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水产品食用消费量测算与分析报告(2023)

本报告采用余额法测算国内水产品食用消费量(因为数据的可获取性原因,本报告不涉及我国港澳台),基本逻辑和公式如下。

水产品食用消费量=国内总供给量-非食用消耗量;

国内供应总量=水产品总产量-远洋产品境外销售量-食用净出口量;

非食用消耗量=鱼粉加工用量+饵料鱼用量+饲料藻用量+其他非食用加工用量+流通损耗量。

(二)水产品食用消费量情况

结果显示:2013-2022年,我国水产品国内供应总量不断增加,食用消费量增长趋势明显。国内供应鲜重总量由6719万吨上升至8945万吨,净增长2226万吨;食用消费份额不断增加,2013-2022年由58%增至63%;绝对量自3875万吨增至5611万吨,年均增长4.20%,增速是水产品国内供应总量的1.3倍。2022年人均食用水产品消费量为39.75kg(含藻类鲜重),较2013年的28.34kg增长了33%。

(三)动物性、藻类水产品食用消费量比较

藻类与鱼虾等动物性水产品在产品形态、营养成分及对居民膳食营养的作用不甚相同,本报告参考FAO做法将我国居民水产品食用消费划分为动物性水产品消费和藻类水产品消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3-2022年,动物性水产品食用消费总量鲜重自3270万吨增至4837万吨,年均增速4.45%,2022年我国居民动物性水产品人均食用消费量鲜重为34.27kg,比2013年23.92kg提高了43%;藻类水产品食用消费总量由605万吨增至774万吨,2022年,人均藻类消费量鲜重5.48kg,比2013年提高了24%。

近10年动物性水产品消费呈现结构性上涨趋势,消费量占比持续增长,到2022年达86.21%,符合我国居民对优质动物蛋白需求增长的现实趋势。

(四)家庭和家庭外消费量比较

国家统计局对居民家庭水产品消费抽样调查统计分鲜活水产品和制品两大类,本报告将制品部分折合鲜活当量。本报告测算所得食用消费总量减去折算出的居民家庭消费量,即为居民家庭外消费量。数据显示2022年居民水产品人均家庭消费量为13.9kg,折算鲜重后为17.89kg,家庭外消费鲜重21.86kg。2013-2022年间,居民家庭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重大致在41.8%-47.9%之间波动,结构相对稳定,2022年约为45%。

2013-2022年,家庭人均消费鲜重由13.48kg增至17.89kg,年均增速3.19%;同期家庭外消费鲜重由14.86kg增至21.86kg,年均增速为4.39%,家庭外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重总体呈增长趋势,2022年达到55%。

二、大食物观下水产品消费现状评价

水产品与畜禽肉类、蛋类并列为我国居民消费的三大动物性食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平衡居民营养膳食结构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较畜禽肉、蛋类而言,水产品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特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营养消费观念的增强,水产品越来越成为平衡营养膳食结构的必需品。

(一)膳食平衡目标下我国居民水产品摄入量基准

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标准下的水产品摄入量基准

中国营养学会编制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以下简称“膳食宝塔(2022)”)提出居民平衡膳食条件下水产品和畜禽肉类的每日推荐摄入量均为40-75g(指食物的可食部分)。以水产品平均可食比例54.50%(水科院战略中心成果)进行折算,每人每日鲜活水产品消费量需要达到73.39-137.61g,即每年消费量达到鲜重26.79-50.23kg,中值为38.51kg。

2.《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标准下的水产品摄入量基准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是由国务院发布的食物与营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2035)>基础研究报告》(以下简称《食物与营养基础研究报告》)提出,2035年全国居民人均水产品年摄入量(可食部分)应达到21kg,折合鲜重人均需达到38.53kg,与膳食宝塔推荐的中值大体一致。

3.居民水产品消费量与推荐摄入量的比较

与平衡膳食标准下的水产品推荐摄入量相比,中国居民水产品消费量明显不足。根据本报告测算,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动物性水产品消费量为34.27kg(如无特别说明本章的水产品消费量均为此概念),该值距离《食物与营养基础研究报告》目标相差约11.08%,即鲜重4.27kg,离“膳食宝塔(2022)”的中值目标相差约11.04%,即鲜重4.25kg。

农村居民水产品消费量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距。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39.93kg,农村居民为26.38kg,农村居民水产品消费仅达城镇居民的66.07%。考虑到农村居民外出就餐少,家庭外水产品消费比城镇居民少,实际的消费差距会比现有数据显示更大。

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达到了《食物与营养基础研究报告》目标和“膳食宝塔(2022)”的中值目标,达标率分别为103.63%和103.69%。农村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一直低于两个推荐标准。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膳食宝塔(2022)”推荐标准下限的98.47%,鲜重相差0.41kg,仅为《食物与营养基础研究报告》目标和“膳食宝塔(2022)”中值目标的68.50%左右,离达标鲜重差距超过12kg。

