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远足教案11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1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热爱大自然。

【教学难点】

看图、结合生活实际感知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睡、那”等11个生字,会写“才、明”等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

1、教师引导:小朋友,如果明天爸爸妈妈带你去远足,你一定非常期待。

2、导入:现在,让我们和诗中的小朋友一同去感受那即将远足的兴奋与激动吧!(板书课题:9明天要远足)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喜欢的话题,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走入课文的教学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识记生字。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睡觉午睡那边那里大海海洋真假认真老师老人老师师傅在吗有吗同志同学什么什锦才子才能光亮明亮

(重点指导生字后鼻音“亮”,平舌音“才”,翘舌音“睡真师什”等。)

②学习目字旁

“目”,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目”的字多与“眼睛、看”有关,指导写好目字旁的字。

③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④多元识字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例如:

加一加的方法:如“什”,可以拆分成“十”加单人旁。

运用语境识字。以“那、真、吗、才”。以“那”为例,创设语境,出示卡片:“那是什么?”进行问答。

结合生活实际识记。如“睡、老师、同学、亮”都是生活中很常用的词,结合生活举例子,学生就能明白。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鼓励多元识字,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2)学习多音字:种(zhǒngzhòng)

练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真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这里的加点字“种”读轻声“zhǒng”,意思是“量词,表示类别、式样”,还有一个读音是“zhòng”,意思是“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组词分别如下:

种zhǒng(种子)(种类)(一种)

zhòng(种下)(种地)(栽种)

②读一读:

我在院子里种(zhòng)下了许多向日葵的种(zhǒng)子。

(3)摘苹果游戏。

每读对一个字,就得一个苹果,看谁摘得多。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地方软和,不坚硬。

柔软指地面上某一个特定的地区。

(5)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才明同学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2)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才”,3个笔画都较舒展,横在横中线上面,略长;竖钩在竖中线上,竖的部分要直,钩要短小有力;撇舒展。

“明”“日”字在竖中线左边略偏上,“月”字竖撇起笔在竖中线,向左穿插。

“同”关键写好同字框,横平竖直框正,“口”字上沿顶横中线,避免重心下沉。

“学”前3笔应写得紧凑一些,秃宝盖可适当宽一些,“子”的弯钩位于字的竖中线位置,起笔和收笔基本在同一条线上。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先识字,再让学生再观察的基础上,跟着教师写,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习生字新词,多元识字,正确书写生字,初读课文,我感受到了文中的小朋友因为明天要去远足,可能去郊游,可能去爬山……高兴地睡不着觉了,真有趣。

六、当堂检测

七、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理解小朋友远足前的激动和期待,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难点)

课件。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的生字宝宝,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明天要远足,小朋友心情如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9明天要远足)

“远足”是什么意思?(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设计意图:问题导入,从解释题目,学习目标的出示,找准学习的切入点。】

二、品读释疑

1、自由读文。

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品读第一、二小节。

(1)出示句子:

“翻过来,唉——睡不着。”

“翻过去,唉——睡不着。”

做一下“翻过来、翻过去”的动作演示。

从“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小朋友明天要去远足的激动心情。)

从长长的叹气声“唉——”,你又读出了什么?

(非常期待明天的远足,但是又不能马上就去的失望、无奈。)

(2)“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们所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

“那么多种颜色”,想象一下,那里的大海都有哪些颜色?(蓝、绿、黄、红、葡萄紫……)(板书:海是不是多种颜色)

除了“多种颜色”的海和“洁白柔软”的云,一定还会想很多很多,她还在想什么呢?(板书:云是不是洁白柔软)

预设:

“那地方的河水,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清澈吗?”

“那地方的草儿,真的像爸爸说的,那么嫩绿吗?”

“那地方的鸟儿,真的像妈妈说的,唱起歌来那么动听吗?”

“那地方的花儿,真的像哥哥说的那么五彩缤纷吗?”

(3)这里的“颜色”还可以换成什么?(色彩)

(4)仿写

翻过来,

哎——

睡不着。

那地方的(),

真的像()说的,

那么()吗?

