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以上疑问,我今天抽空简单搜了搜,主要搜到以下4份资料。今天发表出来,供大家参考与分析——
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显著影响,到21世纪后半期,我国主要农作物年产量最多可下降37%。
气候变化也将使世界粮食总产下降,预计到2050年,在极端异常年份,南亚谷物产量可能减少30%。世界粮食储备水平大幅下降,将加大我国粮食进口的难度,依靠进口来弥补我国粮食产量不足的形势不容乐观。
2、英国权威的智库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2021年9月16日发表《气候变化风险诊断2021》报告书
指出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和干旱加剧,使粮食供给将难以满足人口需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链混乱和频繁出现异常气候,粮食价格已经接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
受到严重干旱影响的耕地比率将增长32%,栽培小麦和大米的35%的耕地将暴露在炎热天气中,生产量将减少30%左右。如果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极端的气候影响将常态化。
3、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国际农发基金等多家联合国机构在2021年7月共同发布了《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
4、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去年的粮食进口量和粮食产量
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7亿吨,连续9年保持在6亿吨以上。而粮食进口量也连续6年超过1亿吨,2020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值1.4亿吨。由1.4/(6.7+1.4)=17%可知全国粮食有1/6是依赖进口。
若无外援,则每块土地养活的人口是有上限的(计划生育的出发点),我国的18亿亩耕地,按每人1.5亩~3亩地算,我国的最佳人口数量为6~12亿人,目前已经超了2亿多(即超了1/6),因此,我国现在每年需要进口至少1亿吨粮食,占粮食总量的约1/6。
图中国的近10年的粮食净进口量
综合以上4份资料,我们可以回答文首提出的4个问题——
1)全球现在是缺粮的,地球10个人里就有1个是吃不饱的。
2)全球未来会更缺粮,因全球变暖的大势不可逆,气候异常将使粮食产量下降的趋势更明显,未来可能达到30%,地球10个人里就有4个是吃不饱的。
3)中国现在是不缺粮的,我国目前外汇储备充裕,连续6年进口粮食1亿吨以上,粮食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6亿吨以上,国内的粮仓基本都填满了。
4)中国未来可能会缺粮,全球缺粮、中美对抗将导致我国粮食进口困难,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将导致我国粮食产量下降,因此,国家粮储局指出我国粮食供求现在是紧平衡,国家近期在大力提倡节约粮食、严守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粮食安全问题是早有预见、早有准备的,至少短期内(2年内)全国的粮食是够吃的。
当然,全国够吃、你家未必够吃,因为城市生活全靠供应链。你若害怕供应链临时中断导致自己饿肚子的话,可以像我一样,家里常备方便面,2箱在手、天下我有。
咱不能啥事都等着国家来帮忙解决,自己家的安全裕度还得自己想办法提高。更多提高家庭安全裕度的措施,可以看看《》,趁着双11便宜,照着清单买点救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