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2021年,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突出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国家将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强化项目统筹整合,推进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为便于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了解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现将2021年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实施的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发布如下。

一、粮食生产发展

1.农机购置补贴。各地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内选取确定本省补贴机具品目,实行补贴范围内机具应补尽补。将粮食生产薄弱环节、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急需的机具以及高端、复式、智能农机产品的补贴额测算比例提高至35%。将育秧、烘干、标准化猪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全面推行限时办理,将补贴申请受理与核验、补贴资金兑付的工作时限分别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

2.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集成组装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提升优良食味稻米、优质专用小麦、高油高蛋白大豆、双低双高油菜等粮棉油糖果菜茶生产能力,同时因地制宜推广测墒节灌、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蓄水保墒等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示范带动大面积区域性均衡发展,促进粮食等农作物稳产高产、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

3.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农业服务专业户和服务类企业面向小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重点满足小农户在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中关键和薄弱环节的专业化服务需求。加大对南方早稻主产省、丘陵地区发展统防统治、代耕代种代收等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支持力度。采取以奖代补、作业补贴等多种方式,推进集中连片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4.基层农技推广。以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区域示范基地等为平台,示范推广重大引领性技术和农业主推技术。实施重大技术协同推广任务,熟化一批先进技术,组建技术团队开展试验示范和观摩活动,加快产学研推多方协作的技术集成创新推广。继续实施农技推广特聘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从乡土专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能手中招募特聘农技员。

5.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和产粮大县奖励。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继续实施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和产粮大县奖励等政策,巩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

6.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为保障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2021年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释放支持粮食生产积极信号,稳定农民收入,补贴资金向粮食主产区倾斜。

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7.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补贴资金通过“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兑现到户,严禁任何方式统筹集中使用,严防“跑冒滴漏”,确保补贴资金不折不扣发放到农民手中。按照《财政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的通知》(财办农〔2021〕11号)要求,探索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与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相挂钩的有效机制,加大耕地使用情况的核实力度,做到享受补贴农民的耕地不撂荒、地力不下降,切实推动落实“藏粮于地”战略部署,遏制耕地“非农化”。

8.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五个统一的要求,2021年在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并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倾斜。在建设内容上,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水利、机耕道路、农田输配电设备等为重点,推进耕地“宜机化”改造,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9.东北黑土地保护。聚焦黑土地保护重点县,集中连片加强黑土地保护,强化培育肥沃耕层,旱地集中连片推进秸秆深翻还田、碎混还田等技术,水田推行秸秆秋翻压春搅浆还田等技术,增加耕地土壤有机质、打破压实层,开展综合提质培肥。继续稳步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支持在适宜区域推广应用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等关键技术,有效减轻风蚀水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0.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在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县协同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引导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科学施肥技术服务,支持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继续支持做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取土化验、田间肥效试验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在耕地酸化、盐碱化较严重区域,集成推广施用土壤调理剂、绿肥还田、耕作压盐、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开展退化耕地治理。在西南、华南等地区,因地制宜采取品种替代、水肥调控、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等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加强生产障碍耕地治理。

11.耕地轮作休耕。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生态保护、实行综合治理,进一步探索科学有效轮作模式,重点在东北地区推行大豆薯类—玉米、杂粮杂豆春小麦—玉米等轮作,在黄淮海地区推行玉米—大豆或花生—玉米等轮作,在长江流域推行稻油、稻稻油等轮作。继续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黑龙江三江平原井灌稻地下水超采区、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实施休耕试点。

12.农机深松整地。以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为目标,支持适宜地区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促进耕地质量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深松整地作业一般要求达到25厘米以上。每亩作业补助原则上不超过30元,具体补助标准和作业周期由各地因地制宜确定。

三、种业创新发展

13.种质资源保护。支持加快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启动实施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强化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和精准鉴定。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种公畜站、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等开展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

14.畜牧良种推广。在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对项目区内符合条件的养殖户进行适当补助,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在生猪大县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加快生猪品种改良。在黑龙江等10个蜂业主产省,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支持开展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良种繁育推广、现代化养殖加工技术及设施推广应用、蜂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建设,推动蜂业全产业链质量提升。

15.制种大县奖励。2021年,在现有国家级制种大县范围内,聚焦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重点粮油品种,聚焦种子生产、加工短板弱项,创新基地建设和发展模式,推动优势基地和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促进种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畜牧业健康发展

