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纵观战后粮食危机:危机的再思考,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中航证券彭海兰陈翼)

粮食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全球粮食市场的均衡价格,粮食供求状况又受到气候变化、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综合影响,粮食危机总是多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

一是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粮食产量的丰歉程度,改变粮食供给以影响粮价。

二是国际间政治博弈行为构成粮价变动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战争导致粮食减产,另一方面保护主义阻断石油、粮食大宗贸易,粮食供给趋紧导致价格上涨。

三是经济因素也深刻影响全球粮食的供需。全球人口增加和生物燃料快速发展加大了粮食需求,同时经济周期波动,货币因素也会对粮价产生扰动。

综合来看,气候、政治和经济三大因素分别作用于粮食供需,深刻影响了全球粮价的走势。

本研究以CRB食品指数为直接指标反映自二战以来全球历次粮食价格异常走高(粮食危机)的过程,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冷战期间、冷战后)粮食危机梳理和比较,清晰历次粮食危机发生背景的主导、助推、催化因素,对分析当前和未来全球粮食供需风险做参考。

二、历次全球粮食危机

2.11972-1974年:石油危机+气候扰动

石油危机和天气扰动表面上主导了本轮粮食危机,此外美国粮食援助体系存在的结构化矛盾。

气候: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交替,美苏等产粮国均受影响,1972年全球小麦库销比下降至21.2%,跌破10年最低点。

政治: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OPEC石油禁运导致油价从2.7美元/桶上涨至13美元/桶,推动运费和化肥等农资价格飙升,粮食危机愈演愈烈。

经济:1)1970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持续贬值,西方国家经济滞胀使大宗商品价格攀高。2)贸易方面,苏联1973年向美国采购小麦1900万吨,占全美小麦总产量的1/4,几乎掏空美国余量库存,美国粮食援助体系难以为继,推动粮价上升。

1975年美国实施粮食禁运降低屯粮需求,粮价应声下跌。同时美苏达成粮食协议,规定苏联向美购粮超过800万吨须美国政府批准,粮食供需格局改善。此外油价小幅回落至10美元/桶也降低了粮食成本,本轮粮价步入回落行情。

2.21977-1980年:石油危机+经济滞胀

石油危机和经济滞胀引发了70年代的第二次粮食危机。气候:70年代末欧洲气候异常,美国遭遇严重干旱,粮食产销差连续下滑,1980年产需缺口达1082万吨,库销比回落至21%。

政治:1978年伊朗政变、1980年两伊战争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从1978年初的14.5美元/桶涨到1979年11月最高40.75美元/桶,带动农资价格攀升,同期肥料价格指数上涨了42%,油价暴涨是本次粮价上涨的主因。

经济:美国采取积极货币政策应对滞胀,叠加油价高位,1980年3月CPI达14.8%,美元贬值及金融资本过剩传导至粮食市场,推动粮食价格大幅上涨。

1982年美国提高利率改善通胀,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油价从1981年初39.77美元/桶至最低9.62美元/桶,粮价随之下跌,经济彻底走出滞胀是本轮粮价回落的重要原因。

2.32000-2004年:货币宽松+战争影响

美联储数次降息推高粮价后,伊拉克战争再度拉升粮价至本轮行情高点。

经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多次降息后联邦基金利率从2000年的6.4%下调至2003年中的1%,资本大量进入粮食市场导致CRB食品现货指数上涨了41%。

政治:伊拉克战争在2003年3月爆发,导致中东航线基本停运,绕道南非导致运输及保险费用上升,在降息尾声之际再度推高粮价到峰值。

2004年3月后,随着美联储降息结束,战争影响逐渐被消化以及主要产粮国粮食单产恢复,粮食价格逐渐回落。

2.42006-2008年:贸易保护+生物能源

本轮粮食危机是突发性、周期性、结构性和货币性等诸多因素共振的结果,粮食价格攀升至197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气候:2006-2008年全球气象灾害频发,美国持续高温,欧洲和北美惨遭风暴,亚洲洪涝和寒潮等致使粮食产量下降。

