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鱼,从重创到重生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

原创冯建伟赵炜农民日报收录于合集#深一度41个

经过30年的发展,国内多宝鱼从产业积累、装备研发、排放限制等外部变化形成了目前的技术储备与产业布局,多宝鱼产业已经处在了产业转型变革的节点,建设万吨园区和超级工厂的时机已经成熟,持续健康发展下去完全可以对标大西洋鲑产业规模。

有一条鱼,头部扁塌,身体扁平,背部布满黑褐色斑点。虽长相特别,但肉嫩刺少,口味鲜香,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清蒸、红烧、香煎样样都行,曾是食客们尊贵身份的象征。

这一条鱼,国外引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国内养殖最高峰时年产12万吨,占到世界养殖总量的90%以上,为养殖户和商家带来可观财富。

还是这条鱼,曾经红极一时却屡遭波折,因两次“药残”事件致产业遭受重创,影响至今,谈起过往,曾无限荣光,虽不堪回首,但未来可期。

这条鱼就是多宝鱼,学名大菱鲆,由我国著名海水鱼类养殖学家雷霁霖院士引进中国,因英文名“Turbot”,被国人取名多宝鱼,寓意“多宝多福、鲆鲆安安”,今年是多宝鱼引进中国的第30个年头。

多宝鱼。

30年来,多宝鱼已安家于中国,从高档餐厅游到百姓餐桌,发展成我国北方海水鱼类最大宗养殖品种,过去是我国北方最适宜的养殖鱼种,目前仍是最佳的工厂化养殖鱼种。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环保要求不断增强,多宝鱼养殖产业发展空间不可避免地受到挤压,传统的养殖生产模式发展后劲不足。如何从加强科学布局、转变养殖方式、拓展发展空间等层面推动多宝鱼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业内人士对症施策、积极探索的方向。

01

一条好鱼带动一个产业,打破季节限制实现工厂化养殖

“多宝鱼引进中国,是件开天辟地的事。创新了养殖模式,围绕养殖很快形成产业,解决了很多就业。”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烟台天源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志回忆道。26年前,他跟随雷霁霖院士参与多宝鱼品种繁育,当时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多宝鱼,为底栖海水比目鱼类,原产于欧洲,俗称欧洲比目鱼,属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其自然分布于大西洋东北部,北起冰岛,南至摩洛哥附近的欧洲沿海。其适应低水温生活,喜集群摄食,饵料转化率高,性格温顺,易驯化,适合集约化养殖,且肉多刺少、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巨大。

1980年,雷霁霖到英国访问罗斯托福特水产研究所时,参观了多宝鱼育苗,临走时提出带走一些鱼苗,研究所没有同意。1991年再次访英时,他又提出想要带几尾鱼苗回国,由于种种原因仍没有成功。1992年,在英国著名大菱鲆研究专家Howell博士热心帮助下,雷霁霖终于成功将多宝鱼苗引进中国。

1992年8月28日,首批200尾多宝鱼苗长途跋涉,从遥远的欧洲来到中国,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黄海所)小麦岛实验基地开始了艰难的成长历程。之后在1994年12月9日,第二批154尾多宝鱼苗再次抵达。这两次试养实现了引种后的鱼苗正常存活和生长。

1996年开始,雷霁霖科研团队为实现稳定的规模化苗种生产,便开始寻找优质水源、建立稳定的生产系统和生产技术体系,与山东省蓬莱市新建鱼类养殖试验场即后来更名为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养殖公司合作开展研究,在驯化、养成、亲鱼培育、苗种生产、营养饲料、病害防治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和科技攻关,1999年7月,雷霁霖终于解决了年周期内分批采卵、多茬育苗等技术难题,育苗平均成活率达到17%、实现苗种100万尾的重大突破。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还首次创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并推广应用,由此开始了多宝鱼在我国的规模化养殖。

2001年,雷霁霖主持的“大菱鲆的引种和苗种生产技术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被业界誉为“中国多宝鱼之父”。

