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成就看发展|端牢饭碗底气足我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眼下,秋粮收获已近尾声,多个主产区长势较好,全年粮食丰收在望。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产量远超国际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大国粮仓基础更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部署。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中国饭碗”必将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全年粮食丰收在望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全国秋粮已收获12.58亿亩,进度完成96.3%。南方晚稻收获也进入尾声。

“今年合作社种植了两万余亩大豆,有的地块亩产达到了500多斤,平均亩产也在400斤以上,是产量最高的一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永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坤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眼下,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全省秋收生产已全面结束,从专家测产和农民实际收获看,水稻、大豆、玉米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

这是10月5日拍摄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镇金黄色的稻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今年我国多个秋粮主产区长势较好,特别是东北、黄淮海、西北地区光温水匹配较好,秋粮长势为近几年最好,南方高温干旱影响总体有限。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最后一季。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极端天气、疫情影响等多重考验。目前,夏粮早稻已经丰收到手,夏粮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早稻产量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1亿斤。秋粮丰收在望,实现全年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目标有把握。

粮食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今年我国启动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扩大粮豆轮作规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超过1500万亩,大豆面积增加较多。夏收油菜籽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花生、油葵等其他油料作物呈稳产态势。

连续7年超1.3万亿斤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十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我国粮食稳产高产,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

从粮食产量看,我国粮食产量自2015年起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2021年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

从人均占有量看,自2012年起,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持续保持在450公斤以上,2021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83.5公斤。即使不考虑进口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粮食安全线,中国饭碗不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饭碗里主要装的是中国粮。

从粮食库存看,十年来,随着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我国粮食库存不断增加,尤其是稻谷和小麦等口粮作物库存持续处于高位。据测算,当前我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超过50%,稻谷和小麦库存量超过一年的消费量,库存消费比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充裕的粮食库存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可以说,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于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使得我国粮食稳产高产,粮食库存充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处长、研究员姜楠说。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部署。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一系列具体举措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指明前进方向。

事实上,十年来,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据统计,2021年全国新建成1亿多亩高标准农田,累计已完成9亿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比2012年提高了7.0个百分点,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从世界第二方阵跨入第一方阵。

“我国传统的粮食安全注重生产环节,强调国家和区域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投入等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分工更加细化,市场主体更加多元,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涉及更多产业门类和部门,必须贯穿粮食全产业链。”姜楠说。

姜楠表示,面向新征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就是要从全产业链角度保障粮食安全,除保障粮食生产环节的高产优质,更要保障粮食流通、加工、收储、贸易、销售等各环节的安全,要通过对粮食全产业链多样化的、综合性的、全方位的保护,提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控制力。

秋粮丰收之际,我国秋冬种也已接近尾声。希望的田野上,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国饭碗”必将端得更牢、成色更足。(记者汪子旭孙晓宇)

THE END
1.图表: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图表: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新华社发 宋博 制图https://www.gov.cn/zhengce/jiedu/tujie/202312/content_6919588.htm
2.粮食产量今年预计首超1.4万亿斤本报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郁静娴)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25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预计首次超过1.4万亿斤,实现高位增产。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截至10月24日,全国秋粮收获进度达82.5%。今年夏粮产量2995.6亿斤,是近9年增产最多的一年。当前,秋冬种正有序开展。截至http://gd.people.com.cn/n2/2024/1026/c123932-41020977.html
3.数读中国这十年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饭碗牢牢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至2023年,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丰收来之不易。 从满足量到提升质,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完善产业链条,树立大食物观……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高质量供给体系加快建设。 http://c.m.163.com/news/a/IM9DI0LD05346RC6.html
4.农业农村部: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算总账,全国秋粮增产已成定局,今年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连年丰收,库存充裕,供给完全没有问题。 从口粮生产看,我国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连年丰产,近几年基本都是当年产大于需或产需平衡略有盈余。今年稻谷产量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增,产量高于消费量;小麦产量创历史新高,产量高于食用http://ysxw.cctv.cn/article.html?item_id=7224064258474541289
5.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有保障2月23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在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疫情灾情叠加影响的背景下,我国粮食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市场运行平稳。这充分表明,我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21094&modulei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