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现有大学1所,职业院校1所,技师学院1所,公办中小学100所(含职高),民办中小学26所,幼儿园357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义乌市现有医院、卫生院数53个,其中三级以上医院4个。
早在新石器时代,义乌这块土地上已有人类活动;东汉建武初复称乌伤,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武德七年(624年)废稠州,合乌孝、华川为一县,改名义乌县;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改名金华府;1927年废道制改为省县两级制,义乌直属浙江省;1949年义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义乌属金华专区;1988年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
义乌市现有旅游景点吴晗故居、江滨公园、绣湖公园等。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传说秦时有个颜乌,事亲至孝,父死后负土筑坟,一群乌鸦衔土相助,结果乌鸦嘴喙皆伤,故称乌伤县。
新莽时(公元9年)改县名乌孝。
东汉建武初复称乌伤,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
初平三年(192年)分割西部辖境,设置长山县(即后之金华县)。
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郡治长山),乌伤县属东阳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分割吴州置婺州。
唐武德四年(621)于乌伤县置稠州,并分置乌孝、华川二县。
武德七年(624年)废稠州,合乌孝、华川为一县,改名义乌县。
稠州以稠山(德胜岩)而得名。华川又名绣川,以绣湖得名,义乌其义与乌伤、乌孝同。
唐垂拱二年(686年)析义乌县东境设东阳县。
天宝十三年(754年),又分县境北部及兰溪、富阳各一部分,设浦阳县(今浦江县)。
元代,义乌隶属婺州路总管府。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部攻取婺州,改婺州路为宁越府。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改名金华府。
明清仍旧,义乌隶属关系未变。
辛亥革命后,废府制代以道制,义乌属金华道。
1927年废道制改为省县两级制,义乌直属浙江省,后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义乌属金华专区或浙江省第四专区。
1949年义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义乌属金华专区。
1959年浦江并入义乌,1967年浦江仍析出。
1988年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
2014年10月,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义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义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情况如下:
一、调整稠城街道管辖范围。调整后,稠城街道辖通惠、胜利、江滨、雪峰、词林、向阳、下车门、市场、孝子祠、绣湖、宾王、银苑、车站13个社区,办事处驻宾王路223号。
二、增设福田街道。福田街道辖诚信、长春、福田3个社区和东前王、屋基、西罗店、十里牌、联平、宗宅、湖塘、西张、大王、西力、抱湖塘、王牌、思古塘、尚经、东象山、官端前、花园下、全宅、罗店、云溪、洛店、江村、六石塘、立碑塘、齐街、下西陶、前上周、荷叶塘、下兆、西界、过溪楼、森屋、堂阁、溪前、祖科塘、下沈、殿前、洪界、东大鲁、毛竹园、前店、下骆宅、江北下朱、楼西塘、东傅宅、白塘畈、清塘、八脚坎、白岸头、下华店、前黄宅、东岗山、下娄店、杏园、洋塘桥头、九如堂、新塘下、麻车、田畈59个行政村,办事处暂驻商城大道L33号(国际商贸城管委会办公楼)。
截至2021年,义乌市下辖8个街道、6个镇。[8]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东经119°49′~120°17′,北纬29°02′13″~29°33′40″。东邻东阳,南界永康、武义,西连金华、兰溪,北接诸暨、浦江。自县治稠城镇经公路至东阳县城18公里,至永康县城78公里,至武义县城71公里,至金华市区55公里,至浦江县城35公里,至诸暨县城55公里,至省会杭州158公里。总面积1105.46平方公里。
义乌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1]境内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土壤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是典型丘陵县,地貌结构类型多样。东北山区包括整个东塘乡及楂林、巧溪、华溪等乡的中低山地带。中低山和丘陵面积分别占本区总面积的62.7%和33.3%,主要山峰海拔在900米上下,25度以上的陡坡和15~25度的斜坡占本地区总面积的89.78%。
义乌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9.3℃,一月份最低,为4.2℃。年平均无霜期为243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600毫米之间。[9]
义乌市境内已开采的有莹石、低热值的褐煤、凝灰岩等,经初步勘探境内其蕴藏着矿物等24种矿产资源,金属资源有铀、铁、铜、铅锌、锰。非金属资源有萤石、煤、石墨、大理石、耐火粘土等。[10]
兽类
鸟类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71656人,比上年增加18278人;户籍人口中乡村人口335127人,城镇人口536529人;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433851人,女性人口437805人。全年出生人口8213人,人口出生率9.52‰;死亡人口4444人,人口死亡率5.15‰;人口自然增长率4.37‰。据2021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8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7万人,城镇化达到80.1%。[3]
民族
