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总结自查报告六篇

资源化利用是什么意思,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再利用和资源化都是指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因此再利用和资源化往往相提并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总结自查报告【六篇】,欢迎品鉴!

近年来,安福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原则,大力推行以农村能源和果茶菜等农用有机肥为主要利用方向的粪污高效处理模式,遵循“填平补齐、因场施策”原则,对全县范围内生猪、肉牛、家禽等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以种定养,以规范生猪养殖管理,打造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鼓励规模养殖场(小区)流转周边农田、荒地,通过采购粪污储运设备,促进种养结合,形成全县“固粪肥料化、沼气循环利用化,粪水科学还田(林)利用化”的绿色畜牧业发展新格局。2021年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100%,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荣获了吉安市2021年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评估优秀奖。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全县畜牧业生产基本情况。2021年,全县生猪存栏24.3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9359头,生猪出栏35.311万头;肉牛存栏16.1199万头,出栏8.6372万头;家禽存笼181.83万羽,出笼487.01万羽。其中生猪养殖基本实现规模养殖,生猪规模养殖户26家,生猪养殖小区8个(已运营5个、在建3个);肉牛规模养殖户8户;蛋鸡规模饲养户1家。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我县对2021年全县畜禽实际存栏量进行测算,并对养殖场养殖用水量进行估算,根据各畜禽养殖场提供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及土地消纳证明材料,结合配套种植作物对土地承载能力核算,确定配套土地能够消纳所产生的粪污。按照农业农村部直联直报网上系统统计数据分析,2021年全县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100%,畜禽粪污产生量194.6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194.6万吨。

2.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

全县规模养殖场的固体粪污储存形式主要是建设堆粪棚(池)存放,液体粪污储存形式主要是建设流污池或粪污暂存池,并进行了防雨、防渗、防溢处理。目前,全县规模养殖场均建有粪污暂存设施,大部分都建设了黑膜沼气池、氧化塘、曝气池等设备设施,其中江西武功山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了沼气发电。按照农业农村部直联直报网上系统统计数据分析,2021年全县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全县需要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的规模养殖场52家,其中已完成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的规模养殖场43家,9家已关停退养。

(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情况。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期为两年(建设年限2021-2021年),中央项目建设投资6000万元,县整合配套资金480万元,企业自筹9795万元,合计16275万元。其中第一期中央项目建设投资为2800万元,地方配套340万元,项目实施主体自筹4638万元,合计7778万元;第二期中央项目建设投资为3200元,地方配套140万元,项目实施主体自筹5157万元,合计8497万元,整个项目主要分两期用于奖补建设。(1)第一期安排22家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设施提升改造,计划安排中央资金380万元;4个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计划安排中央资金1680万元;第三方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设计划安排中央资金740万元。(2)第二期剩余4个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计划安排中央资金1520万;3个自行建设粪污有机肥场的养殖小区安排中央资金750万元;第三方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设二期安排中央资金930万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责任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进工作

2.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一是落实畜禽养殖环境准入制。与生态环境部门协调,全面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粪污综合利用配套与养殖规模和处理工艺相适应的粪污消纳用地纳入环评范围,新建规模养殖小区严格做到污染防治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对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运转和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长效监管,县里成立督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就存在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对未完成目标任务予以通报。

二是实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管理。结合农业污染普查、畜禽污染整治工作,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清查建库,完善畜禽养殖场地理坐标信息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等基本信息,做到一场一档,实行联网管理,赋予统一身份编码,实现信息直联直报,并及时上报。三是创新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模式。目前,我县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主推三种模式:粪污循环利用模式(江西武功山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个生猪养殖场),粪污异位发酵床模式(水西邓幕塘家庭农场),粪污达标排放模式(康华彩肉牛养殖场)。在源头减量上,推广干清粪、雨污分流、固液分离、碗式饮水器节水等技术模式,控制养殖污水产生量。在过程控制上,推广种养结合,异位发酵床,达标排放等模式。在末端利用上因地制宜推广种养结合,有机肥生产、水肥一体化、能源化、清洁照用等模式,提升全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中小养殖户粪污利用方式较单一。部分中小养殖户对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认识还不足,对粪污的利用渠道和方式比较单一(果蔬种植),部分粪污处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有机肥使用范围不广,推广难度较大。由于有机肥肥效较慢且价格偏高,劳动力投入较大,养殖场户和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宣传力度。畜禽废弃物是畜牧业生产的“另一半”,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用则利、弃则害。将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向广大畜禽养殖户宣传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认识。