(二)水产品消费区域间消费差异

我国居民水产品消费的地区间差距显著。假定各省份居民水产品家庭与家庭外消费结构比例关系一样。根据本报告测算结果和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可推算出水产品食用消费鲜重总量最多的6省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湖北,分别为761.30、494.49、482.78、315.66、265.32、257.87万吨,合计2577.42万吨,占比53.28%;消费总量最少的6省份依次为西藏、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和山西,分别为0.45、3.08、5.38、17.20、19.77、26.60万吨,合计72.48万吨,占比1.50%。

从人均消费量看,沿海省份普遍高于内陆省份。浙江、海南、福建、上海、广东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位列全国前5,分别是75.19、73.95、63.35、60.64、60.15kg。贵州、陕西、山西、新疆、宁夏、甘肃、青海和西藏等内陆省份均小于10kg。人均水产品消费量最少的省份是西藏,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水产品1.23kg。浙江省的人均消费量是其61倍。

内陆省份中,长江流域省份高于其他省份。长江流域的重庆、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人均消费量在35kg以上,而其他内陆流域省份人均消费量均小于22kg。

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地区居民水产品消费高于北方地区居民。南方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44.19kg,北方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17.90kg。

(三)水产品消费与其他主要动物性食物消费状况比较

本部分主要比较我国居民水产品消费与其他主要动物性肉类消费情况。考虑到数据可比性,本部分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居民家庭人均食物消费量数据进行研究。其中,其他主要动物性肉类指畜禽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和禽肉,由课题组整理计算得出。

与畜禽肉类消费相比,中国居民水产品消费存在结构性不足问题。“膳食宝塔(2022)”对水产品与畜禽肉的推荐摄入量比例为1:1。按照国家统计局入户调查数据,2022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家庭消费水产品13.9kg,人均畜禽肉消费42.5kg,水产品与畜禽肉消费量的比例为24.65:75.35。即使考虑到家庭外水产品消费比例较畜禽肉类高,家庭内外水产品消费总和34.27kg,也比畜禽肉类家庭消费量42.5kg少。由于畜禽肉类产品的可食部比例较水产品高,如分别按可食部比例计算摄入量,则差距更加明显。具体为水产品人均家庭消费摄入量7.58kg,畜禽肉37.24kg,摄入量比为16.90:83.10,距“膳食宝塔(2022)”推荐的1:1相差甚远,两者比例严重失衡。近10年,我国动物性食物总消费量显著增加,但水产品所占比例没有显著变动。

三、基于消费现状的渔业发展战略建议

基于当前我国居民水产消费现状,需进一步重视渔业发展和水产品生产,提高供给保障能力,同时积极拓展市场,加强产销对接,促进水产品消费,提高居民平衡膳食水平。

(一)稳定并逐步提高水产品产量,保障国内供给

(二)深入推进水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增加优质产品供给

我国食用水产品存在优质产品占比不高的问题。以鱼类为例,其约占全部食用水产品消费量的60%,其中又以淡水养殖鱼类为主,占鱼类的77%,占全部食用水产品的46%。从国内生产情况看,大宗鱼类产品占绝大多数。2022年养殖鱼类产量为2903万吨,其中鲤鱼、鲢鱼、草鱼、鲫鱼4条鱼的产量就达1548万吨,占养殖鱼类产量的一半以上。2022年鱼类总产量3635万吨,对照《中国淡水生物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关于高品质、中品质、低品质及海洋捕捞杂鱼的划分标准,含这4条鱼在内的低品质鱼类有1699万吨,占鱼类总产量比重47%。水产品市场长期存在的结构性过剩问题未明显改观。下一步要通过培育优质水产品种、推广高值名优品种、提升养殖技术等措施,大力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培育优势品种和优势产业,优化渔业生产结构,增加高品质水产品供给。

(三)加强科普宣传和市场推广,培育水产加工品消费习惯

2022年全国加工产成品2148万吨,用于加工的水产品产量2556万吨,加工率为37%。不考虑冷冻品,2022年实际加工用量为1754万吨、实际加工率为23%。水产品消费形态以鲜活、冰鲜和冷冻品等初级加工品为主,以整条或鲜活形式直接进入市场。这种消费方式不但会形成大量厨余垃圾,增加环境保护压力,而且会造成蛋白资源的大量浪费。以当前的产量计算,80%以上的鲜活淡水鱼流向市场会造成800万-900万吨不可食部分被浪费。如统一收集利用,用于鱼粉等产品加工,将变相增加资源。因此,有必要开展全国性水产品消费知识宣传和国民营养教育,着力培育新型水产品消费文化、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和消费群体,重点强化加工水产品的消费推广宣传,逐步培养居民水产加工制品(如冷鲜或冷冻加工品)消费习惯,最大限度地降低水产蛋白质资源浪费,推动水产品消费方式由“资源浪费型”转为“资源节约型”。

