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优秀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优秀15篇】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清朝艺苑》)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4分)

(1)不敢稍逾约()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同舍生皆被绮绣()

(4)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小题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2分)

(1)以中有足乐者(2)必无所疑乃已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小题4】宋濂、顾炎武在求学上,有何共同之处?(3分)

【小题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

【小题1】(1)超过约定的'期限(2)等待(3)同“披”,穿着(4)到……去

【小题2】(1)以/中有足乐者(2)必无所疑/乃已

【小题3】(1)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2)勤奋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小题4】示例:勤奋,刻苦,不怕困难,专注,持之以恒。

【小题5】示例:学习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6-7题(8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中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盖。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7.甲文故时有物外之趣中的趣和乙文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结合选文,就如何在生活中获得乐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回答两点即可)。(4分)

【答案】

6、(4分)

(1)(我)抬头看它们(或蚊子),脖子因此(变得)僵硬了。

(2)(我)背着箱子,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巨谷中。

7、(4分)第1问示例:趣:①把叫声如雷的蚊子看作在空中飞舞的群鹤(或: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②把冲烟飞鸣的蚊子看作青云白鹤的景象(或: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1分)乐指读书(或从师求学)。(1分)

第2问示例:①学会观察,在生活中发现乐趣。②保持一颗好奇心,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③展开联想、想象,让平凡的'事物变得神奇、有趣。④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⑤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艰苦的生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见足下①中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②。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

【注】①足下:敬称,您。②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③日力:岁月。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窘于衣食皆以美于徐公

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公问其故

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有亲以为之依归吾谁与归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13.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问题。(3分)

(1)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10.D

11.(1)抄录完毕,跑去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像这样已经过了一年,(我)很遗憾没有和您见面。

12.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13.(1)宋濂:勤奋好学;诚信。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于:⑵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⑶腰白玉之环腰:⑷媵人持汤沃灌汤: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2.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

13.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14.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3分)

10.⑴于:向。⑵被:通“披”。⑶腰:腰佩。⑷汤:热水。

11.译文: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12.幼时借书抄录,成年远行求师。

13.突出了“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1分),凸显我的志趣所在(2分)。

14.开放题,只要学生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得到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是要树立目标,有所追求,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充实而快乐的。为达到这个目标,所有的苦与累都是值得的。示例二:只要心中有追求,生活中诸多困难与痛苦,我们都能坦然面对。(云南省20xx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文言文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右备容臭臭:香气

B.缀公卿之后缀:跟随

C.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遗留

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着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1.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通过作者与“同舍生”“太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阐述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B.选文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和物质条件的匮乏,表现了作者求学的“勤且艰”。

C.选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

D.作者功成名就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22.针对部分同学在物质生活上攀比这种现象,请你结合文中观点加以劝说。

19.C

20.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1.A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5.解释句中加点词语。(2分)

(1)俟其欣悦________(2)持汤沃灌_________

1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计日以还B.从乡之先达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而承天子之宠光

C.是肤皲裂而不知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久而乃和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18.本文作者是怎样劝学的?(4分)

15.(1)等待,等到。(2)热水

16.B

17.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18.作者现身说法,首先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之后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明确告诉马生,学业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不在条件的'优劣和天资的高下。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1题。(15分)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

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

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

③默诵诸经注疏

④。遇故友若

⑤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选自《清朝艺苑·顾亭林先生勤学》)

注释:

①亭林:即顾炎武,字亭林。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据鞍:跨在马鞍上。④注疏:注解,注释。⑤若:像。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县官日有廪稍之供(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3)生以乡人子谒余

(4)呼老兵诣道边酒垆(5)发书详正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无奔走之劳矣∕劳其筋骨B.求而不得者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或颠坠崖谷∕或异二者之为D.咨其风土∕咨诹善道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2)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A.甲文叙说当今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非常优越,与作者昔日艰难困苦形成鲜明对比。

B.甲文写学习条件优越的太学生们,如业不能精、德不能成,只能说明其学习方法不好。

C.甲文是赠序,目的是为了勉励马君刻苦向学,也是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劝勉和告诫。

