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畜牧业立国,为何澳大利亚一骑绝尘,阿根廷却烂泥扶不上墙

澳大利亚与阿根廷一样都地广人稀,而且两国都是以畜牧业立国的,日子过得都还不错,尤其是阿根廷。

但是进入20世纪后,两国的发展轨迹却完全不一样,

澳大利亚一路直上,变成了发达国家,而阿根廷却跌跌撞撞,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为什么呢?

如今,提及阿根廷这个国家,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探戈与足球,

阿根廷以输出足球天才而出名,但除了足球,这个国家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荣耀了。

尤其是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阿根廷雄心勃勃地与大英帝国开战,想要夺回本就属于阿根廷主权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却以惨痛的失败告终,沦为了世人笑柄。

战争之后的阿根廷也几乎完全没落了。

一、阿根廷昔日的辉煌

在许多人眼中,阿根廷是浪漫、热情的国家,而且阿根廷也曾有比较辉煌的历史,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富裕国家。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初,阿根廷就已经是南美大陆最耀眼的那颗明星了。

在经济学界曾经盛传这样一句谚语:“

这个世界上有四种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日本和阿根廷”。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

阿根廷是唯一无法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概念来限定的。

阿根廷的土地上最早生活着的是印第安人,进入大航海时代后,西方列强在全世界圈地殖民,阿根廷也没有逃脱这样的命运,成为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

与美洲大陆上许多其他国家一样,这些欧洲移民的后代们,不再愿意剥削整个美洲的金银财富,以供欧洲的那些皇室和贵族们肆意挥霍,独立的思潮也在这片大陆兴起。

阿根廷自然也没有例外,1810年,经过了近两个世纪的被殖民统治后,阿根廷爆发了反对殖民统治的革命,并最终于1816年7月真正获得独立,成为了主权国家。

在整个十九世纪,阿根廷依靠着上天赐予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幅员辽阔又气候湿热,非常适合农牧业的发展,阿根廷人也抓住了这样的历史机遇,成长十分迅速,将国家打造成了“世界粮仓”。

实际上,

到了十九世纪末时,阿根廷的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跃居世界排名第六位,而且当时的阿根廷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还要高于其从前的宗主国西班牙,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进入二十世纪后,阿根廷还以“世界第七大经济强国”煊赫一时,成为了阿根廷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而同时期的澳大利亚还没有独立,直到1931年才成为属于英联邦的自治领。

时至今日,阿根廷早已在历史的尘埃中跌落,而

澳大利亚早就成为了南半球最发达的国家,并成为了全球第十二大经济体,不知甩了祖上曾经也阔过的阿根廷有多远。

阿根廷资源丰富,草原肥美茂盛,盛产羊毛和牛肉,还远销全球。二十世纪初的阿根廷人就是富裕的象征,在一段时期内,阿根廷的人均收入是高于法国和英国这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

以至于在当时的欧洲城市里

,人们形容一个人腰缠万贯,充满土豪气息时,还往往会说:“哦。他就像阿根廷人一样富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阿根廷的经济增长率甚至是向美国看齐的,那时候的阿根廷经济增长率与美国相当,而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也踏上肥沃的潘帕斯草原,在此地淘金、寻梦,追逐财富。

二、历史因素

与阿根廷不同,澳大利亚目前的人口主体构成主要是英美后裔,原住民早就被这些外来的殖民者几乎杀戮殆尽,成了极少数的存在。

必须承认的是,当今世界仍然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主导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作为与英美同文同种的国家,澳大利亚本就属于五眼联盟之一,

也一直紧紧追随英美的脚步,无论是从政策上还是贸易上,都必然会受到这些长期处于世界最先进行列国家的照顾。

阿根廷是曾经被西班牙殖民的国家,属于西裔,而从整个大环境来看,西裔也普遍比英裔要相对落后和欠发达许多。

阿根廷与澳大利亚有许多相同之处,两个国家都幅员辽阔,称得上大国。阿根廷的国土面积虽然比不上澳大利亚的近七百七十万平方公里,但也高达两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

