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画杨桃》教学设计(9篇)

教材分析:《画杨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本课教育学生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爸爸和老师的话所蕴含的道理。看问题、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预习和初读课文,基本能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即爸爸和老师的话),再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情景观看,在读中理解本文所蕴含的道理就比较容易。本班学生有不少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而且各小组长组织能力较强,能帮助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积极挖掘教材,利用实物(木瓜)进行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等有效的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部分词语含义,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3.朗读课文,背诵爸爸和老师说的话,理解其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教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准备:

木瓜的实物、杨桃模型与挂图、大屏幕ppt课件

课前预习:

1.根据课题,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当你们看到11课《画杨桃》这个题目时,会产生什么想法呢?课文是写谁画杨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画?怎样画的?画得像不像?

2.划出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记忆。

3.熟读课文,解疑设疑。

这篇课文的作者就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不仅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得到了肯定,这是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特地从超市里买了一个木瓜,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画画特别好,下面就找几个同学来口头“说画”,也可以用手大体画一下所看到的木瓜的样子。

1.出示木瓜的实物(把木瓜横着放),分三个方向找学生“说画”。

小明(左侧代表,木瓜小头朝向):圆圆的,中间一个圆点。(该学生看到的是木瓜的把那一端)

小亮(中间代表,木瓜正面)椭圆形,左端头大右端头小。

小红(右侧代表,木瓜大头朝向)圆圆的,中间一个就和五角星差不多的东西。(该生看到的是木瓜顶)

2.老师提出问题:都是这个木瓜,他们所“说的画”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引导学生:因为他们所在的观察位置不一样)

3、教师分别找几个不太相信的同学,让他们到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木瓜的形状,进行验证。

4、得出结论:同一个事物,观察者所在的位置不一样,他们所描绘的就不一样。

1.听电子书包中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讨论:“我”(作者)照实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可笑吗?

2.注意仔细听“我”、“同学们”及“老师”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语调,并注意生字的发音。

3.自由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解词。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叮嘱:再三提醒、嘱咐的意思。

想当然:指不顾实际情况,只根据自己脑子里的印象下判断。

走了样:失去原来的样子。画走了样:画的和本来的样子不同。

小结:从这一段可以了解到,作者最初做画的严谨态度是父亲严格要求,多次教诲的结果。

2.分角色读读课文的第2部分。

(1)选择一名学生读旁白,另外一名学生读同学甲,一名学生读同学乙,其余学生读“大家”的话,教师读“老师”的话。

3.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一生受用:就是对自己一辈子都有帮助、都有好处。

4.抽读生字新词卡片,识记生字。

(1)找生领读生字生词

(2)开火车读

(3)运用“一看二读三动脑,四我们来把炸弹找”的方法记忆生字。

(4)动手写字,强调写字姿势及写字格式。

5、关联词造句:“不像……而像……”、“不要……要……”(学生交流)

四、小结:

1、学生小结:通过初学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找学生进行小结)

2、教师小结:在现实生活当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去想,实事求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不能想当然。

五、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运用实物教学,运用孩子喜欢的画画与“说画”,可以少费很多口舌;通过实物演示,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今后教学中,要多动脑,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和看问题,让孩子多读、多说、多练,避免走弯路,运用顺口溜巧记字。

3、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能力,自主识字,说话,在快乐中合作学习,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即可,避免教师“一言堂”。切忌教师不要讲的太多过细,那样会适得其反。

设计理念: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词,理解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引言激趣:

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出示杨桃)

这是——杨桃,杨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还能生津止渴、止血止痛呢!真正的杨桃是在秋季和冬季才成熟的。看,有趣吗?