D.乙文中亭林先生学问博大精深,能达到无人相比的`境界,是因为他勤奋、严谨、专注。

8

(1)朝廷(2)给予、赠送;(3)拜见;(4)到;(5)打开、翻开

5分(每小题1分。)

考查重点实词的理解。

9

D(询问;A.辛劳/使……劳累;B.得到/通“德”,感激;C.有时/或者)

3分

考查课内外多义实词、虚词的理解。

10

(1)同他议论辩驳,言辞谦和,脸色平易。

2分(“辨”1分,“夷”1分。)

考查课内外文言句子的理解。

(2)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

2分(“自”、“释”各1分。)

11

B(不是“学习方法不好”,而是“学习不专一”。)

考查课内外文言内容的理解。

生序(节选)(9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录毕,走送之()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③媵人持汤沃灌()④腰白玉之环()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1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以为号焉B.当余之从师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足肤皲裂而不知置酒而招之D.烨然若神人环堵萧然(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2分)

原文: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2分)

【小题1】①跑②等到③热水④腰佩

【小题2】D

【小题3】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小题4】①刻苦学习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词语解释一般立意于考查重点实词词义、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五种文言知识,近几年也出现了虚词词义的考查。重点实词词义和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是本次考查的重点。中考文言文往往从课内出题,所以,题目前面的选文,实际上是良好的提示,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对词语的语境义进行筛选,而且,只要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记忆,就可直接解答此题。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A项中“以”因此/做为;B项中“之”助词,无意义/代词,千里马;C项“而”转折连词,却/承接,因此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文言文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再有考生要特别留意。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积累语感。本题因为来自课内文言文阅读,这些句子在课内都理解了,难度很小。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1)录毕,走送之走:(2)不敢出一言以复复: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略无慕艳意。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小题3:作者在学习从师过程中,除有“长途跋涉从师的困苦”之外,还遇到哪些困难?(请用原文回答)(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跑(2)还言,分辩

小题2:(1)丝毫没有羡慕的意思。

(2)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小题3:无从致书以观;无硕师名人与游;口体之奉不若人。(共3分,每点1分)

小题1:试题分析:“走”是文言文中常用的字,其意思是固定的。“复”要根据语境用确切的词语代替,如“答复、辩解”。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略无”“以是”“假”,这三个词分别译为“一点也没有”“因此”“借”。其中的“以是”是固定用法的词语,“是”在此为代词。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审题后从前向后寻找“长途跋涉从师的困苦”之外的困难,根据“请用原文回答”的要求,可以提取出“无从致书以观、无硕师名人与游、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些切题的语句。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余幼时即嗜学嗜:

(2)弗之怠弗:

(3)宋濂尝与客饮尝:

(4)间问群臣臧否臧: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诚然,卿不朕欺。

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2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评分:共2分。每对一处得1分。

2.(1)爱好(2)不(3)曾经(4)善,好

评分:共2分。每空0.5分

3.(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评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4.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

评分:共2分。每空1分,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共9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承宫①,琅邪②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③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据《后汉书》改写)

注释

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走送之()(2)卒获有所闻()

(3)因忘其猪而听经()(4)见而欲笞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10.甲乙两文都说明了什么道理结合实际谈谈(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共9分)

9.(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2分)

(2)猪的主人对他不回来感到奇怪,去寻找他。(注意“怪”的意动用法)(2分)

10.围绕“勤奋能使人有所作为”来谈感受。(联系实际1分,感受2分)

译文

承宫,琅琊姑幕人。年少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他的猪)。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学社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最终精通了《春秋》这本经书。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是:

②主人日再食再: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中“余之专”指的是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3.①因此;②两次。

14.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15.宋濂因为家贫无书可读,不得不借书、抄书来读;为了读书,宋濂常常跑到百里之外求师;宋濂不怕生活条件的艰苦,安于清贫,不慕富贵,一心求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

【小题2】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小题1】C

【小题2】(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

【小题3】D

试题分析:

【小题1】A.动词,亲手;名词,手。B.动词,担心,忧虑;名词,祸患,灾难。C.跟从,跟随。D.比得上;你。

【小题2】注意关键词“援:引、提出。质:询问”的解释。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处于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的说法不正确,“略无慕艳意”即是印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和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3分)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主人日再食()

