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2011)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南开大学中国区域政策研究中心暨中国区域经济应用实验室(ChinaREAL)

农办牧〔2011〕52号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粮食供求矛盾、丰富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促进节粮型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组织做好规划贯彻落实有关工作。

农业部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口数量增加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受耕地减少、资源短缺等因素制约,我国粮食的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任务艰巨。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粮食供求矛盾、丰富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促进节粮型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制定《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本规划中的节粮型畜牧业,是指充分利用牧草、农副产品、轻工副产品等非粮饲料资源,在减少粮食消耗的同时达到高效畜产品产出的畜牧产业,主要包括奶牛、肉牛、肉羊、绒毛羊、兔和鹅等。

一、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基本形势

(一)发展成就

1.产品产量不断提高,市场供应能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节粮型畜禽产品品种不断丰富,产量逐步提高。1980年到2010年,牛奶产量从114.1万吨增长到3575.6万吨,增加了30倍;牛羊肉产量分别从26.9万吨、44.5万吨增长到653.1万吨、398.9万吨,分别增加了23倍和8倍;羊毛羊绒产量达到42.9万吨和1.9万吨,分别增加了1.3倍和3.8倍;兔肉和鹅肉产量达到69.0万吨和240.7万吨,分别增加了12.8倍和11.9倍。牛羊肉在肉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分别由2.2%、3.7%提高到8.2%、5.0%。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对满足国内畜产品市场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2.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加大,节粮效果逐步显现

2010年,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9.76亿吨,折合干草约3.05亿吨,载畜能力约2.40亿个羊单位。截至2010年,全国累计种草保留面积超过4亿亩,草种生产超过10万吨。2010年,全国饲用秸秆总量达到2.1亿吨,其中经过青贮氨化处理的秸秆9600万吨,秸秆饲用处理率由1992年的21%提高到46%。按营养价值折算,相当于节约6000万吨饲料粮。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间,我国在粮食总产量年递增4.6%的前提下,牛肉、羊肉、奶类等主要节粮型畜产品产量实现了以8.59%、6.81%、11.36%的年递增率增长,节粮效果显著。

3.生产布局逐步优化,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随着消费市场兴起和养殖成本变化,奶牛主产区逐渐向传统农区和大中城市郊区靠拢,2010年,内蒙古、黑龙江、河北、河南等排名前10位省份牛奶总产量占全国的83.4%。河南、山东、河北、内蒙古等排名前10位省份牛肉总产量占全国的73.2%,内蒙古、新疆、山东、河北等排名前10位省份羊肉总产量占全国的76.0%。内蒙古、新疆、河北、甘肃等排名前10位主产省份羊毛总产量占全国的88.7%,内蒙古、新疆、陕西、辽宁等排名前10位主产省份羊绒总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93.7%。四川、山东、河南、江苏等排名前10位主产省份兔肉总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90.9%。鹅等特色产业也呈明显区域化生产格局,传统主产区地位进一步巩固。

4.产品加工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近年来,节粮型畜产品加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有效提高了畜禽养殖业综合效益,带动了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乳制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从2003年的584家发展到2010年的1176家,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达到828家,乳制品加工能力大幅提高。肉牛屠宰加工稳定发展,屠宰加工能力在万头以上的龙头企业由2000年的138家增加到2010年的388家,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和利益联结机制也不断形成。2010年,我国共有规模以上毛纺加工企业4044家,工业总产值达3279亿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绒毛加工国及绒毛制品出口国。

5.产业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目前,国家启动实施了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牧草、奶牛、肉(牦)牛、肉羊、绒毛羊、兔等节粮型畜牧业均建立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17个省市也参照国家体系在当地建立了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技术体系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设备、技术优势,对节粮型畜禽饲养、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疫病防控等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和示范推广,加快畜禽品种改良和优良品种推广进程,多渠道多途径开发饲草料资源,推进实施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为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推广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国畜牧业乡镇级以上技术推广人员总量达24.5万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数量达1.2万人。