三是加大对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科技支撑力度。整合全县科技资源,加强与国家、省、市科研机构和院校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推广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大试点示范和培训指导力度。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大幅提升,为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特制定2021年工作要点。

一、年度目标

2021年,持续实施、申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和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项目,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2%以上。开展畜禽粪肥还田试点,推广种养结合、以用促治方式,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促进我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开展提升行动,推广三大模式。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行动,针对中小场户、规模场、区域分散饲养场户不同类型,大力推广“截污建池、发酵还田,一场一策、制肥还田,区域收纳、集中处理”的“3+N”路径模式。一是要进一步夯实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工作成果,推行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台账管理,指导、协调规模养殖场粪肥得到科学施用、全程监控。二是要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大别山生态环境补偿项目大力支持中小场户、分散饲养场户改造养殖圈舍收集粪污,配套粪污贮存池、罐车,指导就近还田或协调至粪污处理中心处理。三是要进一步规划全市重点密集养殖区域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建设,确保区域内畜禽粪污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产出合格受市场欢迎的粪肥、生物天然气等产品,形成产业链闭环。

(二)细化落实政策,倡导多元利用。支持畜禽粪污能源化、基料化、饲料化利用。结合生猪产能恢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大型生猪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立项建设沼气发电并网项目,降低单机发电功率门槛,落实发电上网电价政策、对上网电量实行保障性收购,落实生物天然气入网、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生物天然气提纯入网,实现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鼓励种植企业利用秸秆基料(基质)搭配畜禽粪污,栽培双孢蘑菇、草菇等食用菌,实现畜禽粪污基料化利用。鼓励利用畜禽粪便开展特种养殖,产品加工后作为养殖饲料,实现饲料化循环利用。

(三)聚焦种养结合,促进还田利用。立足种养结合发展,鼓励各县区出台畜禽粪肥就地就近利用补助政策,加强畜禽粪肥施用管理。开展专项检查,督促规模养殖场与稻虾养殖及种植大户或有机肥生产企业签订粪污消纳协议,完善粪污处理和利用台账,鼓励养殖场户就近流转土地,配套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种植基地,“以种定养、种养结合”。鼓励各县区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商品有机肥应用推广等项目,开展种养结合试点,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施肥组织,推进集中积造、统配统施,购置粪肥施用罐车、探索在田间地头建设粪污管网、粪肥暂存池等粪肥利用设施,并优先给予土地保障,解决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推广商品有机肥,加大示范宣传带动。组织县区积极申报2021年省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项目。各县区完善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方案,建立养殖场和商品有机肥厂双份清单管理台账,创建商品有机肥企业收储粪污原料运行监督机制,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进程。跟踪有机肥施用效果,提炼典型经验,加大示范宣传,引导种植户加快应用有机肥,提升农产品品质质量。

(五)建设示范园区,形成示范推动。在开展省、市畜禽标准示范场活动的基础上,优选种养结合效益好、畜禽粪污多元化利用突出的地区、养殖场建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示范区。整合商品有机肥应用推广等项目资金,在示范区深入开展多元化利用、种养结合试点,总结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在全市范围借助“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四送一服”工作进行推广,形成示范推动。

(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项目进度

(七)加强精准指导,推广科学模式。深入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落实一对一、面对面帮扶机制,积极邀请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家、省产业体系专家、社会企业专家赴我市开展技术指导,举办现场技术培训会、现场技术交流会。因地制宜推广生化风帘蒸发废水处理技术、蛋鸡笼养履带干清粪技术、肉鸡垫料干清粪等清洁生产工艺,集成推广异位发酵床及条垛、槽式、反应器堆肥和PE膜沼气等粪污处理关键技术及设备,组织参加全国2021畜牧环保专题展览会和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博览会。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县区政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重大的民生工作。各县区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照工作任务,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强化部门间沟通、协调,建立和完善联动工作机制。