(3)腰白玉之环()

(4)媵人持汤沃灌()

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

小题3:第①段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

小题4: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5: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小题1:向两次腰上佩戴热水

小题2:以为心中有足以让他感觉快乐的享,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小题3:借书之难;求师之艰。

小题4:反衬我求学的艰辛与刻苦。

小题5:苦耐劳,虚心求教,勤奋刻苦。启示:略。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无从致书以观∥言行一致B.或遇其叱咄∥不可或缺

C.未尝稍降辞色∥不辞辛苦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

12.下列与“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策之不以其道

C.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这是一篇赠序,作者以自己艰苦求学的切身经历,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B.文段先叙无书之苦,继而写借书之难,最后极言求师之艰。

C.“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这个细节仅突出天气的寒冷。

D.“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中的“立侍”“俯”“倾”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虔诚和恭敬的求师态度。

第Ⅱ卷(94分)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4.(1)(2分)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大意1分,关键词“走”“逾”1分)

(2)(2分)已经成年,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大意1分,关键词“加冠”“益”1分)

THE END
1.食的艺术字食头像图片食的笔顺食字组词食部首飠食笔画数9食五笔编码WYVE食郑码编码OX食仓颉编码OIAV食四角编码80732Unicode编码U+98df食的繁体字食食的真笔字飠食火星文字喰 食组词(2个字) 三食上食下食不食丐食丧食中食主食丽食乏食乞食乳食交食享食仆食从食代食仰食伏食伙食会食传食伤食伴食佐食余食佣食侍食侑食侮食侵食俸食假食偏食http://www.yishuzi.com/font/246024.htm
2.食字的笔画食的笔顺怎么写食字的笔顺、笔画、写法,食的笔顺是什么,食怎么写好看https://zidian.yw11.com/bishun/%E9%A3%9F
3.食,食字,食字拼音,食字部首,食字笔画,食字含义,食字解释,食字典故①<动>使……食;拿东西给人吃。 《荷蓧丈人》:“杀鸡为黍而~之。” ②<动>饲养;喂食。 《捕蛇者说》:“谨~之,时而献焉。” 【食客】古代寄食贵族官僚家里,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效劳的人。 【食邑】封建时分封给卿大夫的领地。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http://www.98655.com/show.asp?q=%E9%A3%9F
4.《食》字笔画笔顺笔划食,笔画,笔顺,写法https://bihua.bmcx.com/e9a39f__bihuachaxun/
5.食的笔顺,食的笔画怎么写,笔画顺序详解汉字笔顺大全食的笔顺详解共9画食笔顺 1撇 2捺 3点 4横折 5横 6横 7竖提 8撇 9点食的笔画写法食的意思解释食 shí 〈名〉 (会意。从饣皀,饣声。本义:饭,饭食) 同本义 [cooked cereals,especially rice;food] 食,饣米也。——《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掌王之食饮。——《周礼·膳夫》。注:“饭也。https://www.youxiaow.com/bishun/98DF.html
6.食的笔顺食字的笔顺(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同本义 食,饣米也。——《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掌王之食饮。——《周礼·膳夫》。注:“饭也。”治其粮与其食。——《周礼·廪人》。注:“止居曰食。”共王及后之六食。——《周礼·馔人》。注:“六谷之饭。”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http://bishun.shufaji.com/0x98DF.html
