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格网

2020年月国际市场玉米价格震荡上扬。芝加哥交易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1月2日报收3.915美元/蒲式耳,12月31日报收4.84美元/蒲式耳,较年初上涨23.63%;日本东京谷地交易所近期货1月2日报收2.516万日元/吨,12月31日报收2.627万日元/吨,较年初上涨4.41%。

2020年月国内玉米现货和期货价格暴涨。郑州市场现货价格1月2日报收1.92千元/吨,12月31日报收2.6千元/吨,较年初上涨35.42%;大连市场黄玉米现货价格1月2日报收1.85千元/吨,12月31日报收2.67千元/吨,较年初上涨44.32%;大连商品交易所最近合约1月2日报收1.819千元/吨,12月31日报收2.683千元/吨,较年初上涨47.50%。

二、影响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主要原因

4、2020年8月国内东北台风点燃美国玉米需求,南美天气因素带动美国玉米暴涨。2020年7月30日,美国对中国单日出口销售玉米193.70万吨,创单日出口销售记录,美国玉米真正的上涨出现在8月13日,美国中部地区出现风暴,玉米优良率下降,价格开始上涨,国内8月末起的三场台风,彻底点燃了中国的玉米市场,给予了美国玉米丰厚的出口利润,美国玉米出口销售数据激增。从9月份开始,市场心理预期不断发酵,美国玉米自身出口销售预期不断叠加,加之11月末USDA对阿根廷和巴西单产的下调给予美国玉米充分的上涨动力。此外,2021年的拉尼娜预期,以及12月末阿根廷的罢工事件,给予了美国玉米强劲的支撑。2020年10月15日美国玉米突破400美分心理价位,10月30最高价达476.00美分/蒲式耳,创6年新高。

三、影响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的主要原因

1、2020年,全国玉米均价较年初暴涨700元/吨,较2017年历史低点上涨超1000元/吨。面对如此强劲的涨势,饲料生产成本势必会大幅增加,企业频繁上调饲料价格也在情理之中。

2、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但玉米产量确实出现减少现象:玉米产量5213亿斤,比上年减少2亿斤。在此之前,东北玉米种植主产区遭遇了三场台风,各方开始炒作“减产”话题,导致市场各方不断看涨玉米后市。

3、2020年玉米不论是从深加工需求还是饲用需求,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现象。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官方数据显示:11月底母猪存栏量达到了4100万头,生猪产能超过4亿头,恢复到2017年的90%以上,而玉米深加工需求也在企业不断扩大产能的情况下持续增加。

4、2020年,由于各方对未来玉米市场看涨预期强烈,导致新粮一上市就引来了贸易商、用粮企业的疯狂抢购。所以导致贸易商之间、用粮企业之间、贸易商与用粮企业之间不断提价囤粮、抢粮,引发了今年玉米价格的大涨。2020年底用粮企业有备货需求,而部分饲料厂备货不足,这也是为何饲料企业玉米收购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5、曾经成为弥补国内玉米供需缺口重要力量的国家临时储备粮,截止2020年9月份,政策粮库存已清零,市场可预见的后期供应偏紧,交易商对后市看涨的意愿增强,

四、后市展望

1、从全球来看,粮食安全继续“警钟长鸣”,国内粮食价格也呈现不同程度的稳定上涨。经济形势复杂,粮食领域起到“定舱石”、“稳定器”的作用。对粮食必须要保量稳供,这一提法继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农业农村系统将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并力争稳中有增。

2、2020年玉米库存达15年最高水平,东北玉米是上年同期的3倍。粮食企业是主力军,是藏粮于市的重要载体。当下,在靠市场调节的同时,需要推动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的结合,以直接调控变为间接调控,确保粮食平稳运行。

3、从拍卖角度来看,临储玉米拍卖已经结束。临储玉米成交5684万吨,加上一次性储备玉米802万吨,累计拍卖玉米6486万吨,去库存任务基本结束,对于年底前来自拍卖玉米的压力大大下降。

4、从期货角度来看,大连玉米主力合约最高上涨到2443元/吨,创出了继2012年以来的8年新高,可以说期货的上涨,为后市玉米行情走向提供指引。

5、从玉米产量来看,虽然受玉米补贴增加的影响,玉米面积有所上升,但是自8月下旬以来,东北三省一区连续遭受到3次台风的袭击,玉米出现倒伏,对占全国玉米总40%以上的东北地区玉米产量下降,势必会对整个玉米产量构成影响。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2020-2021年度,玉米的新增供给量2.68亿吨,总消费量2.93亿吨,玉米供给的缺口将达到2500万吨。。