课本上也向我们做了介绍呢,请大家翻开课本44页,咱们来看一下“资料袋”中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设计意图:北方的孩子对杨桃不太熟悉,教师准备几个杨桃,观察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先读读课文后面资料袋的内容,自然而然地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

2、老师写一位很了不起的作家、出版家的名字,是---------板书:岑桑

在著名作家岑桑的心中,这个杨桃可不仅仅是有趣,已步入晚年的他,直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上小学时“画杨桃”的经历,你们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

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板书课题)11、画杨桃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头脑中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说说看,你们想知道什么?学贵有疑,会读书,会思考,就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一位年过半百的著名的作家、出版家,竟对小学四年级一节美术课上的一事铭刻在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也就在质疑中拿起书本主动求知了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简单板书,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

几次。看看,刚才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呢?

(生自由读课文)

课堂是最动听的声音,是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刚才大家读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自己的读书所得?

2、会读书,爱思考,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开动脑筋,看能不能自己把课文中的生字学会?

3、检查读书情况:

老师考考大家,怎么样?

1)看,老师把课文中难读的这些“拦路虎”请到大屏幕上来了,你们认识么?

认读生字嘱审肃晌悦诲

指名读,正音:“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

2)给生字找个好朋友吧,读读看,怎么样?

叮嘱、前排、靠边、准确、审视、讲台、神情、严肃、半晌、轮流、和颜悦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诲、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3)下面这关,可就考你的眼力了,比比看,谁记得最快,谁写得最好!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最难记?咱们先一起来练一练

师在田字格中板书学生提出的字,边写边记,口头组词语。

说话容易做好难。很多时候,觉得写这个字很简单,可真正写起来,写好还真的不容易呢。怎么样?自己拿起笔练写一个吧!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边记边在课本上的'田字格里描红。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提醒书写姿势要正确,书写要规范。

怎么样?谁愿意发起挑战,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大声地读给同学们听?

5、指名接读课文。正音,评价

学生交流。

看来,图画课上的嘲笑声、大家的讨论、老师的教诲都是因为我那幅画得象五角星的杨桃图而引起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那堂图画课,目睹我的那幅杨桃图。

(设计意图: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三、引导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我究竟是怎样画杨桃的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出了我画杨桃的经过?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我“画杨桃”的句子

1)自己读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你是怎么理解“我”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的呢?(生读书思考)

你能把那份认真读出来么?学生练习读句子。

2、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1)明明是普普通通的杨桃,可在作者的眼里却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这是为什么呢?咱们班里谁坐的位置和岑桑在教室里的位置一样?在他的位置上观察和你的位置上观察,一样么?观察点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会?

2)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有观察点的原因,还有别原因么?把1、2自然段结合在一起,认真读读看。

3)原来在我这样的举动背后,老老实实地遵从了父亲的叮嘱。读读这位父亲的话,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

谁知道“叮嘱”是什么意思?从父亲的叮嘱里,你明白了什么?

是圆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圆的画成──,也不要把方的画成──,否则就是──。练读父亲的话,

画成“脑子里想象的那样”,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想当然”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还是在那个前排靠边的座位,如果我想当然地去画,也许会把杨桃画成什么样呢?还可能画成什么样?不管是把它画成苹果,画成香蕉,还是画成平时最常见的那样,结果都——

4)、在我开始要画画的时候,我的耳畔总会想起父亲严肃地说:——

指名读:

在我粗心大意、画得想当然的时候,父亲仿佛在跟我语重心长地说:——

3、我正是抱着这种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画杨桃的,(对照板书)尽管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我自己觉得还是——

请把那种自信、满意读出来。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没有多样性的启迪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读、评等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思考,行动、探究,争论,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

四、课堂小结

对于这幅画,作者自己认为--------------------,交上作品的那一刻,他一定会在心里想--------------------------------------------------------------------------------------------------------------------

可是,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我的这幅画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附: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题答案:

读一读,选一选:略

读一读,填一填:严格严肃教育教诲

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

杨桃,果实形状特殊,颜色呈翠绿鹅黄色,皮薄如膜,肉脆,滑汁多,甜酸可口。除含糖10%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对于人体有助消化,滋养,保健功能,果汁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治疗皮肤病的功效。

