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星花边和时政新闻的夹击之下,山东同胞竟然因吃鸡太猛,以一种极为搞笑的姿势上了热搜!他们究竟有多爱吃鸡呢?多大的养殖量能撑得起市场消耗?山东各地的吃鸡技术,到底哪家是最强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山东人吃鸡的那些事儿。
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山东,这大概就是齐鲁之地的人们对这种食材最深沉的爱意。餐桌上的硬菜霸主、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待客的最高礼遇...这是鸡在山东饮食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无鸡不成席”并不是说笑,而是他们的日常。
有研究数据粗略估算过,一个山东汉子从出生到成年最起码要吃掉300只鸡,整个省一年要干掉8亿只,这么大的市场需求量,也难怪山东会成为中国养鸡第一大省了。哪怕是在口罩横行的2020年,全国的养殖业都受到影响,但作为养鸡第一大省的山东,年平均出栏量仍旧占到全国41%。
这是什么概念呢?
如今各个省份十分重视经济建设,几乎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比如河南包揽了全国一半的火腿生产,安徽制造了全国10%的笔记本电脑,而山东则养了全国1/3的白羽鸡。在这个产业中,排行前十的上市公司里有5家都来自山东,甚至还孕育出了一批身价几十亿的本土“养鸡大王”,而他们旗下的厂子又反哺社会,直接形成了足以支撑整个省经济的养殖-加工-出口产业带,这养活了无数的农民和工人,以及市井小巷中各种黄焖鸡店、炒鸡店、扒鸡店的老板,当然也养大了钟爱吃鸡的饕客们的胃口。
不怪脂肪多,全赖吃得多,在山东人玩出花来的上百种“吃鸡大法”面前,热爱美食的人几乎都没什么抵抗力。若论吃鸡技术,山东人还真的是没输过!麻辣、红烧、酱香、蒸炸、爆炒、烧烤、涮锅、水馏、汤烩...只有你没吃过的,没有他们不会的。
那么,在上百种吃鸡大法中,到底哪种才是最强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有着“中华第一鸡”美誉的德州扒鸡了,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鲁菜经典,这道美食已经传承了300多年,清朝的乾隆皇帝就特别爱吃,曾说它是神州第一奇。可想而知这道菜的美味。
德州扒鸡制作技艺,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需要经验老到的师傅宰杀褪毛,然后经过浸泡造型、上色晾干、烧油炸制、入汤煮制等程序,用花椒、桂皮、丁香、砂仁等将近20多味中药材细心烹制而成,其中每一只都经过了严格的挑选,在入锅之前都是当地枣园散养的鲜活健壮肉鸡。
正宗的德州扒鸡色泽艳丽,肉嫩鲜香极易脱骨,而且味透骨髓,还很滋补,一口咬下去,满嘴的肉香能瞬间激活味蕾,美味到让人舍不得咽下,一吃就停不下来。不仅山东人喜欢,各省同胞甚至是外国友人也都喜欢,但凡你乘火车经过山东,都逃不了要打包一只带走。德州扒鸡好吃不贵,受欢迎到了十分夸张的程度,且不论山东当地人有事没事都要来一只,就说各大电商平台,每年售出的德州扒鸡都能狂卖10个亿!
