淋湿3小时后就会出现霉变现象。发霉变质的饲料饲草禁止饲喂奶牛;雨季饲料配方中增加脱霉剂,可吸附一些霉菌产生的毒素,例如在饲料中添加0.1%蒙脱石,从而减少危害。病原菌在适宜条件下会快速增殖,注意及时通风散热,避免长期密闭环境。
(二)饮水
暴雨后的水源可能被污染,要做好饮水的消毒工作,尤其是使用周边水源(包括地下水)的牛场,可在牛的饮用水中添加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消毒剂,例如在每吨井水中加入6g二氧化氯或在每吨河流水中加入15g二氧化氯。牛的水槽要保证每天清洗,可用0.1%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水溶液冲洗1次,清洗干净后再给奶牛使用,其他饮用设备和挤奶设备使用前都可进行此项操作。
(三)牛舍
牛舍要雨污分离避免倒灌,暴雨后要及时清理淤泥和积水,并用2%火碱进行区域消毒,尽量保持养殖环境干燥,减少牛只摔伤、乳房炎和蹄病等发生风险。
(四)蹄浴
在牛舍或挤奶厅回牛通道中增加生石灰浴,具体做法:铺上一段厚10cm的生石灰,宽度和长度应保证每头牛都能经过该路段,且每头牛每个牛蹄至少3次接触生石灰,每周至少使用2次生石灰浴干燥杀菌,待雨季降水缓解后撤除此项工作。
(五)消毒
在梅雨季节增加消毒次数,每天对牛舍、挤奶厅、饲料房外围、青贮窖外围、运动场、场区道路、大门口至少进行1次消毒,浓度是正常使用浓度的2倍。
(六)饲料配比
气候异常时,奶牛采食量会有所下降,不要轻易调整饲料结构,尽量避免给牛增加人为应激,可适当增添活性益生菌调理胃肠环境,减少梭菌病发生。
(七)料槽清理
(八)糟类饲料
糟类饲料本身含水量比较高,受雨季影响霉变速度变快,无法保证糟类饲料的品质和适口性,不建议牛场在雨季使用糟类饲料。
(九)灭蝇、灭鼠
暴雨季节气温变化大、湿度高,易滋生蚊蝇。蚊蝇不仅干扰牛群休息和正常采食,还是流行热和结节性皮肤病传播的第一媒介。鼠害也是牛场疾病防控的重点,易造成饲料损失、传播疾病,还会破坏牛场电路、电器,影响生产安全,建议通过定期喷洒杀虫剂,安全投放灭鼠药控制蚊蝇、鼠害的发生。
(十)驱虫
(十一)运动场
雨季时,运动场长期受雨水浸泡使土壤含水量增加,微生物滋生;且环境温度上升后,土壤内部的水汽会上升。牛只躺卧时乳房紧贴地面,地面上升的水汽和温度会影响乳房散热,易造成乳房炎和体细胞上升。要保证运动场排水设施通畅,及时清理运动场粪便和污水,修缮破损地面并在雨后进行消毒。
三、雨季奶牛重点疫病防控要点
(一)犊牛营养性腹泻预防
犊牛腹泻雨季多发,主要由温度骤变、饲喂不当或饲料品质不良造成,其特征为消化不良,严重者拉稀多与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感染有关。应避免犊牛淋雨、泡水,给足初乳,每日检查饲料,避免变质,可适量添加益生菌,减少大肠杆菌等细菌发病概率。
(二)口蹄疫疫苗接种
一是犊牛免疫,3月龄免疫1次,21天后加强免疫1次;二是口蹄疫疫苗抗体滴度检测,每次免疫完成21天后,随机采集牛群5%-10%的样品量,进行抗体滴度检测,并对口蹄疫抗体滴度低于90%保护率的牛只及时进行补免。
(三)奶牛梭菌防控
梭菌感染死亡的牛多为急性症状快速死亡,产气荚膜梭菌往往导致死牛腹部膨大。接种疫苗是预防梭菌感染的有效措施,犊牛5月龄免疫1次,围产前1个月加强免疫1次,干奶后免疫1次。目前市面常见梭菌疫苗为7联、9联疫苗,牛场可根据梭菌分型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疫苗使用。此病多由饮水和霉变饲料传播,雨季应注意水源消毒和饲料检查。
(四)奶牛“两病”防控
(五)雨季腐蹄病预防
多雨的季节、泥泞的地面、脏乱的饲养环境、失调的饲料营养等都容易诱发奶牛蹄病。一般后蹄发生疾病的概率高于前蹄,成年牛发病高于犊牛。因此需要合理搭配日粮,保持钙与磷的比例平衡(一般为1.5-1.6:1)。对牛蹄进行定期消毒;每年护理性修蹄2次。及时清除舍内的粪尿,勤换垫料以保持牛舍干燥,用生石灰粉消毒牛床,保持牛舍清洁。
(六)奶牛炭疽病防控。
炭疽病普遍发生在夏季,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牛感染后发病迅速且病程猛烈,通常1-2天内死亡,眼、耳、鼻、喉、肛门等天然孔流血,血液呈黑色不凝结。炭疽芽孢抵抗力极强,病菌会污染土壤环境,在干燥土壤中可存活40年以上,洪涝灾害发生后炭疽芽孢杆菌污染土壤会导致大量牲畜死亡。如需对疑似病例进行检测,在做好人员防护的前提下,谨慎采取一滴耳血作涂片,用美蓝和瑞氏染色、镜检。若见多量单个或成对的有荚膜、两端平直的粗大杆菌,可初步诊断。如条件不足,需联系有资质单位进行辅助诊断并开展防控指导。确诊后需通知主管部门并封锁现场,病死牛铺用20cm生石灰进行深坑掩埋或彻底焚烧。病牛接触过的环境及饲养用具等可用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进行彻底喷洒消毒,14天内接触过病死牛的人员需进行医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