示例:

哎——睡不着。

那地方的草原,

真的像妈妈说的,

那么一碧千里吗?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空白,拓展说话,训练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能力。】

从这些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朋友的激动和对远足的期待,他们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

朗读指导:朗读第一小节,读出小朋友急切、无奈、期待的心情。最后一个句子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3、品读第三小节。

(1)出示句子:翻过来,翻过去,唉——到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从“什么时候才能天亮呢?”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小朋友对天亮的无限期待,更觉得黑夜漫长。这句话写出了小朋友对远足的期待,急切希望天快点亮,远足快点到来。)

(2)朗读指导:语气词“呢”读的时候可稍微加重语气,透出声音传递出小朋友此时急不可耐的心情。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朗读课文

这首小诗生动地描绘了小朋友因即将远足而难以入睡的情景,朗读的基调是兴奋而激动的,语气是期待而盼望的。朗读时注意读好文中轻声词语“地方、真的、说的、那么、吗、什么、时候、呢”。

2、你有过诗中小朋友这样的经历吗?当时你想了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场景说一说,画一画。

预设:我就要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非常开心,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我去学校学习的场景。

3、推荐阅读《小溪》。

听读《小溪》,了解小溪的远大理想,学习小溪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背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4、资源链接《远足》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深入探究影子的由来,巩固对方位的认识。】

五、理解词语方法解密

换词法

概念:换词法就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换词了解句意,是理解词语的方法之一。

运用:“颜色”一词可以换成“色彩”。

六、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写了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小朋友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板书:激动、期待)

七、学会写法

学一法:学写疑问句

本文每个小节的结尾都是一个疑问句,疑问句是表示疑问的句子,结尾用问号。如“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举一例:看到妈妈出差回来了,你高兴吗?

练一练:学写疑问句,千万不要忘记句末的问号哦!

示例:妈妈,你去的地方真的有那么美吗?

八、课堂小结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

九、主题延伸

你有过诗中小朋友这样的经历吗?当时你想了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场景说一说,画一画。

我就要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非常开心,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我去学校学习的场景。

十、当堂检测

十一、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海多种颜色

睡不着是不是激动、期待

云洁白柔软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并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运用语境识字、结合生活实际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不足之处:

自己在课堂评价语方面还需要加强,评价语还需要更丰富,更有特色,更让贴近学生。

课时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

要点把握

借助拼音学习生字,看图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导语:秋天,我们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去郊游,现在你的心情会如何?你又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一个小朋友的家里,看看她在远足前有什么表现。

出示课题。(板书:明天要远足)引导学生齐读题目,解释“远足”。(远足: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一)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学生自由练习读文。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实在不会拼读,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将课文读通读顺。

(2)在文中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反复认读。

3、分小节指名朗读,发现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注意:这首诗中有不少轻声词语,如“地方、真的、说的、那么、吗、什么、时候、呢”,“吗、呢”可以结合句子朗读进行训练;“地方、真的”等词语可以以词的形式单独训练。

(二)认识生字。

1、出示标有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

觉么大天好学

么刚天

2、认识新偏旁。

(1)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目字旁,字形变瘦长。带目字旁的字,大多和眼睛有关。如:睡、瞧、盯、瞪。

(2)京字头:由一点和一横构成,点取直势、形态粗壮,横画细长、左低右高。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加减法识记。

◇加一加:目垂→睡氵每→海口马→吗十具→真

◇换一换:叶—口亻→什◇减一减:哪—口→那

(2)运用语境识字。如“那、什”,创设语境,出示卡片:“那是什么?”进行问答。如“才”,创设语境:“天都黑了,你才回来。”引导学生识记。

(3)结合生活实际识记。如“老师、同学、明亮”都是生活中很常用的词,结合生活举例子:“老师、同学亲如一家。”“教室里十分明亮。”

4、(课件出示大海、蓝天白云图)引导学生开展数白云的游戏,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5、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同桌交流你的小发现。

(2)教师出示动漫笔顺,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独体字。3个笔画都较舒展,横在横中线上面,略长;竖钩在竖中线上,竖的部分要直,钩要短小有力;撇舒展。

合体字。“日”字在竖中线左边略偏上,“月”字竖撇起笔在竖中线,向左穿插。

合体字。“冂”要写得横平竖直框正,“口”字上沿顶横中线,避免重心下沉。

合体字。前3笔应写得紧凑些,秃宝盖可适当宽一些,“子”的弯钩位于竖中线位置,起笔和收笔基本在同一条线上。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书写成果,师生共评,学生再练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诗歌共有几个小节,写了一件什么事?

