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AUTOADDP{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TD{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DIV{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LI{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一、基本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得到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江苏省农委、科技厅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先后获批“江苏省水产养殖智能控制技术标准化示范基地”“江苏省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国家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先后承担“江苏省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国家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2013年获批“江苏省(中农)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2015年被认定为“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公司研发产品进入市场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和欢迎。为了加快创新,2013年公司研发投入达38.21万元,占公司销售收入4.1;201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50.20万元,占公司销售收入4.8%;2015年公司研发投入达82.10万元,占公司销售收入5.21%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针对我国传统水产养殖生产效率低,养殖风险大、劳动强度高、水体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围绕水产养殖的实际需求,开展了水产养殖环境感知、自动饲喂控制、智能处理调控、智能监控、水产养殖物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等关键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与示范。
(一)坚持市场主导,创新推广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水产养殖的实际需求和养殖户经济承受能力,进行水产养殖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和设备开发,将市场推广应用的效果作为检验系统的主要标准。针对系统维护任务重、成本高的问题,立足当地资源,成立合作社。针对河蟹销售的80%是通过水产批发市场进行的特点,我们积极联系水产流通协会市场分会,打开了上海铜川路市场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户销售近500万元,积极参加2015年11月举行的“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进一步助推“宜兴大闸蟹”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经验效果
4.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核心、以公共推广平台为支撑,“政、产、学、研、推、用”六位一体的技术创新协作体系和产业化发展配套体系,促进了国内首个中国渔业物联网和大数据产业联盟的建立,促进了水产养殖物联网的产业化进程。
5.经济效益,持续增长。2013-2015年,产品在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宁夏、云南、新疆等20个省份(区)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6.生态效益,实现了养殖节能减排。通过优化推进精细化养殖,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电等养殖能耗,减少了养殖废水排放,形成了集约高效、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的现代养殖模式。精细投喂减少了饲料浪费,防止了水质恶化,减少了养殖病害和用药,改善了养殖水体环境,保障了农村水域的生态环境安全。
7.社会效益,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大幅降低了养殖者劳动强度,使传统辛苦养殖变为幸福养殖,提升了养殖农民生活幸福指数;能促进农村新业态的形成。系统推广应用带动了智能监控设备、增氧投饲设备、运维服务发展,促进了农村电商等新的业态形成,吸引了青年农民回乡从事养殖生产经营。
8.“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是农业信息化的重大突破,其以新技术、高可靠、低成本、易操作等优势,占领农业信息化市场,通过互联网+农业,必将对传统农业产生颠覆式的改变,对农业现代化将带来革命性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