两个国家都地处南半球,气候适宜,土地也都非常肥沃,降雨量也非常充沛。得益于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阿根廷成为了传统的畜牧业国家,农牧业非常发达,素有“世界粮食肉仓”的美誉。

阿根廷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肉类出口国家,

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几乎称得上是世界上质量最好的牛肉之一,而整个阿根廷几乎百分之五十五的土地都可以用作牧场和草原。

澳大利亚也不遑多让,虽然澳大利亚人口只有两千多万,但是澳大利亚的各种资源特别丰富,农牧业也非常发达,

其农牧业产品在澳大利亚的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也赢得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美称。

阿根廷盛产牛肉,澳大利亚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羊肉出口国。根据2016年的数据,澳大利亚在上一年的农牧业产值高达九百五十多亿澳元,占全年GDP的百分之五点七。

不过,比起阿根廷,澳大利亚不仅仅是畜牧业,

该国除了农产品外,还长期出口丰富的矿产资源以换取大量外汇收入。

比如在澳大利亚与中国闹翻之前,澳大利亚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澳大利亚的煤炭也大量出口中国,这些都大大助力了澳大利亚的经济腾飞。

三、地缘因素

更为重要的是,澳大利亚虽然地处澳大利亚,

但依靠海洋便利,与亚洲市场有着紧密联系。整个澳大利亚的发展史,也基本上离不开亚洲各个经济体的腾飞。

二战之后,日本依靠曾经的工业底子和储备的技术人才,在美国的扶持下率先崛起,成为了亚洲首屈一指的发达国家。

而日本的崛起也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发展机遇。在上世纪下半叶,日本的汽车和半导体工业非常发达,在全球都有巨大的市场,而发达的工业带来的是对各种资源的大量需求。

日本本就是一个岛国,狭长的国土内各种资源非常少,几乎许多重要的资源和能源都只能依赖进口,而澳大利亚是一个海洋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海运非常方便,同时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能够非常便捷通过海路输送到日本。

在日本高速发展的那些年,也成功地将澳大利亚的经济带动,使其增长十分迅速。

应该说,澳大利亚是幸运的,因为它背靠亚洲市场,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这些后发国家的广阔市场来发展本国的经济。

除了日本一骑绝尘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包括亚洲四小龙在内的东南亚经济体相继崛起,

这些新兴的繁荣地区同样为澳大利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得澳大利亚的矿石、煤炭以及农产品等都能够拥有比较便捷的销售市场。

比起澳大利亚能够背靠如此便捷和广阔的市场,阿根廷就显得要局促得多,整个南美洲并没有稳定而广阔的市场,而且拉丁美洲的经济一向并不发达,也不如同亚洲那些新兴国家一样,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因而,阿根廷很难与邻近市场发生碰撞,无法从中受益,这局限了阿根的发展。

另外,中国作为近三十年来崛起最为迅速的经济体,发展十分迅速,也全力带动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

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市场规模和市场空间都非常庞大。

以往中国每年都要通过海运从澳大利亚进口数目庞大的铁矿石、煤炭以及海鲜、农副产品等,这些订单养活了一大批的澳大利亚人。

整个澳大利亚只有两千多万人,但在以往每年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中,仅这些巨额利润都能够养活偌大的澳大利亚,这些是阿根廷所不具备,也羡慕不来的。

除此之外,

对阿根廷经济影响深远的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巴拿马运河的开通。

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一百多年来,这一运河已经成为了世界最繁忙的航道之一,也是运输量仅次于苏伊士运河的航道。

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对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喜事,因为这缩短了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航程,成为了海洋上最方便的捷径。

但是

,对于阿根廷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巴拿马运河的开通也意味着阿根廷作为大西洋海上航运贸易和交通中转站的终结。