(二)机遇与挑战

1.发展机遇

一是市场需求潜力大。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优质安全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节粮型畜禽产品需求较快增长。乳制品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的重要消费品,《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指出,2009年我国人均消费奶类15.8公斤,较2001年的7.9公斤增加了1倍,但奶类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需求将增至40公斤。我国有2000余万穆斯林民族群众,属于牛羊肉的刚性消费群体,同时汉族牛羊肉消费群体也逐步扩大,牛羊肉总体消费需求较快增长。

二是畜禽品种资源有优势。我国畜禽品种资源丰富,根据第二次全国畜禽资源调查,我国共有牛地方品种95个,其中黄牛品种54个,水牛品种27个,牦牛品种13个;羊品种97个,其中山羊品种55个,绵羊品种42个;鹅品种30个;兔品种6个。我国地方品种资源大多具有耐粗饲、抗病强、繁殖性能好、产品质量好、风味独特等优点,这些优良性状一旦被挖掘,发展潜力很大。随着我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的逐步健全完善,节粮型畜禽优良品种开发利用力度不断加大,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

三是非粮饲料资源利用有空间。我国饲草资源较为丰富,草原面积达60亿亩,占世界草原面积近10%,草原不仅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还是草食畜禽的基本生产资料。优质牧草开发利用力度逐步加大,以苜蓿为代表的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营养价值高,种植面积超过2200万亩。我国秸秆资源总量达7亿吨,但用于反刍动物饲用的秸秆总量约2.1亿吨,仅占秸秆总量的30%。在坚持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加大秸秆、饼粕、糟渣、糠麸以及南方草山草坡等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力度,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所需的饲草饲料资源空间较大。

四是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大。近年来,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得到重视,中央财政投入逐年增加。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扶持资金15亿元,是2005年的15倍,包括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奶牛、肉牛和绵羊良种补贴等。2011年起国家在主要草原牧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通过禁牧补贴、草畜平衡奖励等措施,着力加快草原生态恢复,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同时,各地也陆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基础建设,促进节粮型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山西省年投入6000万元用于促进牛羊肉产业发展;四川省年投入3000多万元开展优质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和基地建设;辽宁省年安排2500万元支持牛羊产业发展。

2.面临挑战

一是养殖效益下滑,部分畜禽生产出现滑坡。受比较效益下降、养殖风险加大等因素影响,肉牛、绵羊、兔、鹅等部分畜禽存栏数量下降。2010年,全国牛、羊存栏分别为1.06亿头和2.81亿只,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3.32%和5.72%。肉牛能繁母牛存栏下降尤其明显,降幅达10%,给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未来随着“三化同步”的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役用耕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部分地区实行禁养限养,节粮型畜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二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发展基础薄弱。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我国节粮型畜牧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供种能力较低,一些优良品种得不到有效推广。肉牛、绒毛羊、鹅、兔等种畜禽生产企业小散问题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低,畜牧业生产中使用的部分良种依赖进口,品种选育和推广发展滞后。部分地方优良品种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部分地区畜禽品种改良战略性思路不清,盲目杂交,导致一些优良地方品种资源退化甚至流失。

三是养殖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亟待提高。2010年,我国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年出栏1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500只以上肉羊的规模化养殖比重仅为28%、14.1%和6.3%,远低于生猪、蛋鸡等畜禽规模养殖水平。肉牛、羊、兔、鹅等节粮型畜禽的营养标准的推广,远远落后于其它畜禽品种。鹅的国家营养标准尚未出台,生产中使用的配方仍参照发达国家的通用标准,无法适应我国实际生产需要。部分农户饲养奶牛采用肉牛饲喂方式,饲养肉牛沿用传统役用牛的饲养经验,鹅的饲料用肉鸡料替代。由于不能根据不同畜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饲养,导致生产水平不高,养殖效益低。