第二课时

(熟读理解,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叮嘱、想当然靠边、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2、父亲是怎样教育我学画画的?美术课上,我是怎样画杨桃的?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探究“同学们”的心理转变,丰富“实事求是”

2)哪组同桌愿意来尝试着读一读?(同桌对读,说说自己这样读的理由:哈哈大笑)同学们会怎样地笑呢?就带着这种讥讽的笑、轻蔑的笑、讽刺的笑,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则对话。

3)从你们异口同声的话语中、从课堂上传出的嘻嘻的笑声中,我听出了你们对这幅画的嘲笑。自己认认真真地画出的画,竟无端地受到大家这样的嘲笑,此时的我,心里有多么难受!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课文中的哪一句话写出了老师的态度?找出来,读读看。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实物;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师出示杨桃实物,并请学生读“资料袋”。

2、师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小黑板,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交流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一、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的事。(边读边用笔做记号)

2、练习朗读2~18段:

指导朗读要点:

⑴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

抓住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⑵通过对比体会人物心情,把握准感情:

①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

(找出老师的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②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次老师问“画像不像杨桃”时,同学们嘲笑的语气;第二次老师问“杨桃像不像平时看到的杨桃”,同学支支吾吾的语气。(对比体会读好这部分内容)

抓住“和颜悦色”一词,指导老师耐心和诚恳地批评这部分。

二、升华领悟

1、出示父亲和老师的`两段话:

⑴朗读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诲”的意思吗?

通过反复读,学生能体会出父亲和老师都是教育“我”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⑵再读,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⑶师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角度去贯彻,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

2、背诵老师讲的一段话。

3、齐读,交流体会:读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导联系《题西林壁》一诗、《画鸡蛋》一文,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注意“非”在“排”和“靠”两字中字形的变化。

“叮”和“钉”、“订”;“幅”和“福”、“诲”和“悔”;“晌”和“响”。

3、书写点拨:

嘱:右边下半部的第七笔是竖。

肃:笔顺:

悉:上部不是“采”。

二、巩固作业

1、书写练习。

2、完成同步练习。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听说的道理。

3、在老师的提示下,通过默读、朗读自学课文,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培养学生读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能联系全文内容,感悟父亲和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并学会怎样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边读边思,体会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l、学会读、写本课13个生字。查字典,联系上理解理解“审视”“和颜悦色”的词语。

2、整体感知,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学们的不同的心理活动。

一、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谁能给大家介绍杨桃是什么样的水果?

“杨桃,又名‘阳桃’、‘羊桃’,学名‘五敛子’,又因横切面如五角星,故国外又称之为‘星梨’,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己独立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来解决。

(2)读后思考文中围绕画杨桃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多种感官参与读书,提高学习效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引导学生敏锐察觉课文的主要话题,画出主要的句子。

三、汇报自学,提出问题。

教师梳理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笑老师为什么要严肃地说那一番话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学习“画杨桃”这—部分(2—5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作者看杨桃和怎么画的句子,,

2、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说明什么3联系前文想想,“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说说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4、出示讨论题“同学们为什么会笑小作者画的杨桃”

6、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再想想作者听到同学们的笑声会怎样想

六、激活经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你在学习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样难堪的'情形呢当时你是怎样想的

2、那么我们究竟应持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他人的嘲笑呢学完一课,大家一定会有启发的。

七、课堂练习。

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2、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中蕴含着的深刻的道理。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一、观察实物,从多角度看。

教师拿一个几何形体,让几名学生坐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向其他同学汇报看到的物体的样子。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出几个省略号的语气。

2、你发现同学们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3、分角色朗读这—部分。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思考:老师说了几句话你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吗

2、投影出示“老师的话”。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内容感悟老师说话的含义。

重点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

3、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下来。

四、小结学习,思想升华。

1、什么是教诲为什么他们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

2、父亲和老师是讲画画上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的看法

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样做呢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分角色朗读,老师也参与朗读。

六、教师总结全文。

当别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应实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样我们就能在生活中科学、客观地处理问题。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八、实践活动。