雷霁霖院士在实验室工作。

“1999年,首批育成的100万尾多宝鱼苗按照牙鲆鱼苗的价格以每尾5-8元卖给养殖户70万尾,由于成品鱼行情好,第二年鱼苗就涨到每尾30元。”杨志回忆起当年多宝鱼苗种供不应求的情景,激动不已。同时,以每斤50元的价格和养殖户签订回收协议。没想到10个月以后,一条成品鱼也没收回来,都被养殖户以高于协议收购价20元以上的价格卖到了南方市场。

“当时在广州、香港等地餐饮市场,多宝鱼价格都在百元以上,大多是从欧洲空运来的。我们首批试养成功的多宝鱼在南方城市一上市,深受欢迎,价格最高飙升到每公斤400元,成了高端海产品市场的一匹‘黑马’。”杨志说,此后的几年里,多宝鱼价格一直很好,很多养殖户和商户都因多宝鱼赚得盆满钵满。

多宝鱼成功引进中国,还带动了牙鲆、半滑舌鳎等鲆鲽类的养殖。到2005年,国内多宝鱼养殖量已经突破5万吨,占世界养殖总量的87.5%,我国成为多宝鱼养殖第一大国。

目前,国内多宝鱼产量在8万吨左右,年产值逾60亿元,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以多宝鱼为主导品种的鲆鲽类工厂化养殖。

02

两次“药残”倒逼产业重整,多措并举擦亮金字招牌

由于多宝鱼养殖技术普及、市场回报丰厚,迅速吸引了大批投资者从事养殖,并产生了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养殖区域从山东莱州开始迅速扩大至山东全省,随后又扩展到河北、辽宁、天津、江苏和福建等沿海省(市)。

面对初期多宝鱼养殖户多、散、乱的情况,2005年雷霁霖院士提出要健康养殖。可还来不及被业界接受,2006年11月17日上海曝出在多宝鱼样品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亲历了多宝鱼第一次“药残”事件,杨志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事件发生当天,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广东、辽宁等地都对多宝鱼进行专项抽检。

“真没想到对行业影响这么大,不仅成品鱼卖不掉,鱼苗从1块钱降到1毛钱都没人要!”此后的连锁反应让杨志揪心的痛。山东多宝鱼销量、价格双双腰斩,大量产品滞销,直接经济损失超20亿元。

“此后,公司的多宝鱼注册了‘蓬莱阁’商标,在上海、广州等地销售反而一路绿灯。”杨志当时就清醒地认识到,标准化养殖、品牌化销售是多宝鱼未来发展的趋势。

教训是惨痛的,记忆是深刻的。“药残”事件发生后,全国多宝鱼年养殖量由12万吨一度下降到不足5万吨。

2015年底,正在走向复苏的多宝鱼产业又在济南被爆出药残超标,再度引爆舆论,引发“毒鱼”“致癌鱼”等恶意炒作,养殖户集体呼吁澄清“网络谣言”,多宝鱼价格跌到10元以下。

两次“药残”超标都是硝基呋喃超标。这是由于多宝鱼喜静少动,个别养殖户违规用药治疗其进食过多引起的肠胃疾病,这和网络传播的谣言根本不沾边。

2015年岁末,雷霁霖院士走了。噩耗传来,让遭遇食品安全危机的多宝鱼产业再度雪上加霜,降至冰点。

“当时市场低迷、养殖企业失去信心,为了摆脱负面影响,行业开始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亟须有个组织对行业进行规范管理,推动多宝鱼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危急时刻,雷东组建了青岛蓝色粮仓有限公司,义无反顾挑起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会长的重担。

“不能否认有个别散户存在养殖不规范的问题,但个体行为不能代表整个产业。”协会成立之初,雷东的主要工作就是向恶意炒作的媒体发律师函,通过法律途径尽量消除不实报道对多宝鱼产业造成的影响。

“多宝鱼食品安全事件,凸显了产品可追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鉴于产业现状,雷东带领分会以多宝鱼为试点开展优质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工作,同时,组织会员单位通过了《大菱鲆分会产业自律公约》,并在会员单位中实施产品合格证和产品留样备查制度。一系列组合拳很快增强消费者对多宝鱼的购买信心,带动产品销量上升,加快产业市场的恢复。

