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母校蒙羞、抹黑,我是反面教材。”
2013年陆步轩在北大的演讲引起轩然大波。
他以个人身份打工,进入体制,转行卖猪肉,被世人嘲笑,一干就是20年。
北大毕业后,是什么让他选择成为一名猪肉屠夫?
他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青春志向】——>>
陆步轩1966年出生于西安市长安区的一个小村庄。
由于母亲早逝,姐弟四人由父亲独自抚养长大。缺乏食物和衣服是很常见的。
陆步轩的父亲不识字,文化程度低,家里只有一本书《毛泽东语录》,但陆步轩从小就非常好学,凡事都喜欢问问题。
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认为这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
为了走出村庄,他把读书视为唯一的出路。
陆步轩学习成绩优异。他在中学时就表现出了他的学习天赋。每次考试,他都能领先其他同学100多分,把第二名远远甩在身后。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匮乏,陆步轩的各种水平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
1984年,陆步轩参加高考,以全校最高分考入西安师范大学,但这对于胸怀大志的陆步轩来说还远远不够。
他的愿望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或作家。他的目标是北京大学,在他看来,北京大学是最高学府的象征。
他撕毁了录取通知书,决定再复读一年。
第二年,陆步轩以区文科状元的身份顺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他兴奋地骑着他的旧自行车在村里挨家挨户地宣布这个好消息。他相信光明的未来正在等待着他。
就连一向省吃俭用的老父亲,也用自己的家产在村里大摆宴席为儿子庆贺。
村里的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还是知道北大的,都称赞陆步轩是“文曲之星”。
当听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曾在北京大学担任过图书管理员时,我更加肃然起敬。
但是北大的生活真的像陆步轩想象的那么好吗?
怀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陆步轩走进了他梦想的校园。
进入大学后,陆步轩发现有人超越别人,他的骄傲逐渐被自卑吞噬。
开学第一天,陆步轩因长相被同学误会是来送学生的农村亲戚,闹出笑话。
同学们谈论着陆步轩从未听说过的事情,他感受到了自己与城里同学之间的巨大差距。
他还发现,自己花了一两个小时才能解决的问题,别人十分钟就能轻松解决。
陆步轩之前引以为傲的成绩如今已经跌落到中下水平。
这个巨大的差距让陆步轩非常郁闷。他开始封闭自己,变得沉默寡言,不参加社交活动,也不和女孩约会。
他只能安慰自己,毕业了就好了。
他相信自己能在政治和商业上都取得成功。
但天不遂人愿。
<<——【事业受挫】——>>
陆步轩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一席之地,但事实上,他连一份合适的工作都找不到。
没有背景很难出人头地,甚至还对走后门送礼物之类的事情嗤之以鼻。
为了找工作,他骑着自行车来来回回两个月,最后被分配到长安区一家柴油机配件厂。
到达现场后,他发现工厂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陆步轩见状,一天也没干,转身一言不发。
没过多久,他又被送回西安市人力资源局,并被安排在替补席上。
陆步轩注定要占据主动。
申请调回长安县计委,为领导写材料担任秘书。
虽然没有编制,没有住房,工资只有正式工的一半,但他相信这份工作可以接触熟悉经济制度和政策的人,所以他梦想在六坊发财米礼宾服务。
陆步轩对自己的评价是“思想迂腐,无法转身”,但他并不打算做出改变,因为他希望“活出真正的自己”。
五斗米不弯腰的韧性,也注定了他未来的事业命运多舛。
1992年离开县计委后,陆步轩开始做生意。
他从事过化工、装潢、商业,但不懂得变通,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而且还背负着债务。
在事业上处处碰壁的同时,陆步轩的婚姻生活也亮起了红灯。
妻子只留下一句话:“我是因为你的(北大)文凭才跟着你的,现在却让我丢了面子。”她转身离开。