1、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那样的事情吗如果有,请讲给同学们和父母听。

2、写一篇《画杨桃》的读后感。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4、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课时安排:2课时。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杨桃)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四、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五、布置作业

l、熟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

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练习“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3、熟读课文。

一、明确目标

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是……就……不要)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

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

(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

(2)找一找哪几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

星的?(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①老师根据桌上的杨桃讲解现在看到的杨桃就象五角星一样。

②出示投影片,一椭圆形带棱的杨桃。

③实物演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让学生亲自实践看一看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④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是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让学生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讲。(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明确学生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具准备:

杨桃的实物或图片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

吗(板书:杨桃)

2、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杨桃

师小结:杨桃基本上是椭圆形的,大多数有五条棱。在

我国华南地区经常能见到这种果实。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

与杨桃有关的课文(板书:画杨桃)

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一遍课文,把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3)读生字新词所在的句子,结合词句和生活实际了解字义、词义。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带音节),重点强调

叮嘱:词义,近义词。

严肃:肃的笔顺,做出严肃的表情。

审视:读句子,结合句子理解词义。给“审”选字义。

教诲:近义词“诲”右边的`“每”还可以加上什么偏旁

是什么字,怎样组词

“确、度”还可以组什么词

(2)抢读不带音节的新词。

(3)认读词

三、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用一句话说一说。(学生说)

3、选出你认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1)“我”画杨桃。

(2)“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

(3)“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把它画成了五角星。

(4)“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却

得到老师的肯定。

四、课堂练习,课后质疑。

1、比一比,组词。

晌()诲()幅()

响()梅()福()

2、先组词,再照样子写几组。

丁()角()申()

叮()确()审()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板书设计:

6、画杨桃

zhǔ

叮嘱

严肃审视教诲

作业:

1、抄写生字。

2、继续读课文。

3、按课后练习继续预习课文。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欣赏杨桃图片,介绍杨桃资料,实物展示,交流杨桃的知识。

2、板书课题11《画杨桃》齐读

3、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围绕课题质疑

4、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通过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5、检查自学生词的情况,理解“严肃”“熟悉”“教诲”“和颜悦色”等词意,并造句。

6、分段读文,纠正读音。

7、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写图画课上的是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讨论每一部分内容。

8、小组内分段读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用“?”表示出来。在小组内解决。小组长记录没有解决的问题

二整合问题

1、同学们和老师对“我”的画分别是怎样评价的?

2、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严肃了?

3、老师说的那段话是什么道理?

三解决问题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段,思考:父亲对“我”画画有什么要求?在文中画出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抓住重点句:你看见意见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3、理解“经常”“叮嘱’词义

4、指导朗读、美读、评议读等。

四归纳概括

父亲的教导与下面画杨桃有什么关系呢?下节课就会揭开答案。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字卡认读,组词,对比记忆:排———靠悔———诲响———晌副———福

2、指导笔顺:嘱肃熟悉等字。

4、生练习书写,评议,展示。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听读课文,说说课文的内容。

二解决问题

2、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勾画的语句及感受。

表情读同学的表现:哈哈大笑起来……

3、指名读第二段:“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的怎样?抓住语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4实物展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

5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哪些?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

6指名汇报老师的表现:自由读第六段,找出老师的动作词。

7、分角色朗读,老师和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8交流问题: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严肃了?

9、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有发生了那些变化?生读出语句。与刚才的态度比较,对比语句,你发现了什么?体会“……、”表示同学不好意思的神态。

意图:在此处的教学中,我预设引导学生抓住标点符号来理解同学们的心理。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

10、指导朗读。范读,对比读,评议读,引读。

11、老师看到同学们的态度转变后,他的态度由原来的“严肃”变成了“和颜悦色”。出示思考题,生自学18段内容。

思考题:(1)老师的话里有几句话?

(2)前两句告诉我们什么?

(3)举例说说什么叫“角度不一,样子不一”。

(4)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

(5)老师说的这段话是什么道理?

