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生产形势市场及成本收益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豆类种植面积为17816.85万亩(约合1.78亿亩)、产量为2351.03万吨,其中,大豆种植面积为15365.66万亩(约合1.54亿亩)、产量为2028.35万吨——在全国豆类种植面积与产量中比重分别高达86.24%、86.27%。

1.2.生产趋势

1.3.生产分布

大豆原产于中国,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也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代称为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除青海及港、澳、台地区未统计外,全国各地均有大豆种植生产。

2022年,“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四川、河南”5个省域大豆种植面积均在500万亩以上,分别为7397.46万亩、1833.08万亩、916.07万亩、780万亩、545.34万亩,在全国大豆种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8.14%、11.93%、5.96%、5.08%、3.55%;受单产差异的影响,大豆产量在500万吨以上的仅“黑龙江省”1个,2022年,黑龙江省大豆产量达953.37万吨,在全国大豆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7%。

2.市场分析

2.1.国内消费规模:全球首位

我国是世界上消费大豆的主要国家之一,每年消费量超过1亿吨。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大豆消费量为38017万吨(约合3.8亿吨),大豆压榨量为32927.7万吨(约合3.3亿吨),豆粕消费量为25278.9万吨(约合2.53亿吨),豆油消费量为6038.9万吨。中国大豆消费量为11658.9万吨(约合1.17亿吨),大豆压榨量为9600万吨,豆粕消费量为7508.2万吨,豆油消费量为1780万吨——均居全球首位。

2.1.1.大豆压榨

我国大豆消费主要用于榨油,榨油消费占全国大豆总消费量的80%以上,其原料主要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主,进口依存度大,近几年,我国每年进口转基因大豆在9500万吨左右。剩余20%左右的大豆用于食品消费需求,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为主,主要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包括豆制品、酱油、调味酱、以及蛋白粉等日常食用的产品,还有部分用于种子、特种养殖等。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中国大豆市场规模仍将继续扩大。

从大豆压榨企业分布来看,我国压榨企业产业集中度较高,根据2022年中粮油脂数据显示,我国前十大压榨集团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86%,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中粮集团、益海嘉里和中储粮,产能占比分别为20%,11%和9%。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环渤海地区、华东沿海地区、华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中西部地区五大进口大豆压榨区域布局。

2.1.2.豆制品加工

根据中国豆委会公布的2022年我国豆制品企业50强数据显示:我国豆制品加工主要东北产业区、东南沿海产业区和川湘产业区等三大区域。从省域分布来看,江苏省、湖南省、山东省、安徽省、黑龙江省全国豆制品50强企业较多。

2.2.价格走势

在大豆生产者补贴、轮作补贴、产粮大县奖励和带状复合种植推广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我国大豆面积将继续增加;受国产大豆扩种,全国大豆丰产、下游消费需求疲弱,国际市场等的影响,2022~2023年国产大豆价格整体波动下降,2023年5月以后大豆价格保持平稳,在2.87元/斤左右波动。2022~2023年进口大豆到岸价波动上涨,2023年受全球大豆供给增幅大于需求增幅的影响,国际大豆价格波动下降,范围在2.77-2.44元/斤之间。

2.3.国际贸易

2.3.1.贸易规模

2.3.2.贸易商品

2.3.3.贸易伙伴

2.3.3.2.主要出口销往地:韩国、日本

3.成本收益

3.1.每亩总成本波动增长

2017~2022年我国大豆每亩总成本不断增加,从2017年的668.8元/亩上升到2022年的885.12元/亩,增长了32.34%,平均每年每亩总成本为734.64元/亩。2022年每亩总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为生产成本,占到53.08%,其次为土地成本,占到46.92%。

3.2.每亩总产值连增4年

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显示,受玉米扩种政策的影响,中国大豆每亩“总产值”于2017~2018年间呈现下降趋势;受大豆保供政策和单产的提升,2019年开始逐年回升,到2022年已连增4年,2022年,中国大豆平均每亩“总产值”为845.43元——较2021年的822.99元同比增加了22.44元、增幅约2.72%。

3.3.每亩净利润近两年来趋稳态势明显

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显示,受市场行情波动等综合因素影响,2017年以来,中国大豆每亩“净利润”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中国大豆平均每亩“净利润”为盈利状态,但2022年再次进入亏损状态。2022年,中国大豆平均每亩亏损39.69元——与2021年42.23元的净利润相比,减少了81.92元、降幅约193.98%。

(责任编辑:福州粮批)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厚屿村216号TEL:0591-22627298FAX:0591-22613463E-mail:fzgrain@163.com

THE END
1.节前大米销量略升小麦价格难有起色据某粉企反映,目前面粉销量依旧不振,市场普遍期盼的“双节行情”并未如期到来,因此加工企业整体开机率略降,麸皮供应缩量导致价格小幅反弹。此外,近段时间东北、华北到鄂玉米价格仍然维持低迷,进一步制约本省饲企小麦采购用量,预计短期内我省麦价难现起色。https://lsj.hubei.gov.cn/fbjd/xxgkml/sjfb/lyxq/202412/t20241230_5483393.shtml
2.2022年8月份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分析报告3、粮食运输 从8月份玉米市场价格走势来看,在下游需求未见明显起色的前提下,库存仍处于历史同期高位,短期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仍然存在一定压力,价格很难获得上行动力,其对玉米的消费能力也因此萎靡不振。深加工需求保持相对稳定,但饲料需求偏弱,且玉米在饲料中的添加比例降低,加上替代品使用普遍,玉米需求走低。综上,本https://wap.eastmoney.com/a/202209052500809227.html
3.2023五一前后大米价格多少钱一斤?(10)篇至此,关于2021年大米价格行情及影响大米价格因素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想要通过大米获得市场利润,就要等大米行情稳定之后了。 8 . 2021年大米价格行情如何?大米价格后期走势分析 疫情当前,*家比较关注的就是国内的粮食供应情况,这对于后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从粮食生产情况来看,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出现粮https://www.nygq.net/sites/post/jxb91ewRb0
4.2022年粮食行业市场分析2022粮食行业的现状分析粮食行业市场分析提到,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预计2022年产量将再创新高。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我国粮食市场化程度明显提升,市场各类主体价格博弈程度加深,粮食购销活跃,行情向好。未来,在国家政策不断利好的情况下,我国粮食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市场前景向好。 https://blog.csdn.net/yu0506/article/details/126100571
5.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预计产量将达到1.38万亿斤(图中商情报网讯:6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2》和《2022全球粮食政策报告》,提出今年中国农业发展态势良好,粮食产量将达到1.38万亿斤,棉油果蔬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供应充足。 粮食产量将达到69000万吨 https://www.askci.com/news/chanye/20220622/1006001898409.shtml
6.2022年湖北省稻谷市场年度分析2022年,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在习总书记提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自给的总基调下,湖北省稻谷市场波动幅度有限,截止年末,省内早籼稻、中晚籼稻收购均价为2692元/吨、2708元/吨,分别较年初上涨8元/吨、79元/吨,早籼米、中晚籼米市场出厂价格分别较年初下跌71元/吨、23元/吨,市场运行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51660&moduleid=21
7.我国2021年全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22年展望10.房地产行业颇为不易,预计2022年房地产市场在一季度有望逐渐企稳,下半年或将保持小幅回升行情。 正文 第一部分:2021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2022年展望 2021年在全年疫情多点散发,在夏季自然灾害、秋冬环保政策限制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4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按年平均汇http://ier.blcu.edu.cn/info/1071/15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