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奶牛存栏量连续五年下降?奶价回升奶牛养殖业春天到来?

新年伊始,对于走在亏损路上的国内奶牛养殖企业来说,伴随着奶价的不断上涨,是否意味着奶牛养殖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国内养殖企业及行业内专家,在他们看来,国内奶价自2018年7月份至今一直保持增长,2019年奶价将保持增长的态势,但是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相比往年,今年奶牛养殖企业的日子将会好过。

奶牛存栏量连续五年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奶牛养殖行业在经历了2016年、2017年低迷后,2018年,又因国家整治环保问题遭受影响较大,特别是南方地区,一些奶牛养殖牧场因环保不达标而关停,因此,国内奶牛养殖的存栏量不断下降。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给出的调查数据显示,自2014年至2018年,国内奶牛存栏连续五年持续下降,2017年国内奶牛存栏有773万头,2018年国内奶牛存栏低于700万头。

“我国原奶价格从2018年8月份开始进入上升通道,环保压力、热应激、消费旺季等叠加因素,3年来奶价的低迷现象有所扭转。”李胜利表示。

在李胜利看来,2018年秋季奶价的上涨是消费旺季叠加奶源紧缺双重因素导致;环保问题以及近两年养殖端的低效益和亏损,造成大量存栏300头以下的规模化牧场和小区退出;南方乳企奶源短缺在10%-30%;牛肉价格坚挺以及短缺肉牛,使奶牛场愿意淘汰奶牛;原奶供给的季节性波动周期仍然存在。“2019年上半年比2018年上半年应该会好很多。2019年应该更好的保护奶源,给奶农一个更加合理的价格,不然没有牛了,中国奶业会出现大问题。”李胜利如此表示。

奶牛养殖业迎来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奶价波动与市场供需有直接的关系,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奶价上涨来看,2019年国内奶牛养殖行业的日子将比2018年更好过。

据《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解,目前,国内奶源供应出现紧张,这从乳企与奶农的合作关系的微妙变化可见。

“过去,乳企与奶农的合同签署有的是季度签,有的是一年期,但是,从2018年年底到现在,乳企与奶农的合同都是签订一年期,提前锁定奶源,这些变化说明,国内奶量供应不足。”一位从事奶牛养殖行业的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9年国内处于缺奶的行情。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往年蒙牛这时候用的牛奶是1.2万吨,现在是1.3万吨,说明企业的产品销售量增加了。同样,从蒙牛和伊利的业绩来看,业绩增长的背后,用奶量也在不断增加。

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2016年、2017年,受乳制品销售疲软影响,国内奶牛养殖企业都在忙着喷粉,因此,多数养殖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现代牧业、中国圣牧这些大型养殖企业都进入了亏损状态。如今,伴随着新一轮奶价的上涨,是否意味着中国奶牛养殖行业的好日子也随之而来呢?

对此,上述乳业负责人表示,短期来看对养殖企业是利好,2019年的日子要比2018年好。因为2018年国内养殖企业的成本在增加,国内企业都在降本增效,效果明显,另外,目前很多养殖企业是种养结合,也降低了成本。现在奶价上涨,对养牛养殖行业产生利好。但未来的奶价不会像2013年奶荒时那么涨。

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现代牧业目前的每公斤奶价平均在3.8元-3.9元,公司亏损并非来自于主业不给力,而是因为公司拨备坏账所致,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如果公司股价能够回升上涨,那么对于现代牧业来说,日子就会更好过。

另外,一位拥有500头奶牛养殖的王军(化名)对于2019年的奶价行情也十分看好。“现在企业收奶的价格超过4元/公斤,利润还可以。”

在王军看来,随着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的改变,市场上对于低温新鲜牛奶的需求在增加,另外,国内奶牛存栏量不足,在需求大于供应的背景下,奶价自然上涨。

不过,未来奶价的走势,是否会回到2013年奶荒时的高奶价呢?对此,受采访的人士均表示不会出现。

而在乳业专家宋亮看来,造成原奶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环保问题奶牛存栏量减少;一方面是国家通过奶业振兴规划,对奶业的支持信号明显,养殖户看好未来预期。另外,国家推出优质乳工程,也加大了企业对本地原奶的需求,造成供求紧张。“2019年国内奶价会是温和上涨的态势,整体涨幅不会太大。”宋亮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此表示。

乳企加大奶源控制

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如果只剩下几个几十个万头牧场,将会是中国奶业的一个恶梦,万头牧场以资本养牛为主流,以吸金为策略,如果资本抽资离开,中国奶业就会发生海啸一般的劫难。

不过,从目前来看,国内大型乳企们在奶源布局上开始发力。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蒙牛乳业控股中国圣牧后,市场上近日来又传出有利看上蒙牛系的另一个小伙伴赛科星以及中地乳业。

而上述两家牧业公司,一家在新三板挂牌,一家在港交所上市。

资料显示,2015年11月份赛科星在新三板挂牌新,2017年公司营收19.5亿元,同比增长33.8%;净利润4979万元,同比增长117.2%。而中地乳业2015年12月份登陆港交所,2017年营收11亿元,该公司目前在京津冀约有4万头奶牛,基本都是规模化牧场。