山东省有关部门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行业监管加自律,擦亮了多宝鱼的金字招牌。2019年以来多宝鱼产地监督抽查合格率已保持在100%,产品质量安全格局初步形成。

如今,青岛街头特色网红店“锦绣鱼汤”受到食客热捧。别家酒店多宝鱼多为清蒸、红烧,而这家店却开发出十几道多宝鱼菜品。“我们的水煮多宝鱼、炸鱼排很受欢迎。”店老板希望多宝鱼能尽快实现工厂化加工,推出供应B端市场的预制菜产品。

03

选育新品种推广新模式,满足市场消费升级

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第578号公告,公布2022年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26个水产新品种。排名第19位的“多宝鱼2号”新品种榜上有名,这是继“丹法鲆”“多宝1号”之后国家通过审定的又一个多宝鱼新品种,也是海水鱼第一个耐高温国审新品种。

“我们在育种过程中逐渐积累技术体系,就像是爬楼梯,是踩着前辈的肩上在走,更多的是继承中发展。”曾经师从雷霁霖的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大菱鲆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黄海所研究员马爱军感慨,苗种是水产养殖的基础,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必然对优质苗种、苗种生产工艺等提出更高要求。

起初,多宝鱼年产量100万尾种苗,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2000—2004年,每年还要从英、法等国家进口300-400万尾鱼苗。随着国内苗种培育技术的普及以及育苗企业的增多,2005年国产苗种年产量猛增至6000万尾以上,才基本实现了国产苗种自给自足。

“为防止多宝鱼因累代养殖和近亲交配造成种质退化,黄海所和烟台天源水产从2002年起就筹划种质资源收集和育种工作。”马爱军介绍,“十一五”初期,国家启动了多宝鱼的遗传改良选育工作。黄海所采用电子标记的大规模家系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以快速生长、高成活率和耐高温等重要经济性状为改良目标,开展了遗传改良。

2014年,黄海所和烟台天源水产联合培育出“多宝1号”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对比养殖证明,新品种比普通多宝鱼平均体重和成活率分别提高36%和25%。该品种目前累计养殖面积达800-1000万平方米,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宝2号”是今年刚刚获批审定耐高温新品种,由马爱军科研团队联合多家水产企业以耐高温和生长速度为选育目标培育而成的,在相同周年养殖条件下,经过高温养殖期与未经选育的多宝鱼相比,体重平均提高30.63%,养殖成活率平均提高26.7%。

“新品种耐高温、生长快的优良品性,可有效降低我国北方工厂化养殖夏季高温期的抽提深井海水量,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养殖效益。”马爱军表示,新品种在南北方沿海接力养殖中延长了养殖周期,提高了养殖效益。

如今,我国多宝鱼苗种生产与养殖业同步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山东、辽宁、河北、天津等多宝鱼主产区,年产苗种接近3亿尾,产地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占全国苗种生产总量的95%以上。

多宝鱼养殖初期,主要采用过滤自然海水,冬季升温,夏季降温的方式,这种方式能耗大,很快被夏季抽取自然海水,用井水调温的“大棚温室+深井海水”模式替代,这种模式目前广泛使用。而在福建沿海,当地养殖户更是智慧地借鉴网箱养殖,探索出了“南北方接力”“海陆接力”的养殖新方式。

2006年初,工厂化养殖多宝鱼成绩斐然,雷霁霖院士(右)喜上眉梢。

优化养殖模式、推动绿色健康养殖一直是雷霁霖院士的愿望。2008年,他出任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后,积极推动组建了“十三五”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以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厂化和管理工业化为核心的“四化养殖”新理念。

其实,早在1979年,雷霁霖就曾在亲手绘制的“展望2000年海水养殖牧渔图”上构想海洋牧场和大型养殖船的海洋渔业发展趋势。

“经过不懈努力,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今年5月已经投产,首批养殖水产品9月就可以上市。”雷东表示,养殖工船最早是由父亲提出并倡导,跟“国信一号”的合作运营完成了父亲的夙愿,下一个目标就是把多宝鱼产业引入良性发展轨道,对标欧洲三文鱼做大做强。

