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农作物对外依存度分析,高考地理中的国家安全战略!建议收藏!农作物生长习性类解答技巧种植小麦稻谷玉米

2021年以来,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农产品价格上涨,价格均突破近10年高点。部分粮食仍存在较大缺口——根据农业部预测,2022年我国玉米产量与消费量缺口约达1500万吨;2022年我国大豆产量与消费量缺口超1亿吨。

我国部分粮食如大豆、玉米、小麦等仍需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受国际影响较大。乌克兰、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是我国粮食进口的重要供应国。

地缘冲突、通货膨胀、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粮食可贸易量,与此同时,同业者均知晓国内饲料企业豆粕需求量大,严重依赖大豆进口,挑战到底有多严峻?本文旨在分析全球供需及国内需求情况,帮助读者更清晰的了解到现状。

全球主要农产品供需分析

我国主要农产品对外依存度

01

玉米:供小于求,对外依赖度加大

2011年以来我国每年玉米进口量均在500万吨以下,2020年我国玉米进口量突破1000万吨,21年突破2800万吨,其中美国、乌克兰是主要供给国。玉米进口依赖度在20年、21年大幅度跃升至约10%。

02

大豆:需求持续增长,大量依赖进口

我国大豆产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随着消费量的逐年提升,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自2014年始终维持在90%左右。2021年进口量接近1亿吨,其中巴西、美国是主要供给国。

03

小麦:自给率较高,2020年以来进口量增加

与大豆相比,2014年以来我国小麦进口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但20年起进口量明显增加。进口依赖度呈现波动趋势。澳大利亚、美国、乌克兰是进口小麦主要的供给国。

04

稻谷:对外依赖度较低

我国稻谷国内产量大于消费量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仅存在少量进口,2021年进口量在10万吨左右,其中老挝和台澎金马关税区是主要的供给商。稻谷的对外依赖度一直较低,始终在5%以下。

05

国其他作物对外依赖度波动

其他作物中我国豆粕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对外依赖程度接近0%。

豆油自10年后进口依赖程度保持较低水平,21年进口依赖度约6%。

食糖依赖程度虽有所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21年约35%的消费依赖进口。

油菜籽对外依赖程度波折性变动,18年-21年下降至21%。

菜籽油进口依赖程度虽在12年骤跌,但18年快速回升,20年重新增长至43%,21年小幅度下跌至37%。

总体,我国部分农作物对外依赖程度处于较高水平。

2022年影响农产品供应因素

俄乌冲突影响下,乌克兰主要作物产量预计下降20-30%,俄罗斯、乌克兰粮食可出口量均预计显著下降。

美国通胀预期、成本上涨等因素引发农民惜售,美国玉米、大豆期货价格持续走高。

干旱影响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产量;美国旱情预计加重;此外,去年我国秋汛造成小麦晚播,我国夏粮产量存在挑战。

“国家安全”大概念教材内容体系

在内容结构上,以“国家安全”之点带“人地关系”之面。本模块以人地关系为核心概念来构建知识体系,重点阐释以自然环境为约束条件的人地和谐机制。主要围绕“人地关系”展开,“地”以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为主,“人”以国家安全为主,即一方面围绕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另一方面围绕自然环境与国家安全。

从资源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方面看,资源问题是由资源需求超过自然资源的最大供给能力而产生的,主要受资源禀赋、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和资源需求三方面因素影响,当具有战略意义的自然资源的安全状态受到威胁或被打破时就会触发资源安全问题,资源安全问题进一步发展就有可能动摇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还会产生衍生安全风险。保障资源领域的国家安全,公民、社会和国家都负有责任,需要在国家战略、政策法规、思想观念等方面形成合力。本部分以耕地资源、能源资源(战略性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战略资源为例。

从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方面看,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某种极限被突破,导致自然环境发生某种不利于人类的改变;环境安全问题会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进而影响国家安全,还会产生衍生安全风险。保障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公民、社会和国家都担有责任,需要国家战略、政策法规、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形成合力,在多国甚至全球区域范围内的环境问题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此部分以生态退化、跨境环境污染、人为碳排放与全球变暖为例。

这里的“国家安全”不仅指常规国家安全,也包含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等的非常规国家安全。区域尺度既涉及国内,也涉及若干国家之间和全球范围,因此保障国家安全的手段既有国家内部的政策法规,也有国际合作。

