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的第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省经济呈现加快恢复、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4%。展望2024年,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内部稳增长压力犹存,但随着周期性因素的筑底回升和新动能的加速培育,我省经济有望进一步向上修复,初步预计2024年GDP增长5.5%左右。
一、2023年我省宏观经济运行主要特征
从2023年我省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态势来看,随着疫情冲击的退散,供给侧压力得到缓解,需求侧潜力逐步释放。前三季度,受投资和出口收缩加剧影响叠加去年高基数效应,我省GDP同比增长3.4%,低于2022年4.7%的增速,低于全国增速和中部六省平均增速。四季度,随着各类政策逐步落实到位,积极效应将进一步释放,经济有望延续恢复向好态势,预计2023年GDP同比增长4%左右。
(一)经济运行逐季回升,服务业成增长主引擎
前三季度,我省经济运行呈“前低后稳、逐季回升”走势,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2%,上半年同比增长2.4%,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4%,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从三次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76.4亿元,增长3.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7%,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得益于全省粮食生产喜迎丰收,畜牧业生产形势稳步向好;第二产业增加值10373.4亿元,同比增长2.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4.1%,较去年同期降低14.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得益于工业生产恢复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11903.4亿元,同比增长4.0%,在三次产业中贡献最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9.3%,较去年同期增长13.6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得益于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增势良好,现代服务业带动作用增强。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来看,由上年同期的6.0:45.5:48.5调整为5.8:43.9:50.3,全国三次产业比例为8.1:38.4:53.5,我省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首次超过50%,服务业前三季度始终保持快于GDP增速的发展势头,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二)三驾马车一升两降,消费成稳经济压舱石
(三)工业生产恢复加快,新兴动能不断壮大
今年以来,全省大力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制定出台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一是传统产业稳步增长。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38个大类行业中有1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44.7%。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3%。二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前三季度,全省新能源产业实现营收3170.5亿元,同比增长20.2%;新材料产业实现营收3490.8亿元,同比增长6.4%。1-11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6%、8.9%、9.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6.9%、39.5%、31.4%。三是绿色低碳转型加快。1-11月,全省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分别同比增长37.7%、97.6%、70.3%,太阳能、风电、水电三项清洁电力占发电总量的16.0%,国家级绿色园区数量居全国第三位。
(四)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民生保障得到改善
一是地区发展差距缩小。前三季度,共有5个地市GDP增速快于全省增速,GDP总量省内排名末五位地市的经济增速平均达到4.3%,快于全省经济增速0.7个百分点,地区发展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二是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1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快于经济增速1.9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60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3元,增长6.4%。三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前三季度,主要就业指标增长提速,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8.1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92.9%;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38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95.2%;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3.9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97.6%。四是物价水平低位运行。1-11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与全国持平,涨幅同比放缓1.7个百分点,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回落较多。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6%,粮食价格上涨1.5%,畜肉价格下降8.4%,鲜菜价格下降0.9%。五是民生支出保障有力。1-11月,全省民生支出5057.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8.4%,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分别增长7.6%和8.4%,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二、2024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
从统计局公布的前11个月数据来看,2023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波浪式发展特点,经济基本面总体回升,但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存在“温差”,市场主体预期偏弱。展望2024年,我国仍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依然较多,但经济恢复回升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一)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因素增多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发达国家连续加息对经济的滞后影响将延续,世界经济复苏延缓,面临通胀和低增长的双重挑战,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下降。多家国际机构也下调了明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下调至2.9%,经合组织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9%下调至2.7%,世贸组织则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5%。二是全球投资经贸壁垒增加。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渐成蔓延之势,部分国家开始寻求“去风险化”,美国强行推行“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试图以“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策略增强对中国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和“高端封锁”,基于比较优势的自由贸易体系被严重破坏,可能造成全球贸易陷入长期停滞。三是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定。乌克兰危机延宕难解、巴以冲突博弈加剧,2024年全球“超级大选年”将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约有40场选举将在全球各地展开,包括美国、英国、印度、墨西哥和俄罗斯等,将重塑国际关系格局,对全球能源安全、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二)国内环境整体有利,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2024年我省经济走势展望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各项战略部署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随着一揽子经济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经济各主体资产负债表逐渐修复,新旧经济增长动能转化加速,我省宏观经济运行将呈现“前稳后高,稳步增长”走势,初步预计我省2024年GDP增长5.5%左右。
(一)GDP增长预测