(诗歌一共有3个小节,主要写主人公明天要去远足,今天晚上睡不着觉。)

2、小组活动。根据诗歌内容,把每个小节和它相对应的内容连一连。

第1小节小朋友因为想到远方的云而睡不着。

第2小节小朋友盼望快点儿天亮。

第3小节小朋友因为想到远方的大海而睡不着。

3、小组交流:你有过因为某件事而睡不着的经历吗?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有一次,爸爸要带我去游乐园,我兴奋得前一天晚上睡不着。

生2:一次,妈妈准备第二天带我去医院检查身体,我害怕得一直睡不着。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第一小节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女孩要去远足,因为兴奋而睡不着觉,于是她躺在床上想到了大海。小女孩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在这节课上,我们还学习了生字新词,掌握了一些好用的识字方法,记牢了一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可以自己归纳一些识字方法,帮助我们掌握更多的生字和词语。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好的识字方法,互相读一读生字、生词。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检测认字。(课件展示)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班分成了3个大组,每组朗读一节小诗。

2、这首诗中,你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比较有趣,说说你的理由。

3、诗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远足了,他为什么睡不着

4、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练习说一说。

5、多种方式读诗歌,直到能背诵。

三、练习说话,深入感悟

1、课件展示,学生练习说话。

我和()去了(),玩了(),心情()。

2、小组读,全班读,背诵。

四、书写生字,练习巩固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才、明、同、学”,认字并组词。

2、全班交流4个生字的笔顺及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认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语文教案

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才、明、同、学4个字。认识目等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与汉字的正确发音。

2.强调学生语言组织的连贯、完整、清楚。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

教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一)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二)那么在秋季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可以组织什么活动呀?

去郊游∕去登山

(三)活动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准备吃的∕喝的∕厚衣服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秋游!

二、初读课文

(一)请学生预习,自由朗读

(二)老师领读

(三)请学生齐读一遍

三、识字

老师拿出生字卡片,每两个生字为一组,进行教读,然后班读组读个读,并结合闪卡、开火车等游戏

老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依次寻找每个生字生字所在的句子

四、再读课文

(一)学生分段朗读,老师分段讲解:

(第一段完毕)小朋友们,你们说一说,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呢?蓝色∕黑色(学生回答完毕,老师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第二段完毕)小朋友们,你们说一说,白云都有什么形状呢?

(第三段完毕)小朋友们,小作者急着等天亮了去干嘛呀?那你建议小作者应该做什么准备呢?

结合游戏、比赛等,请学生进行班读组读个读

学习练习句子:我和()去()玩了(),心情()。

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了过山车。心情高兴。

我和姐姐去游乐场玩了碰碰车,心情不错!

(二)总结学习排比句

五、作业

(一)学习练习句子:我和()去()玩了(),心情()。

(二)每个生字写五遍

六、板书设计

大海的颜色﹍﹍

白云的形状﹍﹍

我和()去()玩了(),心情()。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文做了铺垫。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

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

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组词:同学。“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学习“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生读文。)

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课教学。因为本课是一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第一小节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了不同方式的识字方法,如,“‘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水就是‘海’”“日+月=明”,等等。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了基础。

1、细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借助多媒体课件,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1)听写。

明天小学一同同学什么天亮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开火车朗读。

睡不着那地方大海真的老师同学什么天亮

(3)分小组朗读课文。

2、激趣谈话。

过渡:同学们,课文写的是不是你们呀?当你们要去春游或是秋游时,是不是盼望快天亮,也睡不着啊?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小女孩在思考着哪些问题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先播放朗读音频,再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感觉蕴含的情感。

2、男生读第1小节,女生读第2小节,齐读第3小节。

3、学习第1小节。

(1)引导学生结合读后感想,提取关键信息。

①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②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③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小作者想的是那地方的海,“那地方”指的是明天要去远足的地方。)