在运河开通以前,阿根廷作为大西洋的中转站

,吸引了一大批的欧美精英人才,这些高素质的移民保证了阿根廷的高速发展,为其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更重要的是,这些白人移民能够带来大量的资金。人大多都是趋同的,当优秀的欧美人才都前往阿根廷后,欧洲的资本也会将目光转向这片土地,因为这些白人移民组成的社会主体令欧洲人感到亲切。当欧洲源源不断向阿根输入资金后,这个国家想要不发展就变得很困难了。

除此之外,作为中转站,阿根廷能够坐收渔翁之利,并以此为基础打造旅游等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就如同以后的新加坡一般。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发展如此迅猛,成为发达国家,很难说如果不是背靠马六甲海峡,它的崛起还能如此迅速和幸运吗?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想要在缅甸修通一条运河以摆脱马六甲海峡的制约时,新加坡会如此紧张并反对的最重要原因。

阿根廷也一样,从巴拿马运河开通的时候起,阿根廷几乎就陷入了跌落的境况,再也无法靠着便利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从利润丰厚海洋贸易中分得一杯羹,而阿根廷失去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四、内部环境的不同

阿根廷与澳大利亚从内核上都是不一样的,这个国家的人民犹如他们热衷的足球和探戈一样,永远都充满了激情,也永远满怀乐观的希望。这或许也是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都具有的特有素质。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太过热情的人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去做事,因为这样的人很难具备专注度,他们的思想总是活跃和洒脱的。这是包括阿根廷人在内的许多拉美人的文化特质。或许是因为南美洲的资源丰富,这片大陆上的人民相对更加慵懒,并不喜欢思考。

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有独特的气质,

中国人勤奋、聪明,德国人严谨、务实,而阿根廷人就更多的是懒散和跳跃,

这就会使得他们并不热衷去治理自己的国家,不会如同中国人一样辛辛苦苦地踏实奋进,开拓进取。

当然,阿根廷的国内政治环境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同大多数的拉美国家一样

,阿根廷也曾深陷军人干政的局面,在军政府的残酷统治下,阿根廷并不具备继续发展的潜力。

长期的军人专政和不成熟的民主体制使得阿根廷腐败丛生,而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阿根廷的问题根源很大一部分就是

源自阿根廷扭曲的、不彻底的民主体制,来自一个失职的知识阶层以及不具备公民意识的阿根廷民众。

在南美的泥潭中,阿根廷终究没能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最终也如同他的拉美兄弟一样,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从一个准发达国家变为了如今的不入流国家,泯然众矣。