【押题冲刺】

(2023·福建龙岩·统考三模)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图)开辟了大规模直接利用海水制氢的全新路径。该技术可将风电以氢能形式加以存储,解决了海上风电不易存储的难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近海相比,远海采用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是()

A.建设成本低

B.设备腐蚀慢

C.储电效率高

D.风能总量大

2.与单一的“海上风电”相比,采用该开发方式()

A.耗费淡水多

B.投资成本低

C.能源供应稳

D.生态风险大

3.大力发展“海水制氢”对国家安全的主要意义体现在()

A.提高海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B.缓解我国淡水资源紧张状况

C.挖掘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潜力

D.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答案】1.D2.C3.A

2.据图所示,与单一的“海上风电”相比,采用该开发方式是直接利用海水制氢,不耗费淡水,A错误;因工艺技术更加复杂,生产线变长,故投资成本更高,B错误;该技术可将风电以氢能形式加以存储,解决了海上风电不易存储的难题,能源供应稳,C正确;因新的开发方式是利用氢能,氢能是清洁能源,故两种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无差异,D错误。故选C。

3.海洋风能是海洋能源资源的一种形式,“海水制氢”是对海洋风电的一种高效存储形式,从而提高了海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A正确;“海水制氢”虽是直接利用海水制氢,开拓了大规模直接利用海水的新路径,但并不能有效缓解我国陆上淡水资源紧张状况,B错误;海上风能是海洋表面大气运动产生的动能,而近海面大气层并不属于海洋空间资源范畴,C错误;“海水制氢”能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能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D错误。故选A。

稻谷

小麦

2018/19

2019/20

2020/21

食用消费占比(%)

74.7

75.4

74.8

70.6

68.1

68.8

饲用与损耗占比(%)

7.1

7.9

15.8

13.7

11.6

28.5

工业消费占比(%)

8.2

9.5

8.0

9.1

6.9

8.6

口粮品种总消费自给率(%)

90.6

口粮品种食用消费自给率(%)

M

N

注:口粮品种总消费自给率=口粮品种国内产量/口粮品种总消费量X100%;口粮品种食用消费自给率=口粮品种国内产量/口粮品种食用消费量X100%

4.表中M、N代表的数值分别是()

A.128.4124.4

B.132.7145.3

C.131.6152.0

D.135.6147.5

5.稻谷与小麦的饲用与损耗占比增长明显,说明我国()

A.肉蛋奶消费量增长

B.粮食浪费较严重

C.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D.粮食进口量减少

6.“大食物观”视角下,我国应()

①积极发展设施农业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③确保食用口粮安全④优先发展饲粮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4.B5.A6.B

【解析】4.M代表稻谷2020/21对应的口粮品种食用消费自给率,根据公式:口粮品种食用消费自给率=口粮品种国内产量/口粮品种食用消费量X100%;口粮品种总消费自给率=口粮品种国内产量/口粮品种总消费量X100%;那么口粮品种食用消费自给率:口粮品种总消费自给率=口粮品种总消费量:口粮品种食用消费量,M=100.7×(74.8+15.8+8.0)÷74.8=132.7;N=90.6×(68.8+28.5+8.6)÷68.8=145.3;故M=133.7,N=145.3,选B。

5.稻谷与小麦的饲用占比增长说明饲料占比在增大,主要用于养殖业,同时粮食在流向生猪,牛羊,肉鸡等牲畜的过程中,也存在能量的损耗,所以稻谷与小麦的饲用损耗占比增长明显,这样进一步推测肉蛋奶消费量增长,A正确;稻谷与小麦的饲用增长不能说明粮食浪费较严重,B错误;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进口量减少会导致粮食总量下降,流向养殖业的粮食就会减少,CD错误;故选A。

(2023·全国·模拟预测)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粮食作物改种棉花、花生、蔬菜,又转向蔬菜、瓜果。其中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非粮化”空间差异明显。图为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有()

①国家政策②农业劳动力③市场需求④农产品价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8.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非粮化”空间差异明显的原因是()

A.传统耕作方式不同

B.市场需求多样

C.水、热、土组合多样

D.交通通达度差异

9.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山东省应()