④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⑤板书:海——颜色

(2)(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

①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蓝色、黑色、绿色)

②小作者也想去看这么美丽的大海,所以她晚上——(睡不着)。

③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④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3)指导朗读。

①朗读指导:第一句中的“唉”,读时稍拖长,读出小朋友急切、无奈、期待的心情。第二句中的疑问句要带着好奇、想象、疑惑的语气读,“吗”要读得轻而短,语调微微上扬。

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4、学习第2小节。

(1)指名读,其余同学思考:“翻过去,唉——睡不着”这句话和第1小节的第一句有什么不一样?(想象作者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情景,那种激动的心情一次比一次强烈)

(2)这一次作者又想到什么?(云。)云是怎样的?(洁白柔软。)

(3)帮助学生理解“洁白”“柔软”的意思。

①“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洁白的?(雪花、棉花、梨花、白粉笔……)

②请学生摸一摸棉花和白粉笔,说说感觉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反馈,提问:“柔软”是什么意思?(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还有什么也是“柔软”的?(毛巾、衣服、沙滩、草地……)

(4)引导学生质疑:“那地方”和第1小节中的“那地方”是一个地方吗?是谁告诉“我”那地方的云洁白柔软?“我”对此持什么态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学习第3小节。

(2)从哪个句子还能看出小作者这种急切的心情?(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3)指导朗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女孩有多着急吗?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4)再读句子思考: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小结: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

(5)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6)自由交流:小女孩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如果明天你将去远足,你会想些什么呢?

三、拓展文本,学有所获

过渡:诗中睡不着的小朋友发挥无限想象,想象着明天远足的美好情景,除了“多种颜色”的海和“洁白柔软”的云,一定还会想到很多很多。她还会想什么呢?你能仿照课文说一说吗?

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象“那地方”可能会出现的景物并描绘景物的特点,相互交流、补充。

2、师生合作,仿照课文改编。

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椰树,真的像爸爸说的,那么高大威武吗?

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贝壳,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千奇百怪吗?

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出发?

3、你们和爸爸妈妈都去过哪里?远足的前一夜你在想些什么呢?

4、学习了课文,你还有哪些收获呢?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片段实录】

◆朗读感悟,随文识字(教学重点)

师:读完第1小节,你知道小作者明天要去哪里吗?

生:她明天要去看海。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生:从“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这句看出来的。

师:(出示写有“海”的卡片)这个字就念“海”。谁能读一读?(指名读)

师:想想看,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生1:大海里面都是水,所以“海”的偏旁是三点水。

生2:我能用字谜记住它:每天都有水。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有这么多种方法记住这个字。那你能用“海”组词吗?

生1:大海、海水。

生2:人山人海。

师:你知道“人山人海”是什么意思吗?

生:“人山人海”就是有很多很多的人。

师:什么时候会用到“人山人海”呢?你能用“人山人海”说一句话吗?

生:元宵节灯会的时候,大街上人山人海。

师:“海”一般情况下表示很多的意思。比如花开得特别多,我们就可以说是——

生:花海。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

生:蓝色、绿色……

师:大海有这么多种颜色吗?我们快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颜色的大海)

师:大海这样美丽,小作者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了。你能读出她这种向往的心情吗?

(生练读)

师:谁能把这一节读给大家听?要读出期待、向往的语气,也要读出大海的美丽。

(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老师都想去看看大海了。

赏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识字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一阶段必须切实加强朗读和识字教学,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形成积累,为日后运用语言文字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既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又注重识字教学,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识记“海”字时,体现了多种识字方法并存,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对于“海”的字义的理解拓展较好,通过扩词和练习说话以及教师创设情境,自然而然地教会学生运用,突出了“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教学理念。

【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诗歌。诗歌由短短3节组成,生动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引导学生灵活学习生字,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手段。

一、复习巩固:

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学生正确、流利朗读地课文。

二、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要求学生说说图上的内容。

2.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说明她睡不着

出示句子: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1)指名读。

(2)交流:你有睡不着的时候吗为什么学生汇报。

(3)学生一边朗读,一边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3.教师:课文的主人公为什么睡不着

(1)提问:她睡不着时想到了哪些美景

(2)学生汇报后,教师追问:那地方指的是哪里她亲眼见过这些景色吗

5.读了文字,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赞美一下大海和白云吧!

