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反映,近期小麦市场供需基本面暂无明显变化,主产区小麦价格整体呈现“大稳小动”态势,局部地区受区域间供需变化影响,制粉企业根据上量和自身需求调整收购价格,但幅度较之前明显缩小。
当前,河北制粉企业新普麦主流进厂价1.214~1.227元/斤,山东1.208~1.245元/斤,河南1.218~1.24元/斤,江苏1.22~1.24元/斤,安徽1.233~1.245元/斤,部分地区周环比延续0.003~0.005元/斤的小幅回落。
优质小麦价格继续持稳,当前“藁优2018”河北收购价2700元/吨,“济南17”山东收购价2590元/吨,“郑麦366”河南收购价261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据了解,今年优质麦品质好,价格较为坚挺。然而,下游专用粉需求疲软,加上之前采购了部分库存,当前企业提价采购积极性不高。
政策稳市增强麦价底部韧性
据统计,今年夏收以来,中储粮在小麦主产区累计启动增储收购库点459家,大面积的增储支撑并引导麦价运行于合理区间。同时,小麦最低收购价上调,小麦市场底部空间扎实,价格韧性较强。进入11月份以来,尽管小麦价格持续偏弱震荡,但跌速缓慢,幅度不大。
据了解,近期部分地区储备小麦轮换补库仍在进行,虽然采购场次、数量与之前已无法比拟,但一定程度上也支撑小麦价格,减轻市场压力。
初步统计,11月4日~21日的一周,中储粮共安排竞价采购交易4场次,采购小麦数量23124吨。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本周小麦轮入采购108597.5吨,实际成交89597.48吨。
11月18日,浙江省储备粮管理集团公司竞价采购2024年产小麦1766.03吨,全部成交,底价2745元/吨,成交价2570元/吨。
11月19日,山东省阳信县粮食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竞价采购2024年国产三等及以上非雨后非烘干混合麦4835吨,全部成交,最低成交价2445元/吨,最高成交价2455元/吨。
11月20日,中储粮公司举行小麦竞价采购交易,计划采购小麦12250吨,成交8000吨,成交率65%。其中,北京分公司张家口直属库一口价交易,竞价采购2024年产小麦8000吨,成交价2510元/吨;兰州分公司(天水直属库)计划采购2024年产小麦4250吨,底价2560元/吨,流拍。
11月21日,广东省广州市粮油收储有限公司委托采购2024年国产白麦1628.48吨,全部成交,底价2750元/吨,成交价2710元/吨。
11月22日,福建省平和县地方储备粮竞价采购2024年产硬质白小麦2500吨,全部成交,起报价2750元/吨,成交价2678元/吨。
储备小麦轮换销售持续投放
据市场反映,针对小麦市场弱势调整的格局,近日中储粮小麦拍卖投放出现减少迹象。初步统计,截至11月22日的一周,中储粮小麦拍卖共计12场次,较上周减少7个场次;投放小麦数量66353吨,较上周减少147613吨。不过,部分地方储备小麦投放量依然较大,但由于缺少价格优势,成交情况仍不理想,目前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地储小麦成交价格为2380~2410元/吨。
11月18日,中储粮湖北分公司(宜昌直属库)竞价销售2020年产小麦3000吨,底价2400元/吨,全部成交。
11月19日,中储粮福建分公司(莆田直属库)竞价销售2020年产小麦2489吨,全部成交,底价2520元/吨,成交均价2542元/吨。
11月20日,中储粮北京分公司(故城、黄骅港)竞价销售2019年和2021年产小麦1.75万吨,底价2400元/吨,全部流拍。
11月21日,山东省泰安市长城粮食储备有限公司竞价销售2021年泰安产二等混合麦3218.6吨,全部成交,成交价2380~2400元/吨。
11月22日,河北藁城国家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竞价销售2019年产一等小麦9005.23吨,成交4503.2吨,成交率50%,以底价2400元/吨成交。
制粉企业采购仍以刚需为主
据市场反映,小雪节气已过,面粉销售并未因气温下降而出现明显好转,企业走货量变化不大。相反,受近日小麦价格小幅下滑的影响,面粉价格亦随之偏弱运行。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特一粉出厂价2750~2790元/吨,周环比下跌10~40元/吨;麸皮出厂价1680~1720元/吨,下跌10~20元/吨。
据了解,受近期面粉和麸皮价格回落的影响,面粉经销商低库存运转,制粉企业开机率下降。监测显示,11月20日受调查面粉企业开机率60%,月环比下降5个百分点。其中,大企业开机率50%~65%,中小企业30%~60%。由于下游面粉需求不旺,开机率偏低,制粉企业对小麦采购仍以满足刚需为主,增加库存的积极性不高。
饲料企业消费方面,11月份华北地区整体气温较高,市场多以处理潮粮为主,玉米供应维持偏宽松状态,用粮企业到货量充足,大多压价收购。11月21日,山东制粉企业普通二等小麦进厂价2430~2470元/吨,深加工企业二等玉米收购价2040~2170元/吨,当前小麦、玉米价差300~390元/吨,处于较高位置,小麦仍不具备替代优势,饲料企业小麦采购积极性较差。
小麦进口已连续三个月下降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10月我国进口小麦22万吨,月环比减少12%,同比减少66.2%;1~10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1092万吨,同比增加1.2%。2024/2025年度至今(6月至次年5月)我国共进口小麦287万吨,同比减少21.4%。
从进口国粮源看,10月份我国自加拿大进口小麦10.6万吨,环比增加15.8%;自俄罗斯进口小麦4.9万吨,环比增加12.3%;自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4.3万吨,环比增加60.6%;自澳大利亚进口小麦9791吨,环比增加18.9%;自美国进口小麦8823吨,环比减少87.5%。1~10月,我国自澳大利亚进口小麦335万吨,占比31%;自加拿大进口小麦243万吨,占比22%;自法国进口小麦229万吨,占比21%;美国居第四位,我国自美国进口小麦190万吨,占比约17%。
我国小麦进口已连续三个月下降,主要因国内新季小麦丰产,供应压力较大,而面粉消费有所下降,降低了对进口小麦的需求。市场预计,今年最后两个月进口小麦数量将继续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