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粮食损失浪费量相当于2亿亩耕地产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里明确的规定着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经营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具备经营资金筹措能力,拥有或者通过租借具有必要的粮食仓储设施,具备相应的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三者缺一不可,然而其中的粮食质量包括粮食的品种、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其中粮食的质量标准就起着决定

“这玉米根本卖不动,我现在都不怎么打理这片地。”蹲在一片杂草丛生的玉米地旁,北京市大兴区农民老马对本报记者感慨道。但老马遭遇的“卖粮难”并非因为中国粮多,相反近两年中国正在大量地进口粮食,粮食自给率早已突破政府此前制定的95%标线,2012年有1.9亿中国人需要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粮食问

最近,英国科学预测办公室推出《全球粮食与农业发展预测报告》(),分析了未来40年在全球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如水和能源的供应、气候变化、消费模式的变化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报告得到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和国际发展部等部门支持,由全球35个国

总部位于罗马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1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全球每年有13亿吨食物被浪费,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危害了气候、水、土壤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粮农组织11日发布名为《食物浪费足迹:对自然资源的影响》的最新报告,具体论述了食物浪费对气候、水

粮食生产九连增之后,粮食供应总量仍趋紧,结构性矛盾仍存在,因而农业现代化不能建立在粮食和主要农产品进口的基础上。粮食安,天下安。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发展,农业是基础。然而,城镇化在消耗大量优质耕地的同时,也使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流

随着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源源不断的商品粮行销全国,我国粮食生产的“北粮南运”格局已悄然形成,南方“鱼米之乡”的餐桌上,东北米的比例越来越多。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3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粮食总产达到2904.74亿斤,其中,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一,吉林省去年

■罗伯特·佐利克(RobertZoellick)文各国领导人云集罗马,共同商讨全球食品危机时,我们的任务明确,但并不简单:帮助今天的人们走出危境,确保这种悲剧不会再在贫穷者身上上演。今年4月,来自150个国家的部长在世界银行举行会议,批准了一项有关全球食品政策的新协议。此次在罗马召开的联

应用范围可广泛应用于一切需要快速测定水分的行业,如医药、塑胶、化工、食品(鱼糜、脱水蔬菜、肉类和水产加工、面条、面粉、饼干、月饼等)、粮食、饲料、种子、菜籽、茶叶以及纺织、农林、造纸、橡胶、纺织等行业中的生产过与实验过程中。仪器操作步骤(以纸张为例)步:按校准键,放砝码,自动校准。(定期效准,不用每

随着粮种的改进、单产的提高和国家对粮食烘干设备的投资增加,建设大、中、小型粮食烘干设施的越来越多。能否选配质量高、使用寿命长、经济实用、可靠性好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烘干机至关重要。按谷物与气流相对运动方向,烘干机可分为横流、混流、顺流、逆流及顺逆流、混逆流、顺混流等型式。⒈横流烘干机横流粮

在水分检测领域,测量准确性和测量速度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针对这一现状提供一种有烘干法结构的快速测定水分的仪器。粮食水分检测仪采用德国HBM称重系统,保证称重准确;环形红外线加热源,快速干燥样品;在干燥过程中,粮食水分检测仪持续测量并即时显示样品丢失的水分含量%,干燥程序完成后,最终测定的水分

民以食为天,每个人每天都得吃饭,一日三餐必不可少。面对目前的各种形势变化,粮食安全又成了谈论的话题。可是有哪些粮食作物可供我们食用呢?下面我们把常见的粮食作物作一介绍。粮食作物可分为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三大类。谷类作物属禾本科,荞麦例外(属蓼科植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大麦、

眼下,正是春耕春管的关键时期,各地抢抓农时,利用现代科技助力春耕春管,为全年粮食稳产丰收夯实基础。这两天,在黑龙江北大荒新引进的育秧催芽智能机正式投入使用,通过先进的生产技术及设备保障了出芽率和芽种质量。苗好“三成收”,秧好“一半功”。在四川安州、江西鄱阳、湖南汉寿等地,全自动育秧机器实现了

近日,赤道几内亚科学委员会副主席萨巴德尔一行来到位于河北石家庄市的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会谈双方合作事宜。萨巴德尔对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农业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与成就表示赞赏。“此次会谈能够成为双方开展合作的良好契机,中心有着先进的农业技术,相信能为赤道几

稻是禾本科、稻属的作物,稻的果实称为稻谷,稻谷是世界上重要的谷物和商品粮之一。稻是一种古老的作物,它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了选择,从野生稻种演变而来的。现在栽培的稻种有普通赖培稻和光颖栽培稻两种。近来年世界上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普通栽培稻是起源于我国云南及印度的阿萨姆地带,以后逐渐问世界各

粮食分样器,顾名思义,是一种对颗粒粮食进行品质检验并分类的仪器,通过一次或多次分选,获得等量、均匀的一个或多个种子样品。粮食分样器除了扦取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样品外,对样品是否进行充分混合、平均,关按量分取所需的代表性检验样品,是影响粮食检验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粮食分样器按照其外形及功能的不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季节性的降雨使得小麦的产量不断的减少,市场上的小麦价格大幅度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对于这样的问题,以小麦为主的澳大利亚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干预,采取了一定的技术措施,研制了粮食粘度仪。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仪器取得了在市场上得到了流通。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1、安装方便:安装、拆迁方便,占地面积少,可装于室内外。2、高效节能: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在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耗电量仅为电加热器的1/4;同燃煤、油、燃气烘干机相比,可节省60%左右的运行费用,1度电等于4度电。3、环保无污染:无任何的燃烧物及排放物,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产