A.提高粮食价格,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

B.合理规划城乡用地,确保种粮面积

C.兴修水利,变旱地为水田

D.治酸控污,改造低产坡耕地

【答案】7.D8.C9.B

【解析】7.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棉花、花生、蔬菜,又转向蔬菜、瓜果,主要是棉花、花生、瓜果等市场需求量增大,经济效益高于种粮,因此导致这种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应是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农产品价格随供需关系发生的变化,③④正确;国家政策强调粮食安全,这种变化与国家政策并非完全一致,①错误;且多种经营对劳动力需求大,与种植结构变化关系不大,②错误。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8.市场需求在一定范围内差异不大,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非粮化”内部空间范围不大,市场需求差异也不大,B错误;与传统耕作方式关系不大,A错误;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内部地形地势有差异,故水、热、土组合多样,导致“非粮化”空间差异,C正确;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内部交通通达度差异较小,D错误。故选C。

9.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山东省应兴修水利,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但并不是水田,C错误;治酸控污主要是南方红壤丘陵区的耕地改良措施,不是山东的,D错误;加大管理力度,合理规划城乡用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B正确;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粮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而不是提高粮食价格,A错误。故选B。

(2023·浙江杭州·统考二模)我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林区。近年来,因东南亚国家耕作烧荒输入污染物等原因,西双版纳连续几年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图为西双版纳位置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0.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

A.保护落叶阔叶林

B.更好地种植橡胶

C.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D.保护国家耕地资源

A.12月、1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9月、10月

【答案】10.C11.B

【解析】10.我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热带季雨林植被为主,因此当地设立自然保护区不是为了保护落叶阔叶林,排除A;自然保护区内禁止开发,因此不是为了更好种植橡胶、也不是保护国家耕地资源,排除BD;我国西双版纳具有许多珍稀地野生动植物资源,设立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当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C符合题意。故选C。

11.材料信息表明,近年来西双版纳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临近的东南亚国家耕作烧荒输入污染物所致,临近的东南亚国家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季(11~次年5月)后期当地烧荒,为雨季耕作积蓄肥料,因此当地季节性空气污染源主要出现在3~4月,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2.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方式()

A.能够满足水源需求

B.生态环境较好

C.群落抗干扰能力强

D.物种丰富

13.恢复保护方式物种丰富度最低,原因是()

A.土壤水分差

B.缺乏优势物种

C.受干扰程度低

D.植被稀疏

14.根据三种恢复方式对植被覆盖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的综合分析,以下做法对湿地恢复能够达到较好效果的是()

A.建立栅栏隔离保护

B.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

C.不参与管理的自然恢复

D.禁止大型动物踩踏、干扰

【答案】12.A13.C14.B

【解析】12.由材料“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可知当地水资源不足,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水源条件,能够满足植被对水源需求,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度,A正确;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方式的生态环境相同,B错;由图可知,人工恢复方式物种丰富度较低,群落抗干扰能力弱,C、D错。故选A。

13.恢复保护方式是对湿地进行隔离保护管理,受干扰程度低,因而物种丰富度最低,C正确;恢复保护方式更充分的利用水资源,可满足生物对水源的需求,A错误;恢复保护方式植被覆盖度高,但物种丰富度低,说明存在优势物种,C、D错误。故选C。

14.根据三种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覆盖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综合分析可知,恢复利用的方式植被覆盖度最高,物种丰富度也较高,因而该地区最适合采用恢复利用的方式,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属于恢复利用方式,B正确;不参与管理的自然恢复,属于自然恢复,C错误;建立栅栏隔离保护、禁止大型动物踩踏、干扰,属于恢复保护,A、D错误。故选B。

(2023·浙江·模拟预测)“绿碳”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蓝碳”指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后,有机碳以浮游动植物残体等形式从上层海水向下沉降(上升流影响沉降),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蓝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并称“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下图示意“蓝碳”与“绿碳”生态系统数据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绿碳”相比,“蓝碳”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是因为()

①海洋面积大②占地球生物量大③固碳效率高④储碳周期长

16.从洋流的角度推测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最弱的海区可能是()

A.南太平洋中低纬东部

B.南太平洋中低纬西部

C.北太平洋中高纬东部

D.北太平洋中低纬西部

【答案】15.D16.A

16.“蓝碳”指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后,有机碳以浮游动植物残体等形式从上层海水向下沉降(上升流影响沉降),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据此分析上升流影响沉降,上升流强,则有机碳固定、储存在海洋的数量小,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最弱的海区应该是上升流强的地区,南太平洋中低纬东部秘鲁寒流附近有上升流,因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23·河北·模拟预测)为发展再生能源技术,德国政府宣布在2022年前关闭境内所有的核电站。德国在其仅约36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建有多达17座核电站,目前大约1/3电力来自核电。下图示意德国核电站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影响德国核电站位置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