(二)优化技术服务。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养殖一线,结合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充分发挥畜牧科技进万家“一对一”联结机制,开展入户技术指导,既要确保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科学配套、常态运行,更要指导处理后的粪肥得到科学施用,种养结合。

(二)强化执法监管。生态环境部门要严格落实规模养殖环评制度,对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模场、不配套或不正常运行粪污处理设施造成污染的养殖场(户)依法允以查处。实施畜禽规模养殖场分类管理,依法做好设有污水排放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开展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日常监督检查,通过现场核查和视频核查等方式,对大型规模养殖场进行全覆盖检查,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大型规模养殖场,限期配套完善粪污处理设施。

(三)细化政策落实。各县区政府、各部门要落实用地用电、沼气发电上网、生物天然气入网、税收优惠等政策,保障养殖废弃物处置用地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生物天然气提纯入网。要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引导和支持养殖场户购置补贴目录内粪污处理机械,确保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惠。

(四)加强督察调度。各县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能,强化工作计划安排和落实。市“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将加强工作督察调度,适时开展督察检查,下发整改通知单,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有序开展。

(五)开展绩效考核。开展对各县区政府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项考核,压实地方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做好省对我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延伸绩效管理自查自评工作,力保完成各项考核指标。

2021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之年。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思路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途径,以畜禽粪污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为方向,聚焦扩大终端产品利用途径,完善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全面开展畜牧大县整县治理,扎实深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关键任务如期完成。2019年,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0%,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整省推进省(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一、着力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突出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修改完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组织对2018年工作进行考核,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层层传导压力,强化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落实。落实大型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推行“一场一策”,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及时通报进展情况,督促履行主体责任。落实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七省整省(市)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协议,确保提前一年完成目标任务。加快推进规模养殖场实时监控试点,完善视频采集和运输车轨迹监控等功能,实现监测监管一体化。研究建立大型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信息公开制度。统筹畜产品供给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指导南方地区和大中城市稳定养殖规模,保证一定的自给率。(畜牧兽医局牵头,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加)

四、着力推进能源化利用。加快推进沼气上网发电和生物天然气发展,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终端产品利用政策落实。推动落实沼气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和上网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推动燃气管网经营企业接收符合城市燃气入网技术标准的生物天然气。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项目资金,加大生物天然气发展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村沼气在处理畜禽粪污中的作用。督促地方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立项、谁拥有、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农村沼气工程安全监管。(科技教育司、发展规划司、畜牧兽医局牵头,计划财务司、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参加)

五、着力做好技术支撑。严格规范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生产和使用,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标准,推进铜、锌等矿物质微量元素类饲料添加剂减量使用,制定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方案,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指导养殖场户科学使用消毒药物等,降低粪污还田风险。发挥好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科技创新联盟作用,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攻关与模式示范,加强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围绕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等关键环节,研究提出经济适用、实用管用、综合配套技术,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效率。探索中小养殖场和散养户粪污治理有效路径,总结推广成本低、可复制、能推广的典型模式,破解粪污治理难题。推动成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委员会。继续开展畜禽粪污重金属监测,全面摸清底数,为科学确定限量值提供依据。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组织专家加大畜禽养殖场臭气防控技术研究,拟定臭气减排技术指导意见,加快技术示范推广进程,科学指导养殖场户减少臭气排放。(畜牧兽医局、科技教育司牵头,计划财务司、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种植业管理司、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全国畜牧总站参加)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亳政办秘〔2018〕20号)和《亳州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亳政办〔2018〕20号)等有关精神,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长效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我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进度。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述

(一)工作进展

(二)工作成效

“十三五”时期我区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初见成效,综合利用率从直联直报系统2017年度纳入考核以来,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从79.15%提高到2020年的97.7%。截止至2020年底,我区共摸排备案434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已按要求全部建立雨污分流、“三防”堆粪场、集污池等配套治污设施,并建立粪污消纳协议及消纳台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7.7%,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三)存在问题

一是畜禽养殖仍存在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不规范、处理不到位情况;二是培育粪污资源化利用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力度不够;三是支持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设财政资金投入少等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严格按照我区制定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规划,积极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及养殖场肥水管网进田示范点建设,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建立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制推进工作机制,鼓励在养殖密集区域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运营机制。鼓励支持引导推动养殖场业主在养殖场周边流转土地,按养殖规模数量配备可供消纳种植土地,不断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机制,发展生态健康养殖业。