据FAO报告,2008年全球谷物库存空前低下,库存量使用量比率为16%,为过去45年最低水平。

政治:1)伊拉克战争导致国际运输受阻,运费推动粮价上涨。

2)贸易政策:据FAO统计,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采取贸易干预政策,造成粮食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

3)间接引致油价上涨:2008年石油价格较2006年初上涨了110.6%,据FAO统计,2008头两个月化肥价格同比上涨160%,进一步推高粮食价格。

经济:

1)经济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量化宽松政策,流动性释放后热钱大量投向粮食,四大粮商肆意炒作后粮价出现非理性飙涨。

2)工业争粮:美国2007年通过“能源独立及安全法案”,规定2008年生物能源产量必须由54亿加仑增至90亿加仑,据FAO估计,美国2008年玉米工业使用量增长了30%,生物燃料原料需求激增导致粮价居高不下。

高粮价和巨额补贴扩大了全球种植面积,同时各国贸易限制也缓解了粮价高涨,中储粮密集投放粮食平抑价格,四大粮商无力继续推高粮价,炒粮受阻后价格回落。

2.52010-2012年:极端天气+量化宽松

本轮粮价波动持续较短,极端天气减产是主导因素,贸易政策变化和美国两轮量化宽松助推了粮价高涨。

气候:厄尔尼诺指数持续1年低于-0.5,俄罗斯、美国、欧洲等百余国出现干旱,特大洪灾席卷巴西和澳大利亚等产粮国,2010年全球谷物产量骤减2594万吨。

政治:1)叙利亚内战减少中东粮食供给。

2)国际贸易:多国限制粮食出口加剧了供需矛盾,2010年俄罗斯、乌克兰实行粮食出口禁令,2011年印度停止出口大部分食物产品,阿根廷对玉米实行出口配额限制。

经济:1)生物能源争粮:油价高位波动刺激了生物能源对粮食的需求,2010年全球燃料乙醇达850亿升,同比增加了16%。

2)金融危机影响持续:美国两轮QE致流动性过剩,投机性炒粮依旧火热,粮食价格中枢上移。极端气候缓解后各国粮食种植恢复正常,贸易保护政策也逐渐取消,供需基本面改善,全球粮食价格回落。

2.62020年至今:疫情持续+俄乌冲突+气候异常

疫情扰乱供应、俄乌局势恶化和气候影响下,全球或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粮食危机。

气候:2020年初西亚和东非爆发罕见蝗灾,2021年出现罕见双拉尼娜现象,2022年初汤加火山爆发,小麦大国印度遭遇1901年有记录以来最高气温,异常天气频发导致全球小麦产量下降,据USDA预测2022/23世界小麦产量将减少2150万吨,期末库存将减少5%至2.67亿吨,为六年最低水平。

经济:2020年初美国降息并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货币宽松加剧了全球通胀,推升粮食上涨。

政治:俄乌冲突导致乌克兰春播面积已下降至700万公顷,同比减少一半。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化肥供应商,氮磷钾肥均为全球出口前三位,暂停化肥出口将影响全球粮食产量和价格。

三、粮食危机的再思考

3.1自然气候影响有所削弱

不过,气候导致的粮食减产是发生粮食危机的重要助推因素。政治经济等其他因素往往会借力自然灾害引发的减产预期干预全球粮食市场的供需,进而引发粮价波动。如投机资本常依靠减产预期哄抬粮价,各国粮食出口贸易政策多受粮食减产影响等。

气候监测预警系统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提高了种植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粮食产量受气候单一因素影响的程度有所减弱。