THE END
1.2024年阿根廷出口增长最快的十大农业板块一览阿根廷农业信息网12月20日报道,尽管大豆是阿经济的最大外汇来源,但并非本年度出口增长最快的行业。据阿根廷农工委员会(CAA)的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1—11月出口增长最快的板块是糖和酒精行业,出口额达3.07亿美元,同比增长364%;棉花出口增长位居第二,出口额1.41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小麦出口增长排名第三,出口额22.75http://ar.mofcom.gov.cn/jmxw/art/2024/art_8a1b1893f35347ac8c32a8df0612fd44.html
2.比索贬值预期增强,阿根廷大豆销售总体放慢动态中畜外媒12月30日消息:阿根廷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阿根廷农户销售大豆的步伐总体放慢,部分原因在于市场对比索贬值的预期再次增强。 阿根廷农业部称,截至12月18日,阿根廷农户预售239万吨2024/25年度大豆,比一周前高出14万吨,去年同期销售量是279万吨。作为对比,上周销售29万吨。 http://www.chinafarming.com/axfwnh/2024/12/31/1332752688.shtml
3.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牛肉进口争议背后的经济学逻辑物美价廉的进口牛肉增加,直接影响国内牛肉产业。现在国内牛肉养殖商出栏一头牛,平均亏损1600元,连续8个月亏损超过1000,65%以上的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于是,中国畜牧业协会大声呼吁,说进口牛肉对国内牛肉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必须保护农民生计;许多养殖企业贷款养牛,在严重亏损下无法偿还贷款,只能退出这个行业;国外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697152577174722&wfr=spider&for=pc
4.2024年大豆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四、我国养殖业发展趋势 五、对我国养殖业生物安全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第十四章 大豆产业政策解读 第一节 大豆产业相关政策 一、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二、中国新《大豆》等国标实施 三、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方案 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五、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第https://www.cir.cn/R_ShiPinYinLiao/76/DaDouFaZhanQuShiYuCeFenXi.html
5.养殖业持续降发展8篇(全文)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3篇 1 养猪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养猪业迅速发展, 很快成为解决剩余劳动力、繁荣农村经济、保障动物产品供给的重要产业, 并且饲养方式由原来的散养、放牧模式逐渐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畜禽利用率。但是,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 这种养殖方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rgdy9h4.html
6.饲料行业信息周报20232022年,我国养殖业饲料消耗总量为45400万吨,国内和进口来源的原料分别为33240万吨和12160万吨,占比分别为73.2%和26.8%。饲料粮1方面,玉米、稻谷、小麦、其他谷物、豆粕的消耗量分别为20000万吨、890万吨、1220万吨、1240万吨、6580万吨,进口来源占比分别为10.0%、39.3%、41.0%、96.8%、99.1%,国内饲料粮供需结http://www.chinafeed.org.cn/xwdt_10092/hyxw/202312/t20231220_435777.htm
7.科学网—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之三)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畜牧业、饲料业和大豆加工业的发展。在中国畜禽养殖和饲料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时期,美国大豆协会多年间为中国大江南北的畜禽生产者组织提供或者应邀参与了3000多场次的饲料饲养技术培训、研讨会和圆桌座谈会等,听众总人数达20万人次以上。到2012年,共组织了17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8114-1356286.html
8.?柴卫东:生物安全欠防危害极大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并非一成不变。近些年来,军事、政治以外的国家安全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在全球化的喧嚣中,由于受控于垄断资本的国际主流媒体的引导,技术能力非对称状态给后发展国家所带来的新型安全威胁常常被人们无视和忘却,生物技术领域的现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http://www.kunlunce.com/ssjj/guojipinglun/2020-02-03/140156.html
9.动物养殖场风险评估报告(精选8篇)[1] 张振兴 我国毛皮动物养殖概况及存在的问题[J]经济动物学报2005,9(4):187~190[2] 刘志平 我国毛皮动物的现状及形势分析[J]北方牧业,2006,(18):12[3] 王谦 河北省毛皮动物养殖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方牧业,2007,(8):7 篇5:动物养殖场风险评估报告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118dlvg.html
10.《2023年中国乳制品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简版中国乳制品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研究报告 2 0 2 3 智研咨询 编制: I N D U S T R Y R E S E A R C H R E P O R T 精品行研报告 专项定制 月度专题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产业规 划 目 录 CONTENT 乳制品行业相关概述01 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02 中国乳制品行业投融资动态分析03 中国乳https://doc.mbalib.com/view/b53fe14eb95db45bd20006730c2cac21.html
11.张玉林不堪重负的消费革命出于对中国农业过密化问题的关注,黄宗智还指出,这场由消费革命推动的农业革命可能显示了新时代的农业出路:“促成资本和劳动双密集型农作的增长,通过蔬菜、水果栽培和畜禽、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增长来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从低值的、过密的以粮食为主的生产向资本和劳动双密集化的高值,具有适度规模的菜果和鱼肉生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20/06/419304.html
12.甲壳类贝类养殖学现状:养殖种类变动,产量较高,养殖模式多样。 对虾养殖总产(2005) 日本对虾,41090,7%;中国对虾8%;斑节对虾12%;南美白对虾65%;其他8%。 淡水养殖虾蟹类(2005) 河蟹34%;罗氏沼虾8%;南美白对虾34%;青虾16%;原螯虾7%;其他,13664,1%。 海水养殖蟹类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28718686_111828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