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和县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政策法规行业监管资讯

新和县2021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

(二)建设内容

建立2021年秸秆资源台账,制定发布适合新和县实际的秸秆还田技术规程,围绕秸秆饲料化利用,建立市场交易政策,秸秆收储奖补政策等落实机制,开展培训宣传,培育市场主体,构建县域全覆盖的秸秆收储和供应网络。同时项目落实:扶持32个秸秆饲料化规模养牛小区(合作社)青贮窖建设、6个万头牛场秸秆饲料化配套机械设备、1处棉花秸秆饲料化加工点,购置青贮制作复合菌剂。

(三)建设地点

在全县四乡四镇一个片区管委会。

(四)建设期限

建设期限10个月(2021年3月-2021年12月)

(五)资金概算

项目总投资1418万元,其中:修建青贮窖补贴资金588万元,购置秸秆饲料化配套机械设备资金500万元,对1处新建棉花秸秆饲料化加工点生产膨化饲草进行销售补贴资金200万元;购置青贮制作复合菌剂资金100万元;在全县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及培训,委托第三方编制发布秸秆还田技术规程经费30万元。

二、现状情况及工作基础

(一)现状情况

新和县秸秆资源种类有棉花、玉米、小麦等。各类秸秆资源总量约161万吨,其中:小麦46万吨,玉米100万吨,棉花15万吨。目前主要利用途径有二类。第一类是还田,主要进行棉花秸秆粉碎还田,其中棉花秸秆粉碎还田利用100%;第二类是饲料化应用,主要种植青贮玉米用作青贮饲料,以及玉米、小麦收获后部分秸秆打捆离田进行饲料化利用,占秸秆总量90%左右。新和县秸秆资源丰富,虽然有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传统,但目前仍然存在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少,棉杆粉碎还田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秸秆收集储运体系不健全,农民参与性不高,没有形成回收利用长效工作机制等问题。

(二)工作基础

近年来,新和县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棉花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已20余年,配套农机具待完善,作业技术成熟。在秸秆饲料化利用方面,现有规模肉牛养殖园区和村级母牛集中点87个(其中:存栏万头以上2个、千头以上30个),标准化青贮窖1046座,集中养殖8万头。利用我县牛产业化小区(合作社)和饲草料加工企业,稳定种植面积,增加农作物秸秆的膨化设备生产线,使用物理加工技术,使秸秆原料转化成秸秆膨化“罐头”,便于储存和运输,增加农作物产值。

三、实施条件

(一)项目实施必要性

1、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

收入的需要。农作物秸秆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秸秆饲料能促进畜牧业发展。通过项目实施,可以实现农牧业生产良性循环和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变资源优势为畜产品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2、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通过秸秆直接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结构,破除土壤板结,增强土壤蓄水蓄肥能力,提升耕地质量;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后,能够减少秸秆露天堆放,还可避免因秸秆焚烧等带来的农村人居环境污染,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人居环境。

3、确保粮食区域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通过实施秸秆饲料化利用,降低饲料粮消耗,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为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新和县秸秆资源丰富,秸秆精加工饲料不足,通过青贮改善秸秆饲料适口性和提高营养成分,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效率,可以有效解决人畜争粮问题,减少粮食的直接消耗,减轻粮食生产的压力。

4、贯彻国家“藏粮于地”战略,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也要扭转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大量的剩余秸秆是一个未被利用的巨大资源。目前新和县棉花秸秆粉碎翻埋还田,小麦、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迫切需要采取激励措施,示范引导农户还田前进行秸秆粉碎,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率。

(二)项目实施可行性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近年来自治区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和措施,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项目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解决养殖业饲料需求,发展循环农业,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2、秸秆综合利用空间大。大力探索棉花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模式,结合新和县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养殖业饲草料需求明显增加。项目实施后能扩大秸秆生产量,为新和县牛产业及其他畜牧业发展提供饲料保障。