四是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养殖风险较大。目前,我国牛羊兔鹅等畜禽饲养防疫不规范,许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不仅造成畜禽死亡和经济损失,而且危及人类健康。奶牛布病、结核病、乳房炎等疫病发生仍比较普遍,既影响牛奶产量,也给生鲜乳质量安全带来隐患。肉牛脑包虫、运输应激综合征等发病率较高,对肉牛养殖和出售带来不利影响。兔由于个体小、抗病力差,容易感染疾病,养殖风险较大。近年来口蹄疫等动物疫病对我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较为突出,已成为制约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是草原退化严重,饲草供求缺口加大。目前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中度和中度退化草原面积近23亿亩。2010年,我国草原超载30%,草原承载压力仍然较大。我国是世界上草原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年来,平均每年鼠害面积约4000万公顷,虫害面积2000多万公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随着节粮型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草料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供求缺口不断加大。2010年,我国进口苜蓿21.8万吨,进口大豆5480万吨,进口依存度达75%。饲用玉米用量已超过1.1亿吨,占国内玉米年产量的64%,玉米供应日趋紧张。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抓规模、提效益、促生产、保供给”的思路,加快转变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推进现代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大力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奶业振兴发展;加大主产区支持力度,积极发展肉牛肉羊生产;加强市场引导,因地制宜发展绒毛羊、兔、鹅等优势特色畜禽生产。强化农牧结合,加强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鼓励和支持多种高效生态节粮养殖模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节粮环保,持续发展。加大牧草和秸秆等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大力发展节粮畜牧业,做到“节粮型畜牧业发展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方式,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促进节粮型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市场导向,加大扶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作用,引导节粮型畜牧业和加工企业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坚持多元投入,积极引导工商企业资本进入节粮型畜牧产业,增强发展活力。

3.因地制宜,适度规模。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消费市场等因素,推进优势产区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区域整体推进的格局。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引导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增加市场供应能力,提高养殖效益。

4.强化监管,保障质量。将保障节粮型畜产品质量作为提升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提高节粮型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检测机构和人员队伍,强化检测手段,为节粮型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2011—2015年):奶类、牛羊兔鹅肉和羊毛羊绒产量实现持续增长,基础母畜存栏逐步恢复和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生鲜乳收购站实现规范化管理,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良种化水平不断提高,牧草、秸秆等非粮饲料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人工种草保留面积明显增加,综合节粮效果不断提高。

具体任务:到2015年,奶类产量达到5000万吨,年递增5.9%;牛肉产量达到700万吨,年递增1.4%;羊肉产量达到440万吨,年递增2.0%;兔肉产量达到90万吨,年递增5.5%;羊毛产量达到43万吨;羊绒产量达到1.95万吨,年递增1.0%;鹅肉产量达到260万吨,年递增1.5%。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原累计保留面积达到4.5亿亩;秸秆处理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

2.中长期目标(2016—2020年):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明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产销衔接更加紧密;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标准化饲养技术逐步推广普及;非粮型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节粮增产效果明显增强,养殖效益逐步提高;优质高效的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具体任务:到2020年,奶类产量达到6400万吨,年递增5.0%;牛肉产量达到740万吨,年递增1.1%;羊肉产量达到470万吨,年递增1.3%;兔肉产量达到100万吨,年递增2.1%;羊毛产量达到44万吨,年递增0.5%;羊绒产量达到2.0万吨,年递增0.5%;鹅肉产量达到270万吨,年递增0.8%。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原累计保留面积超过6亿亩;秸秆处理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目标(单位:万吨)

年份

奶类

牛肉

羊肉

兔肉

羊毛

羊绒

鹅肉

2010

3748

653

399

69

43

1.85

241

2015

5000

700

440

90

1.95

260

2020

6400

740

470

100

44

2.00

270

三、重点任务

(一)合理开发利用非粮饲草料资源

(二)加快优良畜禽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三)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科学养殖