二、评估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组织领导

1.印发了《谯城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工作方案》(谯政秘〔2020〕90号),成立了谯城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以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为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及农业农村局局长为副组长,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谯城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区科技局、区农机中心、区畜牧中心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党政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区农业农村局牛庆水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区政府对我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高度重视,为加快推进我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2020年11月23日下午,区政府第150次常务会议,周霄区长主持会议,专题研究了《谯城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区)推进项目工作方案(讨论稿)》。会议确定,同意区财政按照中央财政资金5%安排配套工作经费50万元,并纳入财政预算。

3.印发了《亳州市谯城区农村爱国卫生防疫运动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调度方案》(谯农工〔2020〕1号)制定了“畜禽规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调度细则,采用常态暗访和专项调度的方式对乡镇每月认真开展调度,并依据调度结果对乡镇进行排名考核,实行月度奖惩和年度奖惩的奖惩方式开展对乡镇政府目标考核。

(二)政策落实

落实沼气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和上网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生物天然气接入经营燃气管网、沼气和生物天然气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按照《关于谯城区2019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施方案》,已完成对规模养殖场购置粪污固液分离机实行敞开补贴,以点带面推动我区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印发了《关于提供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重点建设养殖项目用地的紧急函》、《区农业农村局关于提供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重点建设养殖项目用地摸排登记汇总统计的函》,谋划、规划、调整养殖用地规划指标。对符合条件的畜禽规模养殖场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

(三)还田利用

1.积极推进肥水管网进田试点示范点建设。将养殖场肥水管网进田试点工作纳入我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打通粪污还田“最后一公里”,对符合条件的肥水管网建设的试点实行“先建后补”,提升畜禽粪肥还田效率,降低还田成本。

2.积极培育有机肥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支持亳州市立丰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生产改扩建项目建设,该公司负责康楼禽业合作社成员20多家养殖场的粪污集中收集处理工作,年处理粪污及秸秆(药渣)废弃物15万吨,年加工生产商品有机肥5万吨。

3.积极培育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招商龙头企业。加大对生猪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重点支持牧原集团、正邦集团等龙头企业在我区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工作,该项目将建设高标准、创新型的生猪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模式。

(四)技术指导和执法监管

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谯城区畜禽规模养殖场(户)治污设施建设及场区内外环境卫生整治技术规范的通知》(谯畜污整字〔2018〕25号),对畜禽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建设提供了技术规范,强调畜禽规模养殖场按照标准配套建立雨污分流设施、“三防”堆粪场及集污池,并要求正常运转,明确规定了对年出栏5000头猪以上,做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环保部门审批,其他需要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报备。对新建扩改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在选址、设计、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按要求办理《环评报告书(环评备案)》,生态环境部门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加大执法监管处罚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态势。印发了《亳州市谯城区农村爱国卫生防疫运动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调度方案》(谯农工〔2020〕1号)制定了“畜禽规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调度细则,每月定期对乡镇认真开展调度。

三、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及装备配套率

当前全区现有规模养殖场434家,已全部纳入直联直报系统管理,截止至2020年12月份,我区规模养殖场资源化利用率达97.7%,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二)省级任务完成情况

1.加快全区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制推进项目建设。我区编制了《谯城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制推进项目实施方案》(谯政秘〔2020〕90号),该项目正在实施,近期将完成项目建设。

2.认真开展商品有机肥推广项目实施工作,制定了《谯城区2020年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实施方案》(谯农〔2020〕117号)文件,支持推广商品有机肥1.6万吨,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面积3.2万亩以上。

(三)市级任务完成情况

积极推进肥水管网进田试点示范点建设工作,2020年10月5日在大杨镇、立德镇召开“规模养殖场肥水管网进田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全区21个乡镇,101家规模养殖场负责人参加了现场会议,市疫控中心主任刘善斋、区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负责人牛庆水在会上对黑膜厌氧发酵及肥水管网进田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并现场动员广大养殖场参与建设。2020年10月10日,区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再次组织有意向的养殖场负责人,并邀请肥水管网进田技术专家在谯城区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召开肥水管网进田工作三方座谈会,现场动员养殖场负责人参与肥水管网项目建设,实施“先建后补”政策。2020年12月2日印发的《谯城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工作方案》把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厌氧发酵池及肥水管网进田正式纳入我区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工作中。经前期统计我区实施肥水管网进田的养殖场有15家,其中已完成肥水管网的有10家,正在建设的有5家。

