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

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8332千公顷(177498万亩),比2021年增加701千公顷(1052万亩),增长0.6%。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802公斤/公顷(387公斤/亩),比2021年减少3.3公斤/公顷(0.2公斤/亩),下降0.1%。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13731亿斤),比2021年增加368万吨(74亿斤),增长0.5%。对此,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进行了解读。

王贵荣称,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有力克服北方罕见秋汛导致冬小麦晚播、局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和南方持续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051.9万亩,增长0.6%

2022年,中央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先后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400亿元,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强化耕地用途管制,通过退林还田、间套复种、农田连片整治等方式,挖掘面积潜力。四川等受灾较重地区改种扩种晚秋作物增加播种面积。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加1051.9万亩,增长0.6%。

小麦面积基本稳定,玉米和稻谷面积稳中略降。2022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89亿亩,比上年减少1361.8万亩,下降0.9%。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53亿亩,比上年减少72.9万亩,下降0.2%,面积基本稳定。受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全国玉米播种面积6.46亿亩,比上年减少381.1万亩,下降0.6%;全国稻谷播种面积4.42亿亩,比上年减少706.6万亩,下降1.6%。

豆类面积大幅增加,薯类面积有所下降。2022年,东北地区积极扩种大豆,推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面积增加较多。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78亿亩,比上年增加2635.8万亩,增长17.4%。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54亿亩,比上年增加2742.5万亩,增长21.7%。全国薯类播种面积1.08亿亩,比上年减少222.1万亩,下降2.0%。

粮食亩产减少0.2公斤,下降0.1%

2022年,全国主要农区大部分时段光温水匹配良好,病虫害偏轻发生,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但夏季长江流域高温干旱,东北地区南部农田渍涝灾害偏重,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今年高产作物玉米播种面积减少,大豆面积增加,种植结构调整也影响粮食单产水平。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6.8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0.2公斤,下降0.1%。

小麦、玉米单产增加,稻谷单产略减。2022年,全国谷物单产425.3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2公斤,增长1.0%。其中,小麦单产390.4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公斤,增长0.8%;玉米单产429.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9.7公斤,增长2.3%;受南方地区高温干旱影响,稻谷单产47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2.3公斤,下降0.5%。

豆类单产增加,薯类单产微降。2022年,全国豆类单产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5公斤,增长1.9%。其中,大豆单产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1公斤,增长1.6%。全国薯类单产276.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0.4公斤,下降0.2%。

粮食总产量增加73.6亿斤,增长0.5%

2022年,全国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948.1亿斤和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8.9亿斤和2.1亿斤。今年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中央财政紧急安排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各地全力抗旱救灾,强化田间管理,特别是近年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对农业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秋粮产量10220亿斤,比上年增加42.5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0.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

小麦、玉米产量增加,稻谷产量下降。2022年,全国谷物产量12664.9亿斤,比上年增加9.7亿斤,增长0.1%。其中,小麦产量2754.5亿斤,比上年增加15.6亿斤,增长0.6%;玉米产量5544.1亿斤,比上年增加93亿斤,增长1.7%;稻谷产量4169.9亿斤,比上年减少87亿斤,下降2.0%。

豆类增产明显,薯类产量下降。2022年,全国豆类产量470.2亿斤,比上年增加77.1亿斤,增长19.6%。其中,大豆产量405.7亿斤,比上年增加77.8亿斤,增长23.7%。全国薯类产量595.5亿斤,比上年减少13.2亿斤,下降2.2%。

多数省份粮食增产。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3个粮食增产。其中,河南上年洪涝灾害造成减产,今年恢复性增产49亿斤;新疆、内蒙古、山东、山西、吉林粮食增产均超过8亿斤。

王贵荣表示,2022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复杂严峻国际环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和食物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THE END
1.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国家统计局解读粮食生产情况各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深入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广合理增密、水肥一体、“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技术,有效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全国粮食单产394.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5.1公斤,增长1.3%。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DAzNDIxNg==&mid=2658198688&idx=2&sn=d478be96e915dd5f67d886240713acc5&chksm=8c566167bb21e87189e3d85ecf1acf6113d1756ddf7838aa0dfdc87a7ffde069c18d9ae75efd&scene=27
2.国家统计局关于2024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部门动态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9319千公顷(178979万亩),比2023年增加351千公顷(526万亩),增长0.3%。其中谷物[1]播种面积100458千公顷(150687万亩),比2023年增加532千公顷(797万亩),增长0.5%。 二、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921公斤/公顷(395公斤/亩),比2023年增加75.8公斤/公顷(5.1公斤/亩),增长1.3%。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12/content_6992479.htm
3.瞭望粮食亩产冠军如何炼成上层次。2024年,吉林省力争土地流转、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6850万亩、占播种面积超过70%。吉林坚决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扛在肩上。今年,吉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年度任务落地,强化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协同匹配,支撑粮食产量达到880亿斤以上。■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586448232693512&wfr=spider&for=pc
4.古埃及的气候农业,决定了古埃及至多有10万人口中国的自然条件比埃及优越得多,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水平远远领先于世界,因此,粮食亩产量大大高于埃及。但是,古代中国的税收标准仅为农田产量的10%。即便如此,遇上灾荒,农民的生活依然十分困难。 古埃及农业税税率竟然超过50%! 如前所述,这个村庄人均耕地9.58亩。我们充分地就高估算,假设古埃及粮食亩产量为18世纪末法国https://zhuanlan.zhihu.com/p/351513503
5.全国已春播粮食面积超1.6亿亩进度近两成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已全面进入抽穗杨花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现在,小麦田间管理的重点是防治病虫害。为此,河南派出18个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专家指导组分赴各市县,科学指导农民开展田间管理,确保病虫害防治进度和效果,努力实现“虫口夺粮”。 总台央视记者 施韶宇:这里是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的小麦亩高标准农田示范https://m.youth.cn/qwtx/xxl/202304/t20230420_14467684.htm
6.1966~1976年农村粮食生产及产量研究《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粮食产量波动和粮食流通体制变迁:1953~1985》(《兰州学刊》2007年第10期)等文章;以及武力等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林毅夫的《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辛逸的《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http://hprc.cssn.cn/gsyj/jjs/qyjjs/201708/t20170818_414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