(四)加强疫病防控与质量安全监管

进一步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重点加强节粮型牲畜的疫病防控,加强疫病跟踪监测,强化种畜禽场所重点疫病监测净化。坚持推进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制度,落实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扑杀补偿政策。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经费补助标准,强化农村畜禽散养的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控。强化生鲜乳中违禁添加物监督检测,严厉打击饲料兽药中的非法违禁添加行为。加强畜产品及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四、产业布局与主攻方向

按照“加快发展奶牛和兔鹅生产,积极发展肉牛肉羊生产,稳定发展羊毛羊绒生产,推动牧草产业发展”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突出主攻方向,促进节粮型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奶牛

充分发挥市场消费需求、饲草饲料资源和乳品加工优势,着力提高奶牛单产和产品质量,加快建设现代奶业。推进东北和内蒙古产区、华北产区、西部产区、南方产区和大城市周边产区等五大奶业产区建设,大力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推动南方奶水牛产业发展。加快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做好良种登记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等基础性工作,建立苜蓿等优质饲草饲料基地,提高机械化挤奶率。净化奶牛良种群体重大疫病,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

(二)肉牛

加强东北、西北、西南和中原肉牛优势区建设,推动南方草山草坡肉牛业发展。加快品种改良,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和技术,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提高肉牛品质和养殖效益。加强政策引导,逐步提高基础母牛存栏量,着力保障肉牛基础生产能力。牧区重点发展现代集约型草地畜牧业,调整畜群结构,转变养殖方式,积极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为农区和农牧交错带提供架子牛。农区重点推广秸秆青贮技术、规模化标准化育肥技术,努力提高育肥效率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肉羊

加强中原、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西北和西南等肉羊优势区建设。加快新品种培育、良种选育和地方品种保护开发,不断提升肉羊养殖良种化水平。大力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引导发展现代生态家庭牧场,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牧区重点提升肉羊个体生产能力,加快周转,提高草原利用效率;半农半牧区着力提高母羊繁殖性能,增强肉羊育肥和育肥羊供应能力;农区要充分利用饲草料资源,推广高效育肥模式,提高肉羊出栏量。

(四)兔

立足现有优势区域基础,巩固提升四川、山东、河南、江苏、河北等重点省区兔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河北、山西等省区优势家兔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逐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能力,加强兔肉加工和品牌产品的研发,提升兔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大优良品种选育和良种推广力度,加强地方良种兔的保护,加快优质种兔繁殖、推广,做强种长毛兔核心产业,加速节粮型兔业发展。

(五)绒毛用羊

以传统西北、东北、西南草原牧区为主产区,推进细毛羊、半细毛羊、绒山羊等绒毛用羊优势产业带建设。加强绒山羊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加大品种选育和良种推广力度,提高绒毛综合品质和绒毛用羊生产性能。改进养殖方式,合理利用饲草料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推广机械剪、分级整理等技术,加强产销衔接,增加养殖环节利润。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加绒毛用羊生产效益。

(六)鹅

积极发展华南养鹅区、华东养鹅区、东北养鹅区。华南养鹅区重点加强养鹅业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加强鹅产品的开发与加工。华东养鹅区要建立规范的繁育供种体系,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依托资源环境优势,推广果(林)—鹅、种—养,鹅—鱼等综合生产模式,提高鹅养殖经济效益。东北养鹅区重点加强鹅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强鹅产品的技术开发,提高综合效益。南方地区要大力推广桑、果园、林下人工种草养鹅、冬闲田季节性种草养鹅,提高农田利用率和养殖附加值,加强鹅产品的深加工开发。

