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侃君为各位读者梳理一下,A股有中粮地产(000031.SZ)、中粮屯河(600737.SH)、中粮生化(000930.SZ)、酒鬼酒(000799.SZ)四家上市公司,港股有蒙牛(02319.HK)、雅士利、现代牧业(01117.HK)、中粮包装(00906.HK)、中国食品(00506.HK)、中国粮油控股(00606.HK)和大悦城地产(00207.HK)7家上市公司,一共是11家上市公司。尽管如此,也可以用“大而未必强”来形容旗下拥有11家上市公司的中粮集团。
中粮集团对外公开的信息显示(此信息是公开的,各位读者也可以自行查询),2015年上半年,中粮集团的营业收入(相当于咱们平常说的收入)约为2142亿元;可营业利润却约为-1.6亿元,比2014年上半年约为-1.26亿元还有所扩大,这意味着,中粮集团的主业已经连续处于亏损状态。
然而,中粮集团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却是正数,约为7.41亿元,就是盈利水平。但啸侃君仔细一瞧才发现,原来中粮集团之所以在营业利润为负,即主业亏损,却让净利润为正数,是因为获得了巨额政府补助,接近17亿元。
【刨除政府补助、投资收益中粮集团亏损额超40亿元】
中粮集团是国资委独资的最大粮油企业,主要从事经营粮食收购、食品加工与制造、粮油食品贸易、粮油糖期货和物流及酒店、房地产开发经营等业务,比如可以媲美万达广场、金地中心的大悦城,就是中粮集团旗下的投资物业。
上面也说了,中粮集团旗下拥有11家上市公司,而且这11家上市公司在自己的行业内不敢说都是“数一数二”,但起码也是处于一线阵营,这在国内也算是“凤毛麟角”了。
啸侃君注意到,2015年上半年,中粮集团的营业收入(相当于咱们平常说的收入)约为2142亿元相较于2014年同期1057亿元,翻了一倍多。但今年上半年,中粮集团的营业利润却为负数,约为-1.6亿元,相较于2014年上半年约为-1.26亿元,仍有所扩大。
虽然如此,中粮集团的净利润仍是正数,高达7.4亿元,我们先来看一下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之间的逻辑关系。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所得税费用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高低,利润总额越高,所得税费用自然也多,如果利润总额为负数,那所得税费用就不用交了。
2015年上半年,中粮集团的营业外收入高达18.87亿元,其中16.55亿元,接近17亿元都是政府补助;营业外支出不过0.99亿元,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半年收入超过2100亿元的中粮集团,是依靠接近17亿元的政府补助才得以让净利润为正的。
中债资信是中粮集团聘请的跟踪评级机构,但这家跟踪评级机构就坦言,中粮集团经营获现能力大幅波动,盈利之所以得到保障主要是依靠大额投资收益及政府补助。
2015年上半年,中粮集团除了获得高达17亿元的政府补助,还有超过33亿元的投资收益,除了刨除政府补助和投资收益,中粮集团的净利润亏损额度将超过40亿元。
【减持三家A股公司股票:套现金额约20.3亿】
上面我们提及了,中粮集团201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高达33亿元,这部分投资收益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投资收益!
比如,作为国内影视一哥的华谊兄弟(300027.SZ),这两年确实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电影,御用导演冯小刚都转型去做演员了,比如《老炮儿》,所以影视剧收入没有以往那么耀眼,但是华谊兄弟掌门人王忠军很擅长资本运作,早早地就投资了掌趣科技(300315),投资成本很低,随着掌趣科技不断收购各种游戏公司比如玩蟹科技和上游信息,股价蹭蹭地往上窜,华谊兄弟趁机减持掌趣科技股票,赚的盆满钵满,这部分收益就是投资收益。
5月18日多家媒体报道,中粮集团正考虑多种重组方案,以实现业务整合和主要业务的整体上市。不知是否是因上述消息影响,截至5月18日收盘,中粮屯河股价上涨10.02%,中粮地产上涨8.19%,中粮生化涨9.99%,此外,中粮生化居板块资金流入第一位,当日净流入2.05亿元。
“对于中粮集团有关粮油糖资产的整合预期在资本市场中的炒作已经不是首次。”一位长期跟踪中粮系上市公司的资深券商分析师表示。
在2015年4月中旬,也因为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斯时对外表示称“希望在2019年之前完成中粮原有的粮油糖资产注入,实现三方资产的整合和整体上市”,而使得中粮系几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异动。4月9日-13日期间,中粮屯河曾一度连续三日涨停,中粮生化也连续涨停两日。
5月20日,中粮生化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大耀香港于5月14日和5月18日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约652万和148万股,减持均价分别约为14.856元/股和14.995元/股。粗略计算一下,金额合计约1.19亿元。
大耀香港是中粮集团的境外全资子公司。5月11日、12日和13日,大耀香港先后减持中粮生化300万、1400万股和1200万股,减持均价为13.504元/股、14.264元/股和14.994元/股,共计减持约4.2亿元。
5月5日和5月6日,大耀香港分别减持中粮生化694万股和406万股,减持均价分别为14.708元/股和13.68元/股,套现金额合计约1.58亿元。
啸侃君粗略统计一下,自5月5日以来,大耀香港减持中粮生化股票合计约4800万股,套现金额共计约为6.97亿元。
无独有偶,4月24日-28日,中粮集团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中粮地产2760万股,减持均价为12.003元/股,金额约为3.31亿元;4月29日,中粮集团再次通减持中粮地产2000万股,减持均价12.227元/股,金额约为2.45亿元。两次减持套现共计5.76亿元。
除此之外,4月24日-28日和4月29日-30日,中粮集团分别减持中粮屯河3000万股和2409.0091万股,但并没有披露减持均价。
4月24日-30日,中粮屯河股价基本都在14元/股以上。若以14元/股为基准,两次减持股票,中粮集团套现分别为4.2亿和3.37亿元,合计7.57亿元。
啸侃君粗略统计了一下,中粮集团已开始逐步减持部分中粮生化、中粮屯河和中粮地产三A股上市公司股票,套现金额分别约为6.97亿、5.76亿和7.57亿,合计约20.3亿元。也就是说,2015年上半年,中粮集团高达33亿元的投资收益,有很大一部分应该就是来自减持旗下上市公司股票所得。
【11家上市公司业绩普遍萎靡】
刚才我们说了,中粮集团减持了中粮生化、中粮屯河和中粮地产三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那这三家公司的业绩如何呢?