04

产业升级势在必行,渔业种业产业园区多宝鱼先行先试

在多宝鱼国家级良种场烟台天源水产公司,粉刷成蔚蓝色的养殖厂房与海天融为一体,厂房内蓄养池排列有序、产品信息标注清晰。“为了满足产品养殖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公司全面推行设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杨志表示,2015年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的“蓬莱阁”多宝鱼已经实现从育苗到养殖再到流通上市的全流程溯源。

他认为,有品牌的农产品会给消费者信心,农产品必须品牌化,从而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等问题。

多宝鱼养殖行业内,最早尝试使用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是青岛通用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从2007年开始研发使用该项技术,养殖使用过的海水经过滤掉有机物、除掉氨氮二氧化碳、补充氧气、杀掉细菌再循环使用,经过3年的研发摸索,建成运营一套养殖4万尾多宝鱼的循环水设施。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青岛综合试验站站长、通用水产负责人张和森认为,多宝鱼养殖很依赖特定水源,而我们不可能像欧洲国家那样采用流水养殖,所以循环水养殖模式是发展趋势,也为多宝鱼立体养殖解决了难题,普及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还是投入大成本高。

长期致力于工厂化循环水健康养殖模式研究与产业技术推广的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工厂化养殖模式岗位专家、黄海所研究员刘宝良表示,通用水产公司的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理念非常超前。利用循环水技术开展多宝鱼养殖既可以节约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又能保障多宝鱼的食品安全和高效供给。刘宝良认为,缺点是基础投入大,真正掌握管理技术的企业不多,发展趋势是养殖园区的推广使用。

30年历程,经历了粗放发展的阵痛,多宝鱼产业正倒逼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品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多位行业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多宝鱼过去是北方适宜养殖鱼种,现在也是适宜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养殖鱼种,截至目前仍是最佳的工厂化养殖鱼种,始终引领了产业发展。为了更好发展多宝鱼产业,业内正对症施策,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多宝鱼工厂化养殖场。

针对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受城市规划、港口建设影响,特别是种业发展空间被迫退让或被挤占的问题,马爱军认为,在陆基发展智能化繁育装备及养殖技术,才可以可靠、高效地进行保种、选种、育种和苗种培育技术研究,要在陆地上规划面积,建设园区,开展保种和种苗培育,才能保证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才能支撑陆海接力,并拓展到深远海。马爱军表示:“水产种业是以陆基为根本,必须特别重视。”

她建议,地方政府要落实好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当前养殖布局分散、环保压力增强等产业痛点,做好养殖水域、滩涂以及养殖综合性园区的规划,聚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养殖龙头等多元力量,建设覆盖多宝鱼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选种育种和种苗培育、高端养殖、多元加工和品牌销售等全产业链的现代渔业示范园区。

长期以来,国内多宝鱼养殖与销售,以传统养殖、活鱼零售的模式为主,市场销售的多宝鱼多是不足2斤的小鱼。而在欧洲市场,多宝鱼要长到2-3公斤才上市销售,而且规格越大价格越高。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日照综合试验站站长、山东美佳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晓华表示,多宝鱼要走到加工环节,就要养殖出大规格适合加工的产品,要有规模企业来拉动养殖,加工向标准化、品牌化转型。同时,延伸精细分割、加工、烹饪、餐饮体验、营销等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我们的养殖技术、装备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和积累,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体系,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们以出口为导向的水产养殖,禁用了日本、欧洲等地区禁用的所有药物,形成了保障质量安全的多种健康养殖技术,引领了海水养殖的发展风向。多宝鱼工业化养殖模式已推广应用到石斑鱼、河豚等其他鱼类的养殖中。”张和森介绍,目前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联合东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推出多宝鱼的品质评价标准,目前正在各个产地做实验。

2019年青岛渔博会期间,俄罗斯的一位参会客商受德国企业委托找到雷东,邀请他到格鲁吉亚合作养殖多宝鱼,产品面向欧洲黑海市场。“虽受疫情影响合作暂时搁置,但说明从引进养殖到技术成熟再到技术输出,我们已经形成一整套技术成果,并在全球形成了影响力。”雷东强调。