B.水源

C.政策

D.市场

18.支撑德国关闭核电站的理由是()

A.科技水平较高

B.市场需求萎缩

C.第三产业发达

D.煤炭资源丰富

19.德国弃核后,短期内能源保障的有效措施可能是()

A.加大常规能源的供给

B.提高进口能源比重

C.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

D.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答案】17.B18.A19.B

【解析】17.读图可知德国核电站主要位于河流和沿海附近,说明核电站选址主要与水源有关。因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巨大热量,大约每秒钟需要十一至十二立方米流量的冷却水降温,冷却水往往被视作是核电站正常运转的“血液”,B对;德国的核电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且德国南部的慕尼黑是高科技工业园区,核电并没有围绕南部分布,说明技术不是影响德国核电站位置的主要因素,A错;国家政策会影响核电的区位选择,但不是主要因素,C错;读图可知,鲁尔区附近建设了些核电站,而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能源充足,说明影响核电站位置的主要因素不是市场,D错。故选B。

18.根据材料“为发展再生能源技术,德国政府宣布在2022年前关闭境内所有的核电站”,说明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第二产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日益短缺的常规能源,促使德国发展再生能源技术,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和传统化石能源,A对,B、C错;德国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由于煤炭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终究会枯竭,且发展火电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不利于环保还会增加碳排放成本,D错。故选A。

19.德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短、中、长期的节能减排计划。加大常规能源的供给,不但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烧煤需要买碳排放许可,成本会转嫁给消费者,引起民众不满,A错;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能源需求量很大,根据材料德国目前大约1/3电力来自核电,如果德国弃核后,将面临能源危机,而北欧有丰富的水能,南欧有丰富的太阳能,德国可以从这些国家及其他国家进口能源,这是短期内能源保障的有效措施,B对;德国传统产业所占比例大,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虽保护了环境,但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C错;水电站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且由于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德国水能资源不太丰富,需抽水蓄能,D错。故选B。

20.(2023·山西朔州·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倒淌箐村地处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有亚洲象活动的踪迹,常住人口150人,长期以来以种植天然橡胶为生,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仅为276.5吨(单是北京某电厂一年碳排放就达400万吨)。倒淌箐村面临紧迫的“消碳”任务,2021年在跨国企业昆明分公司支持下建立“消碳庄园”。“消碳庄园”引导村民搭建光伏板发电,种植200亩坚果、芒果等经济作物,安装100个木质蜂箱养蜂,为县里的蜂产品公司提供优质蜂蜜。“消碳庄园”安装蜂箱对缓解人象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蜜蜂常成群在森林中活动。下图示意倒淌箐村的位置。

(1)倒淌箐村碳排放较低,却面临紧迫的“消碳”任务,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

(2)与昆明相比,分析该公司在倒淌箐村建设“消碳庄园”面临的困难。(6分)

(3)简述“消碳庄园”安装蜂箱对缓解人象矛盾的作用。(6分)

(4)从养蜂产业的角度,为“消碳庄园”提高“消碳”效果提出合理建议。(8分)

【答案】(1)倒消箐村规模小,以农业为主,碳排放量低;橡胶种植(结构简单,固碳能力较弱)规模大,对雨林的破坏强,导致雨林固碳能力下降。

(2)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该公司联系成本更高;基础设施薄弱,初期建设投资更大;技术水平低,对农户的指导投入大。

(3)养蜂提高了村民收入,降低了他们对农作物种植的依赖;养蜂使村庄获得充足资金,能及时补偿野象侵袭造成的损失;蜂群能形成屏障,抵御野象侵袭。

(4)改用更环保的蜂箱材料(使用更耐久的木材);减少蜜源植物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使用新能源汽车进行蜂蜜外运(或蜜蜂转场);利用蜜蜂辅助农作物授粉,改善作物长势,提高农作物固碳效果。

【详解】(1)碳排放较低,却面临紧迫的“消碳”任务说明除去正常排放还有一些产业间接产生大量碳排放或者破坏自然界固碳能力。结合材料“长期以来以种植天然橡胶为生”倒消箐村规模小,以农业为主,碳排放量低;但是单一的橡胶种植规模大,其群落结构简单,固碳能力较弱,对雨林的破坏强,使得当地雨林固碳能力下降,间接影响整体的消碳任务。

