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四字成语典故大全

国学故事:孟尝君到合浦当太守,合浦原来盛产珍珠,但由于官吏滥采,使得珍珠蚌迁到别的地方去了。孟尝君就任后,发现过去的许多弊端,对滥采滥捕、贪赃枉法现象进行整顿和治理,于是珍珠蚌又回到了合浦。

2、程门立雪

国学故事:杨时和宋游酢早年曾向程颐学习,并且考取了进士。一次两人相邀又到洛阳向程颐求教。到了程家,先生程颐正在闭目养神。于是,两人便站在门外恭恭敬敬地等候。等到程颐睁开眼睛,门外纷纷扬扬的飞雪已在地上积了一尺厚了。

3、戴逵破琴

国学故事:魏晋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贵族门阀观念严重,一些文人仕途艰难但又不愿寄人篱下、阿谀奉承。谯县人戴逵,年轻博学,喜好谈论,善作诗文,会弹琴作诗。当时有个大官,听说他琴弹得极好,便派人叫他演奏。戴逵却在使者面前摔破了琴,并说:“我不是为王公使唤的艺人。”

4、披裘负薪

国学故事:相传延陵季子出游,见到路上有别人丢失的金子。当时正是农历五月,却有位穿着皮袄背柴的人。季子叫他拾起金子,那人十分生气,睁大眼睛,摆摆手说:“我难道是拾取人家金子的人吗?”

5、锦屏射雀

国学故事:隋朝末年,战乱不定,各路诸侯争雄天下。窦毅不愧老谋深算,为女儿择婿别出心裁。一次窦毅指着大公主说:“这女子才貌双全,不能轻易许配人家,应当为她选择一个好的丈夫。”因此便在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凡是求婚的人,均给两支箭让射,暗定若有能射中孔雀眼睛的,就把大公主嫁给他。有几十人前来求婚,但都未能中标,后李渊到来,两箭分别射中两只孔雀的眼睛。窦毅见了十分高兴,便把女儿许配给李渊。当时战乱以武治国平天下。

6、割席分坐

国学故事:有两个读书人,一名叫管宁,一名叫华歆。他们俩一起在菜园锄地,看见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把它看得像破瓦碎石一样挥锄拨开,华歆却赶紧拾起来看了又看。后来他们又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位衣着华贵的大官乘坐马车从学校门前经过,管宁不为所动,仍旧专心致志地读书。而华歆却非常的羡慕,扔下书本跑出去看。他回来后,管宁二话没说,立即与他割断坐席,并郑重宣布:“你不是我的朋友!”·

7、逢人说项

国学故事:唐代有位很有名望的江东人叫项斯,在他未出名之前,曾拿自己的诗文去拜见朝廷官员杨敬之。杨敬之十分喜爱他,赞道:“几次看诗都觉得很好,见到人后觉得人品更值得称道。我生来不会隐瞒人的长处,因此只要见到人我必会称赞项斯的人品和诗文。”不久,项斯便被选拔重用。

8、牧羊读书

典源:《三国志·魏书·杨俊传》

9、指鹿为马

10、爱屋及乌

【篇二】经典四字成语典故

1、殃及池鱼

出处: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火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鱼儿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儿之外,其它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过一会,火被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干了,于是满池的鱼都遭了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火——水——鱼是有联系的,池塘的水能灭城门的火,这是直接联系,鱼儿与城门失火则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联系的。比喻无端受祸。

2、东施效颦

3、班荆道故

成语典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灌木。原为用荆条铺地,坐在一起谈说过去的事情。后常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于食,而言复故。”

4、至死不悟

成语典故: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临江之麋》:“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5、安步当车

成语典故: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6、不二法门

成语典故: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成语出处:《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成语例句: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7、暗室不欺

成语典故: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成语例句:知县生平暗室不欺,既读孔、孟之书,怎敢行盗跖之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

8、匕鬯不惊

成语典故: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成语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成语例句:赣、宁之乱,坐镇上游,匕鬯不惊,指挥若定。(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六回)

9、笔大如椽

成语出处:《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成语例句:词清若玉,笔大如椽。(清·陶曾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10、笔下生花

成语典故: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成语例句:晚唐诗人杜牧才气过人,笔下生花,创作了许多诗文佳品,尤以《阿房宫赋》传诵千古。

【篇三】经典四字成语典故

1、不蔓不枝

成语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赤子之心

成语典故: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成语例句: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赤子之心,原不过是“不忍”二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3、低唱浅斟

成语典故:低唱:轻柔地歌唱;斟:喝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湘湖近事》:“陶谷学士,尝买得党太尉家故妓……,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耳。’谷愧其言。”

4、焚骨扬灰

成语典故:烧掉尸骨,扬弃骨灰。形容非常仇视。

成语出处:《梁书·侯景传》:“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啖食,焚骨扬灰。”