THE END
1.一图了解丨产能调控有成效生猪养殖扭亏为盈5月份养殖扭亏为盈,8月份达到每公斤20.35元的年内高点。下半年,在生猪养殖盈利较好的情况下,养殖场户总体保持谨慎和理性,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前10个月生猪头均盈利204元,同比增加278元。预计全年头均盈利约200元,上年为亏损76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U0NDU0MQ==&mid=2247523210&idx=2&sn=554e4f2266f93ecbab05021c6b6b8ff2&chksm=e9dfbaed1813d8aca26c549368df8ae4313044ea58e33c58accd59ff38a9457e031d53b41351&scene=27
2.调研中国生猪养殖业:且问拐点何时现?□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生猪价格短期迎来上行,但并不会根本性改变产能过剩的状况,开启下一轮猪周期尚需时日。 坐完猪价“过山车”,生猪养殖企业仍心悸不已。 经历3个月下跌后,生猪价格终于在10月“回暖”。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1月初生猪价格已接近7月初水平。价格回暖的背后,却是生猪养殖企业三季度全面亏损。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111032167569497.html
3.蛋鸡业深度亏损鸡蛋期货暂持空思路一位蛋鸡养殖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蛋鸡产业进入寒冬,养殖场户全面亏损。目前来看,以湖北浠水为例,全浠水所有蛋鸡养殖户全部亏损中,这种全面亏损已经持续了一个月之久。造成这种亏损的原因有产业周期性原因,也与流感易发季节爆发的H7N9流感。 本次禽流感疫情自2016年12月爆发,权威数据显示最新两月共计新发病例数/死亡病例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wUJclCUddCVbhQcVeKxI170223
4.2023年亏损率100%!2024我国畜牧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分析首先,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2023年我国养殖行业整体行情较为低迷,市场需求不足,导致产量和存量相对较高。其次,豆粕、玉米、鱼粉等饲料原料价格的普遍上涨,进一步增加了养殖业的生产成本,对养殖户的利润造成了较大压力。这其中养猪业最为“惨烈”,在《2023年十大艰难行业》分析中,2023年上半年,养猪行业亏损率到达100%!https://www.yangzhu360.com/shishi/20240104/698625.html
5.王加启团队:奶业的近期任务与中长期任务奶业全链条各环节均承受了较大压力,消费低迷、养殖业亏损严重、加工业喷粉积压。其原因既有暂时经济形势的影响,也有奶业长期深层次矛盾积累的效应。面对困难,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既要瞄准治标,安排近期的任务,也要瞄准治本,充分考虑中长期的任务。一https://www.dac.org.cn/read/newgndt-24102816062883210043.jhtm
6.侯水生:2021年水禽产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产经企业从2018 年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水禽养殖业进入拼命扩张阶段,导致产能过剩,最终结果就是市场价格的大幅下降。麻鸭苗价格从2019 年12 月份起至今仍未恢复到成本价以上,白鸭苗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从整条产业链上来看,上游种禽企业亏损严重,下游养殖、屠宰企业也是亏损状态。据测算,水禽产业2021 年只发挥了约70% 的产能https://news.foodmate.net/2022/03/622656.html
7.光合大事记2015年,2015年2月成立辽河口湿度生物繁育中心。2015年8月27日,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与安华保险合作,签订了中国第一份河蟹保险,为养殖户保驾护航。 2016年,"2016年6月13日9:08新研发中心破土动工,拉开了蟹村科普体验区的建设帷幕。2016年7月25日,经过近三年的筹划准备,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科普体验区的研发中心http://www.ceraap.com/fazhanlicheng/
8.企业闲置资产盘活问题研究阜新销售的做法与经验受到上级的重视和支持。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有关部门、中国石油销售公司等公司领导先后到这里考察调研,对阜新销售通过开发利用闲臵油库,以养殖业发展带动种植业腾飞,建设集安臵、服务、创收于一体的绿色庄园,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5.2具体措施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nobqi5.html
9.秦英林的80条商业思考:有些事死了也要去做,有些事死了也不能去做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一体化经营的牧原通过技术在业内最早控制住猪瘟的影响,当年生猪出栏量达到1101.1万头。2020年,牧原卖出1800多万头猪,首次超过温氏成为中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2021年,牧原出栏生猪4026万头,为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 截至2023年6月,牧原的商品猪养殖完全成本低于15.55元/公斤,是上市猪企中唯一一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95213131&efid=OVWE6nyHGraWs2WaZbYIEg
10.从房地产转型养殖业万科转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万科也要养猪了!”这个消息一出来,网友就炸开了锅,从房地产转型养殖业,万科转行背后的原因事什么?先来看看万科养猪到底是什么情况。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2020-05-12 14:21:47 /dingshasha1 /中国新闻网 “万科也要养猪了!”这个消息一出来,网友就炸开了锅,从房地产转型养https://m.loupan.com/zj/news/201512/4318678
11.中国化肥行业“全面告急”:每卖一吨亏损300元三农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从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了解到,不仅是山西省,化肥行业今年以来出现全行业整体亏损的局面。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李寿生:去年同期我们氮肥是盈利的,但是今年我们氮肥是全行业亏损的。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李寿生:因为需求在减少,产能又过剩,所以导致我们化肥的价格在大幅度下降,不少地区http://sannong.cntv.cn/20140813/101509.shtml
12.入党2014年三季度思想汇报14篇(全文)养殖业亏损程度继续扩大,出栏一头猪平均亏损200—300元。例如,杭州市生猪养殖业2014年2月亏损程度已经超过了2013年和2012年同期(表1)。我国猪粮比价格屡次跌破盈亏平衡点,市场价格频繁波动,除了供需失衡主因以外,同目前执行的生猪价格调控机制不健全也有关系。尽管我国已经多次出台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调控预案,但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jkwd9x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