(2)注意题干要求,与昆明进行对比分析。倒消箐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该公司联系成本更高,运输成本也较高;倒消箐村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初期建设投资更大,潜在成本高;倒消箐村村民技术水平低,公司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对农户进行指导。

(3)安装蜂箱对缓解人象矛盾的作用要从产业带来的经济影响以及生态作用进行分析。养蜂提高了村民收入,降低了他们对农作物种植的依赖,使得农户对于土地的需求减少;同时养蜂使村庄获得充足资金,能及时补偿野象侵袭造成的损失,减少了村民对于野象活动的厌烦;生态角度上,蜂群能形成屏障,抵御野象侵袭,减少人象接触。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注意题干要求从养蜂产业的角度分析。材料选择上,改用更环保的蜂箱材料,使用更耐久的木材,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通过技术提升,减少蜜源植物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跟随国家科技发展,使用新能源汽车进行蜂蜜外运,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农业上,利用蜜蜂辅助农作物授粉,改善作物长势,提高农作物固碳效果,综合提升消碳效果。

21.(2023·河北·联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截至2020年,我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依旧高达70%左右,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净进口国。“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建设能源储备体系。目前世界上石油储备主要有地面钢罐、地下油库等储存方式。地下油库一般选建在稳定地下水位岩体中,利用地下空间储存石油。地下油库可用机械开凿花岗岩洞穴而建成,也可利用废旧矿井或盐岩洞穴等扩建而成。2008年底我国第一期石油储备体系已运行,均为地面钢罐;第二期也已运行,均为地下储备方式,选址为山东黄岛、辽宁锦州、广东大亚湾、广东湛江4个基地。图左为地面钢罐储备俯瞰图,图右为地下油库储备方式图。

(1)与地面钢罐相比,指出地下储备库的优点。(6分)

(2)依据我国第二期建立的储备基地,分析地下储备基地选址的有利条件。(6分)

(3)面对能源危机,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谈谈我国采取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的影响。(6分)

【答案】(1)占地面积小;节省钢材,建设成本低;储存空间大;油气散失少,安全性高。

(2)靠近沿海港口,海运便利,石油运输方便;靠近沿海,经济发达,炼油企业众多,石油市场广阔,需求量大;产业基础较好,便于储油设备建造。

(3)降低单一进口渠道的依赖,降低能源进口风险;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能源结构升级。

【详解】(1)与地面钢罐相比,地下储备库建设在地下,对地面的占用少,节约土地成本;结合材料信息“利用地下空间储存石油,地下油库可用机械开凿花岗岩洞穴而建成,也可利用废旧矿井或盐岩洞穴等扩建而成”,地下储油空间可利用废旧矿井或盐岩洞穴等扩建,与地面相比,可以有效节约钢材,降低成本,且地下储存空间大。油气储存在地下,油气散失相对较少,其安全性高。

(3)由于我国能源需求量巨大,过度依赖某一种能源进口渠道会使我国在该进口渠道出现问题时面临较大的经济和能源安全压力,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可以降低这种压力;其次,多元化进口渠道可以使我国获得更加稳定的能源供应,避免因单一进口渠道受到政治、自然等因素影响而导致能源供应中断或不稳定;再次,通过多元化能源进口渠道,我国可以与更多的国家开展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发展;最后,多元化进口渠道可以让我国更加灵活地调整能源结构,逐步实现从传统煤炭等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推动能源结构升级。

22.(2023·福建厦门·厦门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广西崇左市境内,分布区内海拔100-400米,峰丛、峰林、谷地等喀斯特地貌发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口增长及过度开垦导致白头叶猴栖息地萎缩,种群数量下降,只有在部分不适合开垦的峰林、峰丛地貌区保留有原始林地及白头叶猴种群。2012年,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图)。目前保护区内的白头叶猴已经恢复到131群1128只,但也出现了栖息地饱和、种群间基因交流困难等问题。

(1)指出该区域峰林、峰丛地貌不利于开垦的自然条件。(6分)

(2)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白头叶猴种群间基因交流困难的地理原因并为此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4分)

(3)有专家建议,将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扩大。结合图文资料,论述该地区扩大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范围可能带来的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8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答案】(1)地形坡度大;土壤瘠薄;水源短缺。

(2)原因:保护区空间结构破碎,白头叶猴种群在不同片区之间交流困难。

措施:在相邻片区间建设生态廊道,促进白头叶猴种群的交流。

(3)更多农田、灌丛会逐渐恢复为森林,有利于扩展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白头叶猴生存空间扩大,有利于保障种群规模的增长;占用农田,农业减产;保护区规模扩大,利于更好的发展旅游业。