12、指导朗读这段话,读出语重心长的语气。

13、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这个道理仅适用于画画吗?为什么对我来说“一生受用”?

对比读两段内容交流体会,指导背诵。

意图:在这一设计里,我采用多种方式突破难点,目的在于想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自主探究与文本进行交流,达到加深对课文理解的目的。把外化的情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同时借助、引读、范读、对比朗读、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拓展应用

1、现在,让我们看着大屏幕再来整体感知一下全文,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几句话。

我想对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2、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吗?你有哪些体会、感受,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

意图意图:以“实事求是”为桥梁过渡,引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归现实,让学生联系实际写下自己的理解。这是对文本的运用,也是对文本的升华。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生汇报:

人文性: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工具性:课文对人物的对话、神态、动作描写具体细致,形象生动。运用对比手法,从一件事的叙述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读中感悟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老师的话,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例,并指导学生运用本段的一些词语写一段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教学媒体:

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物杨桃。

一、复习导入,以疑设悬

1.板书课题;《画杨桃》。

2.出示杨桃,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3.设置悬念进入新课。

二、互动交流,学会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质疑。

2.学生反馈。

三、深入研读,悟情明理

(一)读懂“我”画杨桃的态度。

1.找出有关些写小作者画杨桃的句子。

2.归纳小作者画杨桃的态度。(板书: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3.抓住“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品读句子。

(二)读懂同学和老师的不同态度。

1.体会同学的'嘲笑。

(1)学生交流。朗读文中同学们嘲笑的句子。

(2)体会同学们嘲笑的语气。

2、读懂老师的态度

A小组讨论:

面对同学们的嘲笑,老师又是怎么做的?

B全班交流反馈:

(1)课件出示老师审视杨桃的句子,抓住“审视”品读分析。(看)

(2)课件出示老师变得“严肃”的句子,抓住“严肃”“半晌”品读分析。(想)

(3)再现老师引导那几位同学到“我”座位上看杨桃的情景。(做)

3.体会老师说的话(说)

(1)课件出示老师说话的句子。

(2)老师的话告诉我们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再次朗读。

4.读懂作者的收获

(1)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板书:一生受用)

(3)课外延伸理解含义。

(板书:实事求是)

四、以读促写,深化主题

五、作业设计,阅读延伸

1.背诵老师说的那段话。

2.阅读课外书《小故事大道理》。

【板书设计】:

11画杨桃

父亲说: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我”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一生受用)

老师说: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勾画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实物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几个杨桃实物或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板书:杨桃)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有关杨桃的知识简介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补充板书:画)学生齐读课题《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自己练读、开火车读、齐读)

(2)、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过渡:在这次图画课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深入学习。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引出父亲叮嘱我的话,全班齐读)

师:什么是想当然?

生:心里想什么就是什么……

师:大家都答对了一些,但都不够准确,下面老师举个例子帮大家理解:(例子)

师:父亲就教育“我”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也就是看到什么就画成什么样。(板书:看到什么就画成什么样。)

2、听了父亲的教导,在学校的图画课上,“我”是怎么画杨桃的?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同学们找出描写“我”画杨桃时的句子。

师:课件出示该句子“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的很准确。”全班齐读,回答问题:

(1)我认认真真的看,看到了什么?(杨桃像五角星)

(2)我老老实实的画,画成了什么?(五角星)

(3)我觉得画得怎么样?(很准确)

(4)再读读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杨桃的样子,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样。

3、可当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都有些什么表现引出老师和学生的第一次对话。

4、老师看了我的`画后,是怎么做的?(默读第六自然段,找出描写老师动作、神态的重点词句,重点体会老师的看、走、坐、审视等一系列动作)

过渡:那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错了,可还是那样自以为是,所以老师的表情就变得严肃了,他就想:如何才能让学生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呢?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学生轮流到“我”的座位观察杨桃的样子,这时老师趁机启发学生于是出现了第二次对话。