5、焚膏继晷

成语典故: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成语例句: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焚膏继晷,以致损明。(清·张潮《虞初新志·三侬赘人广自序》)

6、噤若寒蝉

成语典故: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成语出处:《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成语例句: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7、俗不可耐

成语典故: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8、悬崖勒马

成语典故: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矣。”

成语例句:您铸成大错在前,已经对不起天地祖宗,赶快悬崖勒马吧!(华而实《汉衣冠》三)

9、朝三暮四

成语典故: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成语例句: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

10、作威作福

成语典故: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

成语出处:《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篇四】经典四字成语典故

1、作茧自缚

成语典故: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诗:“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宋·陆游《剑南诗稿·书叹》:“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成语例句:我们需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但不可过于繁琐,弄得作茧自缚,捆住自己的手脚。

2、重蹈覆辙

成语典故: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成语出处:《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成语例句: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3、重熙累洽

成语典故:熙:光明;洽:谐和。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

成语出处:汉·班固《东都赋》:“至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张铣注:‘熙:光明也。洽:合也;言光武既明,而明帝继之,故曰重熙累洽。”

4、砥柱中流

成语典故: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5、断章取义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成语例句: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6、对酒当歌

成语出处:汉·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成语例句:尽都是把手为话,对酒当歌,郑州浪汉委实多。(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

7、阿谀谄媚

成语典故: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裴晋公义还原配》:“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8、堕甑不顾

成语典故: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成语出处:《后汉书·郭泰传》:“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9、奉天承运

成语典故: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独见。故神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

10、妇人之仁

成语典故: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成语例句:吴王有妇人之仁,而无丈夫之决。(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11、甘之如饴

成语典故: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象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正气歌》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成语例句:背书背不出,“老师”往往大发娇嗔,自然骂得人下不了台,而张曜甘之如饴。(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12、甘瓜苦蒂

成语典故:甜瓜的蒂是苦的。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成语出处:清·翟灏《通俗编·草木》:“甘瓜蒂苦,天下无全美也。”

13、邯郸学步

成语典故: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14、含英咀华

成语典故: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15、好高骛远

成语典故: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成语出处:《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成语例句:但是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秦牧《画蛋·练功》)

16、囫囵吞枣

成语典故: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六》:“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

成语例句:读书要善于思考,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17、狐假虎威

成语典故: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成语例句: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狐假虎威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18、毁家纾难

成语典故: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三十年》:“斗谷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成语例句:某等愿从众志,毁家纾难,兴复宋室。(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19、蕙心纨质