四、地方典型经验

(一)亳州市康楼禽业有限公司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

亳州市康楼禽业有限公司规模养殖生态循环建设项目,以养殖业为基础,以有机肥加工为纽带,以养殖种植联合体为依托,发展循环农业,整合当地家庭农场,利用项目区生产的生物有机肥,种植绿色玉米、大豆、蔬菜等。做到植物生产(种植)-动物转化(养殖)-微生物还原(动植物废弃物发酵)的生物链,完成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发展生态农业。该公司新建占地44.56亩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处理加工基地,着手发展以有机肥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以康楼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养殖基地的优质鸡粪、谯城区农作物秸秆和亳州特色产业中药材的药渣为原料,生产有机肥。康楼生态循环农业是以亳州市康楼禽业有限公司养殖场的废弃物处理为起点,其他产业配合形成的。养殖场产生的污水进入污水高效利用处理设施;产生的沼气一部分用于清洁能源使用,剩下的用于全部用于发电,发电用于满足养殖场的部分用电需求及供暖;鸡粪用于加工有机肥施用到项目区的种植户,销售给农户。种植产生的玉米大豆加工饲料,中草药提取过的药渣用于加工有机肥。这样各个环节首尾相连,互助互辅,形成经济高效、生态环保的康楼生态循环农业。为社会提供绿色有机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亳州市谯城区牧原农牧有限公司谯城二场

亳州市谯城区牧原农牧有限公司谯城二场位于亳州市谯城区立德镇李村,占地约180.25亩,主要建设怀孕舍14栋、哺乳舍12栋、后备舍3栋、一体舍48栋以及配套的生活区、治污区等。设计年出栏7.5万头生猪养殖场。项目总投资9524.2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638万元。该场大力发展“养殖—沼肥—绿色农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在猪粪处理上,采用固液分离、集中收集、发酵处理、专用加工、品牌销售的模式,可根据土壤性质、作物种类、客户需求生产各类专用有机肥。在猪尿处理上,采用分级收集、厌氧发酵、沼气利用、沼液暂存、管网输送、施肥还田的模式,让猪尿变成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带动周边农业发展。

特此报告

近年来,安福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原则,大力推行以农村能源和果茶菜等农用有机肥为主要利用方向的粪污高效处理模式,遵循“填平补齐、因场施策”原则,对全县范围内生猪、肉牛、家禽等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以种定养,以规范生猪养殖管理,打造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鼓励规模养殖场(小区)流转周边农田、荒地,通过采购粪污储运设备,促进种养结合,形成全县“固粪肥料化、沼气循环利用化,粪水科学还田(林)利用化”的绿色畜牧业发展新格局。2020年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100%,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荣获了吉安市2018年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评估优秀奖。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畜牧业生产基本情况。2020年,全县生猪存栏24.3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9359头,生猪出栏35.311万头;肉牛存栏16.1199万头,出栏8.6372万头;家禽存笼181.83万羽,出笼487.01万羽。其中生猪养殖基本实现规模养殖,生猪规模养殖户26家,生猪养殖小区8个(已运营5个、在建3个);肉牛规模养殖户8户;蛋鸡规模饲养户1家。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我县对2020年全县畜禽实际存栏量进行测算,并对养殖场养殖用水量进行估算,根据各畜禽养殖场提供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及土地消纳证明材料,结合配套种植作物对土地承载能力核算,确定配套土地能够消纳所产生的粪污。按照农业农村部直联直报网上系统统计数据分析,2020年全县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100%,畜禽粪污产生量194.6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194.6万吨。

全县规模养殖场的固体粪污储存形式主要是建设堆粪棚(池)存放,液体粪污储存形式主要是建设流污池或粪污暂存池,并进行了防雨、防渗、防溢处理。目前,全县规模养殖场均建有粪污暂存设施,大部分都建设了黑膜沼气池、氧化塘、曝气池等设备设施,其中江西武功山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了沼气发电。按照农业农村部直联直报网上系统统计数据分析,2020年全县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全县需要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的规模养殖场52家,其中已完成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的规模养殖场43家,9家已关停退养。