6.学生一边表演一边朗读。

三、拓展延伸,讨论交流:

1.教师:主人公因为明天要远足,激动得睡不着。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3.学习出游安全知识。

4.播放学生视频,课外阅读方素珍的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认识一个偏旁:目字旁“目”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语气变化。

(三)情感目标:体验要去远足之前那种兴奋,期待,急切与向往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读好课文中的问句。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明天我们去远足了,你们会因为什么而睡不着觉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关于一个要去远行的孩子睡不着觉的心情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明天要远足》,远足的意思是是远行,出远门。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shuìnàhǎizhēnlǎoshīmɑtónɡxuéshéncáiliànɡmínɡ

睡那海真老师吗同学什才亮明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睡: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目字旁“目”。认识偏旁目字旁“目”结构:左右结构,组词: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

zhe看着zhǒnɡ多种

着种

zháo睡不着zhònɡ种地

yāo要求de轻轻地

要地

yào要去dì地方

shuō说话de好的

说的

shuì游说dì目的

反义词

来——去那——这

真——假明——暗

多——少远——近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目字旁“目”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五、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写偏旁

睡——()海——()

明——()吗——()

加偏旁

每——()马——()()

来——()假——()

暗——()这——()

少——()近——()

六、升华学习

游戏: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音节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读,

并且用这个字组词语,再用所组词语说一句话。

七、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认识了1个偏旁。

4、初读了课文.。

八、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

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

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小节。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小节?(3个小节)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课文里有3个地方空一行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

(1)翻过来,唉,小女孩为什么叹气?(睡不着,难受)

(2)小女孩为什么睡不着呢?她想什么呢?(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3)原来小女孩明天要去远足,他在想明天要看见的大海是什么样子。体验了小女孩对大海的向往。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小节,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翻过去,唉,小女孩为什么还叹气?(睡不着,难受)

(2)小女孩又为什么睡不着呢?她想什么呢?(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

(3)原来小女孩明天要去远足,她在想明天要看见的云是什么样子。体验了小女孩对云的向往。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小节,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翻过来,翻过去,唉,小女孩为什么还是叹气?(睡不着,难受)

(2)小女孩又为什么睡不着呢?她想什么呢?(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3)原来小女孩明天要去远足,她在盼望天快点亮。好早一点看见大海白云

来——去,是一对反义词

6、学生讨论: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

7、老师总结:通过对大海和云的向往,体现了“我”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全诗短短三节,三节中作者都用了同一个感叹词“唉”,三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要去远足之前那种兴奋,期待,急切与向往的心情,尽在“唉”中。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学生自读

五、表演朗读:

三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朗诵。

六、考一考你

填一填

唉——

--------------------------------------------------------------

----------------------------------------------------------

翻过去,

-----------------------------------------------------------

------------------------------------------------------------

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七、课文升华

诗歌欣赏

收获

作者:方素珍

动了动了

鱼儿上当了

哈和我的手掌一样大

爸爸说放了他吧

鱼小弟年纪太小

鱼儿被骗了

哇比爸爸的手掌还要大

我也说放了他吧

鱼爸爸年纪太大

黄昏时

我们两手空空

轻轻松松

心里却装满了

满满在心中

九、小结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了课文,背诵了课文。

十、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

(一)指导书写汉字才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才”共3笔。认识笔画:竖提“し”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明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明”共8笔,

(三)指导书写汉字车同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同”共6笔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三)指导书写汉字车学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学”共8笔

三、看看谁最棒

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正确书写四个汉字。

2、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带拼音书写汉字,组词。

一、了解远足,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理解“明天”的意思。

2.质疑:什么是远足(比较远的徒步旅行,我们一般叫踏青或郊游。)

3.学唱歌曲《一起去郊游》。

4.讨论交流:明天就要去远足了,在远足之前,大家的心情如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欣赏。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4.作者简介。

