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比新冠疫情爆发前的五年平均水平低近半个百分点。不过,预计同期商品平均价格仍将比2015-2019年高出近40%。
例如,能源和食品商品价格预计将有所下降,但仍分别比2015-19年平均水平高出40%和30%。今明两年基本金属价格将小幅上涨,较2015-19年平均上涨约40%。
图1: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经济增长疲软
2024-25年全球增长率和大宗商品价格相对2015-19年平均水平的偏离
简而言之,世界似乎已经进入了一种全球增长状况与大宗商品价格脱钩的新常态。
导致这一趋势有以下因素:
1、全球石油供应仍然受到限制。2023年初以来,“OPEC+”成员国大幅减少石油供应,不断扩大和延长减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需求疲软。截至到6月底,“OPEC+”成员国石油日产量比实际产能低逾600万桶,相当于全球需求的近7%(图2)。再加上美国页岩油行业更注重短期利润,抑制了价格上涨对生产的刺激,这些因素都为高油价予以了支撑。今年到目前为止,布伦特原油价格一直在每桶70美元到90美元之间波动。人们普遍预计这种模式将持续到明年,明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79美元。
图2:“欧佩克+”扩大减产幅度
“欧佩克+”闲置产能
图3:清洁能源投资增加
全球清洁能源投资
3、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过去两年半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且波动较大,地缘政治冲击是原因之一。鉴于俄乌冲突扰乱了能源和食品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在2021年迅速上涨,并在2022年初飙升。能源价格在2022年中期见顶后大幅下跌,但鉴于“OPEC+”成员国减产,这种下跌趋势从2023年中期开始停止。去年10月中东再次爆发冲突,引发地缘政治担忧,从而致使油价波动。今年4月,中东紧张局势调整优化造成油价再次突破90美元/桶,而对地缘政治特别敏感的金价则创下历史新高。
未来,地缘政治紧张仍是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增长前景的主要风险,可能会有更多供应压力(见图4)。一些指标显示,活跃的冲突数量已达数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任何导致能源供应受到严重损害的冲突升级,都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种情况下,全球通胀压力可能再度出现,迫使各国央行推迟原定未来几个月内实施的谨慎货币宽松政策。
总的来说,众多冲突和动荡的地缘政治环境相互叠加,可能导致更大的不确定性,抑制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加剧金融市场波动。历史经验表明,地缘政治风险升高与投资减弱和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存在关联。这表明国际社会必须探索减轻紧张局势的途径,积极加强对最弱势国家的支持。
图4:地缘政治风险升高综合指数(三年平均)
目前来看,商品价格上涨为大宗商品出口国开辟了重要机遇。随着价格上涨,预计未来数年许多大宗商品出口国经济增速将超过2015-2019年。这为它们提供了重塑经济、确保长期繁荣的机遇。建立能够利用此意外收入调整财政失衡的有效制度,是迈向这目标的首要措施。同时,还需增加外汇储备,增强央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