(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情况。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期为两年(建设年限2020-2021年),中央项目建设投资6000万元,县整合配套资金480万元,企业自筹9795万元,合计16275万元。其中第一期中央项目建设投资为2800万元,地方配套340万元,项目实施主体自筹4638万元,合计7778万元;第二期中央项目建设投资为3200元,地方配套140万元,项目实施主体自筹5157万元,合计8497万元,整个项目主要分两期用于奖补建设。(1)第一期安排22家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设施提升改造,计划安排中央资金380万元;4个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计划安排中央资金1680万元;第三方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设计划安排中央资金740万元。(2)第二期剩余4个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计划安排中央资金1520万;3个自行建设粪污有机肥场的养殖小区安排中央资金750万元;第三方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设二期安排中央资金930万元。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责任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进工作

二是实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管理。结合农业污染普查、畜禽污染整治工作,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清查建库,完善畜禽养殖场地理坐标信息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等基本信息,做到一场一档,实行联网管理,赋予统一身份编码,实现信息直联直报,并及时上报。三是创新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模式。目前,我县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主推三种模式:粪污循环利用模式(江西武功山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个生猪养殖场),粪污异位发酵床模式(水西邓幕塘家庭农场),粪污达标排放模式(康华彩肉牛养殖场)。在源头减量上,推广干清粪、雨污分流、固液分离、碗式饮水器节水等技术模式,控制养殖污水产生量。在过程控制上,推广种养结合,异位发酵床,达标排放等模式。在末端利用上因地制宜推广种养结合,有机肥生产、水肥一体化、能源化、清洁照用等模式,提升全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1.部分中小养殖户粪污利用方式较单一。部分中小养殖户对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认识还不足,对粪污的利用渠道和方式比较单一(果蔬种植),部分粪污处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仙霞镇主要采取“干清粪减排模式,粪便和污水分别收集贮存,三级或多级沉定池、沼汽池,有防渗设施的污水收集贮存池,采用粪污还田和生产有机肥两种模式进行末端利用。畜禽养殖场建设干粪堆积场,对便进行自然堆沤腐熟后,作为农家肥利用或生产有机肥。粪水、尿液建设沼汽池、或建设沉淀池后经氧化降解发酵沼液还田、肥水还田利用。