能和它媲美的,估计也就只有德州隔壁的济南黄焖鸡了。
你可能没到过山东,但你一定吃过黄焖鸡。这道菜本来只是统治了济南的吃鸡江湖,但因为它价格亲民、营养丰富、味道南北相宜,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温暖全国打工人的经典快餐,足以和“沙县小吃”、“兰州拉面”一较高下。
这道菜原本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和身份,叫“百草黄焖鸡”,曾经是宫廷御膳。清朝嘉庆年间,济南有名的酒楼“燕柳园”用数十种香料药材,将鸡腿砍块焖制得贵气十足,一端上桌就大受皇帝赞赏,很快就引起贵族的追捧。退位皇帝溥仪的同胞弟弟溥杰的妻子,还将“黄焖鸡”记录进了《食在宫廷》中。
许多人误以为之所以叫“黄焖鸡”,是因为主要食材鸡腿肉是取自于三黄鸡,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菜名中的“黄”是来自烹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黄酱,这种调味料是将黄豆长期发酵晾晒,形成的酱料色泽红中带黄,香气浓郁,渗透力极强。把上好的鸡腿肉、香菇、青椒、土豆辅以黄酱一起入砂锅焖制,根本不需要其他繁复的香料就已经足够鲜香美味了。这样焖出来的鸡腿肉质鲜美嫩滑,汤色红亮,油而不腻,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又非常下饭。如今看来,删繁就简、回归本真,就是“黄焖鸡”这道菜红遍大江南北的关键。
西北边的扒鸡和焖鸡火了,南边的山东人民表示不服,毕竟临沂炒鸡和枣庄的辣子鸡,在吃鸡江湖里也有着很高的地位。
临沂炒鸡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有冲击力,因为它足够大。虽然山东啥都大,但临沂炒鸡之大,“一盘”都不足以概括,而是应该称之为“一盆”。不夸张的说,这道菜一上桌能吃撑4个南方人,因为最基本的标配就是5斤鸡+1斤土豆+1斤蔬菜+1斤宽粉,再加上调料和汤汁,端上来就差不多10斤了,这就是山东人的实在。
临沂炒鸡不仅份量大,还十分美味,大致做法就是先炒后炖再回锅炒制,但没有统一的味道,因为几乎每个馆子、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的独特配方和做法,但无一例外都很好吃。
与之相比,枣庄辣子鸡更具攻击性,像是在山林间肆意来去的侠客,因为它足够辣。同在南部,枣庄人比起汤汁,更喜欢用本地的绿色皱皮螺丝椒来干炒本地草鸡肉,经过和白芷、姜、八角、花椒一起在油锅中猛火煸香之后,就会发出一种极为霸道的麻辣咸鲜的香气。闻到的人经常会冷不丁打一个喷嚏,然后迅速分泌口水,直愣愣盯着饭桌,时刻准备着大快朵颐。
西北和南边都说了,东边的人自然不能落下,比如青岛的十大名菜之一香酥鸡,也在山东人民心目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这道菜必须要选用笋母鸡来烹制,这是当地方言,意思是小而嫩的母鸡。这样的鸡肉质滑嫩,因为生长周期短,肉中含有的肌酸、肌酐等氮类物质不多,炖起来就不会过于油腻。
青岛香酥鸡需要先经过高汤蒸炖,汤中放入茴香、红蔻、草果、干姜、三奈等十几味香料药材,炖够4个多小时,等肉质纤维都炖断了,再入油锅炸制。这样做的香酥鸡入口焦酥、肉烂美味,而且极易消化,既能当追剧零食,又能当下酒神菜,老人小孩都爱吃,是非常具有人间烟火气的美食。
除了香酥鸡,烤鸡架也是酒风豪爽的山东同胞们非常钟意的一道下酒菜,而且其性价比极高,几块钱就能买到一个比脸还大的鸡架,一啃就能啃半天。这种美食还有非常多的口味,最传统的就是卤熏味,秘制卤汁和独特的燎烟香味结合在一起,真叫人一口下去停不下来。除了卤熏,还有创新的韩式甜辣、四川麻辣、蜂蜜话梅等味道,几乎覆盖了所有饕客的喜好。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因此我们经常能见到山东各地,街上的人们经常抱着一个大桶乐呵呵地走回家,桶里不出意外装的就是各种口味的烤鸡架。
山东人会养鸡,会吃鸡,还会用十八班武艺来用扒鸡、焖鸡、烧鸡、辣子鸡等上百种吃法来承包你的聚餐、外卖和宵夜,难怪他们会吃鸡猛到上热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