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粮食产量创新高彰显中国饭碗分量我国能力

粮食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粮食稳定安全供给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粮食产量在2015年首次突破1.3万亿斤,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有关部门预计今年有望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这一突破不是简单的数字增长,更彰显了中国饭碗的分量,增强了中国粮食安全底气。

这一突破,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新高度。粮食生产能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具备的生产能力,由当时的资源、环境、经济、科技水平、农业政策等决定,而生产能力提升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建设的过程。每一次粮食生产空间拓展、农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都会带来粮食产量的重大突破。面对粮食增产长期陷入瓶颈期的问题,今年3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从耕地保护、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入手,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这是粮食产量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

这一突破,意味着我国粮食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直接影响粮食市场供需平衡。产量越高,表明国家粮食供应能力越强,安全水平越高;反之,产量越低,粮食供应不足,安全压力越大。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0多亿斤,到今年有望突破1.4万亿斤,实现从“吃不饱”到“吃得饱”的历史性转变,又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型,粮食数量安全水平、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为经济回升向好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这一突破,意味着我国粮食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极端天气、地缘政治冲突等重大风险挑战不断。粮食产量波动会导致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储备粮具有“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的调控职能,粮食产量高、价格低,国家会通过增加储备规模稳定粮食价格;粮食产量低、价格高,国家会通过投放储备粮稳定价格。在粮食产量增加、储备充足的情况下,我国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这一突破,意味着我国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世界粮食安全贡献更大。目前我国水稻、小麦自给率超过100%,但玉米供需仍处于紧平衡,大豆对外依存度高,每年粮食进口量超过1亿吨。这有助于调节市场供求,确保国内粮食稳定供应,但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议价能力。粮食产量提高,可以进一步降低对进口粮食的依赖,提高议价能力,有效规避市场风险。还有利于增加粮食出口,平衡国际粮食供需、稳定国际粮价。如2022年以来,印度限制大米出口,引发全球大米危机。我国在减少大米进口的同时,积极增加大米出口,对稳定全球大米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THE END
1.光明日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1.8亿斤,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统筹抓好粮食收购和市场调控,分品种施策,打好主动仗、组合拳,有效发挥政策性收储的支撑作用、有关中央企业和地方大型粮食企业的带动作用、预期管理的引导作用,守住了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刘焕鑫介绍,https://www.lswz.gov.cn/html/mtsy2024year/2024-12/27/content_285753.shtml
2.农业农村部: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创历史新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加1052万亩,产量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编辑:解文韬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王萌萌】http://www.xinhuanet.com/2023-01/18/c_1129295834.htm
3.地评线天府评论:喜获“二十一连丰”,让“中国饭碗”成色更足粮食,国计民生的基石,国家安全的底线。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确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二十一连丰”是响彻大江南北的好消息,以实实在在的粮食丰收“成绩单”,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沉甸甸的数字,满满的收获,述说着https://comment.scol.com.cn/m/view20.asp?url=/html/2024/12/011024_1769663.shtml
4.我国粮食产销格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每年饲料用粮超4亿吨 在全国范围内,粮食产销仍然处在“产不应求”的状态。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2024年粮食产量数据,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这意味着,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1000斤。 人均1000斤意味着什么,够不够全年消费?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国家现https://www.fzgrain.com/index-article-details-doc-12829563.html
5.地评线金羊网评:又是一年好“丰”景“农”墨重彩筑牢“大国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2亿斤,创历史新高,增产177.6亿斤,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远超国际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大国粮仓基础更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粮食安全始终是“国之大者”,须臾不可放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http://sp.ycwb.com/2024-10/26/content_53012594.htm
6.粮食新跨越,14万亿斤背后有哪些秘密?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时刻,12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了221.8亿斤,增长率高达1.6%。这不仅标志着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坚实基础上,首次迈上了1.4万亿斤的新台阶,更引发了我们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发展以及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400073300408787&wfr=spider&for=pc
7.中国粮食连续8年丰产……回眸2022,十组数据看亮点2022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来说,这是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一年。 星光不负赶路人。回首这一年,经济社会领域取得许多难能可贵的成绩。中国粮食连续8年丰产,新能源汽车产销创下新高,城镇老旧小区换了新颜,5G网络“县县通”,数字经济持续领先全球……一起透过十组数http://w.dzwww.com/p/p9KXLIAFWGa.html
8.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粮食产量连续9年超过1.3万亿斤2024年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国内粮食市场始终保持供应充足、运行平稳的良好态势。 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2/270310.html
9.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成就.docx四、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大大增强了我国农业生产能力。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万吨,比1978年的万吨增长%;油料万吨,比1978年的万吨增长倍;棉花产量万吨,比1978年的万吨增长倍;糖料万吨,比1978年万吨增长倍;水果总产量万吨,比1978年的吨增长倍;肉类总产量万吨,比1978年的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49484720.html
10.资源节约与环保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粮食总产量也在连年增加,但是粮食产曾加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耕地污染程度在逐年加剧,污染带来的危害越来越明显,可以说耕地的污染形势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然而我国耕地污染的防治措施基础很差,并且还没有建立相关的防治耕地污染的法律法规http://zyjh.cbpt.cnki.net/WKB3/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5&st=08
11.(金融保险)(博文杯结项报告)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困境与29 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困境与解决路径探究 ——基于武汉两区县调研及 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 陈佳赐、高嘉信、孙宏杰、陈颖、彭思琪、王超群① 摘要:农业关乎国计民生,然而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及市场双重风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业生 产防灾止损的重要手段。湖北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却屡遭困境,https://doc.mbalib.com/view/de81c8c3015040e20331988d1a19aa6f.html
12.农产品市场调研方案范例6篇(四)把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作为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突破口来抓。目前,我市正在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量质并举转变,由农业内部一产向一二三产综合发展转变。农产品销售既是农业生产的出发点,又是https://www.baywatch.cn/haowen/33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