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实施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
可是近几年,国家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已于2016年正式取消玉米的临储政策,玉米再也没有最低收购价的保护。据悉,2018年作为主粮之一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也做了调整,甚至还有部分被取消!
小麦最低收购价首次下调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公布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2018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5元。
小麦托市收购是2006年六月份国家提出的,一直以来,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持续上涨,2014年—2017年,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保持在1.18元/斤的历史最高点不变,2018年小麦价格调整是我国小麦托市政策实施以来首次出现价格下调。
收购价已确定,后市行情如何?
价格下调,市场上的贸易粮将会陆续涌向市场。那就意味着,后期市场粮源将是充足的。目前价格上涨更多的是因运输导致的局部粮源紧张,在国家去库存的大背景下,小麦价格恐很难像往年那样出现上涨。目前,唯一的不确定性可能来自秋播,若华北地区降水仍将持续下去,恐怕明年小麦市场的走势会重现今年早稻市场的境况。
稻谷最低价明年不会取消可能会调整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小麦和稻谷要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据了解,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会根据农民生产成本和获得必要利润作为基础,经过严密测算,确定下一年度的最低收购价格,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明年取消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可能性近乎为零。
不过在近期举办的粮食论坛上,有建议称:2018年起,暂停实施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将粳稻最低收购价再下调0.1元,至1.4元;将中晚籼稻再下调0.06元/斤,至1.3元/斤;2019年再综合根据籼稻价格调整以及整个粮食供需情况,进一步调低价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