离婚对陆步轩的打击很大。他开始喝酒、抽烟、打麻将。在他看来,“打麻将的规则很公平,但生活的规则却很不公平”。
1996年,在朋友的介绍下,陆步轩认识了第二任妻子陈小莹。
陈小英虽然长得没有前妻好看,文化程度也较低,但她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人,是一个能过上好日子的好女人。
陈小英抱怨说,每次买猪肉,她都要到很远的农贸市场去。她建议丈夫卖猪肉,不仅成本低,而且回报快。
一开始,陆步轩无法接受当屠夫,但为了养家糊口,陆步轩别无选择。
这个决定不仅让陆步轩站在了风口浪尖,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北方屠夫”]——>>
陆步轩特意选择了9月9日作为开赛日期,寓意着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放上屠刀、切肉刀、香案。
陆步轩的文人感觉渐渐被肉摊的油腻臭味淹没。谁也不知道,这个整天穿着短裤背心的屠夫是名校毕业生。陆步轩也干脆说自己是文盲。那副眼镜。
有一次,工商所所长接管了陆步轩的猪肉摊,陆步轩一气之下与人打了起来。后来,导演得知陆步轩是一名北大毕业的大学生,对他深感同情。主动归还被拿走的物品。
陆步轩旁边还有一个猪肉摊。主人虽然看上去又大又胖,却有“长安第一刀”的称号。
但为了赚更多的钱,他卖肉的时候不是缺斤就是少斤,就是偷偷地把普通肉和昂贵的肉混在一起。你可以想象,越来越多的人买他的肉。
相反,陆步轩为人本分,从不偷工减料,切肉时一分钱一分货,在邻居和村民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他也总结了自己的经营经验,生意也逐渐有了起色。一开始,他一天能卖十几头。赚到钱的陆步轩感觉自己的生活终于好起来了。
但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要上头条了。
2003年,关于《北大毕业生长安卖肉》的新闻被广泛报道,陆步轩和他的眼镜肉店一夜走红,一些人主动找到他,想为陆步轩提供工作机会。
但他知道,大部分人都因为他一时的流量和名气而一一拒绝他。
也有很多人认为买北大猪肉是浪费知识和人才,并展开了“读书无用论”的讨论。
2004年,长安县档案馆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开始为档案馆撰写县志。
2008年,陆步轩在广州认识了同为猪肉佬的北大校友陈升。说起陈胜,他的经历也颇为有趣。
陈升之前的成绩一般般。第一次高考,分数线是180分,他却只考了164分。陈胜决定再考一年。
在高考前的几次考试中,陈升突然一反常态,获得了第一名。一位县领导认为陈胜可能是一匹黑马,可能会考上重点大学,于是为他改变了选择,结果果然如此。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
毕业后,陈升被分配到了教育学院,但陈升对当老师根本不感兴趣,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
陈胜去找院长说自己口吃很严重,院长见确实不合适就把他打发走了。
后来帮朋友做房地产,一分钱没投资,三年就赚了一个亿,可见他的商业天赋。
起初陈升看不起陆步轩是个“猪肉佬”,后来发现他心胸太狭隘了。
深入了解后陈升发现,他和陆步轩的经营方式截然不同。他经营规模大,陆步轩经营精细。因此,陆步轩的一个摊位的销量就相当于他自己的十个摊位的销量。嘴。
如果两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猪肉生意一定会越做越大,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2009年,两人合作开设了一所屠夫职业培训学校。
陈升贡献,陆步轩负责讲课和教材编写《猪肉营销学》。学校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去养猪场学习养猪知识。
别小看屠夫培训,这个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很多。
2013年,陆步轩在北大发表演讲,让他成为众矢之的。“我给母校抹黑、抹黑,我是反面教材”,让全场观众都感到惊讶。
很多人批评陆步轩说卖肉不丢人,但你这么一说就丢人了。
但陆步轩事后表示,他的言论只是小人物的自谦,并非自嘲,也没有贬低学校的意思。
2016年,陆步轩辞去档案工作,成为“本地一号猪”品牌联合创始人,专注于在广州销售猪肉。
同年,他和陈升带着“土猪一号”品牌进军电商领域。
有人说他现在身家数百亿,给北大捐了9亿。那么真相又是什么呢?