先来看中粮生化,其前身是丰原生化,主营业务包括燃料乙醇、柠檬酸、赖氨酸等,其中燃料乙醇业务占据“半壁江山”;2006年12月,控股股东由安徽丰原集团变更为中粮集团;2011年9月,中粮集团将持有的2亿股股票注入大耀香港有限公司,后者成为中粮生化控股股东,但实际控制人仍是中粮集团。
中粮生化的营业收入从2006年约43.98亿元增至2012年约77.3亿元,连续6年同比增长,但从2013年开始,中粮生化的营业收入进入下滑轨道,2013年和2014年分别约为73.4亿和71.5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5%和2.54%。
然而,中粮生化的盈利水平从2012年便开始下滑,且下滑幅度更大。2012年到201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83亿、5072万和3523万元,同比跌幅分别为48.46%、73%和31%。
中粮生化盈利不断下滑,是以燃料乙醇定额补贴为主的政府补助下降所致,这也揭开了中粮生化主业连续9年处于亏损的面纱。
梳理发现,从2006年到2014年,中粮生化的营业利润分别约为-6.8亿、-7.8亿、-8.03亿、-5.4亿、-5.58亿、-1.44亿、-9676万、-1.44亿和-5710万元。
中粮生化长期依靠政府补助维持业绩,但近年来,国家燃料乙醇补贴标准持续下降,从2011年1276元/吨降至2014年200元/吨;中粮生化获得的政府补助也相应地从2011年6.63亿元逐步减少至2014年1.11亿元。
根据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调整定点企业生物燃料乙醇财政政策的通知》,国家燃料乙醇补贴标准2015年将进一步减少至100元/吨,2016年以后补贴取消。
民族证券分析师刘晓峰坦言,以可食用粮食作燃料乙醇很难持续,无论是耕地还是肉制品的供应,因此补贴取消是早晚的事,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2015年上半年,中粮生化营业收入约为34.93亿元,相较于2014年同期34.92亿元,微增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23亿元,和2014年上半年2393万元,大幅下跌1451%。
按照中粮生化的解释,业绩下滑主要是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同时,主打产品柠檬酸、赖氨酸产能过剩,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国际油价持续走弱,燃料乙醇价格延续下跌趋势。
无独有偶。中粮屯河业绩也是“垂直下落”。2015年上半年,中粮屯河营业收入约为56.87亿元,相较于2014年同期38.23亿元,增长近4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约为-2379万元,相比于2014年上半年约为678万元,下跌逾451%。
2015年1—6月,中粮屯河的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贸易糖贸易量增长所致;亏损主要是因为中粮屯河的食糖业务盈利下降及参股公司屯河水泥经营亏损影响所致。
啸侃君梳理发现,2010年到201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中粮屯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约为-7764万、-2362万、-7.81亿、-3.26亿和-1.48亿元。这意味着,中粮屯河主业连续5年亏损。
再看看中粮地产的业绩。2015年上半年,中粮地产的营业收入约为27.86亿元,相较于2014年同期23.53亿元,增长18.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97亿元,同比增长43.28%。
但你知道吗,如果扣除非经性损益,中粮地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竟然为负数,亏损2.54亿元,比2014年上半年亏损1536万元,扩大1544%。这意味着,中粮地产的主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其收入、盈利水平都应该主要依靠其主营业务,否则卖衣服的靠做地产赚钱,干地产的靠买卖股票度日,就不像话了,当然多元化企业咱们另说。
不过,现在有不少上市公司都是靠买卖股票维持业绩,你说投资者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把钱投入给上市公司,是希望上市公司来干实业挣钱,通过股价涨价或分红来回报大家,现在可倒好,上市公司也炒起股来,美其名曰为理财、投资,实则不想去干实业,因为都怕不挣钱,且来钱也没玩股票来得快,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资金总是在虚拟经济中循环,就是进不去实体经济中去。然而,实体经济才是虚拟经济坚强的后盾,否则虚拟经济会很脆弱,有时甚至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
最后来一个全景浏览,啸侃君梳理了中粮集团旗下11家上市公司2015年上半年业绩,除了刚才已经提及的中粮地产、中粮屯河、中粮生化,雅士利、现代牧业、大悦城地产、中粮包装的业绩纷纷下滑;;中国粮油控股虽然亏损幅度减少,但仍处于亏损状态;中国食品和酒鬼酒则算是幸运儿,成功地扭亏为盈;蒙牛虽然净利润保持了增长,但收入却下滑了,除了因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自上市以来,蒙牛还是首次出现收入下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