5.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学习“老、师、同”。指名读生字,齐读。

(2)学习“那、海、真、吗”。出示大海的图片,学生认识“海”,指名读生字,齐读。指名将生字带进课文读,小组读,齐读。

(3)学习“睡、真、什、才、亮”。

①教师出示句段: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翻过来,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②指名读生字,齐读。引导学生认识目字旁,强调“着”在本课读zháo。

6.指名分节朗读,读后评议。

7.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才、明、同、学”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强调“从左到右”“由里到外”的笔顺规则。

2.学生先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四、课堂小结:

课文的小主人公晚上躺在床上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因为什么

1.认识“睡、着”等11个生字,认识目字旁。

2.正确朗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语气。

3.正确书写“才、明”两个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1.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过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吗?是因为什么事睡不着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唤起他们类似的感受,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2.出示课题:明天要远足。

学生读课题,要求词语连贯不拖音。

教师:猜一猜,什么是“远足”?

3.提问:有个小朋友因为明天要远足,晚上都睡不着了,猜猜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味。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碰到不认识的字圈一圈,多读几遍。

3.分小节指名朗读,发现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出示词卡:

大海老师同学天亮。

练习认读。

再分别用“大海、老师、同学”说话。

用“亮”扩词。

(2)出示带有轻声的词语、句子,练习朗读。

睡不着地方真的什么时候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教师:演示一下“睡”的动作,眼皮一合睡着了。

认识目字旁。

拓展,你还知道带有目字旁的字吗?

【设计意图】利用汉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

教师:你也能用上“吗”来问一问吗?

5.自由练读小诗。

三、品读感悟

1.分段指名读,读正确、流利。

2.交流:这首诗中,什么地方写得最有意思?

预设1:睡不着的动作:翻过来,翻过去

想一想:你激动得睡不着觉,在床上翻过来翻过去的样子。

预设2:3次叹气“唉——”学生演一演叹气“唉”,表情生动。

“唉——”这条长长的“尾巴”是什么意思呢?表示叹气的声音很长。

回归第三小节:“哎——/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有表情地读一读,读出“我”的心情。