5、通过两次对话的对比读,体会不同的心情,教师要引导读好这一部分。

过渡:通过师生的两次对话,同学们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的神情也变得和颜悦色了。

师:哪个同学能说一说和颜悦色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高兴……

师总结: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6、老师和颜悦色的说了什么?请同学们在第18自然段中找出来并齐读一遍,回答屏幕上的问题:

(1)老师的话里共有几个句子?(4句)

(2)前两句讲了什么?(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3)同一事物,当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不同时,你要怎么做?(读后两句话)

(4)什么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7、老师说的话含义深刻,请同学们读一读并背下来。

8、利用板书比较,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实事求是。板书:实事求是)

9、这个道理仅仅用于画画吗?它还可以用于哪些地方?

生畅所欲言。

师:这个道理使“我”一生受用。

(四)、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我们做事情或看问题时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的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身受益。)

THE END
1.“团”字的第六笔是()“肃”字第六笔正确的一项是() A.丨 B.丿 C.丶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妨”字的第六笔是() A.撇 B.横折提 C.横折钩 D.横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贼”字共()笔,第六笔是 A.10,丶 B.10,一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凄”字第六笔是() A.— B.丨 C.丿 D.丶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https://www.xuesai.cn/souti/bux9wjzl.html
2.(1)从字典的“部首目录”中,查出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第几页。2.如果不认识“肃”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在书写“肃”这个字时,第五笔是 。“肃然起敬”中“肃”的意思应该选择字典中的 ,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发布:2024/12/21 15:0:1组卷:23引用:3难度:0.7 解析 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索”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索”字在字https://www.jyeoo.com/shiti/5109b116-5615-4158-835b-14325ea0e688/
3.肃怎么读肃组词词语成语笔顺读音汉字肃 拼音sù 怎么读 部首肀 (肀字旁) 笔画8画 结构独体字 组词 肃立 肃静 严肃 肃杀 肃清 肃的意思解释 肃的意思、组词、拼音读音《新华字典版》 肃拼音:[sù]怎么读: (1)恭敬 (2)严肃;庄重 (3)清除 肃字的笔顺、笔画、写法 笔顺笔画:、一、一、丨、丿、丨、丿、丶 https://zidian.gei6.com/8083__xh.html
4.肃的笔顺怎么写万的笔顺怎么写?“肃”的笔顺为: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 “肃”的释义 “肃”有以下几个释义: 恭敬:肃立、肃然 严正;认真:严肃 清除:肃清、肃贪 “肃”的组词 “肃”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肃立:恭敬严肃地站着 肃杀:形容秋冬季树叶凋零、寒气逼人的情景 https://www.wangziyan.net/7fe05d25818c3027.html
5.肃庆 寺 肃 故 宫 贵 胜 莫 数 藏 汉字详解sù S 字义 ①严正,认真 ②恭敬 ③清除 肃 8画 组词 ①严肃 肃穆 ②肃立 ③肃贪 肃反 造句 这件事,我们一定要严肃处理。 $hz.HanZi_JieGous.Name 巧记 做箫的竹子没了(“箫”去掉“”)。 造字 $hz.HanZi_ZaoZiFas.Namehttps://www.taozhi.cn/a/140626.htm