3、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预计2021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26.03万亩,其中:棉花75万亩、玉米28万亩、小麦23.03万亩,预计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161万吨左右。

四、项目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要手段,以重点县建设为抓手,研究利用制度、创设扶持政策、凝练技术模式,以点带面,提升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通过秸秆项目实施,推进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合作社与农民三方共赢的利益链接机制,“收-储-运-供”体系覆盖县乡村三级,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肉牛主导产业,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全面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种植全珠青贮玉米,推广氨化、微贮、膨化等秸秆加工技术,加强秸秆加工设备配套。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突出养牛效益。使全县秸秆饲料化利用得到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通过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创设全量利用样板县。

五、具体实施内容

seline;">(一)实施范围或地点

按照集中投入、整县推进的要求,在全县4乡4镇1个管委会(新和镇、塔什艾日克镇、排先拜巴扎乡、渭干乡、尤鲁都斯巴格镇、玉奇喀特乡、塔木托格拉克乡、依其艾日克镇、央塔库都克片区管委会),着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二)实施内容

在全县32个扩棚增量养牛规模养殖小区(合作社)补助新建512座青贮窖,每座250立方米以上;在6个万头牛场(天宇、牛富源、乡情、友谊、牛牛、苏巴斯提)购置12立方米立式固定TMR饲料制备机30台、撒料车10台、青贮取料机10台;对1处新建棉花秸秆饲料化加工点膨化饲草进行销售量补贴;购置青贮制作复合菌剂;在全县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培训及宣传,委托第三方编制发布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三)资金使用

项目总投资1418万元,其中:预算资金588万元,补助新建青贮窖512座;预算资金500万元,采购12立方TMR饲料搅拌机30台,青贮取料机10台,撒料车10台;预算资金200万元,对1处新建棉花秸秆饲料化加工点膨化饲草进行销售量补贴;预算资金100万元,购置青贮制作复合菌剂;预算资金30万元,进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及培训,委托第三方编制发布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四)实施进度

(一)项目前期工作(2021年3月1日—30日)。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开展前期调研、动员摸底,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建设工作(2021年4月1日—10月30日)。各乡(镇)负责新建青贮窖建设,严格按照建设内容、标准、程序进行开工建设;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负责按照招投标程序,采购秸秆饲料化配套机械设备,采购青贮制作复合菌剂;棉花饲料化秸秆加工点膨化饲草,按照经营主体加工销售量进行补贴。

(三)项目验收工作(2021年11月1日—12月30日)。新建青贮窖采取村组、合作社自验,乡(镇)初验,县级联合验收,由所在乡(镇)向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财政部门提出资金兑付申请,验收合格后支付补助资金;采购的秸秆饲料化配套机械设备,验收合格后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程序拨付资金;棉花饲料化秸秆加工点膨化饲草,按照经营主体加工销售量进行补贴。

六、资金概算、用途、筹措及支出

利用项目资金1418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以规模养牛小区(合作社)和集中饲养点扩棚增量为基础,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户养牛需要,在32个牛养殖小区修建青贮窖512座,每座不少于250立方米以上标准化水浇筑结构青贮窖,总容积128000立方米,每立方米补贴60元,补助资金588万元,资金补贴坚持“过期不补、质量优先、扶持规模养殖”,验收合格后支付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收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购置12立方TMR饲料搅拌机30台,每台13万元,预算资金390万元,青贮取料机10台,每台6万元,预算资金60万元,撒料车10台,每台5万元,预算资金50万元,共计预算资金500万元,主要用于提高秸秆高效饲喂和加工设备配套率,实施统一采购,用于保障6个万头牛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县牛场秸秆饲料机械装备配套率,最终能够实现良种、良料、良法的组装配套,确保实现最佳的养殖效益。预算资金200万元,对1处新建棉花秸秆饲料化加工点膨化饲草销售量进行补贴,扶持形成长效机制,提高棉花秸秆利用率;预算资金100万元,购置青贮制作复合菌剂,提高青贮饲料制作水平;预算资金30万元进行秸秆饲料化宣传及培训,委托第三方编制发布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七、进度安排