成语典故:心灵如蕙草芬芳,品质似纨素洁白。比喻品行高洁。

THE END
1.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导语:食,表示吃,指吃的东西,或古代的俸禄。下面是查字典语文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食字开头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带有食字的成语: 弱肉强食、 节衣缩食、 废寝忘食、 发愤忘食、 钟鸣鼎食、 自食其力、 宵衣旰食、 因噎废食、 饮食男女、 https://yuwen.chazidian.com/info39214/
2.带有食字的成语及解释成语大全以“食”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食租衣税] 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食子徇君] 谓吃自己儿子的肉以媚主邀功。 [食指大动]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食玉炊桂] 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 https://www.guwenzhai.com/chengyu/sob1dtb.html
3.食的四字词语或成语食的四字词语或成语鹑居鷇食、龙口夺食、尺板斗食、食马留肝、踞鼃食蛤、缺衣无食、井渫不食、敬事后食、衣食之谋、三旬九食、食少事烦、壸浆箪食、率兽食人、气食全牛、强食自爱、衣租食税、食宿相兼、鸡鹜争食、食不下咽、食亲财黑、食不念饱、击钟鼎食、临食废箸、攻苦食淡、生众食寡、哀https://www.docin.com/p-2659471846.html
4.食开头四个字的成语汉语辞海在汉语辞海中食开头四个字的成语的检索结果,基本涵盖了全部的常用词语。https://m.zbyw.cn/hych/lm.asp?a=1&cid=9522&xs=4
5.食结尾的成语最后一个字是食的成语第四个字是食的成语最后一个字是食的成语大全查询,成语大全网提供食结尾的成语大全,第4个字共计135个第四个字是食的成语解释、出处、用法等。http://zd.98zw.com/cy/zi4/98df.html
6.食结尾的成语最后一个字是食的成语第四个字是食的成语最后一个字是食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食的成语解释哀梨蒸食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卑宫菲食 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http://iccis.org.cn/zi4/98df.html
7.四字成语什么食什么箪食壶浆、食不果腹、废寝忘食、肉食者鄙、食言而肥、饥不择食、食指大动、箪食瓢饮、食古不化、丰衣足食、自食其力、自食其果、易子而食、蚕食鲸吞、锦衣玉食、东食西宿、饱食终日、衣食父母、食不甘味、灭此朝食、不食周粟、节衣缩食、并日而食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e45c3ba3e2928663d28f9bdd6bd37c21.html
8.食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食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玫瑰 精选回答 食不果腹、食古不化、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食为民天、食肉寝皮、食不念饱、食言而肥、食鱼遇鲭、食指大动、食不累味、食少事烦、食藿悬鹑、食宿相兼、食马留肝、食子徇君、食不下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暇饱、食毛践土、食骨在喉、食亲财黑、食前方丈https://edu.iask.sina.com.cn/jy/1DtiWqRc2DK2.html
9.和肉有关的成语肉四字成语大全中国文化肉四字成语大全: 弱肉强食、 心惊肉跳、 皮开肉绽、 鱼肉百姓、 行尸走肉、 酒肉朋友、 细皮嫩肉、 有血有肉、 肉跳心惊、 骨肉相连、 肉朋酒友、 血肉模糊、 情同骨肉、 陈平分肉、 酒肉弟兄、 不知肉味、 骨肉之情、 肉食者鄙、 厚酒肥肉、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868103.html
10.四字成语310个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其起源,经过演变,直至在汉语中沉积下来,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成语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字成语310个,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诲人不倦:教导人时耐心而不知疲倦。 2、废https://www.yjbys.com/chengyu/daquan/3711324.html
11.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高中高考常用19.菲食薄衣: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俭朴。 20.红瘦绿肥: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21.吟风弄月: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22.水绿山青:形容景色艳丽如画。 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二) https://www.liuxue86.com/a/4067628.html
12.这些具有古风气息的四字成语呐,美极了!1.云窗月户:意思是华美幽静的居处。 2.雏凤清声:比喻后代子孙更有才华。 3.暮云春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4.酒酽春浓:形容美好圆满的时刻。 5.不舞之鹤:比喻名不副https://www.jianshu.com/p/62bb287de44b
13.表示吃的成语有哪些八珍玉食、 垂涎欲滴、 垂涎三尺、 津津有味、 脍炙人口、 三牲五鼎、 食指大动、 五味俱全、 秀色可餐 口齿留香 垂涎三尺 形容“吃”的四字成语:细嚼慢咽 【拼音】: xì jiáo màn yàn 【解释】: 本指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关于吃的四字成语 https://www.som88.net/72696.html
14.四字成语详解大辞典(十二)成语 解释摘要 不知所错同“不知所措”。 不知所厝同“不知所措”。 不知所出①不知道从哪里来的。②不知道该怎幺办。 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不知起倒不知利害,不知高低。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不知高下指说话做事不知轻重https://www.360doc.cn/article/12543872_374818707.html
15.有哪些可以常用,又高大上的成语或者四字词语?四字词语:诚哉斯言=的确如此(高大上)此情堪虞:这种事情值得担忧。无问西东:来自清华大学的校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指的是美好的德行和与人有益的言辞是青春飞扬的根基,有了这两点,青春才有环顾四周,舍我其谁的豪气和资本。其实西东 就是中西学问。丁立梅:心中有光,无问西东。功不唐捐:功夫不会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345062
16.四字成语贬义词在写文章时,适当运用成语可以让文章增色不少。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形容旅行的四字成语贬义词。 四字成语贬义词 蝇营狗苟以怨报德做小伏低 下流不堪入耳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惹草拈花俗不可耐淫辞秽语 荒淫无耻荒淫无度搔头弄姿 声色狗马声色犬马水性杨花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906/07/67691349_1046720984.shtml
17.转语文老师对成语最牛总结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http://www.jianshijy.cn/user/dynamic/detail/1811011914500027/2C918195898B848701899A90195E2CDC
18.[转]中国全部的成语都在我这里四、带人体成语 面无人色、心旷神怡、耳熟能详、心花怒放、蒙头转向、满面春风、屈指可数、满目疮痍、铁面无私、令人发指、出人头地、魂不附体、食不果腹、不绝于耳、爱不释手、面黄肌瘦、口干舌燥、劈头盖脸、提心吊胆、评头论足、肺腑之言、心口如一、身外之物、足不出户、手无寸铁、心事重重、满http://zgx.i.yce21.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e14bfe2bb6d445f1bb19d3eb42cc5472&id=1612374184
19.食开头的四字词语及解释28) 食不求甘: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节俭。 29) 食不终味: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30) 食藿悬鹑:指生活穷苦。食藿,以豆叶为食;悬鹑,衣衫褴褛,似鹑鸟悬垂的秃尾。 看了食开头词语的人还看: 1.食开头的四字成语集锦 https://www.xuexila.com/haocihaoju/222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