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数据要素×”|人工成本降低60%效益提升超50%,看广东如何以数据赋能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湛江市新浪财经

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三面环海的湛江,拥有1556公里的海岸线,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水产总产值连续20多年居全省首位。近年来,湛江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在由国家数据局等15个部门联合举办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广东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5个,技术创新奖1个,商业价值奖1个的佳绩。此前,广东曾举办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由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主办,广东省数据要素产业协会作为大赛的执行单位,在广州、深圳、佛山、珠海、江门、湛江6个城市设置了工业制造等12个赛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该获奖项目“数海智渔领航者”团队主要负责人湛江湾实验室渔业大数据中心主任杨仁友,探讨数据价值如何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如何推动海洋渔业数字化转型。

破解海洋渔业难题

南方财经:可否介绍项目团队以及各自在数据要素应用方面的主要业务和定位?

杨仁友:我们这个团队名称为“数海智渔领航者”,团队成员包括科研人员、数据分析师、软件工程师和行业专家,在项目中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推动智慧渔业的发展。

在数据要素处理方面,湛江湾实验室主要负责海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应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则利用其在通信技术和信息化领域的专业能力,为项目提供数据传输、处理和安全保障,确保数据的高效流通和隐私保护。

南方财经:此次获奖项目的背景与核心理念是什么?

杨仁友:当前湛江大力发展深远海网箱养殖,形成湛江湾、东海岛等5个深水网箱养殖园区,拥有养殖网箱3532个,占广东省约70%。到2026年,湛江争取建成5000个大型深水网箱、5~10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平台、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构建大型海上“蓝色粮仓”,打造游客向往的“海上草原”。

但随着深远海网箱养殖的推进,养殖管理手段粗放、养殖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企业融资贷款难、产业缺乏标准化等问题也随之暴露。

为解决这些制约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题,湛江湾实验室作为粤西地区首个设立的省实验室和区域重大创新平台,通过整合各方优势力量,以数字创新技术,赋能海洋养殖产业,打造一系列深远海智慧养殖的示范应用。

南方财经:获奖项目的创新点是什么?与市场上的类似项目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杨仁友:我们的项目创新点涵盖了合作模式、机制、技术、产品服务等多个方面。

在合作模式上,项目创新性地打造了“实验室+龙头企业”“实验室+平台公司”“实验室+企业+政府”“实验室+科研院所”“实验室+通信运营商”等多元化共创发展的合作模式,通过合作研发、技术转化、数据服务等方式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推动价值转化。

在机制创新上,通过构建渔业大数据中心、推动数据共享与开放、完善大数据标准体系等措施,为渔业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技术创新方面,项目运用了立体感知、5G双频专网、人工智能、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形成了面向“精准生产”“智能管理”“安全流通”三大技术体系。

在产品服务创新上,项目形成了智慧渔业解决方案和海洋数据资源,赋能企业养殖、产业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人工成本降低60%

南方财经:获奖项目采用了哪些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如何?

杨仁友:项目通过声光电磁、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建立水下、水面、空天全域海洋牧场生态环境立体化透视网络,动态感知海洋环境和渔业养殖的状态信息,包括水质、水文等养殖环境,鱼类体征、摄食行为等养殖对象,网衣、工船等装备状态,外来入侵等养殖安全状态等信息。同时,通过构建海洋鸿蒙生态系统,融入开放系统硬件生态,研制现有海上工控机替代货架产品,满足系统的硬件部署要求。

此外,我们还建立智慧渔业大数据中心,实现水产智慧育种、繁种、养殖、海洋生物医药、初加工、深加工、仓储物流、溯源、能源与减排等全产业链服务系统,以及数据的统一接入、统一治理、统一开放,数字赋能深远海水产全产业链。

项目通过运用机器学习技术针对水下养殖环境的低照度、低能见度等问题,实现了轻量化网衣水下图像实时增强。结合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洋多源异构数据的汇聚、处理、建模、开发分析,实现数据的标准化、资产化、服务化、价值化,为海洋科研、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更全面、更标准、更多维的数据支撑。

南方财经:获奖项目有哪些成功的应用案例或实证研究?