义乌市境内人数较多的为汉族,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回族、壮族、侗族、朝鲜族、彝族、维吾尔族和瑶族等,其中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人数超过1万。
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30.16亿元,同比增长11.6%,与2019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58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554.17亿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1151.41亿元,增长7.8%。全市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20059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1093美元),增长9.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92339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28.4:70.0调整为1.4:32.0:66.6,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609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0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835人,登记失业率1.3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319人。[3]
2021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38亿元,同比增长9.6%;实现增加值25.09亿元,按可比价增长7.2%,比2020年提高1.9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17万亩,收获产量4.4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4%、1.6%。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0.33万亩,收获产量4.04万吨,分别增长12.8%、4.8%。新建现代化蔬菜园区1个,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3.05万亩,略增于上年,收获产量23.57万吨(含食用菌),增长1.3%。
2021年,全年饲养生猪20.34万头、增长2.1%,其中肥猪出栏13.59万头、增长135.9%,猪肉产量1.07万吨、增长141.2%;全年饲养家禽1080.16万羽、增长3.9%,其中出栏家禽946.47万羽、增长9.1%,禽肉产量1.48万吨、增长17.6%;淡水产品产量4021吨、增长2.6%。
2021年创建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2家,新增省级美丽牧场和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各3家。截至2021年,共有“两品一标”农产品9个,面积达1.81万亩,义乌南枣、义乌红糖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2021年,全市新增农业“标准地”1万多亩,累计建成农业“标准地”项目392个9.8万亩,带动全市农业科技化、机械化发展。2021年,全市共有4家养殖场获得省首批数字农业工厂认定。通过深化“消薄”攻坚提升行动,全市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全市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总收入7.54亿元,年经营性收入3.96亿元,分别增长23.0%和29.4%。
2021年,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思路,开展“七个一”和美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全年新增一星样板村25个、三星村22个,累计创建星级和美乡村379个,新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个、特色精品村5个。深化“国企+精品线”结对模式,完成精品线建设项目投资1.2亿元。“望道信仰+人文上溪”和美乡村精品带获评全省首批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3]
2021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02.8亿元,增长2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9.7亿元,增长4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63.7亿元,增长66.7%,销售产值1169.5亿元,增长70.3%。全年累计工业用电量69.95亿千瓦时,增长25.9%。
2021年,规模以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八大主导行业实现产值933.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80.2%,同比增长94.6%;实现营业收入977.1亿元,同比增长98.4%;实现利润总额27.4亿元,同比增长15.7%。
2021年,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3%、71.9%、123.7%和107.2%,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113.9、24.5、76.3和59.8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47.6%、75.9%、53.8%和60.8%,比重分别较上年提高19.9、16.2、24.5和29.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层次不断升级。