7.食汉字详解shí S 多音 shí yì sì 字义 ①吃的东西 ②吃 ③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见的现象 食 9画 组词 ①零食 面食 丰衣足食 ②食肉 ③日食 造句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hz.HanZi_JieGous.Name 巧记 “良”“人”可吃。 造字 $hz.HanZi_ZaoZiFas.Name书写https://www.taozhi.cn/a/75088.htm
8.食的笔顺食的笔画顺序图片和动画演示汉字笔顺笔画查询提供食的笔顺,食的笔画顺序,食的笔顺写法,食的笔画图片,食的笔顺动画。https://bishun.xhlylx.com/zkwts22ygeaks32j.html
9.汉字“食”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新华字典又如:食次(酒菜和点心之类;食品);食店(饭店);食垒(一种有几层屉的食盒);食嗓(食道);食忌(饮食的禁忌);食官(古代掌管饮食的官);食膳(膳食,肴馔);食为民天(饮食是人民最重要之事)粮食〖grains〗籍兵乞食于西周。——《战国策·西周策》。注:“粮也。”食太阴在卯穰。——《史记·货殖列传》。http://dict.newdu.com/show.asp?id=18687
10.食字笔顺笔画顺序问:食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食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食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竖提【】。 问:食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食的第9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展开 食笔画分步写法(图) https://bihua.gei6.com/shizibishun__vcuqj094.html
11.食的笔顺部首:飠 基本释义 食〈名〉(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同本义食,饣米也。——《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掌王之食饮。——《周礼·膳夫》。注:“饭也。”治其粮与其食。——《周礼·廪人》。注:“止居曰食。”共王及 查看详情https://www.hao86.com/bishun/%E9%A3%9F/
12.食笔画食笔顺食笔画,食笔顺是查字典笔画网提供食字笔画查询,食字笔顺,食字的正确写法工具,食字部首,读音.帮您纠正汉字书写的笔顺笔画。所有的汉字笔画大全都在查字典网,欢迎查询https://www.chazidian.com/r_zi_zd98DF/bishun/
13.《食》的笔画笔顺笔划食,笔画,笔顺,写法https://zidian.bi0.cn/98DF__bishun.html
14.食的笔画食的拼音食的笔顺食的笔画,食的拼音,食的笔顺,是笔画网提供的食字的相关信息查询功能。https://b.3415.cn/x.php?t=3&c=0&n=23&z=0
15.食的笔顺笔画怎么写繁体字,亼声。楷书写法:上作「 」︰下横不接两边笔;下作「 」,为「 」(ㄒㄧㄤ)之变形。独用及当右、下偏旁时如此,如︰「飧」、「餐」、「餍」等字。若为左偏旁,次笔改顿点,末笔亦作一点,如︰「饥」、「饥」等字。 部首飠 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食 https://www.zcdian.com/bishun/x7gq30.html
16.食的笔顺食字笔画顺序汉字 食shí 部首 飠 笔顺 撇捺点 横折 横横 竖提 撇点食的笔画顺序是撇、捺、点、横折、横、横、竖提、撇、点,偏旁部首是飠。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食字的笔画顺序,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https://www.xx5515.com/bishun/719194
17.硬笔行楷入门字帖教程: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写法大全食字旁可一笔写完,横钩处的折角要小,而竖提的竖要稍微长一些,且要直,提要迅速一些,出尖,呼应右部。 二、衣字旁 首点向左下带出一点以呼应下一笔,撇点用撇提代替,改变示字旁的书写顺序。 三、弓字旁 弓字旁右点不太好写,原因在于它的折画有点多,第一个折笔要写的方正一些,第二笔折笔得用圆折,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743856.html
18.「食」字笔顺详解,动画演示,字帖下载食字怎么写?「食」字的笔顺查询,笔顺详解,笔顺动画演示,「食」的字帖下载,「食」规范笔划,「食」书写规范,学习食字正确的写法https://bishun.ivtool.com/19170.htm
19.祭文大全丰衣足食行好运,新建楼房好几层,空调彩电买上等,传呼手机跟人行, 空调天热可调冷,天冷之时可升温。孩儿心想尽孝顺,多吃补品和油荤, 望父从此寿长永,无病越活越年青。父呀父,为儿为女得下病,吃苦积劳在内心, 为求良方到处问,想方设法把药寻,可恨求神神不应,妙药奇方亦不灵,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20/09/673888_1027374473.shtml