本项目计划实施期限10个月,3月份前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编制;4—8月份前完成青贮窖建设、验收、报账和完成青贮制作复合菌剂的采购工作;9月份前完成6个万头牛场秸秆饲料化配套机械设备采购、验收和报账;11月份前完成棉花秸秆饲料化加工点膨化饲草销售量补贴资金验收和支付,同时完成宣传及培训、委托第三方编制发布秸秆还田技术规程;12月份前完成项目工作总结、自评、绩效报告。

八、项目预期效益

seline;">(一)经济效益

1、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养殖户利用机械装备养殖代替人工喂养方式的观念转变,促使牛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秸秆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增加农民收入。

2、通过扩大饲草料种植,并辅以推广青贮窖储备和饲草料加工设备及调制技术,达到缓解草畜矛盾,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seline;">(二)社会效益

seline;">(三)生态效益

采取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氮含量,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优化农田生态环境,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后,能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降低病虫害。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更好完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推进工作,成立新和县2021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财政、审计、国土、乡镇(管委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书记兼任,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按照工作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的工作合力,狠抓落实,确保项目能顺利实施,按时发挥效益。

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拨付、监督,并及时下拨到位;

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负责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及检查验收,秸秆加工设备采购工作。

县自然资源局:项目建设中确保用地供应。

县审计局:负责项目资金跟踪审计。

其它县直有关单位,要根据本部门职责和需求,组织做好配合工作。

(四)加强资金监管。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各实施单位完成建设任务后,申请验收合格后兑付补贴资金。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将定期对项目工作进展及项目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实施情况进行绩效综合评价,任何单位不得滞留、截留、挪用项目资金,不得采用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资金,使养殖户能够直接受益,提升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