<<——【“北方屠夫”的现状如何】——>>
陆步轩承认,买猪肉确实有利可图,但绝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巨大的利润。所谓的数百亿价值、九亿捐款,根本不存在。
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毕业作业的一次错位,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了一步,每一步都跟不上。最终,他被迫走上了杀猪卖肉为生的道路。
但他仍然本着干、爱的原则,专注于自己的猪肉生意。
几个月前,他抱怨自己的三场直播销量还不如十多年前在县城的一日销量,并问道“读书人不适合卖货吗?”
“有的网红直播卖假货,一晚上能卖50到600万,我老老实实直播,产品还卖得好,为什么卖不好?”解决与无奈。
虽然线上销售受阻,但线下实体店的猪肉收入依然乐观。
现在他不仅是“土猪一号”的品牌顾问,还是广州“屠夫学校”的校长。
陆步轩和陈胜的猪肉生意越做越大。一号食品已成为广东省现代农业企业500强之一。拥有近50个农场和2000多个商店摊位。他的屠夫学校还培养了两万多名专业屠夫人才。
其产品已延伸至牛肉、凤爪、鸡肉,连锁店已进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等全国近30个一二线城市。
虽然已经进入管理团队,但陆步轩会经常到摊位进行调研,有时还会亲自为店里的厨师演示分肉、卖肉的过程。他还会到处走访,征求客户的意见。为了提高产品质量。
从个体小商贩到现在的猪肉产业链,一号兔猪年销售额已达18亿。
陆步轩、陈胜将数字化养殖技术带入传统养猪业,将大数据引入智慧农业,致力于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货”。
不仅使当地母猪繁育水平从18头提高到26头,还带动了贫困村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闲暇之余,陆步轩也会和同学聚会喝酒聊天,回顾过去的青春岁月。
陆步轩的一个朋友因为生活不顺而选择出家。他曾开玩笑地对陆步轩说:“如果你以后不卖猪肉,就可以到我的太阳穴来,放下屠刀。”
2021年11月,广东省食品安全促进会禽蛋储藏专业委员会成立,他出任促进会副会长兼首届专委会主任委员。
2022年5月18日,陆步轩被北京大学湖北校友会聘为顾问。
“寺庙里做事难,写肉案更难。”
回望过去,陆步轩度过了最困难的日子。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陆步轩有焦虑、有疑惑,而这一切都化为经历。
对于想追随他脚步卖猪肉的人,陆步轩也耐心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以前他也曾怀疑过自己去名校最后变成了一个猪肉佬是否值得,但后来他想通了。上北大只能证明你聪明好学,但社会上的知识很多。书本上的文字是不够的。
“思维改变视野,视野影响格局,格局决定人生”。
北大教育改变了他的视野和思维,从另一个层面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在他看来,“把猪肉卖到北大的水平,就是对批评的最好回应”。
其实,只要深耕领域,做到极致,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只有用自己的专长改变行业,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水平。
陆步轩的理想是用自己的能力改变猪肉行业的现状,现在他正在为这个理想继续奋斗。
<<——【结论】——>>
没有人处于真空中。生活在这个社会,我们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和舆论,我们要学会与世界和自己和解。
在东方失去了什么,在桑榆收获了什么,从最初的就业失败,到杀猪买肉,到现在成为连锁品牌。
陆步轩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证明,暂时的失望不算什么,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时代不同了,我们不能被旧的专业观念所束缚。
身为行业第一学霸,只要凭借自己的真本事赚钱,不触及法律底线,任何职业都没有贵贱之分。无论职位多么平凡,都值得尊重。
路是自己选择的,没有人可以替别人做决定。无论什么行业,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一样。
借用陈升的一句话,“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取决于他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做出人生选择,是迎合社会评价,还是做最符合自己本性、最喜欢、最喜欢的事情”适合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