【详解】(1)结合材料“分布区内海拔100-400米,峰丛、峰林、谷地等喀斯特地貌发育”,喀斯特地貌区地形起伏大,水土流失现象明显,成土速度慢,土壤贫瘠。同时。由于喀斯特地貌岩层以石灰岩为主,多裂隙发育,下渗作用强,地表水不易存留,水源易短缺。

(2)自然保护区白头叶猴种群间基因交流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其种群之间难以相互联系,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自然保护区会被交通路线、城市等分割开来,使得保护区空间结构破碎,白头叶猴种群在不同片区之间交流困难。解决的措施也要从恢复种群之间的联系入手,比如在相邻片区间建设生态廊道,促进白头叶猴种群的交流。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自然保护区的扩大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十分有利,具体来看,更多农田、灌丛会逐渐恢复为森林,有利于扩展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白头叶猴生存空间扩大,有利于保障种群规模的增长;同时,依托自然保护区较好的自然资源可以发展相应的生态旅游业。而不利方面主要是对于原本属于农业用地的土地占用,会使得该区域本不多的农业减产,影响居民收入等。

各类型模拟题诊断题,似乎爱考各种各样的作物的生长习性,老师学生都快变成“地道”农民了!以前考茶叶、棉花等常见的农作物,现在考过猕猴桃、芒果、大樱桃,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考草莓、菠萝、火龙果等水果。

当然,不需要学生记忆,常常以材料的形式展示某作物的习性,对光照、热量、水分等的需求,喜什么,怕什么,然后以材料和图片为中心,进行综合分析,如分析原因类,某地盛产该作物的原因,品质优良的原因,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因;或者措施类,提高产量的措施等。

这类型的问题,考查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中,对气候的各个方面考察更为精细,不再像以前笼统的概括为“气候优越,降水丰沛,热量充足”等。这些作物,看似学生很了解,日常生活中有接触,但其实又比较陌生。其实有些作物,老师也不甚了解。

要弄清楚这类型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析气候要素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影响,首先得大概了解一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一般草本作物从播种萌发到成熟收获(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出根、茎、叶、开花、结果、植物体枯萎死亡),其全部生命周期在一个年度内完成的,称为“一年生作物”,仅有生长期。

有些作物如冬小麦、冬大麦等秋季播种后须经过低温的冬季到第2年夏季成熟的,称为“越冬一年生作物”或“越年生作物”。

越冬作物冬季气温往往不能太低,以免种子在地里被冻死.

但如果冬季下雪,一是有利于形成雪被,保温;

二是可冻死害虫虫卵,减少来年病虫害;

三是开春后积雪融化,保证土壤墒情,为作物生长提供水分,真真是“瑞雪兆丰年”。

有些作物如菠菜、白菜、萝卜等,第1年播种后当年完成营养体生长,必须经过一个冬季到第2年才开花结实的,为“二年生作物”。

还有如苎麻、苜蓿、除虫菊、菠萝等的生命周期延续3年以上,每年除收获地上部分外,其地下部的根芽或根状茎可连续生长并可用以进行营养体繁殖的,为“多年生作物”,多生长在亚热带或热带。

有的作物如棉花、蓖麻,在温带为一年生,在热带则可成为宿根性多年生作物。至于茶、桑、果树等木本植物,则都属多年生作物。

综上所述,结合材料,针对某种作物的生长周期中各阶段对光、热、水的需求,病虫害的活跃程度等,分析该作物品质优良的原因。

“气温”知识整合

1.气温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品质

(2)气温低——生长周期长——上市晚——品质好——价格高。

(3)昼夜温差大——品质好。

2.温度高低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作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指农作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农作物生长发育停止,在最适温度时,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再升高或降低,农作物开始出现伤害甚至致死。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播种期一般不要盲目提前,因为在气温低于农作物生长最低温度时播种最易引起烂种,烂秧,提前播种反而造成减产(温室栽培的农作物除外)。采用地膜或薄膜覆盖的可适当提前,因为薄膜或地膜覆盖可提高一定的温度。8月份农作物正处在灌浆乳熟干物质积累阶段,需温度高,阳光充足的天气,低温易造成籽粒不饱满或空壳而减产。