“多宝鱼作为曾经辉煌过的北方海水鱼养殖第一品种,经过30年的发展,其产业链极其完整,在种苗繁育、专用饲料疫苗、养殖装备、活鱼流通等领域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的成熟公司。多宝鱼也是目前所有海水鱼养殖品种中最接近实现工业化养殖的品种。”雷东表示,参考挪威的大西洋鲑产业40年发展历程,国内多宝鱼从产业积累、装备研发、排放限制等外部变化形成了目前的技术储备与产业布局,多宝鱼产业已经处在了产业转型变革的节点,建设万吨园区和超级工厂的时机已经成熟,持续健康发展下去完全可以对标大西洋鲑产业规模。

THE END
1.中国生猪养殖公司排名(排行榜)中国生猪养殖公司有哪些?中国生猪养殖公司排行榜:通威集团、牧原股份、双胞胎集团、温氏股份、牧原集团、正大集团、神农集团、扬翔股份、上蔡牧原、卧龙牧原等。同时还可以了解中国生猪养殖公司最新招聘,高薪企业,上市公司,人气产品,最新融资,最新快讯等https://m.jobui.com/rank/company/view/quanguo/shengzhuyangzhi/
2.2024畜牧业十大最受关注数据年度盘点母猪生猪畜牧业畜禽全球大豆在2024年持续丰产,提升库存,拉低豆粕价格,促使饲料降价,利好养殖业。 04 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下调至3900万头 2024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且能繁母猪存栏量正常波动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下调到92%。https://m.163.com/dy/article/JKJTG9FP0514E1NL.html
3.揭秘农村十大暴利养殖高收益背后的产业链与挑战摘要:农村十大暴利养殖:高收益背后的产业链与挑战 养猪业的暴利之王 在农村,养猪业被广泛认为是最具盈利性的一种养殖方式。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养猪企业能够实现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鸡肉行业的快速增长 鸡肉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禽肉类,在农村地区也逐渐成为一项具有潜力的投资https://www.f3kg3td6j.cn/zheng-ce-fa-gui/539446.html
4.2023年猪肉供应保障能力强的前三名养殖企业介绍总结来说,上述三家排名靠前的养殖企业都展现出了它们在不同领域内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它们凭借着独特优势及持续投入于技术革新、环境保护以及公共卫生等多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从事猪肉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体现了一线领导者的优秀表现,也为后续追赶者树立了明确目标,让更多潜能未被挖掘出来的问题得到关注与解决https://www.yebtzbalg.cn/xue-shu-huo-dong/487504.html
5.2024中国饲料企业20强公布,新希望海大双胞胎禾丰农业企业对于推动农村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2024年农民日报经过信息汇集,严格审核、专家评议,推出了《2024 中国农业企业 500 强》.中粮以6821亿位列榜首,新希望2830亿排名第二,广东海大,双胞胎饲料,通威集团,牧原,禾丰等农牧企业进入《2024 中国农业企业 500 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583263620193003&wfr=spider&for=pc
6.水产农牧巨头年度盘点:通威粤海澳华大北农…辉煌与展望1月,在开启创业新征程之际,《人民日报》以《大北农集团:强农报国,勇攀农业科技高峰》为题整版对大北农进行了专题报道;4月,大北农携生物育种成果参加中关村论坛年会,并亮相央视《新闻联播》;10月,大北农创种科技作为种业领军企业深度参与第三十一届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cxMzg4MA==&mid=2651767852&idx=5&sn=ceb3a9a88bacd637dd389cff1ccb9ec7&chksm=bc788afb833d753eeca3ee602932f69f18124369685d3031856e7a8fdfc2bb96d0e1b16a238a&scene=27
7.中国十大奶牛养殖企业排行榜牛奶凭借极高的营养价值,现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在中国有很多从事奶牛养殖,牛奶生产销售的企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诸多值得信赖的产品,在市场上也具有极高的占有率,那么中国奶牛养殖企业有哪些?国内养奶牛前十企业有哪些?排行榜123网为大家介绍全国奶牛养殖企业十强。 https://www.phb123.com/hangye/nongye/vtnnnl26121.html
8.水产大国产业升级空间大,一文梳理中国水产行业市场概况及发展历程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正式确立了“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标志着中国渔业“以养为主”政策的正式确定,推动了中国水产养殖业此后10多年年均两位数左右的快速增长。根据新产量标准,1988年中国渔业养殖产量达到639万吨,占总产量的52.2%,首次超过捕捞量。其中,海水https://www.weihengag.com/home/article/detail/id/14625.html
