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海马养殖产业引领全球发展——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张东博士

山东作为海洋资源丰富的经济强省,海水养殖产业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海马人工养殖领域走出了“山东特色”。如何充分利用好海洋资源,扩大海洋经济,创新“借海发展”,实现海洋强省和海马千亿产业?新黄河就此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张东博士。

新黄河记者:您在海马人工养殖领域已经深耕多年,为何要孜孜不倦地在这个领域深入研究?

张东:海马是传统名贵中药,在我国有近两千多年的药用记载,同时它也是珍稀观赏鱼类。全球海马自然资源自20世纪90年代末急剧下降,2004年海马属所有种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中,我国也将海马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尽管受到保护,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在全球的不断认可,海马在中国中医药中的效果无可替代,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目前年需求量已超过500吨。为此我国高度重视海马规模化人工养殖的发展,一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二为保护海马野生资源,提升我国在濒危物种保护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同时,我们也应该有引领海马产业走向未来,让海马产业为人类造福的责任和担当。

新黄河记者:目前全球的海马养殖处于什么样状况以及未来的趋势如何?

张东:1958年我国即开始三斑海马(Hippocampustrimaculatus)人工试养实验;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沿海曾兴起过第一轮的海马养殖热潮。但总体受限于海马基础生物学、繁殖生态习性等这些基础研究(如制约海马繁殖的关键生物因子、亲海马停产的原因、幼苗质量下降的原因等)匮乏,“亲本繁殖率不高”和“幼苗成活率低下”。这两个突出问题一直制约着海马规模化人工养殖。到了20世纪80年代,沿海的多家海马养殖场入不敷出,纷纷停产或转产。

21世纪初,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再次聚焦于海马规模化人工养殖,从基础研究入手进行技术研发,解决了难点,并创建了多种养殖模式,成功实现了海马的规模化生产。2013年起,我国沿海兴起了第二轮的海马养殖热潮,主养品种分别是从北美洲引入的灰海马(Hippocampuserectus,又称线纹海马)和从大洋洲引入的膨腹海马(Hippocampusabdominalis),这两种海马分别在我们南北沿海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目前,我国养殖海马的干品年产量为80-100吨,较年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已经大幅降低了对野生资源的依赖;今后5年,我国养殖海马的干品年产量预计可达200-300吨。

全球其他地区,由于海马的用途仅供观赏或者小规模的入药,需求量不大,所以海马规模化人工养殖的潜力市场在中国人手中,有待于资本介入,打通科研、养殖、药方应用与开发、市场推广与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这必将是一场造福于人类,拉动养殖和中国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千亿规模以上的巨大盛宴。

新黄河记者:目前国内海马养殖的种类与药用价值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张东:最新研究发现,我国沿海海马有16个种,分别为克氏海马(Hippocampuskelloggi)、三斑海马(H.trimaculatus)、库达海马(H.kuda,又名大海马,黄海马)、日本海马(H.mohnikei)、刺海马(H.histrix)、冠海马(H.coronatus)、鲍氏海马(H.barbouri)、巴氏海马(H.bargibanti)、北部湾海马(H.casscsio)、克里蒙氏海马(H.colemani)、虎尾海马(H.comes)、丹尼斯海马(H.denise)、日本豆丁海马(H.japapigu)、彭氏海马(H.ponitohi)、花海马(H.sindonis)、棘海马(H.spinosissimuis)。其中,克氏海马、三斑海马、库达海马、日本海马和刺海马被收录入《中国药典》。

我国目前养殖的品种均为国外引入种,分别是从北美洲引入的线纹海马和从大洋洲引入的膨腹海马,这两种海马均为大型海马,均非《中国药典》种。

新黄河记者:目前国内外代表性的海马人工养殖的科研机构有哪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简称:东海所)从2009年起,聚焦于海马规模化人工繁养技术和养殖模式研究,是我国海马规模化养殖产业的领头羊和排头兵,也是我国海马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的理事单位。东海所在海马养殖,特别是在线纹海马的规模化养殖上,创建了一整套海马规模化人工养殖关键技术以及多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实现了线纹海马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和养成。经第三方鉴定,该成果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科学院南海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则聚焦于海马资源保护、环境适应和养殖生态学等基础研究,是国内外首屈一指的海马基础研究机构。先后解密了海马腹鳍丢失之谜,海马竖直游泳和胎盘产生的进化机制。德国、日本、美欧等国际均有研究机构,主要以品种保护和观赏研究为主,与中国的大规模养殖研究无法相比。

新黄河记者:东海研究所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谁?规范化养殖成果如何?