截止2019年,全球装备灌溉用地扩大到341585万公顷,40年间装备灌溉用地占比提升1.4pcts至2.6%,降低了降水量波动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干扰,保障了粮食的生产和供给。此外,灌溉水利、种业科技、植保机械和温室实践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模式创新应用,弱化了自然灾害给全球粮食供给造成的影响。全球主要粮食品种在长历史中单产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2020年,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单产分别为34744百克每公顷、46089百克每公顷、57547百克每公顷、27842百克每公顷,较1961年分别提高了219%、147%、196%、147%。

3.2经济货币因素持续催化

经济发展不仅推升了人均粮食需求量的提升,还导致了用粮结构的变化,非口粮用途需求大幅提升,增加了粮食供需失衡的风险。

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GDP基本保持3%以上的增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人均粮食消费量大幅提升,2021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41公斤,较本世纪初提升了13%,使得粮食需求不断增加。

经济发展也带动了非口粮需求的趋势性提升。

一是工业用粮需求增加。石油价格高涨使得生物燃料性价比显现,20年间全球燃料乙醇年产量大幅增加,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2017年开始燃料乙醇年产量已超过1000亿升,玉米、大豆等粮食的工业消耗量持续走高。

二是饲料用粮需求上升。经济水平提高使得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肉、蛋、奶和畜禽类等食品消费增加,提升了饲料用粮的需求。

经济周期更迭、美元币值变动对国际粮食价格形成重要影响。

但从长周期视角观察货币因素对粮食和食品价格的影响,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货币对粮价的影响主要还是短期扰动为主。当前美联储加息周期启动,短期对全球粮价有所抑制,但主要品种依然高位运行,加息缩表对粮价的压制作用相对有限,而俄乌争端和贸易保护等非货币因素对粮价形成了强力支撑,未来加息预期走弱有可能进一步催化全球粮食价格。

3.3政治博弈因素或将加强

纵观历次粮食危机,政治博弈与粮食危机如影随形,多次成为大幅抬升粮价的核心诱因。

从生产端看,政治博弈形成的局部武装冲突不仅中断和摧毁了农业生产进程,减少了粮食的供给。还直接引发了石油危机,导致以石油为原料的农资产品价格上涨,种植成本高涨进一步抬高了粮食的价格。

从贸易端看,区域战争干扰甚至阻断了国际粮食的贸易系统,部分国家粮食出口的限制、战争地带供应链断裂停滞都加大了粮食进口国缺粮风险,国家之间的粮食供需不匹配推动了粮食危机的演绎。

当前,人类在历经了三次全球化浪潮后,“逆全球化”趋势初步显现,全球粮食市场中的大国博弈成分或持续增加,粮食危机边际风险不断增大。

百余年的全球化浪潮加深了国际合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粮食供需的区域不平衡,但近年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兴起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粮食贸易秩序。产粮国出口限制和进口国战略储备,都将加剧全球粮食的供需缺口,或逐步支撑粮食价格中枢的上移。

四、粮食危机对资本市场影响

2006年-2008年粮食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阶段,种植、农化等板块上市公司股价也创造了阶段性高点。以2002年为基,种植板块,ADM股价当轮最高涨237.4%,邦吉股价当轮最高涨516.3%;农化板块,先正达股价当轮最高涨420.2%;巴斯夫股价当轮最高涨339.2%;

种植板块,ADM和邦吉股价分别在2008年4月21日、2008年1月14日创下阶段性高点;

农化板块,先正达和巴斯夫股价分别在2008年4月21日、2008年4月21日创下高点。均提前于2008年7月的食品价格阶段高点。2011年8月CRB食品价格创下新高后,种植产业景气,种植和农化板块仍延续较好的走势,并保持较为明显的相对收益。

3)农化板块相较于种植板块景气延后。

CRB食品价格在2011年8月创下当轮粮食危机高点,海外种植板块标的ADM邦吉股价在2015年6月达到高点后趋势性下行,而农化板块强势延续至2018年年初。

2006年-2008年粮食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种植、农化等板块上市公司股价也创造阶段高点。以2002年3月29日(北大荒上市当日)为基,种植板块,北大荒股价当轮在2008年5月13日最高涨204.8%、隆平高科当轮在2008年5月13日最高涨87.8%。

