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月国际市场玉米价格震荡上扬。美湾2号黄玉米现货价格1月2日报收4.16美元/蒲式耳,12月31日报收4.26美元/蒲式耳,较年初上涨2.40%;芝加哥交易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1月2日报收3.757美元/蒲式耳,12月31日报收3.8825美元/蒲式耳,较年初上涨3.34%;日本东京谷地交易所近期货收盘价1月2日报收2.462万日元/吨,12月31日报收2.5161万日元/吨,较年初上涨2.20%。2019年月国内玉米现货和期货价格震荡走跌。郑州市场现货价格1月2日报收1.94千元/吨,12月31日报收1.92千元/吨,较年初下跌1.03%;大连市场黄玉米现货价格1月2日报收1.88千元/吨,12月31日报收1.85千元/吨,较年初下跌1.60%;大连商品交易所最近合约收盘价格1月2日报收1.823千元/吨,12月31日报收1.814千元/吨,较年初下跌0.49%。
一、影响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主要原因
(一)中美贸易战带动玉米进入政策敏感时期。首先2019年初对中美贸易战再起的的担忧,引发粮企惜售情绪强烈,带动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当中美贸易谈判重启,市场对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预期担忧增加。然而,按照美国玉米合约4.0025美元/蒲式耳计算,1%关税下到中国口岸成本价1850元/吨,其进口利润有限,放开美国玉米进口实际冲击有限。在8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宣布,将从9月1日起对中国出口美国余下的3000亿美元征收10%的关税,这意味着贸易战在继续扩大,引燃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走跌。到10月中美贸易战谈判结果出笼,刺激美国市场玉米价格走升,进一步带动日本市场玉米价格跟风上涨。至12月中国宣布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提振农产品市场人气,带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扬。
(二)中国进口量激增冲击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12月份中国玉米进口量为478.4万吨,同比增幅为53.97%,中国加大进口玉米数量,带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扬。
(三)美国天气原因引发玉米价格上涨。2019年春季美国种植区降雨影响了1/3玉米耕地没有及时播种,引发市场对玉米产量的担忧,美国玉米市场通过抬高玉米期货价格来吸引农户种植玉米,带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暴涨。而且,2019年秋季美国玉米种植区温度下降,并出现雨雪天气,进一步影响秋粮收获,威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推动玉米价格上涨。
二、影响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的主要原因
(一)国产玉米收购行动冲击市场玉米价格。3月15日至5月31日的玉米收购结束,国产玉米收购量增长打压国内玉米价格。国家粮食数据中心统计,东三省农户玉米销售进度达到96%。
(二)国家临储玉米拍卖,增加市场存量,带动玉米价格走低。5月23日至10月17日国家临储玉米拍卖结束,2019年玉米拍卖总投放8千万吨,实际成交2千万吨,临储结余库存近6千万吨,市场需求低迷,打压国内玉米价格。
(三)猪瘟疫情的逐步解封带动各地玉米价格温和上升。非洲猪瘟疫区已经按规定解封116个地区,缓解了玉米价格走弱的趋势。但是5月至10月猪存栏比率比去年同期都有一定幅度的减少,导致玉米需求减少,阻碍玉米价格回升。随猪瘟疫情减缓,在于政策扶持下,部分养猪企业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全国范围内生猪和母猪存栏率出现止跌回升现象,特别是母猪存栏率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升,对需求的提高,带动玉米价格缓慢回升。
(四)新玉米上市打压玉米价格。8月初两湖新玉米接连上市,9月份以来随着华北产区玉米上市,辽宁地区也陆续上市新季玉米,加之东北贸易商余粮较多,市场供应充足显现,抑制玉米价格上涨。
(五)政策倾斜打击国内玉米价格。2019年东北大豆补贴每亩300元左右,玉米补贴每亩100元左右,相比2018年有很大提高,带动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提高,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另外,国家规定,严格查处超载和抬高运费行为,直接提升了玉米成本。
(六)进口量的增加亦打击国内玉米价格。8月至12月进口玉米数量大幅增加,仅12月进口玉米就达72.40万吨,进口国除乌克兰、老挝、缅甸和俄罗斯外,还恢复进口美国玉米。中国农业部在发布的10月供需报告显示,估计,2018/19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调增至400万吨,比上月估计数增加70万吨,国内产需缺口比上月缩小至2200万吨。这样的供大于求的市场,带动玉米价格走跌。
(七)2020年春节提前,市场猪肉需求增大,但生猪存栏率比去年同期减少近40%,带动玉米需求减少,价格走跌。另外,春节前农民都有卖粮变现的习俗,还有还贷的需要,造成玉米集中涌入市场,拖累玉米价格上涨。
三、后市展望
(二)全球玉米市场供需收紧。据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数据显示,2019/20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11.02亿吨,较2018/19年度的11.25亿吨同比下降2.03%,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玉米产量从2018/19年度的3.66亿吨下调至2019/20年度的3.47亿吨;数据显示2019/20年度全球玉米消费量为11.26亿吨,较2018/19年度的11.46亿吨减少2040万吨,降幅达1.78%,主要体现在美国饲用玉米消费较预期减少。总体来说,全球玉米产量和消费同时下降,但产量降幅相对于消费降幅更大,体现出全球玉米供需出现收紧态势。
(三)中国进口量将影响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走势。中国作为全球玉米进口大国,全国2019/20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2.6077亿吨,预测2019/20年度全国玉米年度总消费量为27696万吨,同比增加403万吨,同比增幅1.5%,缺口达近1500万吨,2019年进口约500万吨,继续进口的空间尚存,有利于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维持上扬趋势。
(四)气候因素影响玉米价格走势。美国和中国玉米产量约占全球产量近60%,所以两个主要主产地的产量增长或减少都将决定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走势。
(五)政策因素将继续影响国内玉米价格走势。2020年国内政策面的变动,包括拍卖政策、定向销售政策、进出口政策、国内宏观经济的走向和深加工产能扩增,以及下游需求变化等都将带动玉米价格变动。
(六)中长期来看,2020年种植面积会继续调减,玉米进口配额制度也会限制国际市场对于我国玉米市场的影响。需求方面,为支持玉米去库存,2018年以来国内深加工行业产能扩增明显,将带动需求逐渐增加。
(八)国内玉米价格同时取决于饲料行业的需求。由于猪肉价格处于高位,国务院明确要求各地生猪自给率达到70%以上,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养殖户补栏生猪,但能繁母猪存栏的同比降幅近40%,仔猪稀缺导致生猪存栏恢复速度缓慢,预计至少要到2020年下半年生猪存栏才有望出现恢复性上涨。在高利润的刺激下,经过一年多的洗礼,我国生猪养殖生物安全防疫水平的逐渐提高,市场补栏积极性增加。预计明年2020年饲用玉米的需求将有所增长,或带动玉米价格小幅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