(七)牧草

切实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积极推进人工种草,着力提升优质饲草供应能力。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生态特点,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等制度,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减轻草原压力。围绕“一带两区”发展布局,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开展优质苜蓿高产示范片区建设,推进苜蓿产业带建设,带动周边适宜区域发展优质苜蓿,提高苜蓿收割加工机械化水平;东北羊草产业区重点加强羊草改良,全面提升羊草产量,积极打造优质羊草基地;南方饲草产区,重点发展黑麦草、三叶草等一年生或多年生高产优质牧草,积极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其他植物资源。加强牧草青贮等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大力推广种草养畜。

五、政策措施

(一)建立政策支持机制,加快节粮畜牧业发展步伐

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促进草原生产力的逐步恢复,加快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继续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着力提高节粮型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人工种草,大力推进“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促进优质苜蓿产业发展。抓好牧草种子工程建设,落实优质牧草良种补贴政策,不断提升国内优质牧草种子的供种能力。鼓励养殖场户开展秸秆饲用,提高秸秆利用效率。加大奶牛生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奶牛保险补贴试点,探索建立奶业发展风险基金制度,降低养殖风险。推动出台牛羊肉生产扶持政策,开展基础母畜补贴试点,支持发展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动建立牛羊肉生产大县奖励政策,提高牛羊肉生产积极性。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继续开展羊毛绒产业发展技术研究,促进羊毛绒加工业发展。强化市场引导,加快兔、鹅产业化进程。

(二)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增强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后劲

在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既公平竞争又分工协作的多元化发展格局。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发展多种形式的畜牧业保险,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节粮型畜禽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运用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节粮型畜牧业的信贷支持,破解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规模养殖场(小区)融资贷款难等难题。

(三)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产业化水平

从养殖场户实际需要出发,发展多样化的服务组织,形成乡科技综合服务站、县(市)服务中心、省(区)科技推广站和专业技术协会与专业合作社相结合的服务网络,重点抓好良种繁育推广、饲草饲料加工利用、兽医防疫灭病、畜产品加工、科技培训与技术推广等体系建设,尤其要在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手段、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方面狠下功夫。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同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产业化结合起来,拓宽服务领域,为养殖场户提供全程服务,逐步形成“良种供应—畜禽饲养—产品收购—屠宰加工—贮运销售”相衔接的一条龙生产体系。

(四)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确保节粮型畜牧业稳定发展

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加强设施设备建设,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建立和完善节粮型畜禽养殖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监测工作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监测预警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形势研判和公共信息服务,及时发布节粮型畜禽产品生产供应和饲料及原料供求市场信息,指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降低市场风险。