杨仁友:项目在海威2号、300吨级养殖试验船等平台的应用中,通过养殖投喂优化数据模型,实现了人均管理水平从0.5万m3提升至3万m3,降低了人工成本60%,灾害损失降为0,降低饲料系数10%~20%,提高增重率10%以上,效益提升超50%。

在死鱼识别数据模型的应用中,HDPE网箱实现了死鱼快速识别和自动收集,人工成本降低60%,识别准确率超90%,应用期间因死鱼导致的大批量病害污染事件为0,养殖经济效益整体提升超30%。

此外,项目还构建了养殖环境优化数据模型,在海威2号、恒燚一号等养殖平台应用,覆盖有效养殖水体超9万立方米,减少了对人工经验的依赖,实现了养殖管理人员年轻化、技术标准化。同时,湛江湾实验室还发布了金鲳鱼指数,通过汇聚湛江本地30多家具有代表性的金鲳鱼产业企业的数据,发布价格、发展、生产、品牌四大类指数,为产业提供金融赋能和行业发展指导。

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基于海基、船基、岛基、陆基、空基“五位一体”的观测数据,构建生态保护评估模型,为各行业主管部门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已和多个单位合作。

南方财经:项目有哪些实施和推广计划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或趋势?

杨仁友:目前,我们在产品服务方面形成了一套智慧渔业解决方案,不仅实现省内“东西接力”,还推进“南北一体”跨区域合作,推广到浙江、福建、江苏、山东、辽宁等沿海省份,也加强跨国交流,可以适应加拿大、南美、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要求。

同时,我们还沉淀了海洋数据资源,为海洋气象灾害预测、环境保护、应急响应等提供更精准高效的能力支撑。项目还将继续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防灾减损保险产品,满足市场对智能化、绿色化、高效率海洋渔业的需求,全力推进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点建设。

南方财经:你如何看待此次获奖项目所在行业的应用前景?

杨仁友: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智慧渔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渔业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行业的新趋势。

我们的项目通过智能化养殖平台和大数据利用模型,实现了养殖过程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满足市场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推动了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基于对海洋数据的利用开发,建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及建设优化体系,促进广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点建设,为海洋强国和生态文明提供战略支撑。