2021年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共计216家,较去年增加17家;完成总产值154.8亿元,下降7.5%,较上年回调2.3个百分点;其中省内建筑业总产值146.4亿元,下降4.6%,较上年回调3.7个百分点。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1.3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0%。[3]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3%,增速高于金华市(16%)、全省(10.8%)4.3个和9.5个百分点,位居金华各县市区第一位;两年平均增长16.1%,较金华市、全省高出6.2个和8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3.9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85.4亿元,同比增长12.7%。公共服务投资25.6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教育设施投资22.4亿元,同比增长61.4%。
2021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1.6%,高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7.3%,分别高出浙江省、金华市的房地产投资增速19.6个和13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2019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5%,连续4年保持2位数高速增长。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3.7亿元,增长9.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82.5亿元,增长1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1.2亿元,增长7.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934.8亿元,增长11.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9.0亿元,下降9.9%。
2021年,在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中,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8.9%、35.1%;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03.4%,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占比从去年的3.5%提高到今年的7.0%。
2021年,全市在册经济主体总数为79.04万户(其中外资8196户),增长14.4%。新设内资经济主体196939户,增长18.57%,其中内资企业54129户,增长0.67%;个体工商户142807户,增长27.5%。12月份义乌市场景气指数为1275.58点。
2021年,全市拥有有证市场建筑面积611万平方米,市场经营户数8.58万户,市场从业人员数23万人,总成交额2172.1亿元,增长15.2%,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1866.8亿元,增长14.8%。全年义乌城区公、铁、航客流量2332.7万人次,外商入境34105人次;市场周边金融网点共实现资金、现金总流量23571.1亿元。
2021年,全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715.05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电子商务内贸交易额2701.48亿元,同比增长19.9%;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1013.57亿元,同比增长16.4%。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2187.93亿元,同比增长14.6%,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全年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业务量为2686万单,销售额42.5亿元,同比增长34.0%。2021年电商专业村数量增至197个,电商镇13个,其中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97个。
2021年,全年举办商业性展览项目41个,展览面积87.8万平方米,吸引专业客商102.4万人次;组织市内364家企业参加上海服装服饰展、深圳礼品展等17个国内重要展会。10月21日,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2020年度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报告》,义乌市位列全国县域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第一。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903.05亿元,增长24.7%。出口3659.12亿元,增长21.8%;其中一般贸易实现出口额735.6亿元,下降1.7%,占出口额的比重为20.1%;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2901.5亿元,增长30.1%,占全市出口额的比重为79.3%。进口243.93亿元,增长95.3%,进口消费品171.6亿元,同比增长57.0%,占全市进口总值的70.3%。其中,进口美容化妆品25.1亿元,同比增长34.5%。
2021年,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26个,增长112.3%;合同利用外资20054.2万美元,下降47.6%;实际利用外资18327万美元,同比下降17.1%。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0个,累计投资额1741.54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1625.74万美元。
