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的成语:嗷嗷待食、哀梨蒸食、不食人间烟火、弊衣箪食、帮狗吃食、不知寝食、布衣粝食、不食烟火、不遑暇食、弊衣蔬食、弊衣疏食、敝衣粝食、背惠食言、卑宫菲食、伴食中书、不食之地、不食马肝、不吃烟火食、并日而食、饱食终日、饱食暖衣、帮虎吃食、八珍玉食、不食周粟、布衣蔬食、伴食宰相、粗衣恶食、粗袍粝食、鹑衣鷇食、吹篪乞食、侈衣美食、尺板斗食、鹑居鷇食、吹箫乞食、啜食吐哺、蚕食鲸吞、粗衣粝食、黜衣缩食、草衣木食、昌亭旅食、盗食致饱、鼎食钟鸣、鼎食鸣锺、鼎食鸣钟、雕盘绮食、道听耳食、箪食壶酒、箪食瓢饮、箪食壶浆、东食西宿
【成语解释】
(1)嗷嗷待食: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
(2)哀梨蒸食: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3)不食人间烟火:食:吃;烟火:熟食。比喻人有出世之想或诗画立意高超,言词清丽
(4)弊衣箪食: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5)帮狗吃食:比喻帮坏人作坏事。同“帮虎吃食”。
(6)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7)布衣粝食:见“布衣蔬食”。
(8)不食烟火:①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②指诗文立意
(10)弊衣蔬食: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俭朴。亦作“弊衣箪食”。
(11)弊衣疏食: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12)敝衣粝食: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顿。
(13)背惠食言:指忘恩失信。
(14)卑宫菲食: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15)伴食中书: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16)不食之地: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
(17)不食马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18)不吃烟火食: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19)并日而食: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20)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21)饱食暖衣: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22)帮虎吃食: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23)八珍玉食:泛指精美的肴馔。
(24)不食周粟: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25)布衣蔬食:蔬食:蔬菜和谷类食物。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26)伴食宰相:伴食:陪伴人家吃饭。唐朝朝会结束时,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27)粗衣恶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28)粗袍粝食:同“粗衣恶食”。
(29)鹑衣鷇食: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30)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31)侈衣美食: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
(32)尺板斗食:旧时形容小官位低禄少。
(33)鹑居鷇食: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34)吹箫乞食: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35)啜食吐哺:辍:中止,停止。停止用饭,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36)蚕食鲸吞: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37)粗衣粝食:粗:粗劣;衣:衣服;粝:差的;食:事物。形容生活清苦
(38)黜衣缩食:节衣缩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节约
(39)草衣木食:木:树。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
(40)昌亭旅食:寄食南昌长亭处,借指寄人篱下
(41)盗食致饱: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42)鼎食钟鸣: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43)鼎食鸣锺:见“鼎食鸣钟”。
(44)鼎食鸣钟:亦作“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45)雕盘绮食: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46)道听耳食: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47)箪食壶酒:箪:盛饭竹器。一箪食,一壶酒。指少量饮食。
(48)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49)箪食壶浆: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