(五)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六)强化节粮型畜牧业科技支撑

着力加强节粮型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围绕畜禽养殖过程的关键环节,实施畜禽牧草种业创新开发、饲料资源产业化开发与安全高效利用、畜禽健康养殖过程控制、疫病防控、养殖废弃物减排与资源化利用、质量安全控制、草地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等重大科技项目,力争突破一系列重大技术瓶颈,为现代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成果集成度好、示范效应明显的科技示范场、示范园区和养殖大户,增强良种、良法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专业合作社培训,加大基层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牧民生产营销能力。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THE END
1.2024中国肉牛养殖集团概况及统计出炉《安格斯》杂志经过大量调研整理而出“全国肉牛养殖集团 TOP50”榜单,从这份榜单看出,肉牛养殖集团 TOP50排名发生了显着变化。近几年来,中国肉牛行业在低谷中前行,大浪淘沙之下,榜单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肉牛养殖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在规模化起步阶段的肉牛养殖领域,尚未出现能影响行业的巨头,但各集团的发展http://www.chinafeedm.com/h-nd-27969.html
2.养殖技术培训服务网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哈尔右翼后旗14.3元-16.1元斤 河北衡水:育肥牛价格区间13.6-16.1元/斤 河北沧州:黄白花育肥牛15.5元左右 辽宁锦州市:600斤左右莽子8200元/头质量好母牛560多斤,8000元/头成交一等质量好母牛净脸秃头500斤950元/头成交秃头母牛530斤,7600元/头 http://yzfw.ybnydsj.com/news-read-609.html
3.全省第一!毕节肉牛产业产值近59亿元经济全省第一!毕节肉牛产业产值近59亿元2024-12-31 09:30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作者:安云苇 编辑:金云 编审:罗星星 监制:吴雄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毕节日报社 邮编:551700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招商财智中心14楼 黔ICP备1400001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2120170009 贵https://news.bjsyqw.com/2024/1231/206305.shtml
4.如何破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难点?——来自“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推动规范养殖和精养精育,科尔沁左翼后旗伊和塔拉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模式,统一建设圈舍进行集中养殖,带动嘎查集体年收入达400万元,类似的肉牛养殖示范场、标准化家庭牧场全市分别创建96个、100个,肉牛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推广覆盖面达70%以上;发展规模化屠宰加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http://nyncw.cq.gov.cn/zwxx_161/rdtt/202501/t20250102_14041385.html
5.2024年中国畜食饲料行业上市企业市值排行榜招商中商情报网讯: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4年中国畜食饲料行业市值最高的前十名企业分别是新希望、大北农、*ST傲农、天康生物、禾丰股份、唐人神、金新农、正虹科技、播恩集团和邦基科技。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畜食饲料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TOUVA5051481OF.html
6.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五里坡肉牛养殖基地15号吴忠市汇祥牧业有限公司在宁夏吴忠利通区注册,至今已成立3年5个月23天,在法人李永庆的带领下,公司目前处于存续状态,如您需要吴忠市汇祥牧业有限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可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五里坡肉牛养殖基地15号地来访,欢迎广大客户与公司合作洽谈业务,公司主要产品与服务见企业经营范围。 认领企业,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ningxia/name/%E5%90%B4%E5%BF%A0%E5%B8%82%E6%B1%87%E7%A5%A5%E7%89%A7%E4%B8%9A%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7.山东的十大养牛基地山东的十大养牛基地排名山东养牛基地哪些最可信 山东养牛基地最可信的基地有: 山东平邑养牛基地 山东聊城养牛基地 山东济宁养牛基地 解释如下:山东平邑养牛基地以其多年的养殖经验和优质的肉牛品种而著称,该基地注重养殖技术的创新和畜牧资源的开发,保证了牛只的健康和品质。 现在养牛场主要集中在山东梁山、汶上等县及苏北的部分地区。集中地价https://www.qtleqzhor.cn/ke-yan-jin-zhan/272239.html
