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军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会长、教授东北农业大学原校长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会长包军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水产品在饲养、运输、屠宰过程中动物福利要求越来越高。水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养殖、运输、屠宰等方面动物福利保护水平,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安全,必须高度重视。他建议,应尽快建立健全水生动物福利标准体系,结合国内外的养殖认证指南、技术标准和养殖规范,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水产养殖动物福利的技术标准;推广水产健康、福利养殖模式,加大水产动物健康、福利养殖研究,通过健康最优化、压力最小化减少水产动物疾病风险,提升水产动物健康、福利水平;提升消费者动物福利意识,开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动物福利产品收录工作,开展名特优新动物福利水产企业“一评两标”工作,促进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HavenKing-Nobles鱼类福利促进协会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任
鱼类福利促进协会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任HavenKing-Nobles致辞。他介绍了鱼类福利促进协会作为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积极协助促进养殖者、消费者、环境和鱼类等四个方面的利益,强调相较于陆生动物福利发展,水产动物福利的进展依然处在初期阶段。他认为,中国政府近年来积极倡导的“推动绿色健康的水产养殖”渔业五年计划,将成为水产动物福利的全球领导者。
袁新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渔业及水产养殖司高级渔业官员、水产养殖技术与生产组组长
在主题报告环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渔业及水产养殖司高级渔业官员、水产养殖技术与生产组组长袁新华作题为《目前全球水产养殖的状况,挑战和机遇》的报告。他介绍,围绕更好的生产,更好的营养,更好的环境和更好的生活,渔业和水产养殖司制定了三个重点工作方向,一是可持续水产养殖,二是可持续捕捞渔业,三是可持续贸易和价值链开发。他建议,要继续进行局域化水产养殖的发展,扩大水产养殖发展的力度。下一步,将开展6个行动,即促进有效的合作、鼓励养殖技术创新、资源有效利用、在世界范围推广和实践健康养殖。此外,他还提到《上海宣言》中提出推广负责任的水产养殖发展、推广良好的水产养殖规范等。
王清印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
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王清印作题为《中国水产养殖现状及挑战》的报告,介绍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和绿色发展。他提出,一方面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的水产养殖业,另一方面建立自愿养护性的捕捞渔业,这两方面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中国水产动物的福利问题,要抓住可持续发展这一根主线,有效利用资源,把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平衡,改进水产养殖业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获得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来确保水产生物的动物福利。
黄倢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NACA)总干事
吕为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吕为群对《提升水产福利给养殖生产带来的好处》展开了讲述。吕教授在介绍了什么是水产福利后,再对养殖户的好处、对社群的益处、对环境的益处和对水产动物自身的好处四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吕教授通过大量中外水产养殖实例生动地讲述了在提升水产福利后所带来的好处,如加强抗病育种、耐应激育种、水质调控、营养平衡、放流养殖等可以减少水产动物疾病风险,提升养殖水产动物肉质、优化生态环境等。最后,吕教授表示,研究水产动物应激系统及应激行为尤为重要,是制定动物福利法规的重要的基础,如通过研究鱼、贝、甲壳类等水产动物的应激生理行为来筛选发展耐应激、抗病、不携带病原微生物的认证品种等。
李清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总工程师、研究员
MarcoCerqueira鱼类福利促进协会(FWI)科学顾问
鱼类福利促进协会(FWI)科学顾问MarcoCerqueira介绍了其指导的博士生研究项目《为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寻找生物标记》,该项目通过分析测试鱼类的肝脏、皮肤粘液等样本,采用多组学来找到作为鱼类应激指标的多级生物标记,以更科学可靠的方式测量鱼类福利,进而作用于鱼类福利状况的早期预警指标,以更好地帮助养殖者监测和管理养殖鱼类。
赵建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MuriloQuintilianoFAI农场(巴西)执行董事
FAI农场(巴西)执行董事MuriloQuintiliano在《在水生系统中实现最佳实践和动物福利:以巴西的罗非鱼为例》报告中介绍了FAI农场如何在水生系统中实现最佳实践和动物福利的经验。Murillo认为,科学实验已经表明,动物更好的生活会带来更好的鱼类产品质量,其中我们需要对参与养殖过程的每个人进行培训,并提供相应的工具帮助大家更好地衡量福利标准。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副教授张雯主持了互动论坛环节,就如何解读水产动物福利这一概念、操作实践中可采取的提升动物福利的措施、以及如何开展有效科普让公众更快接受水产动物福利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在讨论环节中,吕为群教授介绍了中外关于动物福利理解的不同,中国水产动物福利方面的特色优势,以及开展公众科普工作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朱亚平则从市场角度解读消费者需求,并就国内水产动物生产和流通环节中涉及动物福利的方面做了详细介绍。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韩寒讲述了面向小规模养殖户的产学研项目,通过一线实景实地中的微创新来促进动物福利落地。硕腾(中国)公共事务部主管张萍萍则强调了有效疫苗开发、提升接种技术、以及兽医培训等举措对提升水产动物福利的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与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CAPIAC)联合主办,鱼类福利促进协会、上海海洋大学、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