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15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11月份,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国家统计局:下一阶段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5%;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0.3%。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0.3%。1-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1%和3.6%。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11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刘爱华表示,下阶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全年粮食产量13908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其中,秋粮产量10418亿斤,比上年增加198.4亿斤,增长1.9%。全国谷物产量12829亿斤,增长1.3%;豆类产量477亿斤,增长1.4%,其中大豆产量增长2.8%。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单产提高。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加954.6万亩,增长0.5%;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增加2.9公斤/亩,增长0.8%。秋冬播顺利推进,基本实现适期播种,冬小麦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长势总体较好。

刘爱华表示,今年我国粮食生产有力克服了多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总产量、面积、单产全面提升。

国家统计局:万亿增发国债项目清单陆续下单

万亿国债的下发对基建投资将会有怎样的拉动作用?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近期增发的国债项目清单陆续下达,随着资金加快拨付使用,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有利于释放基础设施领域的潜力和空间,促进下阶段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较好完成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11月份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工业、服务业、消费、出口这些指标都在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较好完成。

刘爱华表示,尽管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但综合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国家统计局:市场需求不足仍是制造业面临的首要困难

从先行指标来看,11月制造业PMI49.4%,比上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均在荣枯线之下。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这与部分制造业行业目前进入传统淡季,同时与市场需求不足是有关系的。从近几个月的PMI走势看,当前中国经济继续处于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最近一段时期的PMI走势也表现出这个阶段的特点。

刘爱华介绍,11月份PMI中生产指数为50.7%,连续6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企业生产也在持续扩张。从11月份当月工业生产数据来看,同样呈现出扩张态势。当月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从企业本身的发展预期来看,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是55.8%,比上个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处于较高景气区间。

另外,企业转型升级动能较强。11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指数是51.2%,比上个月上升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PMI为51.6%,比上个月上升0.9个百分点。从结构上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预期都保持向上,企业利润也在持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连续3个月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刘爱华转而表示,同时也要看到,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的小幅回落,说明市场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制造业恢复发展面临的首要困难,制造业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把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引领新需求,推动制造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青年失业率统计制度完善后将适时发布

目前,年轻人就业情况如何?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继续增加,促进就业任务比较繁重。有关部门在不断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更好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加快建设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劳动者大军。

THE END
1.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4日表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4日表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2019年超过470公斤,远高于人均()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国家有充分的调控手段平抑粮价,没有必要抢购囤积。A.200公斤B.300公斤C.350公斤D.400https://www.shuashuati.com/ti/18d82dfd2e954759834e5aae6ed51fc8.html?fm=bdbds88357364a0bc71a97f2b11bcdb08f2c3
2.粮食产量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截至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广大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支撑。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107/t20210709_13082458.htm
3.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一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大概48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二是粮食市场运行平稳。近年来,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3_05_11_691852.shtml
4.我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民政协网人民网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杨曦)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13731亿斤),比2021年增加368万吨(74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表示,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加大对https://www.rmzxb.com.cn/c/2022-12-12/3257577.shtml
5.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历史性的“()”,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习题: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历史性的“()”,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 A 十六连丰 B 十七连丰 C 十八连丰 D 十九连丰 本站收集整理了大量习题及答案,请使用站内查询查找 标准答案:答案正在整理中!!!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姓名 性别 https://m.rwtext.com/8NZNEX4S.html
6.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历史性的(),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历史性的(),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 A.“十六连丰”B.“十七连丰”C.“十八连丰”D.“十九连丰”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茶器按功能大体可以分为:() A.备水器B.烹茶器C.饮茶器D.储茶器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我国粮食储备https://m.ppkao.com/wangke/daan/38cb2d093b764e249f72616679099df5
7.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一、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295万亩,增长0.7% 2021年,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https://www.gznw.com/gznjw/kzx/xwrd/snxw/841130/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