THE END
1.智能水产养殖新纪元科技赋能未来鱼类产业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食物资源尤其是肉类和蛋白质来源日益紧张。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面临着环境污染、疾病爆发和资源消耗等问题。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的养殖模式——智能水产养殖正在逐步成为行业内的一股强大力量。 首先,智能化管理系统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确控制能力。这一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水体参数,https://www.nssydxrcs.cn/yang-feng-bai-ke/386621.html
2.智能水产养殖新纪元AI技术革新与可持续渔业发展传统的饲料配送方式往往存在浪费问题,而智能水产养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精准预测鱼类的食欲和成长需求,从而实现精准饲料配送,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自动化操作设备 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自动化操作设备如自动喂食机、清洁机等开始应用于智能水产养殖领域,这些设备可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https://www.uszlrttkj.com/sheng-zhu-yang-zhi-ji-shu/417068.html
3.智能水产养殖新纪元科技革新下的海洋食品生产力大幅提升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食物安全和可持续性越来越有追求。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虽然能够满足一部分需求,但却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以及疾病防治等问题。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水产养殖已经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智能监测系统是智能水产养殖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这套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鱼类的生长状https://www.tqddswnp.cn/yang-feng-ji-shu/392208.html
4.智慧渔业/ 智慧水产 / 水产动态 最新动态智慧水产水产动态 智慧水产解决方案 智慧海洋 水产动态湖南祁阳“岸上”养鱼增收有路 2024-12-24 戈壁水乡张掖临泽富锶水产“游”出乡村“走”四方 2024-12-17 海虾虾苗新入驻 特色养殖添动能 2024-12-02 新妙湖水产养殖场:人放天养 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2024-11https://www.agri.cn/zt/2024/zhyy/zhsczhyy/scdtzhyy/
5.智慧渔业养殖系统是用于鱼塘养殖水产养殖的智能渔业养殖管理软件智慧渔业养殖系统包括物联网智能渔业养殖系统功能,是用于鱼塘养殖、水产养殖的管理软件,采用云计算智能技术,为渔业养殖提供系统管理服务。http://www.nyyzsoft.cn/yuchang/
6.水产降养殖技术健康养殖的最初内涵是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预防和控制养殖病害采取的改造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养殖生物自身健康状况的综合技术的概括。水产健康养殖是根据养殖品种的生态和生活习性建造适宜养殖的场所;投放品质好、体格健壮、生长快、抗病力强的优质苗种;采用合理的养殖模式、养殖密度,通过科学投喂优质饲料、科学用药防https://www.tten.cn/trs/nyjs/njzs/dsy/201411/t20141113_69906.html
7.数字化水产养殖管理平台山东广为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广为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水产养殖综合管理平台,配套水质在线实时监控与分析设备、生产设备运行监控设备、养殖车间视频监控设备、水下鱼类行为监视设备、机房基础设施,形成水产养殖监控智能化、生产管理精准化、养殖过程高效化,实现水产养殖养殖全过程数https://www.gw-ocean.com/36/
8.南京水产养殖物联网云平台江苏芮捷智能科技供应价格4、绿色农业:传统农业很难将栽培过程中的一切监测数据完好记录下来,而物联网农业可经过各种监控传感器和网路体系将一切监控数据保存,便于农商品的追根溯源,南京水产养殖物联网云平台,南京水产养殖物联网云平台,完成农业出产的绿色无害化。工业物联网的发展要求更准确,南京水产养殖物联网云平台、更智能、更高效以及https://www.china.cn/qtshangwufuwu/5207850684.html
9.具有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网水产新闻网水产养殖网水产频道江苏扬中:“科技+生态”解锁特种水产养殖密码 水产预警紧急平台 2024年4月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 2023年10月全国水产养殖病害 台风黄色预警:“小犬”将向西偏北 注意!超强台风“苏拉”正逼近华南 最高级别红色预警!“苏拉”或于明 2023年9月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 http://www.bbwfish.com/
10.金农水产信息网中国水产信息网络平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黄鳝等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药残攻坚治理工作的通知 . 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86号(关于进口新加坡养殖水产品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 . 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48号(关于进口马达加斯加野生水产品检验检疫和卫生要求的公告) . 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46号(关于进口乌干达野生水产品检验检疫和卫生要求的公告) http://www.aquainfo.cn/
11.水产养殖学具有校内国家级南昌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和江西省水产动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平台,还与省内外20余家水产养殖企业建立卓越水产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其中有4家被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人保厅、江西省信工委等省直单位联合授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称号。聘请了一批校外指导老师,涵盖了本专业https://zjc.ncu.edu.cn/yxjs/zyjs/smkxxy/2a3e37e4673b40b79ba681b1609502ff.htm
12.科研平台根据渔业生产技术发展要求,紧密结合生物技术,依靠现代科技进步,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开展关键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促使技术升级的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加强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断提高渔业装备与工程的科技水平,为渔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 主要研究方向: 资源节约型水产养殖装备与工程技术;渔业节能技术与应用;渔业http://www.fmiri.ac.cn/kjcx/kypt.htm
13.创新载体平台核心层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湖州师范学院四个单位组成,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为牵头单位。核心层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建立并完善高效的渔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浙江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产地环境定点监测机构 浙江省淡水渔业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通过原农业部确认的浙江省https://www.zjfish.org/sbzt
14.全力水产养殖全力水产养殖平台发布水产资讯http://www.qlscyz.com/
15.祥盈水产平台200余人齐聚文昌!共同探讨水产种业发展祥盈水产平台 200余人齐聚文昌!共同探讨水产种业发展 10月10日上午,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第十六届全国水产育种学术研讨会在海南文昌启幕。来自全国的各大水产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国内多所高校、企业代表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水产养殖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学术进展。https://blog.csdn.net/2401_87968486/article/details/142853016
16.畜牧兽医学院简介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到知名水产企业通威集团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渔美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水产养殖及动保企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技术指导服务;可到渔业、渔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就业;也可从事水族馆、休闲渔业等工作,可以自主创业,开https://www.cdnkxy.com/xmsy/info/1044/2831.htm
17.博彦科技“互联网+水产”打造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美通社PR针对以上状况,张杨从国家农业农村部对水产养殖业发展的要求、互联网大数据助推良种生产、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以及通过优苗优养提高养殖户收益等多个方面,对“互联网+水产种业”进行了细致阐述。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捷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优苗优养’平台,将在年内https://www.prnasia.com/story/21272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