(五)加强技术指导。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力度,共同组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建立服务体系加强指导,确保各项综合性利用措施落实到位。各乡(镇)要切实开展好玉米种植户的秸秆青贮、黄贮收购协调,确实落实收购协议的签订,抢抓农时,及早行动,帮助养殖户联系秸秆加工机具的维修及购置投放,要按照快收、快运、快铡、快贮的工作要求,做到应贮尽贮,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THE END
1.新疆阿克苏地区:畜牧业由增量向提质转变近年来,新疆阿克苏地区立足地域特点、资源优势和农牧民养殖传统,积极调整畜牧业结构,鼓励农牧民大力发展牛、羊等牲畜养殖。2023年,地区通过实施畜牧业扩量增效行动,加快推进良种牲畜繁育和推广,为促进畜牧业高产、高效、优质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购进优质种畜、推广使用改良冻精、实施多羔肉羊改良工程……阿克苏地区各地以https://www.cfsn.cn/news/detail/91/9084.html
2.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新疆畜牧业主要是以牛、羊养殖业为主。目前,全疆有87个县(市),其中,牧业县22个,半农半牧县16个,农业县49个;从事牧业人口有135.71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12.6%;现有牧场130个;牧草地面积76670.70万亩,其中牧草灌溉面积5173.35万亩。2010年全疆畜牧业产值由1978年4.5亿元提高到375.8亿元,增长8.1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20771087_430111348.shtml
3.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新疆畜牧业主要是以牛、羊养殖业为主。目前,全疆有87个县(市),其中,牧业县22个,半农半牧县16个,农业县49个;从事牧业人口有135.71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12.6%;现有牧场130个;牧草地面积76670.70万亩,其中牧草灌溉面积5173.35万亩。2010年全疆畜牧业产值由1978年4.5亿元提高到375.8亿元,增长8.1https://www.360doc.cn/article/53889477_740368910.html
4.?中国绵羊养殖行业运行状况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2024第二章 2024年世界绵羊养殖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24年世界绵羊养殖行业发展概况 一、国外养羊业概况与特点 二、国外绵羊养殖技术分析 三、国外养羊业现状 第二节 2024年世界绵羊养殖行业主要国家及地区发展概况 一、美 二、欧洲 三、澳大利亚 四、新西兰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4650412&efid=XnB5gCiP4qWduWpslxIVJw
5.新疆家禽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新疆家禽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家禽业,产业发展现状,家禽养殖业,家禽养殖场,家禽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禽蛋、禽肉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新疆家禽养殖业发展迅猛。据统计,新疆家禽养殖量在西北五省中排名第一。目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QYKJ202110009.html
6.20172022年中国绵羊养殖业投资盈利模式分析与市场评估博思数据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绵羊养殖业投资盈利模式分析与市场评估咨询报告》介绍了绵羊养殖行业相关概述、中国绵羊养殖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绵羊养殖行业的现状、中国绵羊养殖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绵羊养殖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绵羊养殖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绵羊养殖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Y67504R9Q0.html
7.2024年猪肉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中国猪肉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4-2030年),猪肉在全球范围内是最为广泛消费的肉类之一,其市场规模庞大。近年来,猪肉产业面临多重挑战,包括非洲猪瘟疫情的全球蔓延,对生猪养殖造成严重影响;环保政策趋严,要求养猪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消费者对食品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00/ZhuRouChan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8.空间产业布局(精选十篇)特色养殖、现代服务业,建设成为*县经济主轴带和*长旬能源化工基地最大产业集群区)五区(县城循环经济和服务业发展聚集区,包括城关镇与炭店乡、新堡子乡等周边乡镇,集中布局发展煤炭、电力、建材等循环经济产业,配套发展机械、环保、轻工等综合产业,积极发展物流、商贸、文化、旅游、金融等社会公共服务业,建成全县最大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zd0p4u.html
9.寻找新疆养殖三文鱼基地的最终位置揭秘探寻新疆三文鱼养殖的最佳总体来看,新疆三文鱼的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未来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三文鱼生产和供应基地,为当地经济带来长远的利益。 新疆三文鱼养殖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结来看,新疆的三文鱼养殖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通过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这些基地不仅提升了产量,也保障了鱼类的高质量。当前,新疆的三文鱼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606262.html
10.旅游延伸产业链9篇(全文)对于种植业在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认为是施肥、防治病虫、耕作除草的分别有17%、52%、17%,还有14%的人认为是灌溉、修剪等其他;而对于难度最大的环节,认为是施肥、防治病虫、耕作除草的分别有11%、53%、32%,还有4%的人认为是灌溉等。 对于养殖业在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认为是防疫、饲喂、幼期管护的分别https://www.99xueshu.com/w/ikeyfmeeyzkf.html
11.江苏农业科学杂志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2019年第08期通过从稻田土壤和稻米镉污染现状,稻田土壤和稻米镉的含量关系,土壤pH值、有机质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等方面总结稻田土壤和稻米镉含量关系的研究进展,并进行展望。我国稻田土壤和稻米镉污染现象形势严峻, 罗氏沼虾淡化养殖的现状与展望 关键词:罗氏沼虾 淡化养殖 现状分析 展望 为了使罗氏沼虾养殖产量再次得到提高,https://www.youfabiao.com/jsnykx/201908/
12.边境县参与“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分析与展望——以新疆吉木乃县为吉木乃县在发展传统种养殖业的基础上,紧抓对哈萨克斯坦“三日免签游”的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特色农业。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高端、优质、高效、绿色”发展方向,建立有机小麦标准化种植基地666.7 hm2,发展高效种植业,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 666.7 hm2,优化小麦品种结构,推广新春39号等良种小麦种植,并按照欧盟农http://www.reportway.org/duiwaijingji/23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