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玉米价格均值从1月1日的1.2053元跌至1月31日的1.1306元,下跌7.4675分;华北玉米价格均值从1.2709元,跌至1.1933元,下跌7.7622分;东北玉米价格均值由1.1167元,跌至1.0449元,下跌7.1836分。
以山东为例,截止到目前,终端企业31日收购价格高点为1.27元,同月初1.32元相比,下跌5分;低点为1.155元,同月初1.231元相比,下跌7.6分;均值为1.155元,较月初1.2735元,下跌7.6分。
从月度价格走势来看,进入2024年1月,国内玉米依旧不改23年四季度一路向下态势,持续震荡探底。整体来看,华北市场看量定价,玉米价格跟随售粮节奏变化,量大深跌,量小则进入短暂反弹。东北市场则无视政策端增储落地,吃了秤砣铁了心,持续呈现出下跌趋势。简言之,本月华北、东北两大产区携手呈现共振式下跌,不断刷新新低,直至月底价格逐渐回归相对平稳。
市场运行状态分析:
华北地区:供强需弱持续凸显,价格下跌较为明显!
月上旬,从2023年末翘尾,到阳历新年“开门红”,玉米算是开了个好头。但昙花一现,反弹势头在1月3日至9日,一大波集中上量后再度停滞,深加工企业报价扎堆下调!
月中旬,随着玉米价格出现超预期下跌走势,持粮主体售粮情绪降温,上量持续缩减下,华北终端全线下跌态势因此暂缓,出现反弹上涨。直至15日玉米一夜上天量,骤增至1600+,新一轮下杀由此再度开启。直至18日上量降至100+的冰点,深加工随之上调收购价格吸引粮源。
月下旬,随着价格不断下跌,市场看跌心态明显加重,加上节前农户售粮积极性转浓,而下游需求支撑力度有限,供强需弱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加速下跌,深加工报价跌破1.2元关口,进入1.1元区间。直至临近月末,随着价格跌至相对低点,加之雨雪天气来袭,春运开启、物流压力也开始增加,基层销售情绪降温,上量骤减下,局部终端涨价促量操作又起,玉米价格出现反弹。
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前稳后跌,月底价格有所回温!
月上旬,基层售粮意愿不高,出现抗价惜售情绪,而下游部分饲企陆续进行春节备货采购,收购价格大致呈现企稳偏强运行。
月中旬,一方面,卖压不断加大!受限于春节变现需求、年后天气转暖粮源难储存等诸多考虑,部分持粮主体售粮积极性转浓。另一方面,玉米出口缩窄!东北地区的粮源除了南方饲料企业的消化,一部分也会流入华北地区。而养殖端不景气,替代粮源多样,饲企对饲料需求有限;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则持续低迷,东北粮源入关受限。加之增储提振失手,收储量和收储价格远没有达到市场预期!庞大的卖压直接砸向东北本地深加工,重担难扛,玉米价格跌幅加大。
月下旬,中储粮陆续发布开库通知,在东北三省一区收购库点60余个,月末继续发布增加收购库点通知,对市场悲观心态略有缓解,但在市场供应仍显宽松下,仍是跌势难止。直至月底随着价格的不断回落,东北售粮过半,且部分有实力的贸易商和烘干塔开始建立库存,于是在局部地区农户卖粮节奏放缓下,也终出现涨价现象。不过,现下东北部分地区中储粮已完成阶段性收购,有零星厂家发布停收公告。
南方销区:跟随产区弱势下行,备货需求较往年减少!
月上旬,受产区玉米开启节前售粮模式,到货增量、供应宽松以及期货价格下跌影响,玉米价格震荡下行,贸易商心态不佳,维持压价收购。养殖需求疲软,饲料企业虽有节前备货需求,但较往年同期相比明显减少,无法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
月下旬,市场购销活跃度逐步下降,南方饲企基本备货结束,多以消化库存为主。不过月底受到产区售粮量减少、期货市场价格上涨影响,销区玉米价格出现小幅反弹。
整体上看,1月份仍处于传统售粮旺季,受年前变现、年后气温存变数等影响,粮源供应不断,但需求跟进不足,贸易商建库意向偏低,用粮企业年前备货不及预期,对市场价格支撑力度有限,供应宽松下,利空玉米价格。
玉米走势预期展望:
供应端:目前正处于春运返乡高峰期,物流费用上涨,叠加雨雪天气的强势来袭,运输受阻,持粮主体的售粮速度逐步放缓,这也意味着被迫加入到年后出货的大军中,故而节后短期供应压力仍存,尤其是东北地趴粮或有卖压释放风险。中长期来看,新作增产有效保障新年度玉米供给,多元化谷物进口对玉米结转仍然存在替代影响。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东北地区累计售粮进度51%,去年同期49%;1月份华北地区累计售粮进度52%,去年同期50%。丰产所形成的压力有所消化,阶段性售粮高峰的影响已反映大半。
需求端:虽然饲用消费受生猪市场影响表现不佳,但其在深加工行业明显展现出了较大活力。玉米行情持续回落叠加产出品价格相对稳定,支撑深加工开机率同比明显回升。数据显示,1月份玉米淀粉行业开工率75.2%,环比增长10.42%。而当前从深加工及饲料下游来看,节前表现平静,接下来下游企业也会慢慢进入停收停产期,后续一些小企业的备货对大局起不到太多影响难以形成有力支撑,年前玉米需求仍难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