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储粮黑龙江宾县直属库粮仓,金黄饱满的玉米平整铺展……据介绍,这个粮仓装量7500吨,近两层楼高的粮面,带来满满的踏实感和安全感。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二十连丰”。自新季玉米上市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呈现阶段性供大于求格局。截至今年1月底,农民手中仍存有大量余粮,售粮进度总体偏慢。
为稳定玉米市场价格、保障种粮农民利益,中储粮集团公司按照有关部门工作安排,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增加2023年产国产玉米收储规模,按照随行就市原则做好收购工作。
忙碌在收购现场的中储粮双城直属库五家分库经理助理王强,主要任务是协调收购现场各个环节,保证有序进行、提高收购效率。王强介绍,“收购期间最低温度达-32℃,在收购高峰期,仅五家分库一个库点,最大的收购量就达到每天80车,数量达4000吨以上,车多的时候,办公楼前全部停满了送粮车辆。”
在中央储备粮双城直属库的收购现场,“价格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台”几行标语非常醒目,工作人员正对售粮农户进行收购政策宣传解读,引导和帮助农民把握市场预期,均衡有序卖粮,维护良好收购秩序。“咱刚来不懂售粮程序,工作人员从制卡开始,每个环节都告诉我,卸粮卸得非常快,服务很到位。”张晓伟是黑龙江哈尔滨希勤乡希勤村的种粮大户,今年第一次来中储粮直属库卖粮,他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央储备粮库的效率和周到。
1月中旬以来,中储粮集团公司加大在东北地区布点收购,玉米收购价格高于其他市场主体平均价格并保持阶段性稳定。特别是春节后,进一步加快收购进度,日均收购量最高达到18万吨,有效缓解农户余粮销售压力,积极发挥了稳定玉米市场、增强市场信心作用,助农卖粮变现备春耕。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报道原文
↓↓↓
人民网
人物剪影|寒冬奋战玉米收购的中储粮人
过去,松原市王府站镇外五家村的南晓光总盼着早点儿开春,可今年,他希望春天能晚一点儿来:“我怕粮价还没起来气温就先升高,那地趴粮就趴不住了。”
今年1月中旬起,中储粮集团公司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工作安排,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增加2023年国产玉米收储规模。春节过后,东北主产区玉米市场价格企稳回暖。2月下旬,中储粮吉林分公司按照有关工作部署,继续增加玉米收储规模,缓解农户余粮销售压力,积极发挥稳市场、强信心作用。这不,天还没亮,南晓光就拉着玉米又来到了松原直属库。
“苦点累点没啥,把事儿做好最重要”
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四,人们还沉浸在龙年新春的意犹未尽中,一场伴随着倒春寒的大雪让中央储备粮松原直属库再次裹上银装。早上7点,天空中还飘着小雪,仓储科办公室的小桌上,两桶刚吃过没来得及收拾的方便面,还在冒着热气,而科长刘昕,已像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直属库门口,距离他说“站得腿疼了去办公室睡一觉”,也仅仅7个小时。到松原库11年来,他已养成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一旦收粮,务必早上先到库区门口看看售粮车放号情况。“乡亲们辛苦一年不容易,售粮秩序好了,粮食顺利入库了,我这心里才踏实!”
“这是您的一卡通IC卡,您的编号是003号,请在3分钟后将车辆停靠到扦样器下进行扦样。”一早来卖粮的南晓光顺利拿到IC卡后上了车,笑着和刘昕挥挥手。刘昕熟稔地说:“老南,今年种的60多公顷玉米这回该卖差不多了吧?”“对呗,我家今年的玉米都被咱们库收了,顺顺当当,我也省心了!”
刘昕说,像南晓光这样的“库点老熟人”,他还认识不少,很多甚至是如数家珍。说起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个部队转业、从仓储科检验员一路干起来的腼腆小伙子,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而上口率最高的,是这样一句——“苦点累点没啥,把事儿做好最重要!”
刘昕正在和售粮大户交谈
“风再大再冷,但咱心里暖和”
“再说,我是库点的‘老人儿’了。从1998年参加工作到现在,我是实实在在看到直属库发展变化的。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条件比较艰苦,现在已经改善了不知多少倍。库里为了加班同事还专门开了班车专线接送我们,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我不得通过努力干来回报啊?而且又不是我一个人,我们整个松原库的兄弟姐妹都在!”
那一刻,刘淑娟的脸上嫣红鲜亮,眼中闪烁着动人的光。“瞧,这是我们今年新发的羽绒工服和棉手套。这么好的条件,风再大再冷,但咱心里暖和!”
刘淑娟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真正忙起来,就感觉不到冷啦”
数九严冬的东北白雪皑皑、天寒地冻。人在白天煦暖阳光下站久了都会受不住,更甭提晚上零下30度的气温,凛冽寒风刮在脸上就像一把把锋利小刀从皮肤上划过,那种刺痛混着呼出哈气瞬间凝成的冰霜,片刻间就让人感到全身发木,进而麻痒难耐。
可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有一个专门在夜晚拿着手电筒、穿梭忙碌在各卸粮设备口的身影。他,就是吉林直属库设施设备科科长尹春风。
吉林直属库是中储粮吉林分公司当前承担增储收购的17个库点之一。寒潮低温的恶劣天气从去年11月一直持续至今,吉林库面临着收粮任务重和天气恶劣的双重挑战。由于现阶段仓储管理科工作任务重,为减少售粮农户等待,库点采取增加卸粮口的措施加快卸粮速度。
作为曾经的仓储科副科长、新上任的“设施设备当家人”,尹春风他主动请缨,申请到现场承担监卸工作,指挥现场作业,同时发挥设备科作用,确保机械设备平稳运行。而“一看一拿两不戴”则成了他的“专属剪影画面”。
“一拿”,是指他习惯随身带着一个手电筒,方便随时在夜间细致查看设备细节。“设备无小事,看清了瞧仔细了才行,半点马虎不得。”
“两不戴”,是指他即便是在冬夜巡检,也习惯了不戴手套和口罩,因为“那样干活不方便”“要经常讲话,怕听不清”。
晚上10点,仍然灯火通明的吉林直属库
尹春风正拿着手电在库区里检查设备
而这一切喜人成绩的背后,也有尹春风的一份力量。当问不停穿梭在卸粮口的尹春风冷不冷时,这个朴实憨厚的东北汉子说:“真正忙起来,就感觉不到冷啦。再说,雪马上化完,春风就要来喽。”
排版/张云蕾
原标题:《稳预期强信心|中储粮奋战玉米收购,助农卖粮变现备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