8.福成股份:肉牛标准化养殖屠宰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肉牛标准化养殖、屠宰基地项目 1.2承办单位 养殖场单位名称: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河肉牛养殖分公司 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 负责人:齐福进 成立日期:2005年11月6日 地址:河北省三河市高楼镇兴隆庄村北 经营范围:肉牛养殖。 屠宰场单位名称: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河肉牛屠宰分公司 类型:其https://www.9fzt.com/detail/sh_600965_2_4729029050020.html
9.乡村振兴看龙头丨代购代养代销恒都农业已带动丰都1000余户“双11”期间销量排名第1“爆款” 2009年,投资30亿元的恒都农业在丰都成立,按照“总部在重庆、基地在全球、市场在全国”的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中国肉牛之都”。 重庆恒都农业集团董事长秦亚良介绍,集团自成立以来,以丰都为核心,打造总部经济,建立研发、加工、结算三大中心。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2&newsId=3400812
10.肉牛养殖场肉牛养殖场英文名(Beef cattle farms)中国最大的肉牛养殖场属于"万家牧业集团"与"济宁市金羊养殖场"农业部命名为肉牛改良保种基地!肉牛养殖场可行性报告分为、项目名称及性质、项目建设单位、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和条件、建设内容与建设期限、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经济效益分析、肉牛养殖场工作https://baike.sogou.com/v7596541.htm
11.大型奶牛养殖场基地名单!定襄县沃农养殖场 主营产品:肉牛奶牛饲养,牲畜批发,供应鲁西黄牛、西门塔尔肉牛、夏洛莱肉牛、利木赞肉牛、改良育肥肉牛犊、小公牛犊、架子牛、三元杂交牛、怀胎牛、肉牛犊、奶牛犊等优质畜…http://www.e212.com/re/2023/1010/43871.html
12.全国肉牛养殖上市企业(肉牛养殖上市企业名录)会东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炭素制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炭素行业的龙头企业。 3. 肉牛养殖企业排名 世界上最大的牛——印度野牛 印度野牛以身体庞大而著称,是现存牛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 雄兽的体长为250—330厘米,尾长70—105厘米,肩高190—220厘米,体重650—1000千克,雌兽比雄兽小三分之一https://www.huidongwang.cn/33250.html
13.中国的养牛基地D中国的养牛基地D发布时间:2015-03-30 10:38:36 报价:面议 地址:山东,济宁,畜牧开发区 公司:山东鲁盛牧业综合养殖场手机:13153735697 电话:86-0537-6782526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山东鲁盛养殖场是嘉祥县畜牧局指定的“肉牛养殖基地、波尔山羊养殖场、小尾寒羊养殖场”,是目前山东地区存栏量较大,品种较全、https://m.bestb2b.com/business_61763942.htm
14.守正创新—新疆华凌工贸集团董事长米恩华入围“2023中国经济目前,全集团的肉牛存栏数已达14万头,累计投资金额已近百亿元,肉牛养殖、农业种植的辐射带动作用已初见成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助力乡村振兴,更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2023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列入今后5年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高质量发展,并提出加快https://www.huaxiaclubs.com/a/benzhanzixun/20231205/534.html
15.中国牛羊养殖集团怎么样中国牛羊养殖集团座落在山东省畜牧区的核心位置济宁市嘉祥县,基地总占地面积302亩,养殖区占地面积268亩,是目前济宁地区存栏量*大,品种*全、实力*强的“ 畜牧养殖龙头示范企业 ”。中国牛羊养殖集团提供全面的肉牛养殖技术及肉牛价格、肉牛饲养、肉牛行情、肉牛市场等技术服务!包括养牛技术、怎样养牛、养牛知识、养牛行情https://m.jobui.com/company/2295350/
16.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腾冲新增肉牛存栏6万头以上,新增产值2019年以来,腾冲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统筹考虑资金、用地、自然资源等因素,把肉牛产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产业之首,创新推行“1+3+6”模式发展牛产业,即:原则上在每个有条件的行政村至少建设1个标准化肉牛规模养殖场,每个养殖场设计存栏规模不低于300头,并配套600亩饲草饲料生产基地,有序https://www.tcxw.com.cn/m/view.php?aid=20761
17.中国奶业经济月报2020年07月产经企业食品资讯7月15日,中宁县大青山万头奶牛养殖基地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建设,位于中宁县大战场镇和沙坡头区宣和镇交界区域,基地总占地面积2700亩,计划总投资8亿元,计划用三年时间让牛场存栏达到8000头以上,日产奶量100吨,逐步达到200吨,计划2022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 四 https://news.foodmate.net/2020/11/576756.html
18.2023年黄牛价格表2023年毛牛价格肉牛养殖中国全国肉牛犊,改良牛,山东思源牧业肉牛,肉牛价格,肉牛养殖,育肥牛犊,小牛犊价格,改良肉牛多少钱头,利木赞牛,三元杂交牛,鲁西,养牛,肉牛犊,改良牛,山东思源牧业山东思源牧业养殖繁育基地响应上 号召,为了减轻养殖者的经济负担,基地将根据客户所购牛或羊的数量,对客户进行减免运输费用.下面把购买数量和相对应的运输费用介绍https://wap.21food.cn/product/detail7908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