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93.7亿元,增长19.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5亿元,增长2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24.3亿元,增长21.3%;其中增值税收入31.7亿元,增长7.9%;企业所得税收入18.5亿元,增长40.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3亿元,增长12.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9亿元,下降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3亿元,增长9.9%,卫生健康支出10.4亿元,增长26.4%,教育支出34.3亿元,增长5.8%。
2021年,全市共有银行业机构金融机构30家,小额贷款公司9家。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075.3亿元,比年初增加294.4亿元,增长7.8%。其中,住户存款2102.0亿元,比年初增加89.9亿元,增长4.5%;非金融企业存款969.0亿元,比年初增加180.7亿元,增长22.9%。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860.8亿元,比年初增加461.4亿元,增长13.6%;住户贷款1736.7亿元,比年初增加348.3亿元,增长25.1%。
2021年,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36家。辖内证券公司全年两市总交易量为1691.6亿元,增长20.0%。全市共有期货公司8家,全年总交易金额661.05亿元,下降34.64%。
2021年,全市共有保险公司分支机构43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25家,人寿保险公司17家,政策性保险公司1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1.43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财产险收入29.59亿元,同比增长1.8%;寿险收入41.84亿元,同比增长0.2%。全年累计赔款支出23.25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财产险17.53亿元,同比增长9.2%,寿险5.72亿元,同比下降10.2%。[3]
义乌话属吴语南区的吴语金衢片,义乌市全市均讲吴语。义乌位于浙江中部,交通方便,与外地交往频繁,因此义乌话受邻近方言的影响较大,内部差异也较明显,故县人常有“义乌十八腔,隔溪不一样”的说法,说明义乌话的复杂性。据调查,靠近诸暨的红峰、燕窝人讲的就是诸暨话,而胡山、大陈、凰升塘人,既会讲义乌话也会讲诸暨话。与浦江交界的仙坪、鲤鱼山、大方人,义乌话、浦江话并用。义乌与邻近县的交界处都有这种情况。义乌话有许多是古汉语,像“吃”称“食”、“玩”叫“嬉”、“不”说“弗”、“筷子”称“箸”、“造房”称为“葺屋”。
义乌道情与众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曲调,常常由演艺者自行根据嗓音特点和说唱曲调随意发挥,以好听入耳为目标。
义乌武术,在民间流传着“兰溪埠头,萧山哺头,义乌拳头”闻名遐迩。义乌民间武术绚姿多彩,内容丰富,武术介的十八般武艺般般皆有。还有举石墩,舞龙,舞狮,走马,十字莲花,高跷,斗牛,罗汉班,散撤等等。遍布城乡,各有特色。东乡廿三里一带拳术刚劲有力;西乡吴店,义亭一带讲求实用;北乡苏溪,新厅一带刚柔兼顾;南乡佛堂一带架子好看。每逢节假日,一支支罗汉班、武术队活跃在农村每个角落。义乌武术有其广泛、浓厚的群众基础,营造出刚正勇为的义乌精神。义乌武术界很讲义气,主持正义,坚持公道,讲求武德,以理服人,塑造了义乌人崇尚武术的美德。
一、造型艺术类(8项):
(一)农民画(稠城街道、江东街道、后宅街道)
(二)百子灯(佛堂镇)
(三)剪纸(赤岸镇、上溪镇、苏溪镇)
(四)风筝(廿三里街道)
(五)陶艺(义亭镇)
(六)根艺(佛堂镇、赤岸镇、廿三里街道)
(七)泥塑(上溪镇、苏溪镇)
(八)刺绣(苏溪镇)
二、表演艺术类(9项):
(一)迎龙灯
(二)叠罗汉(大陈镇、苏溪镇、廿三里街道)
(三)高跷(后宅街道)
(四)走马灯(稠城街道、城西街道)
(五)义乌道情(江东街道、城西街道)
(六)义乌花鼓(义亭镇、江东街道、城西街道)
(七)小锣书(佛堂镇、上溪镇)
(八)锣鼓班
(九)秋千(佛堂镇)
三、民风民俗类(5项):
(一)木车牛力绞糖(义亭镇)
(二)红曲酿酒
(三)宗泽火腿
(四)胡公庙会
(五)抬阁跷(佛堂镇)
东塘狗肉
大陈楂林一带很早就流传下来的一种风味美食。由现杀活狗烧烤而成。老嫩得当,香气扑鼻。上溪牛杂义乌上溪、吴店一带历来就有屠宰牛的场所,当地人将牛舌、牛血、牛蹄、牛杂等用上溪特有烧法烹制出“牛系列”。
佛堂白切羊肉
传统的佛堂白切羊肉,取本地山羊,宰杀去毛、去头、去爪、去内脏后,先用线绳扎紧四肢,用羊血均匀涂刷山羊表皮,晾干后整头羊下锅、烧、闷、浸泡熟后,取出晾干。
神仙鸡
神仙鸡俗名无水鸡,即蒸鸡时用黄酒而不用水,按两斤鸡两三斤黄酒。将鸡放入陶钵内,再加黄酒和姜,若不喜甜食,就加盐。一般义乌人传统的蒸鸡法是加红糖,也可放几片瘦猪肉,大约两个小时后即可。
东河肉饼
“东河肉饼”,又叫“夹肉双层麦饼”。是把面团拉成的一个薄如宣纸的大饼,放进一口平底锅中油煎而成。东河肉饼诞生地在义乌东河乡的东河村,制作考究。东河肉饼有“传儿媳不传女儿”一说。
手牵面
赤岸豆皮素包
主要用义乌当地特产豆腐皮做成,豆皮素包馅料品种多样,荤素搭配更显美味。
丹溪酒
丹溪故里的百姓以红曲酿酒已有上千年历史。据传宋代已有义乌人通过运河,将酒运到开封。丹溪故里的百姓以红曲酒烹饪菜肴,民间喜庆、婚宴、走亲、访友皆以酒为礼。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建成公路总里程约1542公里,境内等级公路里程约1542公里,境内一级及以上公路里程约315公里,境内高速公路里程76公里。全年共完成交通项目投资85.4亿元,增长12.7%。其中公路项目投资约15亿元。
2021年,公路建设方面,江东连接线于2021年12月24日正式通车,与环城路、阳光大道闭合形成完整城市内环;临苍公路二标计划春节前通车;03省道改建二期(即国贸大道)义亭镇区段完成55%,江赤公路完成桥梁59%隧道87%,义永公路完成隧道85%,义浦二线拓宽完成26%,G527金义东公路路面整治工程主体完成,G527与临苍公路义乌佛堂联络线(朝阳路下穿通道)已于3月份开工建设,完成形象进度17%。农村公路方面,完成养护大中修6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40公里,成功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截至2021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83.9万辆,增长9.8%,其中,汽车拥有量为77.7万辆,增长8.9%。