100斤稻谷只出50多斤米,精加工面粉出粉率仅为30%……片面追求外观品质、过度加工,导致粮食损耗严重。“如果我国大米和面粉加工出品率提升10%,每年全国可挽回3300万吨的粮食损失,超过全国粮食产量排名第十的湖南省一年的总产量。”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专家近日向记者表示。节约粮食,不

为了提高能效,减少浪费,从29号起,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将开始更换全部已使用了近60年的外围玻璃幕墙,而这也是始于08年的联合国总部大楼翻修工程的项目之一。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哈克29号向外界表示,从29号开始,39层高的联合国纽约总部大楼开始更换全部外围玻璃幕墙,

记者从新疆有关部门了解到,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后备基地,将实行保护性开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的《煤炭产业政策》(修订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显示,未来我国将控制东部地区煤炭开发强度,稳定中部地区煤炭生产规模,加强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意见稿提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当局监察机构说,“国科会”平均每年补助新台币上亿元购买贵重仪器,有些却闲置成了“蚊子仪器”,应该严格考核,以免资源闲置。据报道,“监察院”25日通过“监委”周阳山、黄武次所提调查报告指出,2007年至2011年间,“国科会”平均每年补助各贵重仪器中心购置贵

THE END
1.节约粮食,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筑牢节约粮食的坚固堤坝。2014年至2023年,我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超250万公里,粮食运输服务水平提升。接下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健全农村交通运输网络,深入推进铁路专用线、专用码头、散粮中转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粮食运输基础设施。 机收减损是降低农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TEzOTY0Mw==&mid=2247511280&idx=2&sn=2588c3634694c86c63adfc015be74b07&chksm=edac3253c242a982f03d1eeaea80d90e044909a782c5e5501cdeae96369664080045141f8c01&scene=27
2.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可以养活几亿人3.5亿人。根据查询中国青年网得知,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可养活约3.5亿人,折合粮食约800亿公斤,相当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15%。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为800亿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倒掉的食物,也相当于3亿多人一年的粮食。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06032618936740299.html
3.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可以养活()亿人。B.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可以尽量多用 C.在煤炭中加入固硫剂不能减少酸雨的产生 D.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超过()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以上,相当于1.45亿亩粮田产量。 A.500 B.800 https://www.ycpai.cn/CC2DF040.html
4.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可以养活()亿人。A.1B.1.5C.2D.2.3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17225094.html
5.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可以养活()亿人。更多“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可以养活()亿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如果每年全世界浪费掉的13亿吨粮食中有25%得以保留,就足以养活全世界约() 的饥饿人口。 A.5.7亿 B. 6.7亿 C. 7.7亿 D. 8.7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中国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折算成经济损失,可达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https://www.shangxueba.cn/S94BSSYN.html
6.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可以养活()亿人。理论测试题库8(反食品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可以养活( )亿人。 A、 1 B、 1.5 C、 2 D、 3查看答案 微信小程序答题 下载APP答题 由4l***0t提供 分享 举报 纠错 相关题库推荐理论知识 2024-05-17 共1524道 理论测试题库8(反食品浪费) 2024-05-12 共13道 理论测试题库8(反食品浪费) 2024-05-14 共13道 综合练习 https://so.kaoshibao.com/detail/2166721950.html
7.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www.12tiku.com/tiku/4251/2020710.html
8.材料一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材料一 有关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浪费食物;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 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即使按保守推算 每年最少倒掉约 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为此有人说 “在耕地制约、增产空间有限、资源承载能力已难以为继的?景下 每年有2、3亿人的口粮被浪费 是难以承受之重.”材料二 继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3f7103a7269d44dc4add2a2081072bd2.html
9.印度国土面积是中国的三分之一,凭什么印度可以养活14亿人印度国土面积是中国的三分之一,还没有袁隆平。凭什么印度可以养活14亿人,并且粮食吃不完多到出口,而中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粮食呢? 不过,同样是十四亿人口大国,印度是怎么解决吃饭问题的?难道他们也有个“印度版袁隆平”? 印度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却要养活同样多的人口,压力可想而https://www.meipian.cn/55449n2w
10.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可养活约3亿5千万人.350000的试题题型:选择,填空 难度星级: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可养活约3亿5千万人.35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3.5×107B.3.5×108C.3.5×109D.3.5×1010 请仔细审题,看清楚题目要求,认真作答! https://www.ggtiku.com/wtk/113291/1128453.html
11.你知道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能养活多少人吗?!你们知道每年浪费的食物 折合成粮食能满足多少人的口粮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 最近几年,“光盘行动”在各地推行开来 提倡的就是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不要浪费食物 可惜,这一行动在不少地方并没有落到实处 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 这个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820/15/50213_931290875.shtml
12.你知道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能养活多少人吗?!你们知道每年浪费的食物 折合成粮食能满足多少人的口粮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 最近几年,“光盘行动”在各地推行开来 提倡的就是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不要浪费食物 可惜,这一行动在不少地方并没有落到实处 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 这个https://www.360doc.cn/article/50213_931290875.html
13.我国每年浪费粮食约多少亿斤以上我国每年浪费粮食约多少亿斤以上A.200B.400C.800D.1000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https://www.shuashuati.com/ti/8ae5533d32694ca6852c90f1cac16476.html?fm=bdbd24dca988ab8ac0636910e0f2c1c0c4
14.全国每年浪费粮食700亿斤农业资讯据一位农业部官员介绍,我国现在每年浪费粮食高达700亿斤。其中,由于农户储存不当,因虫霉鼠雀造成的粮食损失浪费在400亿斤以上,由于粮食过度加工就导致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为此,农业部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强粮食加工减损工作的通知》,国家粮食局也正在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两个主要农业部门,正在协力解决粮https://www.lvguo.net/news/info/11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