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
级上册《5以内数认识与加减法》单元的课文内容《1-5
的认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
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
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1-5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单
元的课文内容。本课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
的开始。在5的认识中,教科书完整地呈现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数——抽象出数一摆相应数量的实物(从3开始摆几何图形,增加兴
趣,为学习几何知识打基础)。
在分别认识了1~5的基础上,通过计数器感知相邻两个
数的关系,运用点子图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同
时,适当地渗透了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在这一阶段
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
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
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他们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对
表达能力有限。在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和
图形,帮助学生认识数字1到5,并掌握它们的数量、顺序和书写方法。同
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还较为薄弱,需要采用亲身体验和直观
感受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3、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初步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本课教学采用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
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
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
生观察的思维方法;在教学1一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
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
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
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
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板块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
说给你的同桌听,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指名说)
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
设计意图: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什么也能用1
表示,找找看.
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板块三、实践反馈
1、教师说一个数字,学生用小棒表示。你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这个数
吗?
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
3.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对口
令〃游戏,如“像耳朵数是几”,〃4像什么〃等。让学生在自己身上、
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写一写。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这样
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
决问题。
4、动手操作,熟练写数。
1)、数数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小棒,摆一摆、数一数,让学生拿出数量
是1、2、3、4、5的小棒,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
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用数量是2、3、4、5的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
图形,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尽可能直观的反映出某些图形的特征。
2)、利用计数器来表示数,进行动手操作。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
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
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
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
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5.数的顺序
(1)出示点子图,请你给它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讲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摆。
(2)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
个数是几?然后同坐相互问答。
(3)从1数到5,在从5倒数到1。
借助点子图容纳给学会算能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关系。
6.教学数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的书写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布局。学生先看,然后书
空笔顺,再描一描。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2)、教学3、4、5的写法。方法同上,注意3的两个半圆开口的方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