张东:东海所以线纹海马为研究对象,先后研发了海马优质亲本评估筛选技术、配对技术、优质产苗技术、体质复壮技术、停产亲本促复产技术;海马幼苗饵料强化技术、生态节饵投喂技术、病害防控技术、低质苗分选培育技术等,幼苗成活率由传统不足20%提升至了60%以上;亲本交配率由传统不足50%提升至了80%以上;并创建了工厂化开放式流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养殖(可以与其他经济种混养,如南美白对虾等)、家庭式水族养殖等多个模式,实现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和养成。目前,20方水体可养殖3000尾商品规格海马(体高10cm),即每池干品产值约3万元。目前已在海南、广东、福建、山东等地进行应用。

新黄河记者:如何实现中国海马养殖产业引领全球发展?

张东:近几年以来,中医药发展非常迅猛,这无疑对中药的源头产业,海马人工养殖带来极大利好。要让这个产业更有作为,想离不开更多资源的深度融合:

一是与引领作用的政府部门的深度融合。与生物制药业相比,疫苗、基因药品等高科技产品,有奇效,其产生的副作用一般百姓无从所知,而珍稀中药原材料的人工养殖,有几千年的应用过程,具有更容易被市场接受,空间广阔的市场前景,从经济成果和产业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政府的引领一定会起到更大更好的效果,只有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产业发展才会后劲十足。

三是科技与市场的深度融合。以海马为原材料的中药产业,与其他中药同样,亟需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发挥出更加有效和便捷的应用产品,不断扩大市场规模,也是拉动产业发展的强有动力。

四是与国际、地区间的深度融合。海马养殖受水质、温度、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中国能够满足海马养殖条件的区域有限,而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诸多海洋国家,具有较好的自然资源。更需要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融合,走出国门,到更加广大的空间中发展。

张东简历

编辑:俞丹校对:汤琪

跑一次1300公里高速才发现,本田CRV太稳,比德美系强太多

不是奥迪Q7买不起,打骨折的途锐更有性价比,买的人却越来越少

打死都不要去买的5款二手车,想去捡漏的,千万别去捡!