多年生作物年生长周期变化在落叶果树和落叶观赏树木中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之分;常绿树木在年生长周期中无明显的休眠期。

生长期是指植物各部分器官表现出显著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时期。落叶树木自春季萌芽开始,至秋季落叶为止。主要包括萌芽、营养生长、开花坐果、果实发育和成熟、花芽分化和落叶等物候期。而常绿树木由于开花、营养生长、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可同时进行,老叶的脱落又多发生在新叶展开之后,1年内可多次萌发新梢。有些树木可多次花芽分化,多次开花结果,其物候期更为错综复杂。尽管如此,同一植物年生长周期顺序是基本不变的,各物候期出现的早晚则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变化,尤以温度影响最大。休眠期是指植物的芽、种子或其他器官生命活动微弱、生长发育表现停滞的时期。植物的休眠器官主要是种子和芽。落叶果树的休眠期通常指秋季落叶后至来年春季萌芽前的一段时期。休眠期长短因树种、品种、原产地环境及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等而异,当地气候条件中尤以温度高低影响最大,直接左右休眠期的长短。一般原产寒带的植物,休眠期长,要求温度也较低。

作物能在某地生长,那么它一定在长期演化中适应了该地的自然环境,或者说是该地的自然环境光、热、水等能够满足其生长的需求,从而也制约了该作物在世界的分布。有些本来适于寒温带的作物,如麦类,也可在低纬度地区利用冬季时节或在高海拔地区栽培。但作物适应性变化的范围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否则将生长不良或不能成活。

昼夜温差高低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作物白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

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旺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就越旺盛。白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越好,而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消耗的有机物质就越多,而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消耗的有机物质就越少,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晚上温度越低越好。这就是为什么昼夜温差愈大(白天高、晚上低),农作物产量增高,品质提高的原理。

农业措施对温度的调控

在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栽培措施调节土温与气温,以保证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条件。常用的措施有灌溉、松土或镇压、垄作或沟种等,它们通过改变热量平衡与土壤热特性(如热容量与导热率等)来调节土温和气温。

(1)灌溉对土温的影响

浇水除直接影响温度的高低外,还可缓和温度变化。如冬灌可以稳定地温,防止越冬作物受害。

(2)松土与镇压对土温的影响

锄地(松土)对土温的影响。锄地的作用是综合的,可有增温、保墒、通气及一系列生理生态效应。镇压的作用与锄地相反,它能增加土壤容重,减少土壤孔隙,增加表层土壤水分,从而使土壤热容、热导率都有增加。

(3)垄作对土温的影响

垄作对土温的影响在一年的温暖季节,垄作可以提高土壤表层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并加大温度日较差。

(4)覆盖与土壤温度

地膜覆盖栽培是用很薄的塑料薄膜紧贴地面进行的覆盖栽培,它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最简单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地膜覆盖具有协调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盐渍化等多种作用,因此有缩短作物苗期、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开花结果、增加产量等效果。

玉米秸秆覆盖麦田,冬季的保温作用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春季降温作用,则推迟冬小麦返青生长,延长小麦生育期。玉米田中秸秆覆盖可以有效平抑地温的变化,降低地温的日振幅,缓和昼夜温差,避免了地温的剧烈变化,能有效缓解地温激变对作物根部产生的伤害。

一般情况下,命题多为以下方向:

1、作物喜光喜温,则

(1)考虑其所处的纬度热量带,积温条件(结合热量带的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有时候虽然某地纬度较高,属于温带,热量似乎不足,特别是冬季气温低,但作物的生长期短,在生长期内,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特别是雨热搭配好。

(2)地形条件,地势低,热量充足

(3)多晴朗天气,大气洁净,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

(4)向阳坡

(5)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2、作物品质优良,稳产,高产,绿色食品等

(1)大气洁净,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

(2)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3)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慢积累

