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资源是分散在各地的,可能有一个单位建了一个机房,摆了十几个服务器,业务不太多,发现服务器是浪费。结果忽然哪天业务上来了,算力又不够了,又要扩建。这种东西不够弹性,不够灵活。
我们以前用的单点式的运算或者网格运算,就是某一个小区域的计算,你算你的,我算我的。现在的云计算,大家放在云上面,力量集中一起算,这是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
分布式计算真的不难理解。我们说边缘计算的时候,经常拿出这样的动物:
之所以要用边缘计算来发展,其实有两个主要的原因。虽然我刚才说云计算很强大,可以动态弹性伸缩,可以省钱,可以怎么样,但是它有两个无法克服的缺点。
传统的云计算架构,云和端之间的距离比较长,越往上数据量越大。可能我们在一个小区里还好说,但是大家的数据量同时增加的话,400G或者多少T不停扩容,这种数据量压力对于运营商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最恐怖的是高能物理,前两天参加世界电信日大会,中科院的专家来讲他们产出来的数据,吓死人,他说现在世界上产生的数据最大的就是高能物理,还有就是和航空航天有关的。在贵州的那个大锅射电望远镜,FAST,一年产生的数据大概就是几百PB。
由此可见边缘计算的重要性。数据量越来越大,全部上云的话,怎么玩?
对于云计算和分布式计算,我们理解最大的区别是:云计算就是把所有从物这边过来的数据直接放到云上,图上这是一个云,由云实现存储、计算、分析。我们现在一天到晚讲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实际上我们都是围绕数据在转的,我们从数据获取价值。
边缘计算从2017年后开始兴起,它的意思就是我们从云、边、物每一个层级都做存储、计算和分析。云肯定会继续做,边缘云也会做存储、计算和分析,现在在手机已经在做存储、计算、分析。
边缘计算的优势非常明显,可以提供更实时、更快速的处理能力,成本更低。我待会介绍边缘计算硬件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它可以很小很小,也可以很大,总之很灵活,算力也可大可小。
CDN和边缘计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CDN任务是存,而不是算,而且CDN的东西是静态的东西,如果你要想看世界杯,是没有办法的,为什么?因为世界杯上所有的东西是实时的,不可能提前录或了世界杯的视频再放到CDN上。所以动态和非动态,实时和非实时的关系。
边缘计算是具有计算的能力,实际上强调的是计算两个字,而CDN就比较笨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为死数据。
另外用边缘计算很明显的优势就是数据安全的优势,很多数据不用上最顶上的云平台,可能上边缘平台。对于在座的工业企业来说,如果我的边缘计算中心就设在我的厂区的话实际上大部分的数据就在我的厂区里面,所以大幅减少数据泄密和发生安全风险的概率,大家心理上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结合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会下沉到我们企业这一级别。看PPT上,就是工厂外的网络。
公有云或者是私有云,全部都是在工厂外的网络上,我们提供服务给用户。但是边缘计算等于是从云计算里面拨了一部分的功能下沉,我又一次提到的“下沉”,下沉到工厂内部,OT大家都知道就是工业上的这些网络。我们说的工业互联网在我们通信人的理解就是OT、CT和IT三T的同时升级,最终演进到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还有工业4.0。
大家看这页(上图),这是更详细一点的网络架构。在座各位应该很熟悉这个网络,带箭头的是CT部分,云计算中心是IT部分,工业的这一块就是OT部分。边缘计算中心功能上是IT部分。就是把一小部分计算中心从工厂外面移到了工厂的车间这种级别,提供一些计算的能力。
除了基站之外,离远一点,更上层一点,我们可以设置边缘计算中心机房。原来这部分有一部分功能是核心网的,但是5G核心网用户面的低时延的功能,下沉,放在这里了。和基站一部分功能一起,组成一个小型机房。
(上图)这个是边缘计算的架构。其实大家看到的边缘计算,边缘计算实际上就是云计算的一个变种,它的架构和云计算是很像的。
边缘计算现在的应用领域主要分为四个大类,无线类业务、大视频、车联网、智能制造。无线类业务主要是室内定位、无线RNIS、视频优化;大视频像智慧场馆、云游戏、AR/VR。
刚才看到马博士的VR眼镜的演示里面,那个眼镜后面拉了一个线,为什么有根线,是因为现有的无线通讯技术无法实现AR和VR这个级别的数据传输,他的带宽的要求很高,因为分辨率要16K,时延要在7毫秒以内。如果你的VR眼镜时延比较大的话,头晃动,久一点一定会晕甚至会发生呕吐,所以目前只有有线才能保证你能实现这么短时延的清晰数据的传输。
我们为什么说5G就可以实现,我们就把这根线拿掉,因为5G带宽可以也有10Gbps,我们在试点测试的时候超过了1GB每秒,这个数字是足够AR/VR眼镜的。而且刚才说三大应用场景里面有低延时、高可靠性,低延时到毫秒级,而现在4GLTE大概在40-50毫秒,大家可以装测速软件测一下,你的时延肯定在几十毫秒,甚至一百毫秒。这是时延上的优势,可以保证AR/VR的应用得以落地。
再一个是车联网,时延最敏感的应用,刚才提到过。
可能大家经常听见雾计算的概念,什么叫雾计算?雾计算是思科提出来的,更强调的是在设备网关里处理数据,刚才也介绍网关,设备的数据到网关,网关的数据再走上云。这张图最顶上是云计算,雾计算的级别要比云计算低,而边缘计算要更低,边缘计算强调的是数据产生的设备端,最底下就是数据节点。雾计算是介于云计算和边缘计算之间的一个方式。
说到边缘计算,一个词大家一定要记住,就是云网融合。
云实际上我们理解为IT的概念,网是通信的概念,就是边缘计算是CT和IT之间互相去侵入,互相竞争产生的局面。
边缘计算在传统通信行业会认为是自己的蛋糕。就像华为和中兴,总是强调边缘计算是我的市场,我的强项,因为你在移动通信网络上放设备,那计算是我们的嘛,我们的地盘,所以我认为是我们的。
但是IT不那么认为,包括像浪潮认为边缘计算是属于我们IT的范畴,计算嘛,计算就是IT啊。
可以看出,边缘计算确实具备了移动网络的天然属性,同时也具备了计算中心属性。边缘计算想要真的实现更好的发展,它离不开IT和CT的共同助力。没办法,边缘计算这块蛋糕,IT和CT就是互相竞争,然后互相合作,一起来吃。
我们说边缘计算和云计算未来的关系,一句话就说明白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我们将来不可能抛弃云计算,也不可能抛弃边缘计算。云计算就点像网红,被新晋网红边缘计算抢了一些风头,但是它还是会继续红。边缘计算虽然现在很红,但它不可能替代云计算。就像我刚才说的,分布式计算和集中式计算各有各的强项,会运用在不同的领域,不可能存在谁会替代谁的关系。
前两天我参加边缘计算研讨会的时候,所有嘉宾不管是运营商的,还是IT企业的浪潮、联想,还是设备商的华为、中兴,说到最后都会说类似的话:边缘计算前景很美好、过程很漫长。甚至有专家把***的《论持久战》图片放上去。就是说,边缘计算看上去很美好,但是我们要实现边缘计算的那些美好场景、那些理想,是需要很长周期的。
原文标题:5G边缘计算的发展前景与应用
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路6号手机智能终端产业园2号厂房3层(0731-8808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