【设计意图】围绕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交流,调动了他们说的欲望。

THE END
1.同,同字,同字拼音,同字部首,同字笔画,同字含义,同字解释,同字典故查询的字:同 同 音节:tong注音: 部首:口部首笔画:3 部外笔画:3总笔画:6 笔顺:251251 浏览:5857 tóng ①<形>相同;一样。 《赤壁之战》:“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 ②<形>同一。 《殽之战》:“秦不哀我丧而伐吾~姓。” ③<动>一致;统一。 http://www.98655.com/show.asp?q=%E5%90%8C
2.钢笔行书笔画练字字帖4打印版.pdf大小:1.28 MB 字数:约1千字 发布时间:2024-12-26发布于宁夏 浏览人气: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字头:同楷书。 私字头:同楷书。 7 刀字头:一笔写成,下笔先写撇,回锋写横撇。 草字头:下笔写横,然后写弧竖,再写撇,注意相向呼应。 8 士字头: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25/8076071016007012.shtm
3.同行是什麼字體?眾識社區識字體網同行是什麼字體?客人發佈2024-12-26 09:00 機器識別結果 简 繁 日 更多功能 禹卫书法行书繁体 95.4% 商用须授权 禹卫书法行书简体 95.4% 商用须授权 其他留言 不是字體 指定字體 請您前往登入或注册後再回復! ? 2015-2024 識字體網 版權所有我要識別 我要留言https://hant.m.likefont.com/community/113122814/
4.第24122607期汉字:抋,摙,逧,粄,菬,緸,棰,婃,爑,枊,笔顺学习笔顺:一亅 ? 丶 ? 丶丶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点 斜钩 点 点 笔画:7 摙( liǎn ) 笔顺:一亅 ? 一丨 一一一丨丶 ? ?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点 横折折撇 捺 笔画:13 逧( gǔ ) https://www.daishucha.com/bihuabishun/article/29a813f5.html
5.削去我身汉字秘密何在你是否曾想过,“同”这个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用法?或者,“类”这个字是怎样从“木立”演变而来的?这些都是关于汉字历史的小秘密,它们就藏在我们的文字之中等着我们去探索。 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层层谜团,一步一步地走进那古老而神奇的文字世界吧。 首先,我们来看“同”。这个词汇本身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意义。https://www.paimingb.com/wen-zi/613136.html
6.同的艺术字同头像图片同的笔顺同字组词同笔顺分步演示图(一笔一画写同字) 同字笔顺 同字笔画 同字笔划丨フ一丨フ一 同的读音 同有2种读音 同是多音字同tóngtòng 同部首 同笔画数 同繁体字 同真笔字 同部首口同笔画数6同五笔编码MGKD同郑码编码LD同仓颉编码BMR同四角编码77220Unicode编码U+540c同的繁体字同同的真笔字哃同火星文字哃 同组词http://www.yishuzi.com/font/273549.htm
7.同字的笔画同的笔顺怎么写同的笔顺详解 共6画 同 笔顺 1 丨 竖 2 フ 横撇 3 一 横 4 丨 竖 5 フ 横撇 6 一 横 同字怎么写 竖、横撇、横、竖、横撇、横 同字怎么写才好看 同字行书怎么写好看 以下为书法名家关于同字行书书法图片,供你同字行书书法学习参考 https://zidian.yw11.com/bishun/%E5%90%8C
8.32个笔画顺序表图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笔画都有不同的名称。家长们平时可能就只会写汉字,真正到教孩子说出名称时,自己就愣是叫不出名字,很是尴尬。这份资料可以有效的帮到家长和孩子,在孩子学习汉字的第一步,叫对名称、写对笔画很重要。奠定了孩子的文化基础。 一、汉字易错笔画名称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513028/article/details/112142048
9.哥的笔顺名称怎么读(哥的笔顺田字格正确写法图片)本文哥的笔顺名称怎么读(哥的笔顺田字格正确写法图片)内容都在下面,请亲们详细阅读,祝您开心! 汉字:哥 读音:ge 注音:ㄍㄜ 部首:口部 笔画数:10画 笔顺:一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丨 读写:横竖折横竖横竖折横竖 基本释义: 哥gē(ㄍㄜ) (一)、兄,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哥http://www.jdwwe.com/13985.html
10.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全文)2.它和“悬针竖”的角度不同,“撇”是斜的,“悬针竖”是垂直的(学生可能说不出“垂直”两字,只要说出是“直”的即可)。撇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左斜下行(要中锋行笔,边行边提),提笔出锋。 可让学生用手指代笔在书上写几遍。让同学们看范字“左”、“千”,说出笔顺,及其在米字格的位臵。 https://www.99xueshu.com/w/enbm6w93jx2k.html