6.肃笔顺肃的笔顺笔画写法部首肃笔顺、写法:肃(肅),拼音:sù,笔画数:8画,部首:聿。中国一级汉字,编号1303。 ■ 基本字义 ? 肃 (肅) sù ㄙㄨˋ ? 恭敬:肃立。肃坐。肃然。 ? 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 ?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肃客。 ? 萎缩:肃杀。 https://wocha.cn/zidian/?bs=15950
7.肃的笔顺肃字笔画顺序肃笔顺怎么写【导读】肃字笔顺共8画,肃部首:肀,肃的笔顺为: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这里分享肃字田字格正确写法,想知道肃字笔画顺序,肃笔顺怎么写看这里! 肃字笔画顺序写法: 1、肃字笔画一:横折() 2、肃字笔画二:横(一) 3、肃字笔画三:横(一) https://www.diyju.com/zi/t4305b.html
8.《肃》字笔顺笔画,肃的笔顺,肃有几画,怎么写◎ 以上是肃字一笔一划的分步写法,下面是肃字的动画笔画展示,肃有几画等。 汉字肃 (字典、组词) 肃的笔顺 读音sù 部首聿 笔画数8 笔画 名称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 ◎ 肃组词 【复制地址】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顶部】http://bihua.qihaoming.com.cn/bh/bh_9440ok.html
9.肃的笔顺笔画肃字怎么写部首肃的笔顺详解 共8画肃笔顺 1横折 2横 3横 4竖 5撇 6竖 7撇 8点 【肃】的拼音及解释 汉字 肃 拼音 sù 笔划数 8 部首 聿 解释 形容词 恭敬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形容词 庄严的。【组词】:「严肃 http://www.cihai123.com/bishun/su12.html
10.肃的笔顺,关于肃的笔画,阐述肃的部首肃的笔顺怎么写?肃的笔顺笔画顺序是什么?关于肃字的笔画顺序怎么写了解到好多的写字朋友不熟悉肃的笔顺笔画顺序怎么写和肃的读音意思是什么,接下来解说肃的笔顺笔画顺序怎么写,大家要认真学习掌握噢。 【肃的读音】: sù 【肃的意思】: 1、恭敬:肃立。肃然。 http://www.lifugui.com/ubihua/1585642594390.html
11.严肃的肃应查什么部首谁知道严肃的部首是什么? 部首:聿肃(肃)sù (1) ㄙㄨˋ(2) 恭敬:~立.~坐.~然.(3) 严正,认真:严~.~静.~穆.整~.(4)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客.(5) 萎缩:~杀.(6) 郑码:XBNO,U:8083,GBK:CBE0(7) 笔画数:8,部首:聿,笔顺编号:51123234 18027 黑字查部首查什么部首 四点底请采纳 187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f87d1828a63f62465bbbe8eef8f9cfac.html
12.肃的部首肃的偏旁部首肃的部首:聿 肃的拼音:sù 肃的笔画数:8画 肃的繁体:肅 肃的笔顺: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 肃的解释: 肃(肅)sù恭敬:肃立。肃坐。肃然。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肃客。萎缩:肃杀。笔画数:8;部首:聿;笔顺编号:51123234 上一个:舠的部首 下一个:糽的部首 http://bushou.zhishubiao.com/b2569.html
13.肃的拼音肃怎么读肃的部首笔画肃的拼音-肃怎么读-肃的部首笔画肃 拼音:sù部首:聿笔画数:8画肃的笔顺肃的繁体字肃字不是多音字。肃的解释: 肃(肅) sù 恭敬:肃立。肃坐。肃然。 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肃客。 萎缩:肃杀。 笔画数:8; 部首:聿; https://www.tatiao.com/zidian/zi_2569.html
14.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第七单元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笔顺)部首:结构:独体组词:严肃 肃穆笔顺:sù部首:结构:左右组词:清晰 明晰笔顺:xī部首:结构:左右组词:振动 振奋笔顺:zhèn部首:结构:左右组词:胸脯 胸膛笔顺:xiōnɡ部首:结构:左右组词:怀念 胸怀笔顺:huái部首:结构:上下组词:赞扬 赞美笔顺:zàn部首:结构:左右组词:效果 仿效笔顺:xiào部首:结构:独体组词:凡是 非凡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2922130.html