20.自食其果的出处果结尾的四字词语「摘要」:自食其果的拼音是zì shí qí guǒ,是字母Z开头的词语,关于自的组词、以自开头的词语、以果结尾的词语,点击下方跟我读可在线跟读自食其果的读音,此外自食其果的繁体字的写法,自食其果的火星文怎么写等本文都有提供,让您对自食其果词语有初步认识。 自食其果 词语 自食其果拼音 zì shí qíhttps://www.52chazidian.com/cydq/cy_48627e797ca7e903.html
21.食不知味成语解释【繁体写法】:食不知味【食不知味是什么意思】:同“食不甘味”。【食不知味成语接龙】:饿虎扑食 → 食不知味 → 味同嚼蜡【用法分析】: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shí bù zhī wèi】采用标准四声阅读。【出处说明】:唐·白居易《初授给遗献书》:“臣所以授官已来纯链https://www.ximalaya.com/ask/q9200690
22.食字起名寓意食字五行和姓名学含义起名字典食的异体字: 饣 飠 食字的笔画:9画 食康熙笔画:9画 (食:9) 食的字型结构: 上下结构 食字的笔顺编码:344511534 食字的笔顺读写:ノ ? 丶一一ノ丶 食字的笔画写法:撇捺点 横折 横横 竖提 撇点 “食”字的起名参考 食五行属什么:金 食是否为姓氏:非姓氏 食姓名学寓意:食物,食品。https://jm618.com/zidian/18648.html
23.食谱的谱怎么组词怎么写写法:乐 + 谱 含义:同“曲谱”,特指音乐的书面记录。 年谱: 写法:年 + 谱 含义:按年月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著作,常用于历史人物的传记编写。 图谱: 写法:图 + 谱 含义:用图形、表格等形式表示事物的分类、结构、关系等信息的书籍或文档。 食谱大全: 写法:食 + 谱 + 大全 含义:指包含多种菜肴烹饪方法和食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2719e9e0f701cc68530a7943
24.不吃烟火食的解释出处造句成语词典成语解释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成语出处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九引《直方诗话》:“文潜先与李公择辈来予家作长句。后再同东坡来,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https://m.dancihu.com/chengyu/b942.htm
25.饮水食菽什么意思?饮水食菽怎么读?繁体写法:飲水食菽 注音:ㄧㄣˇㄕㄨㄟˇㄕㄧˊㄕㄨ 饮水食菽的近义词:饮水啜菽 喝清水,吃豆类。形容生活清苦。语出《礼记·檀弓下》:“ 孔子 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宋 成语语法:作谓语、定语;指生活清苦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https://www.jhq8.cn/daan/2021/06/356664.html
26.食鬼安卓版下载食鬼手游2024最新版下载安装链接食鬼游戏简介 食鬼Android Ghost Munch是一款经典的街机android游戏,玩家需要控制机器人吃掉迷宫中的绿色的鬼,其实就是食鬼游戏,如果吃到大力丸就变成了不同的机器人,拥有甜品,包括蛋糕,甜甜圈,Eclairs和姜饼!支持三种操控,屏幕触碰,键盘或轨迹球,手机水平感应,操作运行流畅,一共三个等级,试试这款经典的游戏吧! 分https://wap.pp.cn/xiazai/1000038446.html
27.大阪烧的做法大阪烧怎么做柔蓝水晶的菜谱“大阪烧是一种日式蔬菜煎饼,有些地区根据日文汉字的写法,也叫做“御好烧”,为日本关西的一种民间美食,也是大阪饮食文化的代表。由于外观的关系,也有人称大阪烧为“日本式比萨饼”,可以说放上去的食材,并没有特殊规定,一般是自己想吃什么就放什么。吃腻了中式的鸡蛋薄饼,换个口味也别俱一格。做这个顶重要的是,一https://home.meishichina.com/recipe-373149.html
28.春日耕者赏析(精选9篇)就写法而言,《平原早春》着眼于全景写意,精致地描绘早春各色景致;《散步在三月里》缘事说理,以小见大,以生活中的发现来阐发人生道理;《春来半岛》重在联想,由“木棉花暖鹧鸪飞”的诗句过渡到现实中的花树,由眼前的花树想到台湾以及南国,多处引用古诗文,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和淡淡的伤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06g1dai.html
29.偏旁部首大全过程之中的日志S饣 shi食字旁繁体为“飠” J丬 jiang 将字旁“爿”的变形,注释5 G广 guang 广字旁 X忄 xin竖心旁含“?” M门 men门字旁繁体为“門” D氵 dian 三点水 G宀 gai宝盖头 Z辶 zou走之旁 X彐 xue雪字底注释6 X (彑) xue彐变形“互彖彝彘” https://www.360doc.cn/article/953067_76504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