11.汉字书写笔顺正确规则,很全面!家长在家这样教真不比老师差!横“山”的中横向左都出头——疟、虐(谑)末笔笔顺:横、竖折、中横。 7.讯的右旁和丑笔顺不同 讯的右旁(汛、讯、迅)笔顺:横斜钩、横、竖(末二笔为十)。 丑(扭、纽、钮)笔顺:横折、竖、横、横(末二笔为二)。 8.毋、贯笔顺 毋(wú)笔顺:竖折、横折钩,[先]撇、[后]https://www.jianshu.com/p/4b2805eb3df3?utm_campaign=maleskine&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seo_notes&utm_source=recommendation
12.笔顺幼儿园3正楷二字帖楷书练字本价格品牌图片评论一年级学前启蒙1-2小学生学前启蒙练字帖儿童下册三人教版语文同步硬笔临摹笔顺幼儿园3正楷二字帖楷书练字本 类别:练字帖/练字板 品牌:六品堂以及一年级学前启蒙1-2小学生学前启蒙练字帖儿童下册三人教版语文同步硬笔临摹笔顺幼儿园3正楷二字帖楷书练字本图片、评论、心得等http://product.dangdang.com/1503777119.html
13.支与枝区别什么百世成语中国文化2、意思不同:支,从又(手)持半竹,去竹之枝也。支是枝的本字,手持竹枝的样子。引申为分支、干支。枝,主干上分出的茎条,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古代指嫡长子以外的宗族子孙. 3、笔画不同:支笔画?4,笔顺横竖折捺。枝笔画8,笔顺:横袭竖撇捺横竖折捺。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909396.html
14.一年级识字教学基本流程2.借助拼音自由读韵文,读准字音。(未学习拼音的单元,学生跟随范读朗读) 3.结合图片,整体感知韵文。 (三)、深入探究,学习生字 1.指导识记生字。 (从分析字形结构、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方法、组词、说话指导) 2.指导书写部分会写的字。(有共同点的生字、同始笔笔顺、同结构等) https://quan.qlteacher.com/u/5378440cf66f238fb37ab946/blog/617e8e7a05e542c7a00697d9
15.同的笔顺笔画数:6拼音:tòng,tóng部首:口同的笔顺拼音及解释 逐笔笔画:(表格可左右拖动) 第1笔第2笔第3笔第4笔第5笔第6笔 同的笔画数:6 同的部首:口 同的结构:半包围结构 同的拼音发音 tòng tóng 【词组】同时同样同意共同同期 【英语】likesimilarwithtogethersame 【歇后语】搬竹竿进胡同http://www.zhihuishan.com/bishun-view-3770.html
16.同的笔顺,“同”字的笔画顺序“同”字共“6画”,部首“冂”,读音“tóng/tòng”。同的笔顺:竖、横折钩、横、竖、横折、横。 “同”笔顺演示 笔画顺序:竖、横折钩、横、竖、横折、横。 书写提示:在书写“同”时,外框端正,宽窄适中,上下等宽,左短右长。被包部分居中靠上,大小适中。 http://hanchacha.com/bishun/tong2-0393640.html
17.同的笔顺同字的笔画笔顺怎么写正确同的笔顺: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笔画顺序编号是:251251,同字笔画有6笔,拼音是:tòng,tóng,部首是冂部。本文介绍同字的笔顺正确的写法,可参考同字的笔顺笔画顺序图。http://bishun.customsnews.cn/2pht3njq.html
18.同的笔顺笔画同字怎么写部首同的笔顺同的笔画 “同” 字共有 6 画,笔画顺序为: 竖、横折钩、横、竖、横折、横同字怎么写同的笔顺详解共6画同笔顺 1竖 2横折钩 3横 4竖 5横折 6横上一篇:偿的笔顺 下一篇:蕶的笔顺同的笔画 同的笔顺 同字怎么写最新查询 铙怎么读 矞怎么读 铨怎么读 铷怎么读 铩怎么读 胺怎么读 铣http://zidian.gjcha.com/540C__bishun.html
19.同笔顺同的笔顺笔画写法部首同的笔顺、笔画、写法、部首 同笔顺、写法:同,拼音:tóng、tòng,笔画数:6画,部首:冂。中国一级汉字,编号427。 ■ 基本字义 ? 同 tóng ㄊㄨㄥˊ ?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https://wocha.cn/zidian/?bs=3770
20.同的笔顺同字笔画顺序同的笔顺 汉字同 tóng 部首口 笔顺竖 横折钩 横竖 横折 横 同的笔画顺序是竖、横折钩、横、竖、横折、横,偏旁部首是口。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同字的笔画顺序,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语文英语其它https://www.xx5515.com/bishun/208627
21.同的笔顺同的笔顺分步演示图 同的拼音和解释 拼音:tóngtòng 总画数:6 部首:口 基本释义 同〈动〉(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同本义同,合会也。——《说文》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同人亲也。——《易·杂卦》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又如:云同(云彩聚集) https://www.hao86.com/bishun/%E5%90%8C/
22.同的笔顺笔画怎么写繁体字笔顺 笔顺步骤 第一笔:竖 第二笔:横折钩 第三笔:横 第四笔:竖 第五笔:横折 第六笔:横 怎么写 此字《说文解字》篆形作「」,合会也。从,从口。楷书写法:「」之内横不靠两边,右下笔钩起;下作「口」。「恫」、「洞」、「桐」、「筒」、「铜」、「胴」等字偏旁同此。本典收「」为罕用字https://m.zcdian.com/bishun/v5ox8f.html
23.同笔画同笔顺同的笔画顺序 tóng tòng 竖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 同字笔画、笔顺 汉字同(字典、组词) 读音tóngtòng 部首口 笔画数6 名称竖横折钩横竖横折横 笔画https://www.chazidian.com/r_zi_zd540C/bis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