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价格出台,反响很大!

稻谷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最为重要的口粮品种,粮食政策的一举一动对市场震动极大。

我们先说一说最低收购价调整背后的政策考量。

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21年稻谷最低收购价,2021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1.22元/斤、1.28元/斤和1.30元/斤,籼稻比上年提高一分钱,粳稻维稳不变。政策公布后,市场有两大声音反响极为强烈,一是提高一分钱太少了,第二为啥粳稻连续四年1.3元/斤?

我们知道,最低收购价的调整是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的结果。稻谷是我国所有粮食品种中库存水平最高、安全系数最大的品种,足够一年的消费有余。当前稻谷市场基本面仍处于供需宽松阶段。从我国近年来粮食安全的高度来看,宁多无缺是粮食储备的重要方向,因为谁也不知道适度的底线在哪。而且经历过疫情大考,保证粮食供应安全更显得无比重要。

就像玉米,虽然我们的供需缺口只有一两千万吨左右,但由于市场的炒作和中间环节的囤积,缺口被无形放大了很多,也造成了价格的高歌猛进,并进而动摇到小麦的毫末。而谷物自给,口粮安全,任何人都不敢冒哪怕一点点风险。

不过稻谷系很大,普通稻供大于求,优质品种物以稀为贵。从去年新粮以来稻谷各品种表现来看,中晚籼稻价格到1.5+左右,江苏南粳系列1.7+,也可以看到政策背后的用意是引导品种结构的调整。

稻谷作为重要的口粮品种,面积占全年粮食面积的1/4,其中双季稻面积占稻谷的近1/3。农业农村部也多次强调:2021年实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重要农产品区域布局和生产供给方案,分作物分区域抓好落实。巩固南方双季稻面积,大力发展优质稻(两个词的凝练运用也反映了政策背后的用意)。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3007.6万公顷,同比增加1.3%,播种面积重新回升到3000万公顷大关;双季稻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756万亩,增长5.3%,成为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总产量21186万吨,同比增加1.07%,产量连续10年维持在2亿吨以上。其中早稻总产量2729万吨,同比增长3.9%,扭转了7年来连续下滑的态势。

话虽如此,东北粳稻确实很令市场意外和失望,从公众号后台留言和稻米群内的交流也看出东北朋友的一腔郁闷(见下图)。今年政策最重要的导向是引导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农村部明确2021年东北和黄淮海等地区增加玉米面积1000万亩以上,而东北无疑是重点了。再者,近年来黑龙江稻谷产量2700万吨左右,省内需求约700万吨,结余2000万吨,供应压力较大。

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粮食安全已经上升到最高政治站位。从长期来看,国内稻米市场仍然会朝着既定方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最终实现合理的市场化。不过我们判断下一步在“辅之以利”上会加大力度,高层也多次强调,要让农民种粮有钱赚,能够多得利,在政策手段上要坚持和完善农业的价格和补贴政策。

THE END
1.小麦:价格延续弱势均价2353.75元/吨粮商面粉价格走势【小麦:供强需弱,价格持续走弱】12 月 30 日消息,近期小麦市场供应宽松,部分粮商积极售粮,轮换小麦持续投放市场。然而,下游面粉订单未见增量,限制部分企业加工用量。阶段性供大于求,小麦价格延续下跌走势。截至 12 月 27 日,监测的主产区小麦均价 2353.75 元/吨,较上一工作日跌幅 0.50%。价格触及年度内新低后,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LQ5BOB0519D4UH.html
2.水稻行情坚挺2021年粮食价格会出现“疯狂年”吗?在过去的2020年,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粮食上涨此起彼伏,粗略统计,玉米从不到1元一斤上涨了40%多,玉米市场主流价达到1.4-1.5元之间;大豆价格也从去年年初的1块8、9毛钱上涨到了目前的2.7-3.0元之间,上涨60%以上;水稻价格除了东北价格稳定外,南方中晚稻价格达到1.40-1.60元之间,每斤上涨了0.15-0.30元左右,涨幅https://www.zhiguf.com/focusnews_detail/1391145
3.世界粮食价格跌回2021年,没有所谓粮食危机来自风云学会陈经世界粮食价格跌回2021年,没有所谓粮食危机 之前炒作过一段“粮食战争”,疫情影响运输,俄乌冲突爆发后涨到了高点160,基期是2016年的100。但是目前2024年4月跌回了119。考虑到全球通胀,这算是出人意料的走势。https://weibo.com/5493934570/OgXZab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