2021年,全年完成商贸货运量8258.7万吨,同比增长32.6%。其中,公路货运量7889.7万吨,同比增长32.5%;铁路发运量367.1万吨,同比增长47.0%;义乌机场货邮吞吐量21921.7吨,同比增长16.1%。累计新增物流仓储场所77.2万方。
2021年,“义新欧”班列(义乌平台)共开行1277列,发运105292标箱,同比增长31%,全年开行首次突破千列,回程班列占比由2020年的8.5%提升至2021年的23%。海铁联运班列发运重箱68416标箱,同比增长94.6%。航空口岸进出口货物5150.7吨,同比增长70%,“义乌-大阪”国际货运航线实现每周6班常态化,往返航班共计319班。打造“义新欧”班列双平台、海铁联运全程提单改革等7个案例(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和标志性成果。[3]
根据国家环保部2016年批复的《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金华地区示意图》,义乌建设的两条轨道站点如下。
金华至义乌至横店
路线:金华西→金华东→下新屋→高塘→塘雅→后陈→孝顺→谷塘→上宅→义亭→柯村→褚宅村→松门山→义乌→江滨→商博→泥塘→西庄→东阳→蔡家→三都→祝屋→龙山凤→横店。
义乌火车站至义乌
路线:义乌火车站→宗泽→义乌
以上城市轻轨将采用“铁路制式”,车厢采用动车组车型。城市轻轨的车厢数量少于普通列车,密集发车,跟公交车一样。运行时速要比地铁快,比动车慢。根据规划,金华城轨的最高时速为140公里。[16]
2016年9月30日,开通金华至义乌BRT3号线。
2017年1月6日,开通义乌BRT1号线。
义乌火车站升为一级站,新建成的后宅火车站投入使用,总用地面积4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927平方米。候车室设上下两层,可同时容纳3000人进站候车。杭长客运专线在境内与浙赣义乌站并站,预计将在2014年底前正式通车,届时义乌将同时拥有浙赣、杭长两大铁路干线,普铁、高铁共站运行,火车站面积达到35000平方米。
义乌为浙中交通枢纽。浙赣铁路复线纵贯义乌境内达42公里,设大陈、苏溪、荷叶塘、义乌、官塘、义亭6个站。公路四通八达,有省道杭金线、义浦线、嵊东义线。全市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乡乡公路硬面化的目标。杭金衢高速公路纵贯境西部。金甬高速公路在该市与杭金衢高速公路相接。联托运业务遍及全国140余个大中城市。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公路交通网布,沪昆高速、金甬高速穿境而过,03省道、20省道、37省道把义乌与周围地区联系起来。
2013年11月15日,民航义乌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历史性突破百万人次大关,成为浙江省第四个跨入百万流量门槛的机场。
2016年,义乌机场共完成总起降架次11302次,增长0.3%。全年旅客吞吐量为122.7万人次,增长2.5%。进港旅客为57.2万人次,增长3.9%,出港旅客为65.5万人次,增长1.3%。完成行货邮吞吐量13783.2吨,增长5.2%。
2021年,全年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新培育省备案众创空间3家,金华市备案众创空间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
2021年,陈望道故居等20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浙江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吴晗故居入选第十二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义乌市中医医院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骆宾王的传说等5个项目入选金华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婺剧《义乌高华》入选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推荐剧目,并参加了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办的“百年辉煌——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戏剧晚会”、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望道之路——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展”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精品展。完成新建和提升基层阅读场所10个,丝路文化驿站1个。“公共文化场馆预约”、“图书一键借阅”二个关键小事应用列入省级关键小事智能速办。[3]
2021年,全市现有医院、卫生院数53个,其中三级以上医院4个;实际开放床位数8579张,其中三级以上医院床位数3320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3258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190人,注册执业护士7281人。全年产妇数17606人,接产活产数17825人,住院分娩率100%。其中义乌市户籍产妇数6630人,活产数6755人,系管率98.13%,高危妊娠数5086人,高危管理率100%。共办理《出生医学证明》18580人次。抢救危重孕产妇36例。[3]
2021年,通过争创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市,全年共新建健身路径40条、塑胶灯光篮球场20个、更新篮球架10副、多功能运动场3个、足球场4个,百姓健身房11个,下拨奖励经费406.5万元。形成“10分钟”健身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健身路径1279条,篮球场1107片,室内外羽毛球场268个,室内外乒乓球桌463张,小型健身场地120多片(含门球场),小康健身工程示范点(即全民健身广场)100个,农村社区体育设施达到全覆盖。
2021年,成功举办浙江省足球超级联赛、2021年(IET)义乌国际电子竞技大赛、2021年中国义乌三对三国际篮球精英赛、2020义乌半程马拉松赛等多项高水平赛事(疫情影响,暂停举办),培育义乌市武林大会、义乌市“足协杯”足球赛、义乌市俱乐部羽毛球联赛、义乌市校园足球联赛等品牌赛事。2020年,义乌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被田径协会认定为金牌赛事,我市被浙江省体育局授予“十三五”浙江省社会足球场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改成2021年获十三五期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3]