(四)加强水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推进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市场开拓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水产品消费量过低,是水产品总量消费不足与市场过剩、价格低迷之间矛盾的主要原因。大力开拓这部分市场,连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隧道”,对今后渔业发展至关重要。要持续开展海产品进西部、水产品进农村等宣传促销活动,积极开拓西部水产品消费市场。相比畜牧产品,水产品的易腐烂性强,对冷链物流有更高的要求。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水产品消费量低,除了饮食习惯、经济条件等因素外,水产品冷链物流条件的限制作用不容忽视。水产品主要产自东南沿海、沿江沿湖等人口密集的地区,主产区即是主销区,所以长期以来西部非主产区的冷链物流建设严重滞后。拓展西部地区水产品消费市场需要多方面努力,其中冷链物流的短板一定要补上。要支持在一些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建设水产品冷链物流集配中心,构建“水产品产地—物流基地—销售地区”的冷链物流渠道。

THE END
1.首页水产养殖关于印发《2024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24-03-13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开展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集中研讨2023-12-21 2023年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名单公示2023-12-20 冬季水产养殖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技术指引2023-12-18 中国水产学会成立60周年暨2023范蠡学术大会http://www.yyj.moa.gov.cn/scyz/
2.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发展趋势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占中国水产养殖行业 历年招聘职位量占比 说明:中国水产养殖行业硕士发展前景怎么样?有前途吗?好找工作吗?2024年硕士招聘职位637个,占中国水产养殖行业5.425%,曲线越向上代表市场需求量越大,就业情况相对较好。数据由各地招聘网站统计而来,仅检索职位名称。 https://www.jobui.com/salary/quanguo-all/ind-shuichanyangzhi/
3.预见2024:《2024年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从企业集中度来看,水产养殖行业企业数量众多,行业仍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行业格局趋于稳定,行业十分分散。未来,随着行业发展,中国水产养殖龙头企业领先效应将进一步凸显。 2、区域市场:沿江、沿海省份发展优势明显 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中国水产养殖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安徽、湖北等沿江和沿海省市和地区。中国水产养殖企业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736aeeb8e9f095b4c2bd049
4.中国草鱼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生态养殖是未来发展趋势「图」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2016年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从最高点的2715.01万吨下滑至2540.09万吨以后,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虽然出现了缓慢回升,但是回升程度不大,到2020年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也仅为2586.38万吨,同比上升1.51%。 2020年中国淡水鱼养殖产量变化情况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306471/article/details/123472236
5.20232024年中国水产行业现状及消费趋势洞察报告(附下载)中国水产养殖企业多以分散的个体经营模式为主,大型企业较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水产行业将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和扩张。未来,中国水产品生产将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智慧水产养殖,大力发展优质、生态、绿色的水产品,行业逐渐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 https://www.iimedia.cn/c400/93961.html
6.中国海水养殖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形势向好,行业朝绿色化由于近年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的海洋水产资源的减少,我国水产行业重心往养殖方面偏移,使得我国海水养殖行业快速发展。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海水养殖产值规模为4638.84亿元,同比增长7.8%。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海水养殖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从海水养殖面积方面来看,随着近年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5/09/79754478_1128003741.shtml
7.中国鳗鱼网《中国鳗鱼网》(网址:www.chinaeel.cn)以国内外鳗鱼养殖、市场动态为主,兼顾其它各类水产养殖、饲料信息,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水产门户网站之一。http://www.chinaeel.cn/
8.《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4》二、统计数据中,远洋渔业数据按照远洋渔业管理办法进行统计,渔港数据来源于2023年全国沿海渔港核查工作,水产品贸易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技术推广数据来源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其余数据来源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部门和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http://www.tjnjw.com/hangyefb/y/zhongguo-yuye-tongjinianjian-2024.html
9.水产养殖基本情况调查表.doc水产养殖基本情况调查表(版本号:B/1) 辽宁辽环认证中心(LNLHCC) 水产养殖基本情况调查表认证委托人: 地 址: 邮编: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是否存在被暂停或撤销过认证证书的情况? 否□ 是□,如是,请说明原因及时间: 分场所名称(多场所应分别填写): 分场所用途: 场所地址: 邮编: 分场所与认证委托人的关系:自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130/142170519.shtm
10.2017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要求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农业普查结果,对有关常规统计的历史数据进行修正”的规定,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农业农村部 国家统计局关于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开展渔业统计数据核定修正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水产养殖面积和水http://chinascpjy.com/news!show.action?id=50cc368b63d24a4386baca6975d294ab
11.改革·印记谁让我们的餐桌多了条鱼新闻频道谁说“家鱼不可能在中国繁殖成功”? 政策的落实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则是我们现在“吃鱼吃到腻”的坚强保障。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水产养殖人突破了一项又一项技术,让西北边陲的农村也能告别“吃鱼难”。 以“四大家鱼”为例,青草鲢鳙现在几乎随便走进一家饭馆都可以点到,但在1957年以前,要在水产市场买到https://news.cctv.com/2017/10/06/ARTIUSHrezpKMBt2mwCN28Ys1710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