16.推进奶业振兴。支持苜蓿种植、收获、运输、加工和储存等,增强苜蓿等优质饲草料供给能力,降低奶牛饲养成本,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支持家庭牧场、奶业合作社提升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

17.实施粮改饲。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支持牛羊养殖场(户)和饲草专业化服务组织收储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通过以养带种的方式加快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和现代饲草产业发展。

18.实施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和南方牛(羊)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养殖大县,支持开展基础母牛扩群提质和种草养牛养羊全产业链发展,引导增加基础母牛存栏,建立牛羊生产草畜配套、种养结合发展机制,提高牛羊肉产品供给能力。

19.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包括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牛羊调出大县奖励和省级统筹奖励资金。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和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支持本县生猪(牛羊)生产流通和产业发展,省级统筹奖励资金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支持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生猪(牛羊)生产流通和产业发展。

五、农业全产业链提升

22.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围绕产品特色化、身份标识化和全程数字化,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特色种质保存和特色品质保持,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全程质量控制,提升核心保护区生产及加工储运能力。挖掘农耕文化,推动绿色有机认证,加强宣传推介,培育区域特色品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标志管理和产品追溯。

六、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23.高素质农民培育。重点面向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实施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返乡下乡者创业、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等培训,加快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鼓励有经验、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参与实习实训等培训工作。

2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支持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联合社)和示范家庭农场改善生产条件,应用先进技术,提升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能力,建设清选包装、烘干等产地初加工设施,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各地为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财务管理、技术指导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七、农业资源保护利用

26.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3省(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补奖资金用于支持实施草原禁牧、推动草畜平衡,有条件的地方可用于推动生产转型,提高草原畜牧业现代化水平。

27.渔业发展补助。聚焦渔业资源养护、纳入国家规划的重点项目以及促进渔业安全生产等方面,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现代渔业装备设施,以及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公益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和整治维护,开展集中连片内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实施渔业资源调查养护和国际履约能力提升奖补等。支持实施渔业资源养护,继续在流域性大江大湖、界江界河、资源退化严重海域等重点水域开展渔业增殖放流,促进恢复或增加渔业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渔业种群结构。

29.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在畜牧养殖大省、粮食和蔬菜主产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域,选择基础条件好、地方政府积极性高的县(市、区),整县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补奖试点,扶持一批企业(畜禽养殖企业除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服务,以县为单位构建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带动县域内粪污基本还田,推动化肥减量,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

3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整县推进,坚持农用优先、多元利用,培育一批产业化利用主体,打造一批全量利用样板县。激发秸秆还田、离田、加工利用等各环节市场主体活力,探索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模式和机制。

31.地膜回收利用。在内蒙古、甘肃和新疆支持100个县整县推进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鼓励其他地区自主开展探索。支持建立健全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体系,建立经营主体上交、专业化组织回收、加工企业回收、以旧换新等多种方式的回收利用机制,并探索“谁生产、谁回收”的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支持有条件地区集中开展适宜作物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和新疆棉区机械化回收农膜。

八、农业防灾减灾

32.农业生产救灾。中央财政对各地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及农业生物灾害的预防控制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给予适当补助。支持范围包括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预防及农业生物灾害防控所需的物资材料补助,恢复农业生产措施所需的物资材料补助,牧区抗灾保畜所需的储草棚(库)、牲畜暖棚和应急调运饲草料补助等。

34.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在地方财政自主开展、自愿承担一定补贴比例基础上,中央财政对稻谷、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森林、青稞、牦牛、藏系羊和天然橡胶,以及稻谷、小麦、玉米制种保险给予保费补贴支持。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继续开展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

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35.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支持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政策,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加强农村改厕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筹衔接,着力建立健全运行管护机制,切实提高农村改厕质量,务求长效管用。

