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发布《现代设施渔业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
今年,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制定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对促进设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规划》包括1个总体规划、4个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建设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种植业、以高效集约为主的现代设施畜牧业、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以仓储保鲜和烘干为主的现代物流设施等4方面重点任务。
了解详细请点击:
《现代设施渔业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
自动排污、自动投饵、自动沙缸、水质监测
关于水产智能设备
循环水养殖的问题
为你答疑解惑
↓↓↓
02
格力进军深远海养殖领域
2月12日,格力集团与鹤洲新区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由格力集团牵头广东海盛高科、九洲文旅、福建金贝尔集团、农控集团等多家企业组建的海工装备和深海养殖装备产业公司——格盛科技、格金贝尔即将投入运作,在现代海洋经济产业领域再添重要战略布局。
“格盛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示意图
了解详情请点击:
投资超百亿!又迎强劲选手,格力牵头多企业投入深远海养殖
养殖水体超3万m3,年产值超5000万元!格力集团进军深远海养殖领域!
03
马云参股成立水产养殖公司
天眼查信息显示,7月下旬,马云旗下实控公司参投了名为“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的公司,是一家以从事渔业为主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水产苗种生产;水产品批发;水产养殖;渔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等。而这家公司成立不到10天,又投资成立了名为“一米八海洋科技(舟山)”的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为主的企业。
早在2020年,马云就开始布局海洋产业。天眼查显示,成立于2020年9月的耕海牧洋(海南)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2亿元,是一家以从事渔业为主的企业,控股股东为海南云锋企业管理,马云持有海南云峰50%股份。根据儋州市人民政府官网7月4日发布的消息,由耕海牧洋(海南)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的金雨海洋智慧渔业产业园建设正在施工中,该产业园将以海洋渔业科技研发为核心,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深远海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饲料加工为主导产业,打造集育种育苗、科研创新等功能于一体,融合动保饵料研发、渔业衍生品开发、技术服务推广等多个方位,实现一二三全产业链发展的生态化、规模化、信息化智慧渔业产业示范基地。
04
正大HomegrownShrimpUSA正式开业
2019年3月份,正大集团(CPF)收购美国佛罗里达州Indiantown附近的一处废弃养虾场,成立一家名为“HomegrownShrimpUSA”的公司。至今年,经3年筹备和调整,正大HomegrownShrimp养殖场终于正式开业,标志着正大集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正大卜蜂新成立的“HomegrownShrimpUSA”公司养殖场
该大型养虾场配备了40个100米的圆形养殖池和8个用于收集固体废物和水回收的池子,以及最先进的水循环系统,使其能够完全控制养殖场的水温。其中12口池于今年年初投放第一批虾苗,每个池产量预计为500公斤。此外,该养殖场还有一个完全封闭的小型循环孵化场,每年可生产超过6000万虾苗。
05
国内首台套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问世
其中,智能型自动化鱼类疫苗注射机利用人工智能识别和光栅模组识别准确定位疫苗注射位置,对纺缍形鱼类,能根据不同大小的鱼苗,自动调节注射位置,注射效率可达1200-2600条/小时。扁平形鱼类智能化疫苗注射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确定注射位置,对大菱鲆、牙鲆的疫苗注射效率达1200-1400条/小时。
06
海大集团:在广东投资80亿,建年产20万吨的对虾工厂化养殖项目
今年开工初期,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大集团”)董事长、总裁薛华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饲用粮缺口增大、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工厂化养殖代表了养殖行业升级的方向,是践行“大食物观”、完善供给“大体系”的重要方式。三年内,海大集团将在广东投资80亿元,建设年产量20万吨对虾的工厂化养殖项目,助力广东向海而强。
此外,海大集团和越秀集团共同在湛江投资建设的雷州市东里镇南美白对虾工厂化育繁养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这是广州对口帮扶湛江的产业振兴重要项目,建成后也将助力当地海洋经济的发展壮大。项目远期规划3000亩以上,预计总投资10亿元。其中首期流转建设558亩,已于2022年8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首期总投资1.2亿元,预计到今年底正式建成投产,进入成熟期后可产优质对虾500万斤,营收1.1亿元。
07
通威百万吨对虾项目投产
今年春季,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通威农发)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投资的年产1万吨对虾工厂化养殖项目一期项目已成功投产。在今年9月,东营通威渔业有限公司首批清水大虾正式上市,单池出虾规格达25头/斤,最高产量达到30斤/m3(约40斤/㎡),开启了国内单体最大工厂化循环水南美白对虾成功养殖的新纪元。
该项目于2022年8月1日与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政府正式签约。项目是国内首个工厂化循环水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占地约2000亩,总投资10亿元,预计在未来5~10年实现年产量100万吨。
08
“海鲜陆养”全新模式爆发
今年,在地处内陆、被称作“离海最远的地方”——新疆,迎来了“海鲜”大丰收,成功实现“海鲜陆养”模式。“海鲜陆养”模式,是指在陆地营造类似于海洋的生态环境,人工养殖鱼类、虾蟹类、贝类等海产品。
湖北省最大的“海鲜陆养”基地
营造类似于海洋的生态环境,有多种方法。其一,采用“海虾淡养”方式。其二,巧用资源“造海”,将盐碱水变成“人造海水”。采取“海鲜陆养”模式,不仅为解决我国盐碱地的治理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还促进农户增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09
恒兴与印尼渔业部达成合作
12月,印尼渔业部与广东恒兴集团签署《印度尼西亚对虾综合养殖发展项目谅解备忘录》,双方将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从对虾养殖业开始,逐步深化并扩大合作的领域,加强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沟通交流,共同推进蓝色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随之,印尼海洋事务和渔业部宣布,将在该国多个地区建设现代化养虾基地,旨在大幅提升虾产品出口量。印尼海洋事务和渔业部部长SaktiWahyuTrenggono称,最大的养虾基地将在EastSumbaRegency县的Waingapu地区开发,占地面积1,800公顷。除此之外,印尼还将在Aceh、Lampung、Jembrana和SouthSulawesi的11个地点建设现代化养虾场,建设计划将在明年一季度启动。与此同时,多处虾苗繁育中心也将配套建设。
10
宁波象山鲑鱼RAS养殖项目持续扩大
挪威企业NordicAquaPartners在中国宁波兴建一座陆地鲑鱼养殖场。项目占地面积约300亩,分三期建设,最终实现20,000吨的年产量。目前,NordicAqua位于宁波高塘的循环水养殖设施一期工程即将完成,养殖设备的总投资为5,300万欧元,年产能达到4,000吨。据悉,二期增加4000吨,预计三期建好后产能达2万吨。养殖场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由宁波地方政府负责,他们将这些建筑物租赁给该公司。NordicAqua计划在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首次收获,同时开展八个批次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