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468元,增长8.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628元,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121元,增长9.4%。城乡收入比为1.88:1,继续稳步缩小。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为44405元,增长17.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9281元,增长15.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7717元,增长24.8%。
2021年,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60.9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46.3辆。[3]
2021年,全年共清退不符合低保资格261户366人。低保标准为950元/人/月,稳居金华地区第一。低保对象新增146户207人,低保边缘家庭新增87户143人,全市共有低保户2872户3700人,低保边缘家庭723户1103人,特困供养人员192户193人。共发放低保金3362.4635万元。“一站式”医疗救助12749人次,救助资金610万元。实施临时救助86户157人,发放救助金50.2503万元,发放民政定救补助对象生活补助313.65万元,发放幸福增收岗补助2173人次65.19万元。
2021年,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2.83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7.6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7.9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9.4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4.2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39万人。[3]
2021年,年末建成区面积达到111.11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有建成区城市道路面积约2117.54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进一步改善,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约1139.04公顷。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7.3%和100%。[3]
2021年,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92.9亿件,同比增长29.5%;全省排名第一,全国城市排名第二,位列广州市之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49.4亿元,同比增长24.5%。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3.67亿件,同比下降21.7%;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88.74亿件,同比增长33.4%;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4904.8万件,同比下降11.4%。国际邮件互换局业务量全年累计处理1615.22万件,同比下降34.1%,其中累计出口1550.64万件,同比下降36.3%;累计进口64.58万件,同比增长287.9%。
202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657.5万人次,同比增长2%,其中境外游客4.89万人次,同比增长24.25%;实现旅游总收入108.4亿元,同比增长11.5%,创旅游外汇2532.19万美元。星级饭店数10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2391间。义乌全年创建4A级景区镇(街道)2个(大陈镇、赤岸镇),3A级景区镇(街道)2个(后宅街道、上溪镇),AAA级景区村庄4个(神坛村、陇头朱村、西楼村、钟村)、AA级景区村庄15个。[3]
冯雪峰故居
华溪森林公园
位于廿三里街道的东北部,该公园最新规划为三个景区,龙潭谷景区、武岩山景区和花仙谷景区,景区内设40个自然人文景点。
娄山塘风景区
一天然水塘,水域面积约为50多亩,塘呈月饼状,中有一小岛,当地群众称之为“犀牛望月”,小岛面积约400多平方米,在塘的东南方向约300米处,有一叫“明龙”的地方,据传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戚家坟”,遗址已毁,楼塘后山设立黄晋纪念馆。
滴水岩
坐落在苏溪镇内,又称水竹洞天,相传朱元璋率将士经苏溪憩息时在溪里喝水,加上长年有水从巨岩上滴下,又称滴水洞天。殿内不仅有胡则塑像,还有宋朝抗金名将宗泽的塑像。
黄山八面厅
位于义乌市城西25公里的上溪镇黄山村,是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面厅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它是一座集历史、艺术和科学于一身的著名建筑。
骆宾王公园
以纪念唐代义乌籍著名诗人骆宾王为内容的历史文化公园,已初具规模,规划公园占地54.23亩,加之公园前端相传骆宾王诞生地的骆家塘遗址3.36亩,设计成具有唐代风格的历史文化公园。
2008年根据义乌市“十大历史文化名人”评选条件,通过市民推荐、初选、媒体公示、群众投票和组织有关专家评审确定:傅大士等4人为义乌四大家;惠约等10人为义乌市“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四大家
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温馨提示
3、金华信息圈www.jhxxq.com仅提供资讯传递,不介入任何交易过程,不承担安全风险和法律责任
4、强烈建议:拒绝预付费用、选择见面交易、核验证照资质、签订交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