隆平高科涨幅相对不明显是因为定基日(2002年3月29日)股价处于相对高位,高点较前期低点涨524.4%。化肥农药指数当轮在2008年2月20日最高涨313.1%。

2)国内资本市场种植板块总体震荡趋势,这是国情决定。

全球粮食价格高企会抬升国内种植企业的盈利预期,但我国主粮库存高,政策影响力大,有效控制了国际市场行情的传导。板块阶段高点也先于全球食品价格高点。种植板块,北大荒和隆平高科股价都在2008年5月13日创下阶段高位,提前于2008年7月的食品价格阶段高点。

3)国内资本市场农化板块与国外种植行情联动较明显,总体趋势向上。

我国农化企业有较大比例的海外业务,与全球种植行情关联较大,板块的周期涨幅也较为明显,化肥农药指数当轮最高涨313.1%(以2000年为基)。粮食价格到达高点后,仍能保持一定相对收益(相较上证,以2000年为基,保持约100%的相对收益),并且行业总体呈现趋势向上。

五、报告总结

总体上,我们认为本次全球粮食行情强势仍可能持续受到俄乌危机、气候异常下保护主义抬升的支撑。

大国博弈、气候因素是重要的观察点,货币因素也可能催化。

国际政治上,大国博弈加剧、保护主义抬升、“逆全球化”的趋势显现,全球粮食战略重要性不断提升,价格中枢有望得到支撑。

气候因素上,拉尼娜现象一般持续2-3年,22年极端天气的风险仍存,印度高温等事件仍需持续观察。货币因素上,美联储加息预期落地,加息预期走弱可能催化粮价行情。

对于资本市场影响:

3)农化板块相较于种植板块景气延后。种植板块是粮食食品价格涨价的直接受益板块,而农化具备一定后周期属性,板块表现在粮食价格创造高点后仍表现强势。

三个板块:

1)种植板块:苏垦农发、北大荒;

2)种子板块:隆平高科、大北农、登海种业;

3)化肥农药:云天化、安道麦、扬农化工等。

1.俄乌局势和地缘政治博弈缓和,农产品、石油、化工品大宗流通贸易恢复。

2.疫后全球供应链恢复,经济复苏,美联储超预期加息扰动农产品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

