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详解

《诗经·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怀人古体诗。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爱慕、怀念和追求的对象。本诗中的景物描写十分出色,景中含情,情景浑融一体,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给人一种凄迷朦胧的美。以下是诗经《蒹葭》详解,欢迎阅读。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苍苍: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从:追寻。

9、阻:险阻,(道路)难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水中高地。

14、坻(chí):水中的沙滩

15、涘(sì):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赏析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这些主要出自国风中的美妙诗篇,或者以轻松欢快的笔调表现爱情的甜美,或者以生动写实的笔法描绘周代婚恋的习俗,有的以缠绵悱恻的情致表现男女自由恋爱受阻后的复杂心理,有的则吐露弃妇在夫妻离异后的种种哀怨。这些作品,往往以美妙的文字与和谐的音律,将劳动生活与男女爱情的悲欢离合,委屈尽情地表现出来,成为艺术精品。

这里,我就平时的学习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祖先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王因出兵护送有功,有得到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在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在借怀友讽刺秦襄王不能礼贤下士,致使闲士隐居,不愿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于判定。断定为讽刺诗则更无根据。于是,索性把伊人幻化为作者所中意并热爱的人,且不论及男女之别。

【拓展内容】

《蒹葭》教案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四、拓展延伸

阅读徐学鹏的《中国随想》,并回答问题。

中国随想

徐学鹏

这是一片开满鲜花的土地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蜜蜂

一边飞着一边唱着春天的歌谣

这是一片蓝蓝的大海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贝壳

静静地躺在沙滩上心里却装着一片海啸

这是一张古老而又年轻的脸

我们是她开放着的微笑

或许也有几滴泪水

却淹没不了这微笑的美好

这是一个永远的形象

我们是她倾吐出的一缕缕阳光

尽管也有布满阴云的日子

但总会有一个早晨太阳将大地普照

啊──中国

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恋着的中国啊!

问题:

1、诗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在语言上与《蒹葭》有哪些相似之处?

3、请用恰当的情感和语气语调朗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写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

教学后记

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这堂课中,我还渗透了音乐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编辑短评:此教学设计多方面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如学习方式的转变,跨学科深透和延伸拓展学习等,同时也继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点,如注重吟诵和品味、感悟等。这是一节可以参考的教学设计。但要注意更节制的地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的精力更多地集中于文字上。

THE END
1.中考语文古诗文赠从弟详解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语文古诗文赠从弟详解,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赠从弟【其二】 刘桢http://wenxue.yjbys.com/gushi/492551.html
2.诗详细解释汉字「诗」读什么诗的详细解释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诗,志也。——《说文》 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 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临清流而赋诗。——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https://www.guoxuemi.com/zidian/_8BD7.html
3.杜牧的诗有哪些杜牧的古诗有哪些详解杜牧的诗有哪些 杜牧的古诗有哪些详解逍遥浪人 精选回答 1、唐·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唐·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唐·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https://edu.iask.sina.com.cn/jy/2XVgX4YA7tX.html
4.历代诗文要籍详解(豆瓣)喜欢读"历代诗文要籍详解"的人也喜欢 ··· 汉语大字典:九卷本 (第二版) 9.5 上古音手册(增订本) 9.1 目录学与工具书 8.9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 9.1 潜研堂集 9.3 古典文献及其利用 9.2 同源字典 9.3 中国古代官名辞典 9.8 诗经词典(修订本) 9.3 唐五代韵书集存(上下) 9.9 我来说两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38827/
5.业务梳理诗词格律详解单句押韵只限于首句称()诗词格律详解 49 篇文章 9 订阅 订阅专栏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套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 “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 《浅谈诗律》 古典诗歌,按照体裁、结构的不同,大概分为诗、词、曲三类;按格律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在唐代以后https://blog.csdn.net/Changxing_J/article/details/133461011
6.诗汉语字典:诗的意思详解,诗的拼音:shī,诗的笔画:8,诗的部首:讠http://www.hanyuzidian.org/zi1/1881.html
7.诗的笔顺笔画诗字怎么写部首诗的笔顺诗的笔画 “诗” 字共有 8 画,笔画顺序为: 点、横折提、横、竖、横、横、竖钩、点诗字怎么写诗的笔顺详解共8画诗笔顺 1点 2横折提 3横 4竖 5横 6横 7竖钩 8点上一篇:喫的笔顺 下一篇:匠的笔顺诗的笔画 诗的笔顺 诗字怎么写http://zidian.gjcha.com/8BD7__bishun.html
8.原神诗歌交流顺序是什么原神诗歌交流任务顺序详解《原神》诗歌交流顺序是什么 诗歌交流任务顺序详解 原神诗歌交流顺序是什么?原神诗歌交流任务有许多小伙伴不知道该怎么完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原神诗歌交流任务的顺序攻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赶快来看看吧。 原神诗歌交流顺序是什么 诗歌交流 1、玩家每日委托有一定几率会刷出诗歌交流任务。https://app.ali213.net/gl/699621.html
9.玄武山佛祖灵签1至51玄武山佛祖灵签1至51第十一签王释亲玄武山佛祖灵签1至51玄武山佛祖灵签1至51第十一签王省就亲,许多海外潮籍华人不惜耗钱耗时舍近求远前去奉拜以求玄武山佛祖赐给灵签。玄武山佛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他的玄武山佛祖灵签。玄武山佛祖很灵香火旺盛。佛祖灵签内容,“落。 玄武山佛祖签诗详解,果断收藏 https://www.16757.com/ysh/jieqian/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