9.秦英林秦英林是1999年第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获得者 。2024年3月2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秦英林、钱瑛夫妇以1350亿元人民币排名第92位[1]。4月,福布斯发布《2024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秦英林以155亿美元财富位列第122名[2]。 https://baike.sogou.com/v52448892.htm
10.中国水产养殖企业排行(国内水产养殖企业排名)会东网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10、全兴 佛山市顺德区全兴水产饲料有限公司 5. 中国水产养殖基地排名 广东濑尿虾养殖基地排名第一的广东省顺德水产品养殖基地,其也是国内最大的养殖基地,排名第二的基地是广州市南沙区成品虾养殖基地,虾苗品种多样,供应量很大。 https://www.huidongwang.cn/32697.html
11.202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大重大科学发现揭晓(期刊:Nature Food,影响因子:20.961,学科排名:1/144) 该研究首次构建了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核算方法,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养殖布局和畜禽养殖污染状况分布图,探明了我国畜禽养殖污染产生和排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并提出通过养殖业的空间布局优化、废弃物利用政策实施、提升畜牧业系统氮素利用效率、提高畜禽废弃物循环利用率https://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01/3fe7080074b743469f7497c452128ac7.shtml
12.畜牧新篇章中国牛羊养殖业省市排名揭晓畜牧新篇章:中国牛羊养殖业省市排名揭晓 一、国情与挑战 在全球农业大国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消费者,其牛羊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对于提高效率、优化结构成为当务之急。 二、数据释放潜能 据最https://www.nssydxrcs.cn/shui-chan-yang-zhi-zi-xun/123493.html
13.中国正被迫卷入一场渔业战争?中国是淡水鱼出口和国内消费的最大单一生产国,长期占年全球产量的50%以上,也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渔业国家。亚洲淡水养殖业的扩张(占全球产量的93%)主要是由城市需求以及以前支撑农村生计和粮食安全的野生内陆渔业的衰退所驱动的。 尽管在发达国家消费的海产国际贸易备受关注,但在水产养殖产量排名前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6212706712/1724e6198019010qc9
14.2024年饲料出海之印尼专题报告:养殖产业链高集约化,一体化龙头印尼是全球第三大水产养殖国家,养殖规模仅次于中国和印度,水产养殖业快 速发展。2000年后,印尼水产养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根据FAO数据,2021年印 尼水产养殖产量达1460万吨,剔除藻类后为572万吨,捕捞水产产量为721万吨,2011-2021年期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剔除藻类后)、2.3%。 印尼地处热带,横跨赤道,水产养殖历史https://m.vzkoo.com/read/20240823c837a108f34d5501308a62a2.html
15.2022年中国十大淡水养殖省份中国淡水鱼产量最高的十大省全国淡水产品以淡水养殖为主,淡水养殖产量达到109.0374万吨。 2022年全国各省市淡水产品产量排行榜 注: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截至2022年末,不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数据;水产品总量包括淡水产品产量,淡水产品产量=淡水养殖产量+淡水捕捞产量;“-”代表该地区无此数据。https://www.maigoo.com/top/436883.html
16.中国粮食的进口依赖过去大豆主要用于豆制品的消费,养殖业的兴起带动了饲料需求增长,豆油的消费也不断增加,于是大豆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现代养殖业的需求 中国家庭的食品消费以前以植物产品为主,现在已经多样化,肉类产品(牛肉、猪肉和家禽)和乳制品的消费量增加。 到2013年,每个居民每天总可用食物量接近3000大卡,其中包括高比例(20%以http://www.wyzxwk.com/Article/sannong/2020/04/416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