6、从消费角度来看,自2019年第四季度以来,生猪产能持续上升,预计到2021年,将是生猪产能增长的快速时期,对饲料玉米的需求会不断上升。从饲料市场来看,已经出现了上涨的势头。

THE END
1.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的五大支撑近年来,在新冠疫情、局部地缘冲突以及国际粮食价格震荡下行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粮食生产破浪前行,表现出很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产量稳中有增、结构持续优化,有力保障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实现。 2010年、2012年、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先后突破1.1万亿斤、1.2万亿斤、1.3万亿斤关口,2023http://www.aqsc.org/xwzx/202412/t20241226_451443.htm
2.明年粮食有可能涨价吗(2020年粮食将暴涨)一、明年粮食有可能涨价吗(2020年粮食将暴涨)百度推荐如下: 二、2020粮食涨价吗?2020年粮食价格走势 1、 2020粮食涨价吗?2020粮食价格走势 2、 人一旦没有了粮食会怎么样呢?那么我们只有挨饿了,毕竟没有粮食之后,我国将会陷入混乱,但是这种情况在中国是不会发生的。也有消息指出近段时间因为疫情的出现,所以会导致http://cms.fygsoft.com/repinfodetail_1481177.html
3.2020年粮食价格走势预测——我国粮食价格即将全面上涨?2020年,国内粮价预计总体仍将保持平稳并略有震荡的走势,除了玉米之外,其他主要粮食品种或将继续偏弱运行。 一、供需格局总体宽松,粮价难上涨 从供应情况来看,2019年我国粮食丰收,市场供应量相对充足,加上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库存水平较高,供应能力依然较强;从需求情况来看,我国口粮消费较为稳定,且随着人们饮食结https://baidu-mip.xianjichina.com/news/details_194016.html
4.记录近40年中国重大事件来缅怀伟人2009年H1N1流感病毒疫情,是指由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病事件。[1]H1N1流感病,原称人感染猪流感,为避免“猪流感”一词对人们的误导,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 https://www.meipian.cn/56me7dkv
5.*新水稻价格多少钱一斤?(10)篇3 . 2020年12月水稻价格多少钱一斤?水稻价格为何上涨? 水稻是现在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粮食来源,今年水稻上市,走势偏强,而且籼稻价格要比去年好,整体上呈现出稳中偏强的局面,很多的粮商比较关注水稻价格变化,水稻价格直接关系到了利润的高低,那么2020年12月水稻价格多少钱一斤?水稻价格为何上涨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https://www.nygq.net/sites/post/W5mDPKR4m0
6.粮价大涨马上就来了2020(粮价大涨马上就来了)2、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公司产品始终没有涨价,公司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中也提及,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上述金健米业人士介绍称。 3、 刘四奎也认为,从稳定市场的角度考虑,国内粮食价格若出现持续上涨,国内也会通过抛储等方式来平抑价格。 4、 从库存的角度上看,中国水稻、小麦库存十分巨大,过去几年苦恼的是如何加快http://www.hibor.org/repinfodetail_939609.html
7.2019/2020年水运形势分析报告——远东干散货为应对大气污染,韩国每年3—6月都会暂停部分老旧煤电厂运营,并在空气污染预警发布时将这些电厂产能利用率限制在80%。韩国能源部表示,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韩国将停运15座燃煤电厂以应对大气污染。前10月韩国进口煤炭1.17亿吨,同比下降5.1%;印度进口煤炭2.06亿吨,同比增长6.1%。https://www.zgsyb.com/news.html?aid=542041
8.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17期(总期67期)在线培训课程加之国内生猪供给已基本恢复,猪肉价格总体趋于下降,粮食连续多年丰收、农产品自给率总体较高,初步预计今年CPI涨幅较为温和,受外部因素影响总体可控,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报告》称。 《报告》强调,我国作为大型经济体,若无内需趋热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93.html
9.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五年(20202020-07-08更新 | 14279次组卷 | 125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相似题 纠错 详情 收藏 45. 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南迁的北方人民https://zujuan.xkw.com/17p1302700.html
10.画稿溪文学现代诗—《画稿溪文学》2020年11月刊(本刊第一期,本社从2020年10月20日苏平先生(笔名:木子)提出《画稿溪文学》微刊转型为微刊加纸刊并轨发展,至本刊与您首次见面,我们虽然不易,但倍感荣幸!因为有了您的参与。您的喜欢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我们知道,本刊现在还不够成熟,但我们会呵护她不断成长。因此,对本刊中的不足,我们不求您能原谅,但求批评帮助。相信,共同的爱好http://www.xdshi.com/news/2021/1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