THE END
1.政策导向市场需求促进发展分析2021年度的养殖羊补贴调整方案养殖羊作为重要的畜牧业项目之一,其健康稳定发展对于保障国民食品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2021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养殖羊补贴政策,以期通过扶持这一行业来提升其竞争力,并引导其更好地服务于市场。 二、养殖羊补贴政策2021标准概述 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并加强畜禽生产管理https://www.fikyjuyw.cn/mei-ti-bao-dao/480842.html
2.2021年养殖羊补贴政策解析2021年养殖羊补贴政策解析 一、背景与目的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尤其是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羊类作为一种重要的肉类和纤维原料提供者,在农村地区尤其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以促进羊业发展。 二、养殖羊补贴政策2021标准https://www.3svb9bc3.cn/xue-shu-huo-dong/402911.html
3.养殖羊补贴政策2021年最新标准农牧业扶持措施简介养殖羊补贴政策2021年最新标准(农牧业扶持措施) 一、政策背景与意义 养殖羊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行业,对于保障国家肉类供应、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提升羊群品种质量和规模化经营能力成为当前发展方向之一。在此背景下,政府出台了《养殖羊补贴政策2021标准》,旨在通过财政资金的支https://www.jhdy839iwu.cn/te-zhong-yang-zhi-zi-xun/463936.html
4.2021年羊业补贴政策解读与实践指导2021年羊业补贴政策解读与实践指导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养殖羊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对改善牧区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支持和鼓励更多的农民投身于此行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养殖羊补贴政策,以便更好地激发这一产业的潜力。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98354.html
5.2021年养殖羊补贴政策标准明确公布2021年养殖羊补贴政策标准明确公布 政策背景与意义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发展,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国养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中央政府决定出台养殖羊补贴政策。https://www.nwifujzth.cn/nong-ye-zi-xun/268214.html
6.养殖羊补贴政策2021标准我来告诉你亲民的绿色牧场梦2021年新出台亲民的绿色牧场梦:2021年新出台的养殖羊补贴政策 在这个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季节,农村一片生机勃勃。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羊毛产业一直是很多乡村地区的重要支柱。为了更好地支持和发展这一产业,政府近期出台了新的养殖羊补贴政策。 首先,这项政策明确了补贴对象,即针对种植业户和专业合作社进行补贴。这些有https://www.tqddswnp.cn/yang-feng-ji-shu/372872.html
7.羊群繁荣2021年养殖补贴新政解读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其中养殖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政策上的重视。为了进一步促进羊毛、绵羊等畜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加强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2021年发布了新的养殖羊补贴政策。 首先,这一政策明确提出支持种植高品质肉羊项目,以提升国家肉类供应https://www.kbtob.com/ke-pu-dong-tai/512261.html
8.羊毛出高温2021年养殖补贴新政解读与实践指南羊毛出高温2021年养殖补贴新政解读与实践指南 一、政策背景与调整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政府对于农业产业链的支持力度加大。养殖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进一步的扶持。在过去的一年中,为了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和提高牧业生产效率,国家对养殖羊补贴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些调整不仅为养殖户提供了更多的https://www.tndhlikuz.cn/xue-shu-huo-dong/562340.html
9.关注2021年全国范围内的羊养殖补贴政策关注2021年全国范围内的羊养殖补贴政策 一、背景与重要性 随着全球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政府对于农业产业尤其是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羊类作为我国肉类消费中占有重要比例的一种动物蛋白来源,其养殖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也直接影响到千家万户的经济利益。因此,对于羊养殖业进行补贴政策,是保障农民收入、促进https://www.fhykpfauy.com/si-liao-zi-xun/594071.html
10.养殖羊补贴政策2021标准简介绿色牧场计划:详解2021年新修订的羊类养殖补贴标准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府对养殖业的支持政策也在不断完善。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羊肉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其需求量有所增加,这为农民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2021年的养殖羊补贴政策,对于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经济收入的农户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首先https://www.ohmeeitpe.cn/shui-chan-yang-zhi-zi-xun/553289.html
11.2021年农业农村部重点扶持这样28个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2021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1年,继续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全面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依法核发养殖证;重点发展池塘工程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稳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大水面生态渔业,鼓励发展碳汇渔业,支持深远海养殖业发展。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https://www.meipian.cn/3ckh7e7q
12.养猪补贴政策2021最新标准养猪补贴新政实施2021农业养殖补贴政策有哪些 1、法律分析:1,种植业的家庭农场,需经营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并且土地面积要在30亩以上才能领取相关补贴。2,水产业类的需经营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普通面积达30亩以上,特种面积达10亩以上才能领取补贴。 2、养牛一般养20头才可以申请,补贴的钱应该根据当地农业局政策来执行,一般20头牛每头https://www.j6sbfhuj.cn/shui-chan-yang-zhi-ji-shu/325447.html
13.国家养殖业补贴项目有哪些?律师普法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在畜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农村养殖业补贴的标准1.能繁母猪饲养补贴:今年每头补助50元。2.实行生猪保险补贴:饲养优质能繁母猪每头每年交保费6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48元、养殖户承担12元,保额为1000元;饲养商品猪每头每年交保费1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7元、养殖户承担3元,保额为https://www.110ask.com/tuwen/1643261781777309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