THE END
1.关于农村养殖乡间田园探索农村养殖业的未来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农村养殖不仅是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乡村经济、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农村养殖正在逐渐转型升级,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 首先,在畜牧业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农户已经开始采用现代饲料配方和精准饲养技术来提高动物健康和生产效率。例如,有的地方https://www.3svb9bc3.cn/xue-shu-huo-dong/345753.html
2.什么养殖项目目前最受欢迎什么养殖项目目前最受欢迎 在全球范围内,养殖业不仅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使得一些养殖项目逐渐走向主流,并且变得异常火爆。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当前最火的养殖项目”以及背后的一些原因。https://www.gntpr.com/ke-pu-wen-zhang/126796.html
3.人马畜禽company打造降生态农场粉丝分享:让生活回归自然!!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心其所消费食品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关注促使人马畜禽company不断探索更为绿色的养殖模式,力求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推动社会对生态养殖的理解和认同。粉丝们在网上分享他们的消费体验和对生态环保的思考,人马畜禽company的理念逐渐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http://www.juhaokan.net/jhkdt/20822242421.html
4.绿色牧场降肉中国养殖养羊网的环保理念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话题。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部分,畜牧业尤其需要注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中国养殖养羊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是一个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市场服务平台,更是推动了中国畜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的一个重要窗口。 https://www.rdnbq3552.cn/qin-lei-yang-zhi-bai-ke/612579.html
5.什么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业知识库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指从国土整治的全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维持和再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在一个地域或跨越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有重大意义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并管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http://www.lufengshi.gov.cn/swlufeng/mzhd/wdzsk/lyzsk/content/mpost_1111425.html
6.公民科学素质畜禽标准化养殖是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从场址选择、规划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品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按照“五化”标准组织畜禽生产。即,畜禽良种化: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品种来源清楚且检疫合格。养殖设施化: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畜禽圈舍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
7.生态环境整治范文12篇(全文)鼓励中、小型畜禽养殖场 (户) 配套建设与养殖规模相符的沼气工程, 鼓励较大规模养殖场 (小区) 生产有机肥, 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鼓励利用发酵床养殖技术, 从源头达到治理的生态环保模式, 养殖专业户密集的村屯, 推行退户入园, 发展园区养殖, 统一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 实现畜禽粪便的集中收集、集中处理,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otox7sz.html
8.生态红线内能否设养殖场生态红线内不能设养殖场生态红线内是不允许建养殖场的,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https://edu.iask.sina.com.cn/jy/38reLfZXOyB.html
9.2018年712月事业单位面试题近日,湖北日报“新时代湖北讲习所”举办第24场全媒体访谈,邀请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水利专家和基层水利工作者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要做足湖北“水文章”,打造水生态文明高地。请回答下面问题 1、你认为“水文章”的内容是什么? 2、水资源,水生态,水工程,水文化你觉得哪个最重要,请谈谈你的看法? http://congzhenggk.com/index.php/mianshiti/130.html
10.黑水鸡养殖技术(黑水鸡养殖技术资料)黑鸡进行生态养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养殖黑水鸡的环境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黑水鸡喜欢游泳,主要吃小鱼、虾和昆虫,意思是养殖地是池塘、水库、河流等。而且黑水鸡不能放养。否则就会死。所以一定要湿润,而且温度不能太高。控制在20度左右。其次,养殖场不仅要有水,还要有草。这么多虫子,黑水鸡的食物应该够了。 http://www.junongyuan.com/jiaqin/13402.html
11.农村养殖项目推荐十大暴利养殖项目养殖小龙虾很简单,它的适应能力非常不错,病害少,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另外它的产量高,价格很理想。 3、生态养猪 近几年,猪肉价格高涨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喜欢原生态的东西。平常菜市场见到的猪肉,一般都是大型规模养殖场里面出来的肉猪,市面上生态养殖的猪肉很少。随着食品安全的越来越https://www.mzusub5t.cn/mi-feng-zi-xun/64169.html
12.当心这些所谓赚钱项目是陷阱!184、生态养殖 要你种植果树,在果树下养杂交鸡、果园除草鸡(其实就是普通散养鸡),再用鸡粪繁殖苍蝇、蚯蚓,这样循环利用,达到养鸡不用饲料。骗子往往称提供种苗,产品回收,无非是引诱高价出售种苗。 185、废旧轮胎炼油 技术是真实的。目前许多小工厂或公司转让的技术都是落后土法炼油。污染严重,生产设备存在安全隐患。http://country.cnr.cn/gundong/20151223/t20151223_520900978.shtml
13.生态养殖包含生态养殖的词语包含生态养殖的词语 养殖 生态保养 生殖 养殖场 生态 养生 生养 生殖腺 生殖学 生殖器 殖殖 海涂养殖 淡水养殖 生态学 生态宗 最新文章 爷青结是什么意思 耶斯莫拉是什么意思 打工人是什么梗 化妆与化装的区别和意思 词语老头子的解释 纪晓岚的趣味故事 词语流言的意思 佛学https://m.hao86.com/ciyu_search/%E7%94%9F%E6%80%81%E5%85%BB%E6%AE%96/
14.榜样·旗帜(先进个人篇)永漋是“全省十大牲猪养殖乡镇”之一,养殖场带来的污染危害严重,永漋河流域治理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还被纳入省政府环保督查重点工作。关停养殖场和污染企业成为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在这样的压力下,我身先士卒,多次到现场开展督办、谈判,有时候甚至通宵达旦,经常凌晨仍然在现场工作,最终关停占全镇60%的304家养殖场。https://www.jrjingshan.com/m/a/sz/2019/0213/4760.html
15.校园多美好(精选6篇)截至2014年底, 河南省西华县有规模猪场341个, 80%的猪场采用3~5级沉淀池及堆粪场发酵后肥田方式处理粪污。 近几年, 西华县扶持规模养殖场建成治污生态能源沼气工程44个、 建设酸化调节池44个、沼气池设施容量达到27 850m3、安装运行沼气发电机10台, 延伸产业链带动发展绿色循环现代农业生态园5 000多亩。 通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0m08k5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