3.气候对全球粮食生产影响不及预期,全球粮食在技术和基建支撑下超预期增产。

THE END
1.国内粮食价格走势及分析最新动态报告揭秘粮食市场趋势摘要:根据最新国内粮食价格走势分析,当前粮食价格呈现稳定上涨态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候变化、种植面积变化、市场需求等,粮食价格呈现波动。政府政策调控和储备体系的完善也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将继续增加,对粮食价格形成一定压力。国内外粮食市场的联动性也将加强,对国内粮食价格http://m.hsyfcm.com/post/1604.html
2.今日粮食价格行情分析/粮食市场最新消息我的农产品网粮食价格网提供粮食价格走势分析,粮食现货走势分析,粮食热点资讯,为您的企业提供运营参考,让您轻松了解粮食市场动态https://www.myagric.com/liangshi/
3.当前粮食市场行情及价格走势分析新闻 体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科技 财经 娱乐 更多 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 加载中 00:00/00:00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发布 当前粮食市场行情及价格走势分析 江苏农业科技报 发布于:江苏省 2024.09.02 09:54 分享到 推荐视频 已经到底了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https://news.sohu.com/a/805611976_121432284
4.中国小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中国小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0年),小麦行业作为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高产、抗逆性小麦品种的研发,以及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然而,小麦行业也面临着病虫害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1A/XiaoMaiShiChangJingZhengYuFaZhanQuShi.html
5.粮油市场信息(2024年第34期)国际粮食市场行情 小麦:本周国际小麦市场价格较上周小幅上涨。 玉米:本周国际玉米市场价格较上周小幅下跌。 稻谷:本周国际稻谷市场价格较上周整体稳定。 国内粮食主产区市场行情 小麦:近期国内很多产区小麦收储已进入尾声,整体对小麦市场的支撑力度也逐步减弱。虽然中储粮增储仍在持续,但小麦市场基本面依然供强需弱,http://www.nxgrain.net/xinxizhoubao/3675.html
6.粮食行情期货走势分析最新(粮食期货最新价格走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粮食行情一直备受关注。近期,粮食期货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走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当前粮食期货行情进行全面分析,并就其走势做出深入解读,为您带来最新的行情动向。 粮食期货市场最新走势分析 在最新的粮食期货市场中,我们发现(此处详细介绍最新的走势情况) 影响https://www.jyywjc.com/115409.html
7.当前各大粮食*新价格及行情分析(10)篇五一假期后,市场各大粮食价格备受关注,随着气温的上升,各地粮食走货平稳。其中新麦上市,陈稻进入集中出库期,玉米基层余粮逐渐减少,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当前各大粮食*新价格及行情分析,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小麦*新价格及行情分析 下面农业供求网小编简单的整理了一些今日小麦价格:河南郑州市新郑市麦仁1.35元/斤;吉https://www.nygq.net/sites/post/928GEz9wYv
8.小麦价格行情分析预测全部价格报告统计期货国际分析政策资讯标准 按级别浏览: 综合公益付费 【独家】油脂开年能涨吗?(置顶) 来源:粮信网时间:2002-01-01 00:45:58 2025年1月2日山东德州小麦价格行情 来源:粮信网时间:2025-01-02 11:49:39 2025年1月2日山东滨州小麦价格行情 来源:粮信网时间:2025-01-02 11:41:https://www.chinagrain.cn/xiaomai/
9.最新最专业的粮油饲料原料市场价格查询,行情走势分析和数据04玉米跌跌不休 新的一年价格能否向好? 052024/25年度国内外粮食市场回顾 06部署“三农” 粮食政策释放出重磅信号 07政策支撑作用明显 南方新季稻价格坚挺 08玉米进口量大幅下降 市场信心有力提振 092024年第52周国内玉米市场行情综 10玉米早评:盘面有所回暖https://www.cngrain.com/
10.财经分析主产区小麦价格持续下滑专家预计新年度价格将温和运行进入12月,国内主产区小麦价格持续走低,至下旬,市场行情甚至一度跌至3200元/吨之下。随着价格下跌,基层惜售心态逐步提升,市场上供应量有所减少。12月末,小麦价格触底回升,前期跌幅被部分修复,市场主流报价在3210-3260元/吨区间。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研究预测部主任申洪源分析称,市场供应快速恢复正常,而消费环节并未完全跟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12312602547967.html
11.玉米市场走势分析12篇(全文)2011年玉米种子市场形势分析 第3篇 1.玉米种子满足需求 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条件好,玉米制种继续向甘肃、新疆、宁夏优势区集中,制种面积约占全国的2/3。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资料,2010/11年玉米制种面积为388万亩,制种产量为11.5亿公斤,有效库存为4.2亿公斤,2011年可供种量为15.7亿公斤。预计2011年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lyj2lcr.html
12.20202021年稻谷及大米市场及产业链分析报告稻米年报7.1 稻谷供需平衡表及简要分析 7.2 大米供需平衡表及简要分析 第八章、全球稻米分析 8.1、全球稻谷种植情况 8.2、全球稻谷产量情况 8.3、全球大米进口情况 8.4、全球大米出口情况 第九章 其它粮食市场分析 9.1 玉米及小麦市场分析 9.2 玉米及小麦对稻米行情影响 http://www.cofeed.com/rice/2011471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