多家国际机构组织看好2024年中国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将增长4.6%,高于10月预测的4.2%;经合组织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至2.7%,中国经济增速为4.7%;国际金融论坛(IFF)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3.1%,中国经济将增长5%;高盛、瑞银集团、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也将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值设定在4.5%以上。国内机构组织对明年中国经济增长亦有较大信心。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4年)》中预计2024年中国GDP增长5%左右;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2023-2024)》中预计2024年中国全年实际GDP增速为4.82%;中金公司预计2024年经济形势可能从“内生探底”往“外生复苏”演变,全年实际GDP增速为5%左右;中信证券则预计2024年GDP将实现5.1%的增长,结构上呈现出“旧动能求稳,新动能求进”的特征。综上可以看出,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或将设定为5.0%左右,根据疫情前10年(2010-2019年)全国GDP增速和江西省GDP增速数据,可以看出江西省GDP增速为全国增速的1.3倍左右,但考虑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低基数影响,初步预计我省2024年GDP增长5.5%左右。
(二)其他主要指标预测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左右。一方面,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灾后重建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增加有效投资;我省出台政策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赋能传统产业,有助于推动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另一方面,房地产政策出现松动迹象,首付比例降低、存量房贷款利率下降、实施“认房不认贷”等系列调整优化政策将有利于释放购房需求,国家加快“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也有助于带来房地产投资增量。综合判断,我省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止跌回升,全年增长7.5%左右,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引领或成增长导向,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明显收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2024年消费恢复仍有不少有利因素,随着企业盈利水平的持续好转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为消费需求释放提供良好的支撑;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也将为减轻消费负担、激发消费意愿发挥较大作用。但在收入预期不稳的情况下,服务消费补缺口效应基本结束,消费需求整体将逐步回归常态化增长,且受今年高基数影响,2024年消费增速可能呈现一定下滑。综合判断,预计我省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餐饮、文旅消费仍将保持较高热度。
外贸出口总额下降8.0%左右。2024年外贸出口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世界经济恢复缓慢,外部需求仍显疲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碎片化;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加深。伴随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货物进出口也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加之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未来外贸出口仍将承压。综合判断,预计我省2024年外贸出口总额下降8.0%左右,降幅较本年有所收窄。
四、对策建议
2024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建议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完善全省宏观调节机制,通过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等方式释放需求潜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增强经济活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一是在保持一定支出强度的同时,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以及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通过减税降费、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等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要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防止浪费和违规使用。二是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用好货币政策,通过优惠利率、差别化利率等措施,对特定地区、特定领域及特定行业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一是有效降低居民负担。加大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满足居民基本住房需求;针对低收入等重点群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加大省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增强其生活保障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二是支持和稳定就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降低社保费率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注重能力提升帮扶。同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培训,引导社会资本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三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补齐消费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消费市场的运行效率,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消费场景创新,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社交电商、体验式消费等方式来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改善消费环境,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营造健康有序的消费环境。
(三)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充分激活民间投资
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兴产业投资项目形成增量,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升存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投资需求,为有效投资提供发展空间。二是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投资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国民待遇等,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三是加大民间投资支持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经营权补偿、设施配套等措施,利用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提升民间投资的参与度;完善民间投资融资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四)促进外贸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对外合作
一是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南昌、赣州、九江、景德镇、上饶等跨境电商综试区,以及南昌、赣州、九江、吉安等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建设;力争建立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扩大中医药服务出口;鼓励省内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二是提升企业拓展市场能力。加强与国际国内知名会展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承接国际性展会,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省内企业组建联合体“抱团出海”,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断打破围城,迎接行业发展新机遇。三是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建设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引领,深化互联互通,统筹推进水陆空国际运输战略通道,主动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提升江西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