15.肃拼音肃的拼音读音意思组词肃(肅),肃拼音:sù,笔画数:8画,部首:聿。动画:肃的笔顺。中国一级汉字,编号1303。 ■ 基本字义 ? 肃 (肅) sù ㄙㄨˋ ? 恭敬:肃立。肃坐。肃然。 ? 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 ?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肃客。 ? 萎缩:肃杀。 ■ 肃组词 甘肃、鲁肃、严肃、肃穆、肃然起敬、肃杀https://bajiu.cn/zidian/?id=15950
16.矜肃是什么意思矜肃的解释是什么矜肃 基本解释:1.庄重严肃。 分解解释:矜(guān,jīn,qín,)矜jīn怜悯,怜惜:矜悯(怜悯)。矜惜。矜恤。自尊,自大,自夸:矜夸。矜伐。矜恃。骄矜。庄重,拘谨:矜持。矜重(zh恘g )。矜qín矛柄。矜guān古同“鳏”。笔画数:9;部首:矛;笔顺编号:545233445https://www.upaiui.com/cidian/n-6-26012.html
17.肃字怎么拼音有多少笔画偏旁部首是什么--《后汉书·邓皇后传》 (4) 又如肃敬(恭恭敬敬);肃迓(恭迎);肃奉(恭敬地接受或遵奉);肃括(恭敬而有法度。指人的威仪。亦有于治学和书法、文辞等);肃修(恭敬地修书。致亲友书札用语);肃如(恭敬的样子);肃服(恭敬顺服);肃然(恭敬的样子);肃肃(恭敬的样子) (5) 庄重;严肃 [severe] 广廷严居,http://www.yizhicha.com/show/word/id/10972.html
18.清肃是什么意思清肃的解释是什么肃(sù,)肃(肅)sù恭敬:肃立。肃坐。肃然。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肃客。萎缩:肃杀。笔画数:8;部首:聿;笔顺编号:51123234清肃是什么意思?以上就是清肃的解释和含义。 到九书词典查【清肃】的解释分解查询【清】【肃】 上http://www.uu.hk.cn/cidian/n-8-6218.html
19.肃成名字怎么样,肃成名字的含义,肃成名字好不好,肃成姓名测试打分肃字用来起名寓意好不好?意为恭敬、严正、庄重、认真。用作人名意指作风严谨、处事端正、让人敬佩之义。 肃字相关联的起名推荐: 肃在汉字字典中的意思为:(肅)sù恭敬:肃立。肃坐。肃然。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肃客。萎缩:肃杀。笔画数:8;部首:聿;笔顺编号:51123234。 如https://www.36qm.com/name/sucheng-264774.html
20.肃字的繁体字怎么写,肃字的康熙笔画多少画,肃字的五行属什么肃字的繁体字怎么写,肃字的康熙笔画多少画,肃字的五行属什么 肃字繁体字写法:肅 肃字五行属性:金 肃字拼音: 肃字部首: 肃字简体笔画:8 肃字繁体笔画:13画 肃姓名学康熙笔画:13画 肃字义简介:https://www.weiqiming.com/hanzi/ljY36ycuII60nhQ.html
21.肃的部首肃的拼音肃的组词肃的意思肃的笔画顺序 拼音:sù 注音:ㄙㄨˋ 部首笔划:6 总笔划:8 繁体字:肅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聿 造字法:会意 笔顺:折横横竖撇竖撇捺 基本解释 ●肃 (肅) sù ㄙㄨˋ ◎ 恭敬:肃立。肃坐。肃然。 ◎ 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https://www.chazidian.com/r_zi_zd8083/
22.肃相关古文有“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出自《礼记》[1]。 中文名 肃 部首 聿 五笔86 VIJK 仓颉 LLFL 五笔98 VHJW 字义 恭敬、严正,认真、萎缩 拼音 sù 笔画 8[2] 笔顺编号 51123234 四角号码 50227 组词 肃立、肃然 繁体 肅 展开 目 录 https://baike.sogou.com/v1292159.htm
23.肃静是什么意思?肃静怎么读?⒈严肃寂静。 例如:「当国家元首进入礼堂时,顿时全场肃静。」 反鼓噪喧哗喧嚣嚷闹 嘈杂 ⒉ 平定。 例如:「肃静叛乱」。 词语分解 肃的解释 1.恭敬:肃立。肃坐。肃然。2.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3.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肃客。4. 萎缩:肃杀。 https://www.gushiwenju.com/cidian/212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