13万放弃CRV提了奇瑞探索06,开了500公里,首批车主一肚子话要说

倒车入库不会调方向可不行,老司机教你调整,看完你会觉得很简单

开到报废都开不坏的4款好车,颜值高、便宜省油、耐用保值率还高

14万多提了大众迈腾,开回家跑高速700公里,就是大杂牌

八年磨一剑都改了啥?体验凯迪拉克全新XT5!豪华科技感拉满了

降价后“卖爆”了!丰田RAV4荣放跌到13.58万,家用性价比确实高

THE END
1.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养殖业的历史与成就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养殖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飞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禽类生产国,拥有庞大的农户群体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养殖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养殖业仍面临诸多问题,如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动物https://www.kbtob.com/xue-shu-bao-gao/544976.html
2.现代养殖业发展前景分析畜牧业与水产养殖的双重驱动力在全球农业生产中,养殖业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也影响着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现在养殖业什么前景最好已经成为许多人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两个方面来分析现代养殖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https://www.fikyjuyw.cn/mei-ti-bao-dao/517190.html
3.中国现代养殖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农业科技进步生态可持续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养殖业一直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养殖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从传统的小规模家庭农场到现在的大型现代化养殖基地,中国养殖业正在经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什么是推动中国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289306.html
4.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畜牧之路何去何从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畜牧之路何去何从 一、中国养殖业的重要性与挑战 在全球农业生产中,畜牧业不仅是农产品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领域。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乳制品等动物原料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https://www.atqlinnvf.cn/nong-ye-zong-he/162739.html
5.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养殖业发展趋势预测 1. 绿色循环发展模式 未来几年内,中国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循环发展模式,即通过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消耗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养殖企业需要转向生态友好型生产方式,比如采用无公害饲料,有机肥料,以及改善排水设施以减少对环境影响。 https://www.msv8oom8y.cn/ke-yan-xiang-mu/222847.html
6.养殖行业研究:发现中国养殖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前景总体而言,中国的养殖业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并且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和新挑战。养殖业需要在环保、生产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行业更加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也需要加大投入、加强科技研发,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推动行业的现代化进程。 未来的养殖业将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整个养殖业更高https://m.vzkoo.com/read/20230529cc9fdb09011ddda9787de9b0.html
7.我国蛋鸡养殖发展现状及趋势行业洞察“目前产蛋鸡存栏处于近两年较高水平,预计后两个月鸡蛋价格会继续走低,养殖效益显著低于2014年。”王俊勋进一步分析说。 杨宁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蛋鸡行业已基本完成了良种化、专业化、设施化和市场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业内分工体系。 在**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秦富看来,金https://www.ppxmw.com/zt/223.html
8.未来养猪业发展前景怎么样?专家解读我国生猪养殖业的未来方向猪肉是人们最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约占年均肉类消费量的60%。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比大,养猪行业小农经济特点明显,行业规模化程度处于较低水平,生猪品种、品系参差不齐,生产效率较差,粮食浪费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压力。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未来养猪业发展前景怎么样?专家解读我国生猪养殖业的未来方向。https://www.nongjiao.com/news/read-39084.html
9.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绿色循环:深度解读中国现代养殖业的未来走向 在全球农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养殖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化、从规模扩大到品种优良、从资源消耗到环境友好等多方面的转变。以下是对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一些深入探讨。 首先,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提升,中国养殖业正在逐渐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化生产。https://www.cjan6a6c.cn/ke-pu-dong-tai/224006.html
10.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畜牧繁荣:探究中国养殖业的当前状况与未来的走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养殖业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从传统小规模经营到现代化大规模生产转变。今天,我们将探讨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首先,谈及中国养殖业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初,全国猪肉产量已经超过了10亿吨,而牛羊肉产量也https://www.gzydbjxlm.com/shui-guo-zhong-zhi/555957.html
11.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畜牧新篇章:深度解读中国养殖业的当前状况与未来的走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养殖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小规模家庭养殖逐步转变为现代化的大型商业化生产。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规模效应显著。随着政府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支持,https://www.qtleqzhor.cn/tu-pian-zi-xun/350366.html
12.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索自然生态农业的意义与未来影响生态农业是一种结合了现代科学成果、传统经验以及经济学原理的高效农业,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还能保护环境,并且有利于社会发展。它要求我们将粮食生产与其他经济作物的培育相结合,同时也要考虑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行业,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发展模式。在中国,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交通网络的扩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更多https://www.l0dm1h3tk.cn/hua-hui-zi-xun/560085.html
13.我国生猪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生猪产能已恢复,猪肉供给充足在中国肉类食品消费中,猪肉产品约占60%,生猪产业对于我国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重要意义。我国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近年来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养殖的冲击,凸显我国生猪产业的特点和不足,给予从业者更多的思考与感受。 1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https://www.yangzhu360.com/guonei/20231204/684564.html
14.侯水生:2021年水禽产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产经企业饲料紧缺、价格暴涨给水禽养殖业带来巨大打击,饲养成本持续增长导致企业经营困难重重;随着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水禽养殖面临的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减排成本加大以及环保产品市场价值难以实现的背景下,水禽产业养殖成本快速增长,发展空间受到大幅度挤压。与此同时,水禽养殖排泄物处理技术支撑体系发展滞后,进一步放大了水禽养殖面临的环https://news.foodmate.net/2022/03/622656.html
15.2023年中国渔业研究报告我国海水养殖业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从零开始快速发展,1992年我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海水养殖生产国,并一直稳居世界首位。同时海水养殖业在我国大农业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些沿海地区,海水养殖已经发展为当地农村的支柱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和渔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动力。整体来看,我国海水养殖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共http://www.fmiri.ac.cn/info/1016/23793.htm
16.中国现代养殖业的繁荣与挑战从传统到智能化的转型之路养殖业发展3. 如何促进中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同层面的措施都是必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首先,从宏观政策层面出发,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小额信贷支持等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援助,以便他们可以升级设备换新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还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以规范整个行业,让每个参与者的行为都https://www.udnebayjc.cn/ke-yan-jin-zhan/54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