(4)空气洁净,水源洁净,对作物的污染小

(5)土壤肥沃,化肥施用少

(6)病虫害少(一般害虫喜欢吃植物的嫩叶,冬季考虑害虫虫卵过冬,春季萌发期考虑害虫孵化,害虫最喜欢气温高,干旱的环境,气温越低,害虫越不活跃)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THE END
1.全球玉米价格上涨,将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界面新闻外部供应减少,玉米价格波动,将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侯芝芳指出,外盘玉米价格波动对于国内的影响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是通过进口利润影响进口量预期,进而对相对供应形成影响,不过考虑当前玉米进口量较为有限,影响力度预期一般。二是通过进口谷物价格传导,进而通过进口谷物量影响国内玉米的价格;三是情绪影响,外盘价格的大幅波动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175151.html
2.最新策略报告:机构一致买入1只龙头股当然,正如上述分析所说,由于啤酒行业毛利率和利润率低,啤酒行业的盈利受原料及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一旦通胀背景下啤酒价格涨幅超出预期或08年奥运推动啤酒销量大幅增长或啤酒提价后原料价格明显回落,那么啤酒企业的盈利也存在超预期可能,但我们目前认为这种概率并不十分大。 http://finance.ce.cn/stock/gushishouye/hangyefenxi/200801/08/t20080108_12783401.shtml
3.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特征,规律与应对策略——基于6次典型大幅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特性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J]. 管理世界,2013(5):76-87. [5]朱聪,曲春红 . 新一轮国际粮食价格上涨 :原因及对中国市场的影响[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3):70-78. [6]肖锐,冯如雪,李亚东 . 新一轮全球粮食价格高涨分析[J]. 中国金融,2022(15):58-59. [7]王东,王远卓 . http://jjxj.swufe.edu.cn/EN/PDF/4803
4.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精选八篇)1978年开始, 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 但粮食价格调控仍是“统购统销”政策, 即粮食的生产、收购、储存、加工与销售完全由国家统一调节, 粮食的价格也由国家统一计划制定。 这一时期, 我国粮食总指数呈稳步上升的趋势。1978-1984年粮食价格环比指数分别为100.7、131.1、107.9、103.8、110.2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4vw60b.html
5.西王食品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市直击股票公司所处的行业为食品加工业,主要产品为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花生油等食用植物油,以及运动营养和体重管理产品其主要品牌包括MuscleTech、SixStar、Hydroxycut、PurelyInspired等,覆盖了从日常饮食到运动营养的多个方面,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健康食品解决方案。 http://4g.stockstar.com/detail/IG2024080900051380
6.深度研究:大宗商品价格季节性波动解析大豆作物从播种开始到9月份开始收割,其间要历经将近半年的时间,作为农业作物,在大豆播种和生长期间,天气状况也会对大豆作物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国外投机资金往往利用天气因素进行炒作,致使大豆期价表现出季节性波动的特征。 全球大豆价格的定价权是在美国市场,因此大豆市场呈现的豆价季节性涨跌与国际大资金的推动密切相关,https://m.gelonghui.com/p/19011
7.2024三、投资风险分析:1.政策风险:聚谷氨酸行业受到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制约,例如食品安全标准、环境保护政策等。政策变化可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2.市场竞争风险:中国聚谷氨酸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和市场份额争夺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3.原料成本波动风险:聚谷氨酸的生产需要依赖于玉米等原材料,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3788688.html
8.2024年农药行业2025年策略:供需再平衡将至,行业景气度有望触底《“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支 持发展高效低风险新型化学农药,大力发展生物农药,逐步淘汰退出抗性强、药效差、 风险高的老旧农药品种和剂型,严格管控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性的高毒高 风险农药及助剂。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 高毒、高残留以及对 环境或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26cf9e34b2a3d81bea644b2ca7.html
9.首页9月4-5日,由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加拿大JEFO动物营养公司、上海纽崔特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乐达(广州)香味剂有限公司、新农集团上海和畅实业有限公司、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利煌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猪NRC最新标准解读暨国际猪营养高端论http://www.gzcno.com/instance-detail.php?CaseId=28
10.期货与期权南开大学:期权与期货ppt大学课件预览金融研究的一项核心内容是对金融市场中的某项,头寸,(头寸指对某种金融资产的持有或短缺)进行估值和定价。 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将这项头寸与市场中其他金融资产的头寸组合起来,构筑起一个在市场均衡时不能产生不承受风险的利润的组合头寸,由此测算出该项头寸在市场均衡时的价值即均衡价格。 http://read.cucdc.com/cw/84219/101072.html
11.新安股份(600596)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将加强对原料供应商的管理,高度关注国家政策等一些影响原料价格的因素,做好原料市场的跟踪分析,把握好采购和库存量,努力降低原料采购成本。4.汇率变动风险我国采用浮动汇率制度,汇率结算受汇率波动影响。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外汇汇率变动。公司部分农化和有机硅产品出口贸易采用以美元为主的外币结算https://k.wlstock.com/wlacp/newsdetail?newsid=89587117675